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CSS 97】律师的职业规划–客观 v 主观的元素

时间:07月01日
来源:CLECSS
作者: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

做了7年土兔网版主和CLECSS 讲座,被问及重重复复的问题。一般的都是说有两三个选择,不知道选哪一个。其实七年来归纳出来的,就是“客观因素 v 主观因素”的冲突和矛盾。现在我们分析一下:

客观因素(经济价值,家庭情况):

一般我的就业规划指导都是从客观的因素开始分析的。因为客观的因素,我全都知道,至于个人的主观因素,就要慢慢问问题套取他内心的想法。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那个选择的经济价值,例如你有两个选择:美国Top 5 LLM 的Offer(没奖)v 香港大学 MCL 全奖的Offer。问题就是这个Top 5 LLM 的Offer读出来后和香港大学 MCL,分别能找到怎么样的Offer。一年后会怎样,3 年后会怎样?就而这个问题而言,我认为一般Top 5 LLM 出来的经济价值比港大MCL 要高。

其次,自己的家庭情况也是一个客观因素例如家里没有50万人民币可以拿出来,大约30万要向亲友借,到底这个值不值得呢?这也是一个要考虑的因素。

主观因素(兴趣,理想,个人能力):

就是到底自己心里想什么?例如我常常问及执业领域,哪个领域将来会火起来。其实倒不如问问自己到底是喜欢什么,例如如果很喜欢上法庭辩论,做诉讼。如果很喜欢穿得光鲜,天天跟Bankers 打交道,出入高级餐厅酒吧,就做金融律师。以以上美国 Top 5 LLM v 香港大学MCL的例子为例,如果你主观很向往一个美国名校标签,那就想也不用多想,下决心去美国。

至于个人能力,也属主观因素之一。但是“个人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如果你喜欢做诉讼,但口才不是强项,只要你喜欢,这个技能可以慢慢提升上来,“个人能力”一般不是一个大问题。

客观 v 主观因素发生冲突的时候:

这些年来,其实我发现学生/年轻律师过来找我的时候,心里面已经有个答案。只是想从我口中得到一个肯定。每次,我都是把所有客观的因素分析一遍。然后开始问他:如果你抛开一切客观因素,追随自己的内心感觉,你会怎样选择?例如“你更喜欢跟别人说自己是君合律师,还是Baker & McKenzie 的International Associate (比Associate 低一级)呢?”这个答案一般是最关键的。因为你只有喜欢自己的律所和Title,才能积极快乐地工作。如果你是要外所的牌子的,不妨跟自己的内心的声音走。这个答案其实一直在他心里,也是他的“最终答案”。

这么多年来,见过较多的个案最后跟"主观因素"走,即使最后没有实现最大化的经济价值,倒也活得开心。相反,见过一些最后跟着"客观因素"走的,例如因为家庭因素,最后放弃出国,后来一般都后悔,或活得不开心。最后过几年后还是出国圆自己的梦想。

各位CLECSS 朋友,以我多年的经验,还是追随自己的内心更为重要。人只可以活一次,能做到自己,活出自己认为的人生意义,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