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
昨晚有一位斯坦福本硕毕业生约我吃饭。席间谈到社会阶级往上爬的问题,他问我在香港社会,一般人会否觉得社会的资源(例如几大财团垄断),年轻人发展空间有限,出来工作(非专业的)就一两万港币一个月,不知何日能熬出头来。我昨晚坦诚地分享了我的看法,这个道理也套用在一般法律人身上。
如其坐井观星,不如跳出去放眼世界
我告诉这位斯坦福年轻校友,以前我在香港读书生活也是这样想。但是后来去了美国读法学院和商学院就再没有这个想法了。去了美国后,你晚上一个人看夜空,天空一望无际,繁星点点,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很大的。以前我在香港看星,其实是同一片夜空,但是因为香港高楼太多,往往看不到什么星星。你会发现人生很多事物(机会)其实本来就在,只不过你在某个环境没有发现,但你换了个环境,就会发现。
香港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你每天都就看到本地发生的事情,如果你的思考点就局限于这个小地方,你的发展就限于那么多。所以过去10年,我把自己很多时间放在美国和中国内地,在那里我找到了很多人生的“希望”。回到香港,即使是同样的小地方,但是心已经大了,眼界已经开了,再没有觉得社会有所谓的Glass Ceiling。尤其是香港社会非常自由,只有想到的都能做。既使你今天做不到,心总是存着一份希望。有了希望,一切就有了可能。
法律界其实是最公平,最没有Glass Ceiling的
其实法律界往往也是最公平的,都是有能者居之。没有任何一位前辈能完全垄断一个法律市场。如果你是一位辩论高手,往往能在法庭上把一位非常资深的律师打败。在非讼方面,社会日新月异,往往有新业务让年轻律师发掘,年轻律师往往能找到新客户和新的领域去创造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而且法律执业的成果是算小时的,所以只要你肯努力,比前辈努力,往往能比前辈做得更好。所以跟社会的一般观念不同,法律界其实不是排资论辈的。如果你的律所不让你升职,你大可随时跳槽去另一个赏识你的律所(KE等律所近年就靠此吸纳了不少人才),或甚至自己开创一个律所。如果大家有留意,近年的Boutique Firms 多不胜数,他们都极富生命力,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年轻企业家的影子。
结语
几年前我就不相信社会有Glass Ceiling这回事。很多时候,所谓的Glass Ceiling,其实就是我们心中的Mental Block,我们告诉自己社会有Glass Ceiling而“甘于现状”。但Glass Ceiling (即使有)毕竟是透明的,我们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天大地大,难道你不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吗?所以如果各位CLECSS 律师朋友们内心有Glass Ceiling 这块Mental Block,应该尽快把它打破。人只要一天活着,一天就有无穷的希望和可能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