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 |
引言
以前在斯坦福商学院读管理硕士时,有一门课叫Organization Behaviour(组织行为)。其中第一课就是看Twelve Angry Men(十二怒汉),电影是讲述一个谋杀案件中,一位陪审员怎样一开始只有自己持某一观点(被告无罪),后来一个一个说服其他陪审员接受其观点。由一开始很吃力的Pull,到过半人赞同你的观点后,转为Push。
律所工资的Pull
我们回顾一下过去一年中国律所的涨薪情况,也是一样。汉坤早几年就已把起薪涨到两万元,但当年毕竟是个精品所,其他大所当年没有必要跟上去,保留一万多元起薪一样可以招到很好的人才。
去年涨薪的消息首先来自君合。君合去年初宣布起薪涨到两万元。像美国一样,律所涨薪都是Cravath等几个律所牵头的。君合作为传统牛所,也有一定指标作用。这就产生了我们上段所说的Pulling作用。其后方达,海问等也很快反应过来。精品所如通力,达辉起薪也两万以上。而早年已涨到两万的汉坤,也在去年年中进一步涨到两万五千元。
律所工资的Push
当大约一半的顶级律所都涨薪后,就会为余下的律所产生一定的压力。作为顶级律所的中伦,也当然涨上去。其他还没有清晰表态的顶级红圈所,相信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毕竟法律界人才竞争激烈。虽然说不涨薪仍可以吸纳很好的Top 5%人才,但别的律所能吸纳Top 1-2%的人才,久而久之,人才流向就成为一个习惯,过几年后就会发现人才的素质还是有分别的。相信还未涨薪的其他顶级律所会面临更大的Pushing压力。
结语
在中国,法律界人才竞争激烈。既然现在生意普遍不错,就不要吝惜这个钱,应该乐于以较高的工资吸引人才。毕竟好的人才难求。若是因为工资差了一点,丢失了一些人才,这实在可惜。在此祝各律所都能吸引最好的人才,业务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