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CSS 76】内所进军香港及海外市场的那些事儿(以金杜,君合,方达,中伦为例子)

时间:07月01日
来源:CLECSS
作者: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

今天的题目是《内所进军香港及海外市场的那些事儿》。早在10年前,很多内所还没有正式在香港及/或海外设立分所的时候,那时已经有很多合作和结盟。今天我们主要以金杜为例子,但也会谈论到君合,方达,中伦等律所的情况。先说明,我跟这几个律所都没有个人关系。

香港市场

早在10年前左右,金杜和香港的Fong& Ng 结盟(后来加入了Arculli,改名为Arculli, Fong & Ng). Fong & Ng 本来是香港一个中型所,通过跟金杜合作,业务就做上去了。香港律师会有个规则,如果一个外来的律所要在香港执业香港法律,需要跟一个本地香港所联营三年,才可以合并。所以AFN也跟金杜联营了一段时间合并进金杜,现在成为香港金杜分所。AFN通过金杜合并,固然客户资源得到提升,但是由于本来是一个中型所的Level,在专业上几年前也是中型所的水平。后来通过再跟Mallesons的合并,专业水平也提上去。不过,如果谈到非常大型的IPO,即使内地拿到PRC Counsel 的角色,香港的KWM也很难到HK Counsel 的角色,因为在资本市场上还是不能跟DavisPolk和Freshfields 比的。

金杜在香港算做的很不错。反观君合也早年跟一个本地所合作,但香港君合一直没有做到一线(贴近国际所的水平)。香港君合其实生意还不错,比很多本地所的生意好,但是Deal的level 一直没有提上去。至于方达,在香港开了分所不久,差不多每个领域都挑了个合伙人,都是国际律所(例如Freshfields,Shearman & Sterling 过去)的,专业水平肯定没问题,但是否能结合方达内地的资源,还要时间验证。至于中伦,有点像金杜早年在香港的情况,能否持续下去,我觉得很看后来继续招的合伙人的质量)。

海外市场

有趣的是,金杜在美国开拓的第一个市场是加州的PaloAlto, 但很难做大。后来在纽约也开了分所,主要是找本地有美国律照的中国人做合伙人。这些合伙人因为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在当地也累积了不少资源人脉。但是跟其他如君合,中伦一样,美国的分所其实业务不多,开美国的分所主要是给大家有一个国际化的形象,也方便跨境生意转介。合伙人常常会参加当地的讲座,做BD。当然,现在金杜跟Mallesons和SJ Berwin 后,全球各地也有真正的分所了。

无论大家对金杜有什么评价,不得否认他们在很多领域都走出了中国律所的先例。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欣赏的。在中国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希望大家把我们的法律事业带到国际社会,让我们的法律事业在国际舞台占一席位。这也是CLECSS“Think Big; Do Big” 的精神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