职场技能 / 共有209篇文章

【CLECSS 261】律所面试后,没消息,怎么办?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不管你在人生什么阶段,都经历过找工作,面试后等啊等,一直都没消息。面对这个情况,怎么办呢?我今天把过去几年找过我的年轻律师/法律学生的各种个案归纳一下:没有消息的各种原因:(一)这个律所没有发拒信的习惯。有些律所已作出决定,他们只会联系那些录取的人,而不会联系那些他们不要的人。这个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在顶级律师所。一般那些顶级律所,为顾及自己的声誉,一般不要那个申请者也会发拒信,很多时候,他们真的发一封信(而不是电邮),所以很多时候如果你申请暑期实习,就会在邮箱里收到各种各类的信件。(二)这个律所已决定不要你,但把你放在他们的Database (just in case)。但其实,这种几个月后要你的机会已很微,所以如果你是这个情况,完全不用抱有任何希望。(三)这个律所想要你,但当年的经济(律所的生意)不够好,你二月面试,六月毕业,那个律所不知道六月你毕业时他们的生意额如何。所以律所在观望中。(四)这个律所把你放在Waiting List上。例如有两个职位,你是第三好的申请者,他把你放在Waiting List上,要是有人不去,就把你顶上。等消息,怎样办以今年为例,市场比较好,如果律所要你,应该比较快能做出决定。如果一直没消息,就一般会是以上几种情况。面对第一第二种情况,你没什么好做。如果是第三种情况,你定期一两个月跟他们联系一次,例如刚出了成绩单,就发过去Update 一下。最后一种情况,就不要放弃,因为总有机会有些拿了Offer的人不去,或律所需要增聘,可以在合适的时候联系合伙人,再次表明诚意,或提供一些Updated 资料,看过不少在Waiting List 上的人最终拿到Offer。结语一月底参加New York Job Fair 的朋友,相信大家都已有不少Feedback。在等待消息的同时,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每天快乐地过。不能改变的事实就不能改变,对于能改变的,我们努力去做。在此祝福各位CLECSS 朋友都能找到好工作!【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 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 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60】律师多说少说的问题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很多时候,我们说律师是需要智慧和经验的职业,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律师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要说话,什么时候要沉默。必要说话什么时候说多少,也有窍门。“谁是卧底”游戏的启示近几年,“谁是卧底”成为了一个继“杀人游戏”后,又一个极受律师欢迎的游戏。游戏规则大约如下。假设有8个人,其中6个平民,2个卧底。6个平民拿同样个字词(例如苹果),2 个平民拿另外一个词(例如橙子),大家只知道自己的字词,不知道其他人的字词。大家就按自己的字词描述,每一轮大家会头一次票,把认为是卧底(Minority)的杀掉。所以大家要说得正确(不能撒谎),既不能太虚,又不能太具体。例如平民说水果就好,如果你说红色的水果,就会让卧底猜到你的字词可能是苹果(如果平民说“食物”,又可能被大家认为你说得太虚,怀疑你是卧底)。卧底要说些共同点,例如“含维生素C 等”。卧底一直隐藏到最后(或直接把词猜出来)就能胜出。说话时提供足够的信息,达到足够的沟通就足够做律师也一样,我们很多时候工作也是对抗性的。信息不能说得太多,也不能说得太少。比如说,你替一个上市公司发个披露文件,里面要有充足的披露,但要避免多说。充足的披露,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实况,但没多些一个句子,就要多一些出错的机会,这样就有Regulatory或诉讼的风险。在收购合并谈判桌上,你多说了不必要说的东西,对手就会多掌握了一些信息,对方就多一分胜算。在法庭上诉讼也是同一个道理。这个“多说少说”的问题,很靠律师的智慧与经验。而这方面的智慧,是靠之前很多次的教训累积起来,你越多做项目,就越能掌握那个平衡点,明白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在不同人面前,说多说少也需要调整。每次要说话时,就问两自己两个问题:(1)这个信息我是否需要说呢?(2)说了后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呢?结语各位CLECSS朋友,如果大家想多锻炼这个“多说少说”的技巧,不妨多参加CLECSS的聚餐,我们饭前玩“谁是卧底”,练练口才。总有一天,大家都会成为这方面的高手,期待在今年各大大小小的CLECSS聚餐见到各位!【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 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 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54】找呀找呀找Mentor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今天CLECSS很高兴收到美国哈佛法学院LLM 毕业的果子投稿,文中描述她在职业生涯找Mentor 的故事。大家也可以翻看【CLECSS 45】《法律人才培养》,跟这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果子,Harvard Law School LLM’14文章:《找呀找呀找Mentor》当我开始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的第一天,我接到HR姐姐的电邮,通知我“你的mentor是某某律师”。从来没在律所工作过的我在心中默念,什么叫mentor啊,真是高大上。合伙人说mentor主要的作用是带着我熟悉环境,吃吃玩玩。当然这是他的玩笑话。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渐渐体会到什么是mentor。也许在中国的语境里,没有人认真地定义过这个角色,甚至被分配了mentor角色的人也甚少系统地思考它的含义。作为一颗多愁善感爱思考也爱写作的职场小土豆,经历过合拍的不合拍的欣赏我的鄙视我的正式的与非正式的mentor-mentee relationship,恰好最近看到几篇探讨类似话题触动我心的文章,也就随便抒发些自己的看法。我很感激职场生涯中的第一位正式mentor是欣赏我、爱沟通,促使我进步的好senior,以致我们最后建立了绝对的mutual trust & support。这其间我在他的教导和带领下共同“战斗”,一起分享过成功、受到夸赞的喜悦,也一起经历过迷茫和低谷,但也正是穿越了这样的同甘共苦才凝成了深深的战友情。即便这些事已过去良久,直至今天,我想起他的第一印象就是“walk me through”的好上司。他的带领促使我进步,让我觉得做他的junior是一件幸运的事,每完成一件assignment都期盼着下一件,所以,我们之间的mentor-mentee关系是优质的。这种互相支持和共同进步的优质mentoring关系,我想,不光是源自于他的责任感,更是来源于对他人闪光点的敏感与欣赏;对新人的同理心;以及乐于交流及包容的品格。在我还是个新人时,我的这位mentor不仅积极地给我找活做,且每当我完成一件任务时都毫不吝溢美之词(这是他对待每一位新人的特点),总是会大方地夸奖你“brilliant!”, “fantastic!”等等。尽管我和另外一位junior讨论起来都很坦诚地认为也许我们并不似他夸奖的那般brilliant,但我们都由衷地感激他及时的肯定,而这样的肯定也是我们提升自信,对工作越来越热爱和期待的原因。因为,作为新人,对团队还不熟知,对自己的定位也无所适从,自我认知的唯一标准即是别人的评价。如果mentor善于发现mentee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甚至是帮助其扬长避短,mentee收到这feedback后就更容易建立自信,找到自己的位置,更易融入新团队。我还记得,有次帮这位mentor做完一项client matter且他比较满意,他居然大方地带我去参加了和一个business contact的lunch meeting, 把我介绍给business partner时夸奖我说这是我的trainee, she is excellent。也许他已经不记得这件小事,也许他当时也就是完成他作为mentor 带我“吃吃玩玩”的义务并进行了礼节性的介绍,但这个举动对当时还是新人的我仍有很大的触动。因为,这样的举动对我来讲不仅是正式的肯定,而且让我感觉他已把我看作是团队的一员,是“自己人”,给我传递的是“我们一起做事业”的潜在信息。在这样的潜意识的影响下,我在之后的工作中也更加充满主观能动性,对我的mentor不仅更加尊重,也充满绝对的信任与忠诚。在我的第一份工作经验里,除了存在这位“名正言顺”也绝对实至名归的mentor,还有一位self-appointed de facto mentor。他当时算是中层级别的律师,所里还没有给他指定受他调教的mentee,但这位充满侠义精神的仁兄,因着一些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情怀,总是以天下为己任地观察、关心周围的新人遇到了什么问题,并且乐于在新人自己都还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的情况下伸出大手拉他/她一把。所以,即便我们从来没有说过“嘿,你是我的mentor!”或“我是你mentee”这样的话,他对小辈们发自内心的关心及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之路已让彼此心照不宣。一边工作学习一边思考总结,一路走来,我很清楚好mentor对好律师养成的重要性。特别是作为诉讼律师,师傅带徒弟这老行规还是最管用的。在美国念LLM时,我曾经问过一个得益于好mentor的老师,怎样从茫茫人海中identify真正的mentor? 我之前是因为幸运碰上了好师傅,但如果需要挑选环境而好师傅成为抉择的重要因素之时,怎样能辨别出好mentor人选呢?也许你已经猜出来,老师根本没法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事实上,即便你咨询任何一个仰慕的所谓“成功”人士的秘诀,大多数时候是无解。这并非他们吝于分享,而是,每个人到达今天所在的位置,都充满了太多的偶然、变数以及个体特征。若你问Professor Laurence Tribe是怎样从一个数学专业的学生成为美国当代宪法学泰斗,他会耸耸肩,告诉你他当时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且对哈佛的好感多于耶鲁,所以从法学院毕业后就留在了哈佛教书,又因为正好Harvard Square一家名为Grendel’s Den的小酒馆与教会有了争执想寻求法律援助,他认为还挺有意思的就参与了该案,结果该案一直打到了最高法院,Professor Tribe代表小酒馆,依据对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宗教自由且独立)富有创意的解释在美国最高法院赢得了该案(直至今日,他仍是该小酒馆的座上宾,享用free drink),一炮而红,后来找他代理的类似宪法案例越来越多,他就干脆专攻宪法,他又善于总结,用他数学的思维构建宪法理论独树一帜,一步一步就到达了今天所在的地位。我也听过中金一个女高管分享她是怎样到达资产管理事业的巅峰,其实也是当年糊里糊涂跟着在耶鲁读博士的老公去了美国,实在没有别的选择,就顺理成章地拿了奖学金在耶鲁念了MBA,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水到渠成,也就有了今天。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听过很多很多我们眼中的“牛人”的分享,我总是会很关注他们是怎样做到让自己“发光”的事情。最后的“结论”可以分享给大家——真正牛的人其实都没有步步为营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或为自己的计划有否实现而患得患失。他们的人生和我们一样,充满了跌宕起伏。他们的成功,都是在各种偶然、机遇,与自己的才华合力下形成的结晶。所以,只要我们安然地把握当下,用心做好自己喜欢做与善于做的事情,the rest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 。上面一段是题外话。言归正传,我就mentor问题询问的这位老师告诉我们,她也是偶然遇见对她影响重大的mentor,至于怎样“遇见”,这是不可控的。但她唯一能给我们的告诫是,有些极度聪明的人或是有潜力成为我们mentor的人也许并不高调,大多数人其实是“低调地华丽着”,他/她也许还相对害羞,不善交际,更多的时候并不是在高谈阔论,而是远离人群默默钻研。我们老是期待有“伯乐”发现自己,但幸许我自己也应该独具慧眼去发现“伯乐”。一旦发现有低调的天才在周围,我们也许该本着三顾茅庐的精神主动出击,力劝未来的伯乐出山好好栽培自己这颗职场土豆。那又该怎样辨别真正的mentor呢?结合我自己的反思与最近看到的两篇深有共鸣的文章,我有这样一些拙见:首先,mentor(导师)与manager(管理者)有着质的区别。Manager是为公司工作,对老板负责;而Mentor 是为团队工作,是对每一个团队成员负责。引用相关文章的英文原文:“Being mentored feels less like work than being managed and makes the day a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both parties. Being managed feels more like being parented and creates an environment of 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vs engagement, collaboration and trust.” 由于两者的角色定位不一样,manager的核心要务是确保下级服从上级,各司其职以完成任务;mentor的精髓在于与mentee建立合作与信任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Mentor当然也关心公司业务,也要向老板负责,但同时也关心mentee在团队中的成长。简而言之,manager与employee之间是领导与服从的上下级关系;mentor与mentee之间是启迪、榜样与学习的关系,除了领导与服从以外,多了合作与彼此的信任,也多了对个人的关怀。(原文见:https://www.linkedin.com/pulse/manager-vs-mentor-keith-bailly。其次,好的mentor不会绝对地“倚老卖倚”,仅仗着自己层级高或经验丰富就拒绝聆听不一样的声音。Andy Molinsky发表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的短文“Being Experienced Does Not Automatically Make You A Great Mentor”认为, “experience can hold others back, or else it can lead to negative results and frustrating relationships”。诚然,被选为mentor的人总是经验较为丰富的,但经验丰富有时也会成为累赘,因为这样的人也许早就忘记(或选择忘记)他们当初是如何开始以及如何在新的环境里惶惶然不知所措。因此,好mentor一定不是带着“职场精英”面具高高在上的人,他一定是有人情味、关心他人且有同理心的人。尽管高度专业化的环境标榜不带感情的工作,健康、持久的mentor-mentee关系却需要“感性”的滋润。也即,mentor要有“人情味”才可能拥有这角色的精髓。引用Molinsky在上述文章中的观点:“People can really struggle when trying to master new skills. They can feel anxious, self-conscious, embarrassed, and even frustrated and angry. It can take a delicate touch and keen insight to give the right advice, intervene in a timely manner, offer the right words of wisdom and encouragement, and really understand how to nurture a trainee’s sense of confidence. But if you haven’t been there in a while and you can’t empathize with your trainees’ experience, you can miss this emotional side of skill building, which is a critical part of the process.”除却同理心,Molinsky还进一步论证理想的mentor应是勇于在mentee前暴露自己弱点的领袖,因为,当年轻mentee明白自己仰望的领袖也有脆弱和不擅长的一面,他们会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面临的困难,也更易与mentor建立信任的联结点。激烈的市场竞争总是要求我们带上厚厚的面具,千人一面,好像不带任何感情地工作即是市场需要的“高度职业化”。但是,即便是最微妙的职场关系归根结底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天性是带有感情的,是需要交流和互相支持的。若某个环境或团队抵制交流,抵制在内部建立扶持和信任的关系,也许在短时间内能达到最大的产出,但确是不利于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因为抵制交流和信任违背了最基本的人的特性。从Molinsky的文章中看,讲述优秀mentor特质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有:empathize, connect, appreciate等等,无一不折射着感情的色彩。读到这里,也许您会说,这样的mentor哪里有啊,如果一定要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那岂不是没法工作了?现实中,也许完全符合Molinsky描述的理想mentor的人凤毛麟角,但还是存在大方向上符合要求的好senior。比如我在上文讲述到的自己一起工作过的两位好mentor,他们也不是百分百符合,我们之间的合作也有过这样那样的小摩擦。但是,因为他们与我已建立了互相信任和支持的关系,也愿意聆听不同声音,乐于反思总结,这些小摩擦的解决反而让我们的战友情谊更加牢固。另外,别忘了人无完人。就像没有天生的 “super junior” (“超级下属”),也没有天然养成的super mentor。Mentor也有一个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所以,如果我们已经拥有大致合拍,脑电波大致调频在一个波段的好上司,那也用宽阔的心胸包容他的不足,与他共同成长吧。Andy Molinsky, “Being Experienced Does Not Automatically Make You A Great Mentor”: https://hbr.org/2015/01/being-experienced-doesnt-automatically-make-you-a-great-mentor# 【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 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 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52】律师不坏,客户不爱?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成功报名参加今天下午两点《新外国投资法》的CLECSS朋友,记得早到一点,跟同行多交流!有句话,“男不坏,女不爱”。其实同样道理,“律师不坏,客户不爱”。形象上 - 坏律师较吸引客户如果一个客户,见到一个律师,好像“善良的绵羊”,带点校园的阳光气,客户一般都不喜欢。太忠直也给客户一种“笨钝”和“闷蛋”的感觉。客户更希望一个律师很霸气,压得住场,游走黑白两道。这种狼一般的坏律师,又烟又酒,但是客户觉得他们入世较深,较成熟。处理事情时更能跟政府人员,国企,民企老总打交道。他们一般更会忽悠,更会风花雪月,在打交道时更有趣。像以前听个一个故事,客户说,“X 律师什么都好,就是不懂法律”。但客户依然用他,就是这个道理。实质上 - 坏律师更能解决问题一个纯良的律师,很多时候就老老实实跟着法律走,但是很多时候客户更需要一个Solution。他们并不单是要这位“好律师”告诉你什么是合法,什么不合法。他们更需要你提供一个不违法,但又可行的方案。很多时候,“古惑”的“坏律师”在这方面更有办法。因为他们不太拘泥于什么道德正确,先Brainstorm所有可能性,想一个Solution,再研究一下怎样降低法律风险。所以他们一般更能替法律解决问题。这种坏律师由于不拘泥,很多时候他们实质上是“聪明”的律师。结语在我们成长中,在课堂上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好人。这个原则,我们一辈子都要坚守。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做一个“醒目”的律师。我们的穿着打扮要成熟,尽量多学多接触不同的事物,不但要学好法律,还学好各种交际需要的知识(包括旅游,体育,音乐,饮食等)。在合符法律的情况下,我们用最大的思想空间替客户想问题。总言之,我们不要拘泥于“好律师”形象的包袱,必要时做做“坏律师”,也未尝不可。【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 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 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49】进律所前的尽职调查 (Due Diligence on Law Firms)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进律所, 如同结婚,是人生大事,所以要小心选择。在考虑是否进一个律所前,要做足对该律所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 on Law Firms)。那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呢?以下是一个供大家参考的尽职调查清单:律所的生意1. 这个律所的生意好吗?2.这律所强在什么业务?3.我进去后跟哪个业务团队?4.我进去后跟的那位合伙人生意好吗?5.我进去所做的业务前景怎样?律所的文化和氛围6.我跟这个律所合伙人为人怎样?7.合伙人愿意放手给我做事情吗?Hands-on 还是Hands-off? 8.团队架构怎样?我会不会升职很慢?9.同事之间竞争激烈吗?10. 工作小时会不会过长?这些都是大家要弄清楚的情况。对于整体律所的生意和业务,大家可以参考ALB,Chambers 等评级机构。但是大部分内在信息,还是要靠内在的知情人士。如果大家是通过猎头找工作,猎头会提供一些内部信息。但是,猎头在招聘过程中也有可能有利益冲突,意见不一定中肯。这个时候,最好找一些中立的信息平台(例如CLECSS)了解情况。对于内部信息,必须要找到里面的朋友,师兄师姐了解个别团队的情况(俗语就是“八卦”)。例如了解到里面竞争激烈,工作时间很长,那就要问自己所能承受的工作强度。如果自己的性格是喜欢接受挑战,越困难越High 的话,那就进去闯闯。结语原则上,我们进律所前是要做充分的尽职调查,免得进去后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在得到充分信息后,我们就可以做出理性的判断,一旦进去后,便义无反顾地做。好像结婚后,好不好,也是自己的决定。选得对的话,该律所就是你一辈子的配偶,伴你在事业路上一直做下去。各位CLECSS 朋友好运! 【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 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 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40】在律所面对猪一般的队友,怎么办?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在律所工作时,会面对很多不同的同事。有些很强势,有些很弱。如果你的队友人品不好,大可可以跟他/她翻脸。但最怕的是,你的同事其实人很友善,不过很笨,很多时候会拖慢团队的工作进度。面对这个情况,怎么办?上司如果上司是猪一般的队友,那么只能自叹不幸,因为你不能把上司换掉。这样的情况下,就靠自己把所有事情做好,做出成绩出来后,就让上司领功。这样的话,上司受到尊重,他也会跟你关系不错。不过这样的关系很难永久维持,因为你会觉得自己这样牺牲很吃亏。过一两年后,如果他还是你的上司,就要想想办法,另觅出路。平辈如果平辈是猪一般的队友,那就易办一点。这些猪一般的队友一般比较Nice 和随和(因为自己不聪明,也不会强出头)。这样的话,做项目时,可以跟他聊聊分工作的事情。你可以把项目重要的部分拿掉,把不重要的部分给他。这样的话,可以确保项目进展顺利,不会被队友拖慢进度,同时你和你同事都对项目有些贡献。下属如果下属是猪一般的队友,为了工作效率,你可以少给活给他做,但长远来说会累坏自己。所以建议还是多给一些爱心和耐心给这些年轻法律人。他们刚从学校出来,可能悟性没有那么高,但是他们每一个都是将来社会的栋梁。所以无论他们是否聪明,我也很愿意把东西一件一件教晓他们。以前的合伙人说过,法律不是Rocket Science (火箭科学),其实没那么难的。结语CLECSS 作为一个鼓励年轻法律人“ Think Big; Do Big” 的讲座系列,素来都有教无类。我们不会因为大家的出身,背景,教育程度而放弃任何个一个年轻法律人。无论大家聪明与否,我们都很乐意帮助大家成长。在《射雕英雄传》里,我们都知道郭靖并非一个聪明的人,但凭着努力,最后也成为一代大侠。所以只要我们耐心,多给机会给年轻法律人,他们将来必有所成。【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 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 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37】律师们,保重身体!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JZ,波士顿大学法学硕士,纽约州律师,逾十年并购、公司、金融服务和房地产业务经验。CLECSS初始会员,多次为青年法律人和法学院学生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专业技术讲座)前晚,到家。和好兄弟谈个法律技术问题。突然聊到他一位近年过逝的同乡,说也是我们的同行。好奇中问了这位同乡的名字,惊诧地发现是自己留学求职期间未及联系的旧友。去年回沪后,一时未能和他重新连上,也未在他之前所在的律所网站上找到他的履历。只以为他终于放弃打工,去了内所准备低调雄起。却万万没有想到,万万没有想到,已经天人永隔。一边和好兄弟通话中,眼睛不禁湿润了。自己初过而立,尚无法不惑,亦远未知天命,却已直面身边至少三位年轻法律人因病先后离世。不禁唏嘘。律师朋友们,请保重身体。我们的工作,与其说是提供自己独有而客户没有的知识来赚取服务费,毋宁说是以一己之力和过往经验,更高效地替客户承担、分解压力、理清思路、建立结构、监督执行,step into client’s shoes。所谓有时皇帝不急太监急,大多时更是皇帝急了太监更急。这种状态下,每日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无规律的饮食、长时间工作、难以推脱的应酬,这些都市白领金领的职业特色,在各年龄段律师的工作生活中有时更为极致。失眠、头疼,植物神经紊乱、脊椎和腰间盘、胃病、心脏病,身边每一个律师朋友似乎或多或少都能挂上这么一个牌子。这是我们成功的代价吗?这是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的必须付出吗?想起这位过逝旧友,想起他的家人,想起他还略小我至少一两岁,我无法平静。年轻的律师朋友们,注意饮食规律。有时,饿着加班并无太大效率,不如到点直接先去吃饭,补充一些汤水和养分,轻油少盐最佳。或者,不妨把需要细致考虑的大活留到第二日早上做,今晚只拿张纸片写下结构性要点建立骨架,明早再细细填血肉。这,比连续坐在那个角落饿着打字可能要远远更有效率,也更保护你自己的身体。同龄的律师朋友们,注意睡眠。三十来岁还在拼熬夜并不一定是好事。或许,更策略性地巧干,比继续苦干才更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法律人该不时琢磨的。或许,至少,你,兄弟,今年开始你尽量不要再做每日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人了吧?跨过不惑之年的律师朋友们,应酬可能在你们的策略布局中占有很重的比例。人际关系确实有时只能靠觥筹交错来打开局面。但毕竟酒能活跃气氛,也很伤身体。不妨把应酬安排成下午茶,或周末的共同踏青、赏花?只望大家都能注意保重:身体健康,是自己的无价财富,是家人的长远依靠,不是任何客户的律师费可以买的。【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 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 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35】律师之以柔制刚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CLECSS 114】《钢一般的意志》是较多CLECSS 朋友谈论的文章。事实上有时候,我们做律师不一定每天都要“钢”一般硬,有些事情可以用“柔”的方法解决。如果大家有看周星驰的《少林足球》,最后赵薇就用太极功夫抵挡机器人的射球,而在最新电影周迅的《撒娇女人最好命》,也谈到“柔”的技巧。给对方多点Compliments如果对方(客户或对家律师)非常凶,而自己有没有办法把他们压下去。首先可以试试多说好话。客户或对家律师,无论多强势,归根究底都是一个人,人就喜欢被别人恭维。在工作上可以多称赞对方,让大家先搞好关系,以后工作就会顺。例如,你可以说这次我们做项目效率真高,这样的话,你不只称赞了对方,也称赞了自己,和项目团队的所有人。这样大家就欢欢喜喜。必要时候承认错误,不介意处于弱势有时候真的自己做错事了,如其勉强为自己开脱,有时候倒不如就认了。例如说,“对不起,昨天做得太晚了,所以打错字”。这个情况,尤其是年轻女律师,一般男客户都不忍心苛责。所谓“刚不能持”,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强者的位置。有时候,当自己不能做强者的时候,不如先当一会儿弱者,让自己有些休息的机会。乾坤大挪移做过项目的朋友都知道,做项目就像踢足球,大家把“责任”的球踢来踢去,最重要的是球不要停留在自己的角落。事实上,这个就是《少林足球》的太极功夫的道理,多凶的球都可以用太极功夫把他踢出去,如果你每次都硬挡,相信你做IPO没多个月就不行了,每次都要想想,“这个到底是哪方的责任呢?”,然后把球踢出去。结语我们做律师的,大部分情况下都要处于强者的角色,但人毕竟不是铁人(Iron Man),长期硬碰必定对自己有损。有时候也需要用一些“柔性”技巧,让自己的法律事业走得更远,走得更久。【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 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 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28】律师和其他行业 (Lawyers and Other Industries)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以前去某个国际律所面试时,他们问我最熟悉是哪个行业。当时觉得问题很有趣,像我们做Capital Markets 的,什么行业都接触过,哪会特别对哪个行业熟悉。不过后来想,的确是,即使你做General Corporate,General Capital Markets,也会比较多碰见某种客户(例如保险公司),那保险就成为你熟悉的行业了。对行业的缘分很多时候,如果你刚好进了一个律所的房地产团队,能源团队,那房地产,能源就会成为你最熟悉的行业。但更多时候,你进了IPO , M&A, PE 团队,工作时什么行业都接触。但命运往往安排你做某一行业的项目比较多,例如我写过赌博公司的招股书和年报,那对于赌博的术语,怎样赚钱,就会很熟悉。以后去跟业界人士交流就会比较顺畅。事实上,当你去做Pitching时,客户问起你IPO 和M&A时,很多时候不只是你做了多少单,每一单有多大,更重要是拿在某一行业有没有做过。例如互联网的IPO,客户一定会问你互联网项目的经验,你做了什么大银行的IPO 也没什么用。怎样深化跟行业的关系当你建立了跟该行业的缘分,就可以深化跟该行业的关系。例如你通过执业跟房产商交流比较多。那就多参加行业公会的活动,例如可以多参加房产商协会举办的讲座和交流会。大部分时候,除非你做讲者,否则去参加那些行业的讲座最重要的是讲座前后和中间休息时的交流。当然如果有机会的话,做这种行业协会讲座的讲者,对于在该行业宣传也很有帮助。一开始可以考虑试试先做这些行业协会的义务法律顾问, 以后就可以通过这些协会认识很多行业人士。结语我们不能把自己困在法律界里,我们是服务提供者。真正的“客户”和“实体经济”在行业(Industries) 那里。我们应该多跟行业人士交流,因为这让我们了解真正的世界,而不是在法律文件上“纸上谈兵”。祝各位CLECSS 朋友未来一年都能多接触行业人士,为自己的法律执业打下更稳固的基础!【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24】律师一战成名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如果大家看《驯龙高手》等电影,大家会发现有个共通点就是,主角一开始都很怯懦,但是一件事件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事实上,在你漫长的法律事业中,总会遇到让你一战成名的机会,经过那次后,你法律事业从此改变,变得更有自信,从此走得更顺。一战成名在你法律界的生涯中,可能平平淡淡拿10个B: BBBBBBBBBB,有些人则选择拿一个A 9个C: CCCCACCCCC。那到底拿10个B 好,还是偶然拿个A , 其他拿C 呢。如果你去申请商学院或工作,有一条问题必定会问:“你认为什么是自己最大的成就?”所以如果你一辈子平平庸庸,全都拿B,倒不如集中精力一两次做得最好,拿个A。怎样把握那次一战成名的机会在法律界的生涯这么长,总会碰到一两个Deal有特别之处,例如如果你在大所,可能某年某月某日碰到年度最大IPO,年度最大M&A;。即使你不在大所,可能做到某类型项目的第一单,例如是某个新法规的第一个诉讼。这些都是你可以自豪地跟别人说的项目。你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这个项目上,拿到一个A,将来就成为你一辈子引以自豪的话题。怎样利用那个Honor在《驯龙高手》里,当主角成功驯龙后,这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这个成就感让他自信大增。同样地,当你在法律界跟朋友交流时,问及你做过什么Deal,你总需要一两个值得自己自豪的话题。例如做过某个世纪大IPO,做过某个领域最大的M&A;,打过中国第一个反垄断的诉讼等。这些Honor,都是让你可以在法律界增加信心,增加你跟大家交流的本钱。结语律师一辈子总需要轰轰烈烈做一次让自己自豪的事情。这个事情可以是一个大项目,可以是为社会公义义无反顾地付出。有了这个一战成名的机会,就可以拿着这个Honor伴随自己一辈子的法律Career。祝各位CLECSS 朋友在法律生涯都找到自己引以为荣的事情!【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23】律师先生,你可否说得浅白点?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很多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客户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这是因为法律语言和日常用语有一定的区别。当客户跟你说“律师先生,你可否说得浅白点?”,你怎么办。法律语言 v 日常用语法律语言不能跟日常用语一样,否则就表达出来就很不严谨。以普通法为例,一个法律用语,可能只有一两个字,但背后包含了一个个案带出来的原则。所以要完全用日常用语三言两语表达出来,基本上不可能。如果你用法律原文,可以确保没有遗漏,但客户不一定听得明白。如果你转化为日常用语,法律的意思可能有遗漏,所以必须要有所取舍。怎样用日常用语表达出来首先,很考究你的理解力,你第一步要完全明白里面的法律意思。然用日常生活用语表达出来。假设这段法律句子有8个元素,就像八股文一样,把这8个元素写出来。在确保不遗漏这8个重要元素的前提外,其他都以一般日常用语写出来。这样可以确保不遗漏重要的法律的重要元素,而读者大致上看得明白。其中的风险取舍无论你功力再高,用日常用语表达一个法律概念,总不能完全100%一样。这个时候就要牵涉到风险评估。如上一段所说,如果最重要的元素都已经包含,其实风险不是很大。余下就是要注意哪些日常用语会否产生其他原文没有的意思,例如“虽然”,“但是”等这些如果法律原句没有,但可以帮助读者阅读,会否改变了原文的意思。这些都需要作出风险评估。结语在现今社会,我们都倾向于Plain Legal Writing(用浅白语言写作)。无论是招股书,上市公司公告,商业合同,我们也尽量用浅白语言写成。如果有简单的方法表达同一个意思,何乐而不为呢?祝CLECSS朋友在新一年法律写作进步,跟客户交流更畅顺!【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17】律师和土豪客户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昨天在云南生病了,修养了一整天,今天好多了!祝各位CLECSS朋友周末愉快!最近Rich and Bitch 这个词语已经成为网络最热门的词语。今天我们讨论一下我们在法律专业会碰见的土豪们。土豪客户土豪客户有好有不好的。好处是他们一般很豪爽,不拘小节,爱恨分明。假设你的客户是民企,你到了当地,他们都会热情招待律师和Bankers,如果席间你们很谈得来,以后工作就会很方便。不好的地方,是这些企业老板,文化水平很多不高,你跟他们说太多法律合规的事情,他们会觉得你麻烦,他们一般都希望你简简单单,不出问题就好。所以跟这些土豪客户不容易沟通。正因为他们爱恨分明,只要你做了一件事情让他不喜欢,以后他就会记一辈子,很难有翻身机会。怎样应付土豪客户要应付土豪客户,首先要先从他们的角度出发。首先他们一般好豪爽,豪爽的人一般会喜欢豪爽(谈得来)的人。所以在吃饭的时候大可放开自己,谈天说地。比如这是一个四川的企业,就要多理解四川的事情,土豪们一般喜欢你谈他的家乡的。在工作上,要用最浅白的语言,让他知道你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大大概概就可以,反正你说得深入他也听不懂。说话时尽量说得比较正面,他们一般不喜欢听到负面的事情。更深入的负面事情,跟他手下做事的沟通就可以。结语其实这些土豪们都有天真可爱的一面。他们爱恨分明,性格率直,比很多律师和Banker还要正直善良。很多这种土豪客户,你会觉得他们是天真的小朋友,你会用棒棒糖哄着。事实上,跟很多律师朋友交谈时,他们都觉得民企比国企好做,民企客户更愿意给律师费,民企客户没有那么官僚。个人而言,我就很愿意跟这些土豪客户交朋友。因为自己性格也比较豪爽,喜欢跟真心朋友把酒当歌,跟这些土豪客户应该会是很好的朋友。【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10】律师的七巧板思维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昨天CLECSS上海年会来了差不多一百位朋友!感谢大家的到来!昨天在年会上重温了一些CLECSS的文章。很多CLECSS朋友跟我说,我每天只用30分钟写文章,写得很短,读者只需要1分钟便可以看完,很简短,但比很多其他长文章更有收获。为什么呢?其实这是用了一种七巧板思维。固定的板块七巧板共有七块,不同颜色,不同形状。如果大家看CLECSS的文章,你会看到一些共通点,就是它有一些重心板块。例如,追求理想,追求卓越(ThinkBig; Do Big), 分享经验,互相帮助,原创首发等。这些基本板块,便组成了CLECSS所有文章。无论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这几个主题渗透在里面。这几个元素,就像色彩斑斓的七巧板块,把CLECSS的文章弄得色彩丰富。其中的创意变化七巧板虽然只有七块,但是其中变化很大,它们可以构成一个动物,一个建筑物,变化无穷。同样地,只要自己坚持这几个原则和元素,无论任何情况,都可以切合任何需要,变化出任何图形。比如说,现在说的是房子(House),这个House 同样是用这七块板建成的,同样地是用我们的“追求理想”和“互相帮助”等元素建成的。明天这七个板块可以变为一条龙,一头牛,一个苹果,但是中心思想不变。结语 –律师如何应用七巧板思维做律师其实如玩七巧板,在自己心中,总有7个东西是自己认为做重要的要素,例如法治,公义平等,为客户创做价值,专业水平,创收要求等。当你做任何法律执业相关的事情,手中就有这七个板块,无论你做任何领域,商法,民法,刑法等,手中新中都不离开自己心中那七个原则。在你陪伴CLECSS的每一天,你会发现CLECSS 一种原则的坚持,这七块七巧板,永远在我们心中。今晚要回香港了,但上海朋友们的友谊常在我心,下次CLECSS活动见!【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09】律师起步时遇到的曲折和贵人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今天早上会飞过来上海,期待晚上跟各位CLECSS 朋友在上海年会见面!本周我们很高兴收到CLECSS 朋友的投稿,文章记录了笔者LLM毕业后过去一段时间找工作的亲身经验。文中描述了找工作的门径,面试的过程和其中有趣的故事,很具参考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笔者:笔者要求annoymous ,本文仅分享其感受。若有不周之处,尽情各位大拿见谅。]出国读书的第一天开始,一切的social就是为了在美国找份工作,收到的拒信可以打牌,面试过的合伙人也可以编个排。但只要脸皮够厚,就一定能够找到。LLM 在美国找工作有先天劣势,每个找到工作都是case by case,不具有代表性,所以下面仅聊回国找工作的经历。笔者本以为美国名校毕业、两个牌、国外国内都有工作经历,找个entry的工作应该不成问题吧。可现实啪啪啪地打了几记,结论就是上不上、下不下,背景很好、处境尴尬。但抱着”Nothing to lose”的决心开始Bigger than Bigger (提升逼格)。申请方式海投应聘大所的人非常多,所以大所一般都会设置自动回复,即如果简历过了初步的筛选,会进一步联系。其实,应聘者大多也都是海投,也没有期待得到律所逐封邮件的回复。马云说的好:“梦想还是要有的,如果实现了呢?” 海投还是要投的,如果中了呢?但是,大海捞针仅是无奈之举,找人推荐才是硬道理。律师推荐一般律师推荐分两种。一是他所在的team 招人,那么去approach 他,请他判断你的背景是否符合他们team 想要招聘的要求。如果他愿意帮你refer 给人事,那么你被邀请去参加笔试或初面的可能性会很高。二是他所在的team 不招人,你仅是想通过他来帮你转发简历给HR,或是投其他team,其实事倍功半。对于大所来说,律师也很多,HR 也未必会对所有的律师都熟悉,在没有直接招人打算的时候,HR 不会对你有任何垂青。这时还不如通过他去打听,哪个team 想要招人,他是否能够介绍那个team 的同事给你人事,然后你再去有针对性的appraoch 这样才会有效果。合伙人推荐如果有合伙人愿意帮你推荐、转发简历,一定要珍惜。原因很简单,合伙人都觉得你ok, HR 一般会follow。这时就一定要珍惜机会。教授/客户/任何有power或者沾边的人的人推荐没有为什么,找工作,找好工作就是一场发动所有关系网的战役。朋友们的帮助“通过六个人,你就能认识全世界”,此言非虚。“朋友的师兄的老婆的所在招人,你有没有兴趣?” 律师圈不大。往往面试官就是朋友的现任或前任(当然是老板啦),了解一下面试官的喜好和办事风格也很有好处。除了介绍工作外,朋友还是你最大地靠山和慰借。当你心猿意马或是想不开的时候,朋友都会拉你一把。他们会带你出去喝一杯,帮你分析帮你想招。还硬是不肯让你出钱,“工作都没有,买什么单。找到工作以后再吃你一顿大的”。患难见真情。Friendship is a sharing cycle.面试面试既是用人单位面试应聘者的过程,也是应聘者面试用人单位的过程。从最初的邮件联系、前台接洽、与面试官的交流,到面试结束后的follow-up,既可以看出应聘者的求职热情,也可以看出一个公司对人才的重视程度。面试官的故事面试官就是最大的资源,必须impress他们。无论公司还是律所,如果面试成功了,他就是你未来的直系老板或合作同事;如果他暂时没有headcount,只要他欣赏你,他也会帮你推荐给其他team的合伙人、甚至是客户(这个以后聊)。公司的话,更是这个道理,说不准以后他就是你客户了呢。反而言之,如果搞砸了,该所的其他team基本上也没有可能。惜才型的面试官笔者本科虽是全国211重点大学,但并非法律名校,所以经常会被认为“出身不好”而质疑法律功底。当遇到“credentialsover abilities” ,只能用经验去证明自己。一些同样是一路奋斗过来的面试官就会更心心相惜一些,他们知道野蛮生长的小草更有生命力,他们会更愿意给你机会。笔者有幸碰到一个人称“中华好老板” 的面试官,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进入他的团队,但他亲自推荐给别的合伙人,还帮助笔者去follow-up。笔者感动地一塌糊涂,这个合伙人轻描淡写地说,只因为惜才。虽然最后无缘为他效力,这个合伙人“是金子总会发光”、“世界很小、心就要大”,在笔者找工作最苦逼的时候,无疑是莫大的鼓励。entry的自信心大多都没有膨胀到无所畏惧,还是需要外界的认可。此时,senior 的善意之举就会是莫大的帮助。人生导师型的面试官笔者幸运,碰到好些人生导师型的面试官。碰到过一个公司的CFO 主动帮我分析各个offer 的pros & cons,并探讨take offer 会给我人生和职业带来的影响。他说,我很欣赏你,所以我跟你谈这些不全是以一个recruiter 的身份,更多的是以一个大哥的角度,就算你不要我这个offer ,我们也保持联系。我做过很多大公司的CFO,这个公司不是我第一个,也不会是我最后一个。我相信我们以后是一个持续合作的关系。扑克脸型的面试官笔者碰到过一个扑克脸型的面试官,你说,他听着,静静地观察分析你,但问出的问题一剑封喉,而且把你定位准确。遇到这样的面试官,绝对不能耍小聪明,更要诚恳地跟他交流你对这个职位的expectation 和他对你的expectation。若有幸能够有扑克脸做老板,绝对是对情商和智商的一大提升。面试就是一个相亲的过程,看对眼了就一拍即合。不存在好坏,只有是否match。奇葩的故事Research 型人事曾经碰到过一个的人事,每次都会发一个question list,问题从职业规划、执业领域、问到个人经历、爱好、抗压等等,每个问题都不是一句话可以说完的。每次洋洋洒洒发过去后,就石沉大海。然后过了一个月后,这个人事会再发一个question list 给你,问一大串别的问题。再balabala 答一大通过去后,她跟你说,Well received. If we are interested in processing your application, we will contact you later. 身边同样申请过该所的童鞋也有同样的经历,嗯好吧。。白富美型前台前台作为一家公司/律所的脸面,打扮自然没有话说。但soft skill 也有待提高。有碰到“不知道、没有”冷冰冰不屑搭理型的,也有“你约了谁面试,自己打电话叫她出来接你”两手一摊型的。当然应聘者不会因为前台决定是否take 这个 offer,但是对这个所的reputation 想必也是百害而无一利吧。牛气曾经电话中收到过一个offer,笔者提出需要一定的时间考虑。该公司的人事总监知道后,立刻一个电话过来质问,你还要考虑什么?你怎么不考虑好再来面试。如果你还要考虑,我就不会让你见我们总裁了。嗯,醉了醉了。结语曾经天真地以为过了这个坎便是康庄大道,但现在明白就算在人生最低谷地时候,你仍要做好再次被打击的准备。但就像那位合伙人说的“世界很小,心就要大”,能折腾的时候就要尽力折腾。Wearing a Reciprocal Ring, Think Big; Do Big.祝大家圣诞节快乐,年底bonus 拿的盆满钵满哦~【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04】年轻律师如何适应律所的文化

作者:CLECSS
06月23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大部分的律所排名,都是以律师总收入(或人均收入)排名的。但是当我们考虑进入一个律所时,律所的文化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例如像美国的American Lawyer杂志,每年除了会排AmLaw100外,也会出A-List排名,A-List主要考虑律所的文化(例如Pro bono,工作满足感,多元化等)。律所文化事实上,律所是一个营商机构,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兼顾一个良好的文化。例如,在Vault Top 20里,一般被认为文化比较好的是Cleary和Debevoise等,很多拿到Vault Top 5的朋友甚至会为了这些律所的文化氛围放弃了Top 5的Offer。就以Cleary和Debevoise为例,他们的文化比较Gentle,所以很多时候不像其他Aggressive的律所的人均收入那么高,很难跨进Vault的Top 5,但是,对于律师个人而言,好的文化氛围有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不会在头三年因辛苦过度而Burn Out。了解和适应律所文化作为一个年轻律师,应该在进某个律所时就充分了解该律所的文化,不能只看它给多少工资,因为会影响到你做得快乐与否,是否能有个长远发展空间。所以在进该律所前,要跟在该律所的朋友交流,打听一个中肯信息,在充分了解下才进去。一旦选择了,就要适应那个文化。比如说,你知道某个律所是内部竞争激烈的氛围,你仍然进去,那就要拿着进战场作战的决心,进去作战。作为年轻律师,你没办法改变律所的文化,但至少你可以感染身边团队的人。例如自己很乐于帮助别人,以后别人也会到过来帮助你。结语一个机构的文化,往往会决定该机构能走多远。在CLECSS这里,参加CLECSS的人都在同一理念下-“把自己的理想最大化,并帮助别人把别人的理想最大化”。所以在CLECSS的社群里,大家都在这个文化下成长,我很有信心大家在这种互相帮助的文化氛围成长下,CLECSS会走得很远,在中国法律教育和专业发展写下值得我们骄傲的一页。【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03】论律所合伙人的 Hands-on 和 Hands-off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在律所的工作生涯中,你会碰见两种合伙人,一种事事亲力亲为,凡事都管,你写个电邮他也要先看过才让你发给客户。有另外一种,什么都不管,把项目接过来后就交你,然后你就自生自灭。今天分析一下这两种情况。(一)Hands-on的情况:Hands-on 有好有不好。对于律所而言,合伙人凡事亲历亲为,可以减少出错。对于年轻律师而言,凡事有合伙人把关,文件质量有保证,某程度上可以减少担心出错的压力,自己也能从合伙人对草稿的修改意见上学到东西。但是如果凡事都合伙人亲力亲为,年轻律师发挥自己才干的空间就少了。例如,合伙人对于招股书复杂的部分自己操刀,只让你做一些简单的部分。另外因为每次有合伙人把关,自己也会慢慢养成依赖的习惯,这样的成长可能会慢一些。解决办法:面对这个情况,就要积极一点,证明给合伙人看你是可以做到的。合伙人之所以凡事亲力亲为,因为他觉得你功力还不够。那时你就要证明给他看,你是能做到的。这就像我早前文章提过美国Missouri州“Show-me State” 的道理: “你说你行,但我不相信;如果你真的行的话,证明给我看。”所以要争取机会(例如刚好一个Senior 放假),你把Senior的事情拿过来做,又做得好,那就让合伙人放心以后让你继续做。(二)Hands-off 的情况在Hands-off的情况下,律所合伙人事事不管,年轻律师事事靠自己。在这个情况下,律师可以完整把项目做一遍,但是由于没有人指导,也不知道做得是否正规。很多时候,就靠看以前律所做过的相同案例,参考以前的文件去做。这样摸石过河,见招拆招的做法,年轻律师会成长得很快,也培养出一种解决困难的能力。但是不好的地方,你的Drafting由于没有Senior 改过,你做了好几个项目后Drafting还是没有进步。即使最后能把项目完成,客户和其他项目上的专业人士仍然觉得你专业水平有限。解决办法:这个情况比Hands-on的情况难解决。因为很多合伙人之所以Hands-off,因为他们太忙,还根本不想管。这情况下,可能把整个文件给他们Review用处不大,所以应该Highlight 一些最重要的部分给他们看。例如文章有20页,你Highlight 其中几段,在电邮上分析其中的重要性,合伙人没有时间或没有心思看整个文件,但看其中的几个重要的段落,总是可以的,那就从他们的反馈意见中学习。由于平时没有人指导,平时要更加鞭策自己自学,多看有关领域的法律更新,多看有关方面的书籍和新闻,这样逼着自己自学可能倒头来比从合伙人那里学到的东西更多。结语Hands-on 和Hands-off是两种很不同的工作模式。对于年轻律师而言,就很看你运气,最后碰着一个Hands-on还是Hands-off的合伙人。你碰着哪种合伙人,是命运安排,不由你控制。但是你的工作态度,全由你控制。你是否能积极做事情,把事情做得好,向合伙人证明你的实力;或是在没人管的情况下更积极上进,努力自学。这一切,都全靠自己的态度和努力。各位CLECSS朋友,态度和努力还是工作成功的最重要要素,无论你处于哪种工作环境,都能靠自己突破,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02】律师怎样追求卓越(The Will to Excel)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在【CLECSS 158】《律师的完美主义》曾经提及很多律师都是完美主义者,但是其实追求完美不同于追求卓越。因为卓越的人不一定事事追求完美,应该完美的事情就完美,无需完美的事情就放过。追求卓越的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律师,其实比起很多其他人来说(尤其是西方社会),已经是精英一族。对我而言,人一辈子这么短,也希望尽量让自己追求卓越。即使做不到,也希望自己努力去做。所以在中学时候会去了解美国名校,读法学院时,会去了解著名国际律师事务所。即使自己不一定能进去,但是也常常保持追求卓越的心(The Will to Excel)。这让自己保持上进的动力。有句话说得好,“人可以穷,但不能没有上进心”。2007 年去中国政法昌平的路上,我就想了这个口号“Think Big; Do Big”,没想到这个口号一直用到今天,至今已经跟CLECSS已经分不开了。通过跟卓越的人一起共事年轻法律人,有了追求上进的心是第一步。但是有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怎样切切实实地做出来。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处于一个优秀的群体里一起共事。慢慢地,同伴们的优秀也会感染自己。比如说,我斯坦福商学院的同学们很多都有自己成功的创业公司,慢慢自己就会受到他们感染,看看自己将来怎样做一番作为。所以你的同伴往往会激发自己的上进心,而且通过观察他们怎样做,慢慢自己也学懂怎样做,自己也会优秀卓越起来。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进顶级名校,或顶尖律所,在CLECSS里,你会找到很多卓越的人,愿意帮助年轻法律人,寻找他们追求卓越的梦想。卓越不只用金钱和成就衡量以前有个朋友跟我说,“什么是好律师,赚到钱的就是好律师”。虽然很多人都以金钱衡量一个人的卓越,但是我不以为然。卓越的人是那种让我真心佩服的人,那种卓越,包括了人的品格,例如一种谦逊的做人处世态度,是否在自己成功后还愿意帮助有需要有帮助的人。所以卓越,应该还要加上侠义之心和绅士风度等。这一切,我自己还在努力中,希望各位CLECSS朋友跟我一起努力追求卓越。结语有些朋友会问:人一辈子“追求卓越”,是否会让自己很累。首先,我认为,做人有上进心是应该的。第二,追求卓越,不等同事事追求完美,你只会在自己关心的领域努力做到最好。第三,一个真正卓越的人,是会有广阔的胸襟,不会事事斤斤计较。在此,我力求做一个卓越的人,也希望所有CLECSS朋友跟我一起“Think Big;Do Big”,一起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共同奋斗!【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01】律师改变自己。改变别人。改变世界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以前在美国斯坦福商学院念管理硕士时,口号是“改变生活,改变组织,改变世界”。对律师而言,我想略为调整一下,“改变自己,改变别人,改变世界”。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元首都是律师,我们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奥巴马竞选总统时,也以“改变”为主题。改变自己年轻律师不要低估“改变自己”的难度。在我们每一天的律师生活中,你会面对不同的挑战。那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性格可能有些欠缺,例如是否不够外向,抗压能力不够,个性不够坚强等。除非你决定转行,用环境迁就自己,否则就要用自己迁就环境。所以如果要留在本行,必须要今天就要“改变自己”,不要留待明天。无论自己是否愿意,性格是否内向,今天开始鼓起勇气多跟同行和客户交流,必要时候问问题,必要时候争辩对抗。你早一天把自己融进去这个法律市场环境,就早一天能全速发展自己的法律事业。改变别人改变自己其实很难,如果能改变自己,也能改变别人。在律师身边每天都会有一些客户,他们不明白你做这么多法律文件,走那么多流程干什么。他们只想轻轻松松,简简单单赚到一些钱。你作为律师,怎样用自己的专业技巧和最大诚意,改变你客户对法律的看法。为什么要守法,为什么要走法律流程,都是靠你一步一步做,一部教导身边的人。这种改变,也适用于自己的同事上。你怎样去教导一个比你资历浅的年轻律师,怎样让他们从校园出来的一张白纸,改变为一个成熟稳重的律师。这些“改变”,是另外一个层次的改变,但是由于“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改变别人”有时候其实比“改变自己”容易。改变世界当你有能力改变自己,也有能力改变身边的人,其实为何不可以改变世界?自己内心坚强,也有改变别人的能力,那时候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国家社会。对于一位律师而言,我们每天除了做好自己的法律事业外,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梦想,希望国家社会的经济强盛,社会公平公正。当初把CLECSS做出来,第一个元素是“Think Big;Do Big”,这是“改变自己”的部分,第二元素“帮助年轻法律人”是“改变别人”的部分。只要综合这两个部分,年轻律师在自强和互助的情况下,我们的法律专业会健康发展起来,有了这么优秀的专业群体,我们就能为国家带来正面的改变,这就会构成我们的第三部分“改变世界”。结语我们律师每天在改变自己,也在改变别人。总有一天我们有能力改变世界。那时候我会和其他CLECSS朋友一同为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社会的进步,一起干杯!【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191】年轻律师职业生涯的风险管理

作者:CLECSS
07月0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对于年轻律师而言,初出道的名声很重要,虽然不要求一鸣惊人,但也不要留了个坏名声。要确保法律事业一帆风顺,就要确保头几年不要出“大错”,以下是要注意的事情:(一)不要给律所淘汰出来律师是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在某些律所,跟某些公司一样,会把每年最弱的员工淘汰出来。所以在进律所之前,必须了解律所的文化,和评核制度。评核标准一般包括工作小时,为律所赚了多少钱,上司/客户是否满意其工作表现,跟同事是否合作得来,专业水平如何等。这个是一般年底或年中做的评估。除了这些指标外,也要注意平时跟同事打好关系,例如一起吃饭,不要被同事排挤出来,假设发现自己在律所很孤单,那就肯定有问题。虽然不需要要跟律所所有人都友好,但是至少要找到一些盟友,有什么事情时互相支持,要借文件或问法律问题时方便得多。(二)不要出大错学过美国证券法的朋友,都知道证券文件披露其中一个重点是“Material”,到底该内容有多重大,会否影响投资者的决定。同样,在律所工作犯错是常有的事情,但只能“小错”,不能“大错”。首先,就要认清楚什么地方可能出大错。例如,在一个交易里程序上误了某些时间点,导致交易不能交割。协议里写少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承诺或保证,导致客户严重损失。这些都是“大错”,两个或以上的大错在律所无法站得住,甚至走出来在法律界其他地方也很难混。所以一定要做好风险管理。至于那些“小错”,比如文件写得不够好,但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影响,大可不必太介怀。所以工作时,必须认清楚哪些是“Material”的,哪些不是。结语这几年,见过大部分年轻法律人,都顺顺利利,一步一步地成长。但是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例如在金融风暴下,离开了律所,事业可能走歪。也见过一些离开了律所后,事业走的更好的。所以各位CLECSS朋友,我们努力做好自己的法律事业风险管理,但是万一事情出错了,也要处之泰然,世间上的事情往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往往到头后我们才知道命运怎样安排。祝各位好运!【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169】年轻律师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Work Efficiency)

作者:CLECSS
07月0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在初出道的头几年,年轻律师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合伙人/客户不断在催:你的文件做好了吗?如果你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常常都behind schedule,也许要想想,是否自己的工作效率出了问题。首先,大家要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大家可以回去看【CLECSS 106】《繁忙律师人的时间管理》。这些年,观察了这么多年轻法律人的工作效率,可以归纳出以下的情况:不要把时间丢掉在智能手机普及下,很多年轻律师每天都在刷微信(以前大家在办公室都玩QQ,MSN,BBS等)。虽然可以拿到很多信息,但同时也让我们丢掉宝贵工作时间。假设你在替客户草拟或审阅法律文件,客户按时间付你的律师费,那时候是不应该玩手机或网上聊天的。作为律师,你的责任是用最短时间做出最好的法律文件,这个涉及到高度的集中力。如果上司/客户常常催你交文件的话,就证明你做得太慢。掌握捷径资源以前我小时候父母常跟我说:“做人要靠自己”。这是我们上一辈的想法。事实上,我们新一代,是讲求运用资源的。例如,如果你要写个法律文件,到底律所其他律师有没有做过类似的文件呢?如果你跟律所的其他律师混得熟的话,就很容易拿到文件样本,比自己从零写起快得多。一般效率高的律师,是不会固执“靠自己”的,而是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需要问别人时就会开口。当然这个也很看自己平时的人际关系。保持考试心态每一位年轻律师,都在成长中经历过无数次考试。考试蕴藏了很多人生道理,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毕业后出来社会工作就会忘记。其实人一生每天都在考试,你接受了一个写法律文件的差事,也是在考试。试想想,你在三小时内,要把文件做出来,就等于你在考场上要把考题三小时内作答。你作答的机会,就只有三小时,三小时后,你就必须停笔。所以在三小时内,必须拿出最大的集中力,用尽所有办法写出最好的答案。这种考试的心态,有助提高自己的纪律,督促自己在特定时间能最快速地做出最好的文件。结语在律所的每一天,我们为了自己,为了法律专业,也要以最高的效率提供最好的法律服务给客户。大家不要看小“效率”两个字。人的一生其实很公平,大家都有相同的时间,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但成功与否,很在于你这24小时做了什么。假设律师甲一天做8件事情,律师乙一天做同等类别的4件事情,律师甲一年的经验,就等于律师乙两年的经验,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祝各位CLECSS法律界朋友都能提高工作效率,过着充实有意义的律师生活!【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Big; Do Big”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职场技能 / 共有209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