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CSS 90】港漂律师的那些事儿

时间:07月01日
来源:CLECSS
作者: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

因为做了粤港土兔网版主多年,以前每年去香港工作或读书的朋友,都会过来找我,所以在这些年来认识很多港漂的律师。关于怎样去香港工作,可以参考我早前 [CLECSS 法律Career#52] – 在香港的国际律师事务所工作,[CLECSS 法律Career随笔3&4] 怎样去香港国际律所工作等文章。虽然我自己是本地香港人,但由于曾于京沪长期工作,也很明白“漂”的感觉。

过客 v 定居

在香港工作的港漂律师,见过两种极端。有一种很喜欢香港,很喜欢那种节奏急速,日理万机的生活。下班很晚,走出来中环五光十色。然后赶场,参加各种Bankers和律师的酒吧聚会。吃好喝好然后回家睡觉。另一种觉得香港生活太压抑,人口密度太大,工作强度甚至比纽约大。以前有朋友分析纽约跟香港的分别,他说:"在纽约每一个人都是抬着头走路,但在香港,每个人都是低着头走路"。这个其实也跟西方人和中国人整体文化差距有关。很多时候,前者最后会在香港定居;后者只视自己为过客,一两年后会离开香港。

根据我过去7年的经验,你是否会喜欢上这个城市,首先要视乎你的收入职位,其次要视乎你的性格。先说收入职位,港漂律师非常两极化,如果你是美国JD在纽约呆几年回来,会拿GlobalPay + COLA,这样生活会过得很好,住不错的房子,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一般在香港也过得开心。反之,例如你在香港这边的大学读LLM,出来在国际所找到一个法律助理一两万港币一个月,在香港住个旧区的小房子,平时在律所里地位不高,那生活就过得不开心。第二,要看你融进去社会的能力,越开朗的人,越能融进去本地社会的生活。

生计 v生活

做律师,很多人是为了生计,能否过得开心,要把自己的心态从“生计”转为“生活”。你要喜欢上这种匆匆忙忙的生活,事实上,你每天都在学新东西,生活是其实很充实的。每天当你跟同行或商界朋友吃饭时,又是一个学东西的机会。现在由于港漂的朋友众多,周末会有很多活动,如果你是北大等学校毕业,会有很多校友会活动,例如爬山和出海。有了微信后,可以加入各式各样的群,就会有很多活动信息。当然,如果可以进一步接触本地人,学习粤语,那就更加好。

寻找意义

在香港工作,其实除了思考你是否过得开心快乐,过得是否“生活”而非只是为了“生计”,也应该想想,我留在这个城市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首先,香港和内地的工作文化不同,可以观察一些两地的工作态度和做事方式各有什么利弊。其次,也思考一下普通法的法律制度有什么利弊。这些好或不好的地方,对于内地的法律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可以借镜的地方。我在内地工作的那几年,也经常在思考这些问题,观察了内地的工作环境和文化,对我日后工作很有帮助。

作为一个本地香港人,当然很高兴各位港漂律师能喜欢这个城市。无论大家在这里生活得怎样,也很欢迎在香港工作的CLECSS朋友约我出来聊聊天,分享一下港漂经验。很期待在9月5日香港律师会的“CBLA/CLECSS盛夏聚会"见到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