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 |
今天周日,各位周日愉快!
我中学时读生物,读过Osmosis Effect(渗透作用),指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听起来“低浓度流向高浓度”,好像很奇怪。但现实世界,包括法律界,很多时候的确如此。
这次美国BigLaw再涨到19万美金起薪,跟涨的律所主要集中在Vault 的Top 40,后面的BigLaw有些跟,有些不跟。但跟和不跟,往往将来会造成差距。
美国律所的涨薪与Osmosis Effect
美国最顶级的律所,基本是不能不跟这次涨薪的,否则就会失去顶级律所的地位。你工资越是好,越能吸引顶级人才,顶级人才来了,就等于上述的Osmosis Effect(渗透作用),吸引更多优质人才过来(低浓度流向高浓度)。
那排名40后的律所为什么不全跟呢?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是排名最高的律所,即使他们给的工资跟Vault 10一样,人才也抢不过Vault 10 的,所以即使保留18万美金,虽然不能吸引例如Top 5%的人才,但也能吸引Top 10%的人才。
但如果有能力的话,即使Vault 排名稍低,也能通过涨薪去确立其“Top 40”的地位。例如如果某律所本身排名60的,它涨起薪到19万美金一年,这样比很多排名更高,但暂时未涨薪的律所好。这样实际上它的地位挤进了Top 40(注:未来几年排名会上扬),像渗透作用一样,好的律所就会越来越吸引人才,而其他的就会丢失人才。
中国顶级律所其实也一样
最近几年也发生了两极化的情况。最顶尖的红圈所跟其他律所的吸引人才方面的能力好像越抛越远。每年都有大量的年轻法律人问我应该选哪个律所的意见,问来问去就是那五至六个所。这五至六个律所风格各异,但共通点是工资都涨到两万以上。虽然有不少观点提出年轻律师不应该太过重视起薪,但事实是,如果两个律所同一Level,做差不多的事情,为什么不选个高薪的呢?而这样会产生上述的Osmosis Effect,当人才流到这些律所后,人才浓度增高,就会更吸引人才;人才不断从“低浓度”流到“高浓度”那里。
结语
律所的Osmosis Effect (渗透作用),一直都存在。人才从“低浓度”流到“高浓度”那里。所以各律所必须自强,通过良好的工资福利等政策,把自己做成人才“高浓度”集中地,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反之,自己的人才就会流失到别人那里。祝各律所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