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CSS 551】调薪引发的思考

时间:06月11日
来源:CLECSS
作者:CLECSS

今天周五,祝各位CLECSS朋友工作愉快!CLECSS上海年会定于12月19日举行,欢迎上海的朋友踊跃报名参加!详情请参阅CLECSS公众号今天另一个帖子。

今天CLECSS很高兴收到赵悦的投稿《调薪引发的思考》。华尔街律所的调薪传闻,相信都是大家近来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赵悦从亚洲法律市场的角度,对此作出详细分析。相信各位在国际律所工作的朋友们对此文章会很感兴趣!

作者:赵悦,北京人,旅美十年,港漂十余年。曾是执业律师,之后长期经营自己的猎头公司(www.tognizhao.com,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2367912),致力于法律和合规人才的招聘和职业辅导。

调薪引发的思考

Abovethelaw十月爆料说盛信律师事务所有可能再度作为涨工资的领头羊。相信有不少还在一线奋斗的律师朋友们闻此消息心中暗喜。毕竟上次华尔街大规模的涨薪举措已经过去了8年多。

说句扫兴的话:个人认为,对亚洲市场而言大规模涨薪未必是件好事。对于这些一线的美资所,历史上每次美国总部作的加薪举措,亚洲的办公室都和本土一致执行。但是纵观亚洲市场,除了日本之外,外资律所的利润率根本无法和美国或欧洲市场相比较。而普通律师乃至顾问律师的薪水有加上六至十万美金的房屋和生活补贴(COLA)。相比本土,在境外办公室雇用律师的费用是相当高昂的。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一线的美资所近年的普通律师的编制(headcount)常常是在萎缩状态。个别所也开始静悄悄地撤消对于普通律师,尤其是1-3年律师的房屋和生活补贴政策,甚至会劝退或裁人。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进一步上调底薪无疑是对在亚洲的美国律师的人才市场雪上加霜。

美资所的薪酬,传统上是“大锅饭”政策。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从业人士,都有过此类经历:自己彻夜加班,而个别同事则长期悠哉悠哉。而大家的薪酬是完全一样的。当然近年亚洲市场动荡不断,能长期悠哉悠哉的情形是比较少见了。但是制度上的弊病,还是需要从制度上寻求解决办法。

首先,我始终都认为COLA是一把双刃剑。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律师,能拿到COLA的年份是有限的。一旦离开律所,谁还能提供这样的补贴?即使是市场上所谓的薪资优渥的公司,它们的薪资结构也已经愈来愈本土化了。而历年来,我不断看到一些美国律师想找公司内部律师的职务,又舍不得放弃高薪的例子。而从招聘人才的公司角度来想,他们也对这种原本持高薪而“下嫁”的候选人未必非常热衷。所以我经常讲,COLA是一块鸡肋。有了它,普通律师的生活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没了它,也许招聘市场会更活跃更自由。

其次,我觉得英资所的绩效制度值得借鉴。市场上的一线英资所,一般都根据律师的年资制订个Salary Band。同级的律师底薪也有上下浮动的余地,而不是像华尔街一样完全订死。同时,有些英资所的老板们会给自己手下的得力律师发超出一般水平的年终奖,让你觉得得到了赏识和肯定。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律师行业很多人对于薪筹的追求相对愈来愈淡化。而体现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始终是很多人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这个角度分析,一个更灵活的薪筹制度,会更好地激发年轻律师的行动力。

总之,华尔街调薪之事多半还在酝酿之中。对于亚洲市场的合伙人和管理层,也许是时候该考虑突破历年的惯例,考虑一下更加个性化和市场化的薪筹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注: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写上个人简介和申请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