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CSS 1058】给年轻法律人的信:我们反思一下精英主义

时间:05月24日
来源:CLECSS
作者: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

各位年轻法律人,周末好:

周五完成了华东政法大学的讲座,昨晚回到香港。自2007年,我已经连续十年飞去中国各地法学院做讲座,但随着自己人生阅历增多,每年做完讲座后,回去我也会反思一下我的讲座内容。CLECSS 早年的讲座,都是关于怎样进入国际律师事务所,怎样去美国读LLM/JD。但自己年纪越大,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追求卓越,并不追求标签

当然,如果你拿到哈佛或耶鲁法学院Offer, 也没有理由刻意去一个排名低很多的学校。但我们看的,应该是超越它“标签”的本质。最重要是,你去那个学校,你学到什么?它对你的素质有什么提高?它为你人生带来怎样的改变?

我记得有位哈佛法学院的毕业生跟我笑说:“不要迷信哈佛”。事实上,在法律界十多年,你会发现名校更多是一个敲门砖。进去律所后,就看每一个人自己的能力,你是否比别人用功,你是否会处理人际关系等。所以往往,你们发现做得最好的,不一定是顶级名校出来的。例如一位名校出身的工作到晚上十点,另一位一般学校出身的知道自己要比其他人更加努力,工作到凌晨一点。往往后者在律所能熬得更长时间,事业走得更远。

卓越除了专业能力,也包括人品

一个卓越的人,事业走到多远,赚多少钱,不是唯一标准。早前跟一位合伙人聊到一位共同的朋友,他说他很喜欢那位Associate, 因为他工作能力好之余,做人也Modest。事实上,一个优秀的人,除了专业成就外,也应该包括人品,你是否能做好自己之余,也一样谦厚踏实。有见过一些律师,自己做到高位后,跟自己以前年轻律师时变了两样,现在感觉高高在上的样子。但我也见过一些很资深的,仍然谦厚有礼,仍很愿意帮助年轻律师。这么多年来,我不会刻意讨好比我牛的,也不会看不起比我弱的。我只相信人生在世,大家都平等地互相支持,无论你是谁,我待人处事都一样。

结语

各位CLECSS友们,在我们人生早年,我们都会追求所谓的“精英主义”。但当年纪大了,会对优秀卓越有另一番理解。所以如果大家进不了名校,进不了红圈所,不要就此感到失落。人最重要是“自己是谁,做了什么”,其他的标签并不重要。很多年后,你可能根本不会写自己的学历及出身,你只会写自己人生做了什么有意义,值得自己自豪的事情。在此,祝各位年轻律师及法学院同学都找到丰盛而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