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CSS 518】谈谈北大国际法学院

时间:06月11日
来源:CLECSS
作者:CLECSS

继【CLECSS #506】《谈谈中山大学法学院》及【CLECSS #508】《谈谈浙江大学法学院》后,今天我们继续谈谈京沪以外的法学院,今天我们谈谈坐落北大深圳校园的北大国际法学院。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

引言

近年中国很多法学院都作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有些成立更实务的“律师学院”,有些法学院办“精英班”,各式其式。早在2010年时,我就听到北大正在深圳办国际法学院(STL),同时读中国法律和美国法律,所以好奇心的驱使(另外也让我能一次在中国的法学院用英文演讲),所以就去拜访了STL。到了2014年,我再去了一次。说实话,两次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

2010年在北大国际法学院

北大国际法学院的课程是4年,之前需要先读一个本科。那4年同时读中国法律和美国法律,毕业后,拿一个中国法律的JM,和一个美国法律的JD。很多教授都是美国JD毕业回来任教的。2010年到了北大国际法学院后,我也一如以往地介绍国际律所和国际法律教育。学生都很热情发问,那时候,这个课程在中国是很创新的,由于都没有第一届毕业生(第一届毕业生是2012年毕业的),所以都没有学长作为先例。在不清楚自己前途的情况下,有些学生也跟我分享了对前景的忧虑。但是好的金子总会发亮的。2010年后,我也特别留意STL学生的去向,有不少进了外所和顶级内所实习。毕业后,也有不少成功被那些律所留用。我从合伙人听到的,都是不错的反馈,说STL的学生在英语方面比其他学校好,所以口碑慢慢就出来。不过,这也真的视乎个别学生,也有听过合伙人对STL学生比较一般的评价。

2014年在北大国际法学院

我美国商学院毕业后,再次回到STL做讲座。那时候学校已有1至2届毕业生。学长在律所工作了一两年,所以在校学生也心里有数,将来可以发展得怎样。事实上,近年来,我们发现他们要是还是去美国读LLM,都能申请上很好的学校(好像耶鲁哈佛等)。正因为这样,当我2014年去北大国际法学院再做讲座时,发现学生问的问题已不像是2010年那些最基本怎样进律所的问题,而是更有自信,问更高理想的问题。这个他们真的要感谢他们走在前的师兄师姐,为他们开拓的路,让他们事业上见到美好的曙光。事实上,STL这个学校的学生一直给我很好的印象,作为中国第一个同时读中国法律和美国法律的学校,我见到他们接触外面世界的努力,走进国际舞台的决心。就是这份决心,也值得我们支持和鼓励!

结语

在未来,我喜见更多中国法学院作更多方面的尝试。各位北大国际法学院和其他中国法学院的朋友们加油!未来是属于我们的,今天我们年轻律师的努力,就明天中国法律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