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CSS 1260】外所在中国的进与退

时间:05月23日
来源:CLECSS
作者: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

引言

过去几年,我们不断听到有关外所相反的消息。例如Kobre & Kim在上海刚开分所。Morgan Lewis看好中国市场,把Orrick团队挖了过去。但同时,Cadwalader和Fried Frank等律所退出中国,可谓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

外所法律市场是否真的萎缩了?

这个说法,整体而言,在内地是对的。所以我们听到像Hogan Lovells等律所近年内地人数大幅减少。如果外所做的事情跟内所有重叠(例如FDI或任何以内地法规为主的项目),基本上是抢不过内所的。但相反,如果该外所本来做的是海外/香港市场做的事情(例如海外资本市场),其实还是能做得不错的。

在香港,其实外所的饼并没有变小,反而可能因为今年金融市场畅旺而有所增长。我觉得应该这么说,饼可能从100变为110,但因为竞争激烈,有所外所进了,一些外所退步了。例如你看到Clifford Chance依然强势,Kirkland Ellis这几年突飞猛进,有些以前在香港非常风光的国际律所,相对失色了,人数反而有下降趋势。

所以以香港为例,外所的饼并没有变小,关键是你能否抓住核心业务的竞争力。

外所核心业务的竞争力

对于这次Kobre & Kim进入中国,我是比较看好的,因为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DR/Regulatory。近年大家可以看到,Kirkland,Ropes & Gray等在中国做FCPA等是很赚钱的,Kobre & Kim在中国人数不多,只要每年做上几个项目,便有足够的业务维持。所以明白自己的市场定位是很重要的。像以往一些律所,靠自己在美国一些20-50名的品牌,但在中国没有特点,是做不住的。

结语

好的外所,在中国依然做得很好。所以关键是自己要自强,在激烈竞争中找到出路。个人而言,虽然喜见中国律所发展神速,但我认为外所在中国仍是有存在的必要。这样大家能就能一起竞争,一起进步,达至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