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薪酬 / 共有52篇文章

【CLECSS 1489】律所Summer Associate应否拿第一年律师的工资?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今天周三,各位工作愉快!“2018 CLECSS-方达海外奖学金”面试已开始,期待跟各位优秀的同学们交流!相信各位都知道美国律所的Summer Associate是给第一年律师的工资的。例如涨薪前美国BigLaw第一年律师的工资是年薪18万美金,那Summer Associate就是拿1.5万美金一个月,这差不多接近十万人民币/月。到底暑期实习值不值这个钱?为什么美国BigLaw的SummerAssociate 拿第一年律师的工资?我觉得美国的情况跟中国(和其他很多国家/地区)不同。美国的BigLaw Associates都是从OCI千挑万选的精英。它招了做2L Summer Associate的原因,就是要希望你去观察一下他们的律所,看看的工作氛围,希望你会喜欢,毕业后去他们律所工作。(当然,反过来律所也在观察该Summer Associate,但除非那Summer Associate真的表现太差,很少会不给毕业后的Permanent Offer)。事实上,Summer Associate的工作量并不大。很多律所还会替Summer Associates计划了很多活动,例如吃饭活动,Boat Trip,去各种的Clubs。在律所有时候做些Research,但不会太辛苦。那为什么值那么多钱呢?律所很多时候就是要展示自己“大所之风度”,让Summer Associate对律所产生好感,可以视之为一种Recruiting Expense。事实上,这些钱对于该Summer Associate也很重要,可以帮补3L的学费和生活费。为什么中国(和其他很多国家/地区)不是这样?中国现在很多顶级律所,第一年律师月薪2至2.5万人民币,那为什么暑期实习生不能也拿这个工资呢?事实上其实是市场供求和议价能力问题。中国顶级律所即使暑期实习工资不高,也很多优秀的人才想去。钱不用出太多也一样达到同样的效果,要是暑期实习生A决定不加入律所X,还有无数其他同样优秀的人才排队进来。这不单是中国,事实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地区也如是。比如说,英国律所制度下的Summer Clerk,工资也远不如Trainee Solicitor 的工资。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律所的制度是独特的,其中看到它们非常重视人才。美国律所Summer Associate良好的工资和其它福利(例如给你看音乐会/球赛的票),对于求职者而言,观感也很好。不过相信要非常成熟的法律市场才能做到。 结语Summer Associate 是否值得第一年律师的工资,见仁见智。美国BigLaw这个制度运作了很多年,整体运作得不错。我个人认为大原则是,当一个法律市场发展得越趋成熟,给年轻律师的关怀应该越多。我们一起向此目标努力!

【CLECSS 1481】Cravath涨薪-中高级律师工资超Milbank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 引言 Cravath终于涨薪了,给中高年级律师超过了Milbank 的pay scale (见【CLECSS 1474】)。不知道Milbank,Simpson Thacher & Bartlett (STB) 等是否又要补加给中高年级律师。新Cravath Scale年级工资/年(美金)2017190,0002016200,0002015220,0002014255,0002013280,0002012305,0002011325,0002010340,000影响由于Cravath在法律圈的影响力,估计其他BigLaw一定会跟。这轮涨薪将会全面展开。但STB 早前跟Milbank的scale。现在就显得尴尬。作为一个顶级的律所,STB好应该跟市场最高的scale。估计未来几天其它BigLaw会宣布跟Cravath的scale。而STB也会补加给中高级律师。这次Cravath涨薪,市场应该会稳定一段时间。如果有另一BigLaw不合作,给得比Cravath更高,市场就会持续涨薪战,不利市场的稳定。结语Cravath这次涨薪,应该有“一锤定音”之效。市场会跟随,避免很多不确定因素。对于拿Global Pay的朋友们,我们表示恭喜。其他朋友们,我们一起继续努力!

【CLECSS 1477】谈谈律所工资之“追加”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昨天【CLECSS 1476】《STB跟涨薪。其他律所:涨还是不涨?》里提过,这次Milbank把起薪追涨到19万美金,可能是因为前年BigLaw加薪至18万的力度不足。那中国律所这边又怎样呢?中国对比美国的情况Milbank起薪从18万涨至19万美金/年,涨幅大约5.6% 。前年BigLaw从16万涨起薪至18万,涨幅12.5% 。如果累计起来(16万涨至19万,大约是18.8%)。其实中国过去两年,中国顶级律所的涨幅,高于这个百分比(无论算12.5% 还是18.8%)。不过中国经济(GDP)增长率远比美国高,而且本来基数就偏低,所以其薪涨幅高于美国也很合理。是否会有像美国追加起薪的情况我个人认为(仅属个人推测)应该会发生以下情况:现在大多数顶级律所的起薪在2万至2.5万/月之间。我认为那些起薪还不到2.5万的会逐渐提升至2.5万。到大家都逼近2.5万时,那些现在已经给2.5万/月的律所会再次涨薪。估计这会在未来几年内发生,而且会是不断重复的Cycle,例如某个律所涨到3万,顶尖律所的Range变为2.5-3万,然后不断往3万靠近。对于一些生意很好的律所,不会在意起薪多涨一些,因为再涨10-20%也会给得起。对于那些涨薪后会产生压力的律所,我认为不必盲目跟随,应思考涨薪对自己律所有什么影响,平衡利弊,找出最合适自己的方案。毕竟起薪不是吸引人才的唯一因素。结语看到美国涨起薪的情况,今天写了这篇《律所工资之“追加”》。这仅属个人意见和推测。但大原则是希望各顶级律所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给年轻律师最好的福利。让他们在事业前期都能安心工作,对律所还是律师个人都是好事。

【CLECSS 1476】STB跟涨薪。其他律所:涨还是不涨?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前天的【CLECSS 1474】《纽约律所Milbank 涨起薪至19万美金/年》提过Milbank 涨薪;终于有个传统Fab Five 律所 Simpson Thacher & Bartlett(STB)跟涨。本来如果只是几个Vault 20-50 的律所涨薪,其他律所未必跟。但STB作为一个Vault 10律所,传统上有相当影响力,估计会对其他BigLaw造成很大压力。今天我们看看有关涨薪的三个问题。Q & A1. 为什么这次涨薪由一个非Vault 10律所带头?我相信因为律所生意好,其实大部分律所都有能力涨薪的,只是它们都不太愿意主动增加成本,所以没有Vault 10律所主动涨薪。但是反而Vault 排名靠后一点的,例如Vault 20-50的律所,他们涨薪能造成市场Disruption (吸引有些本来会去一些更高排名律所的Candidates),对律所本身也有宣传(Marketing)之效。由于Vault 10 的STB已跟涨薪,相信其他BigLaw跟涨薪的压力会很大。2. 为什么这次涨得这么快?BigLaw的起薪前年才涨到18万美金一年。我们看之前一次涨起薪至16万美金,已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估计是前年的涨薪其实“不够”,“不够”的意思是那些BigLaw明明有能力再涨多一点,但是都“留有一手”。所以Milbank 这次带头再涨一次。3. 中国法律界是否也能有非红圈所推动涨薪?我们看中国法律市场,汉坤早年还没有今天发展得这么厉害时,当时候就率先涨起薪到两万人民币/月。当时候是市场最高的。这可见涨薪确实不一定要最老牌的几个律所牵头。(当然现在汉坤已发展到跟其他红圈律所实力相当)。不过去年的升浪,是老牌红圈所君合牵头的。君合去年涨起新涨到2万人民币/月。其他顶级红圈所也相继涨超过2万。现在汉坤,方达等律所的工资在市场上也相对领先。结语也许年轻律师都碰上了法律界发展历史上较好的时代,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工资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是值得可喜的。既然我们碰上了好的机遇,就要更加努力上进,不枉上天赋予我们法律人的机会。各位CLECSS友一起加油!

【CLECSS 1475】JD毕业一定要拿Global Pay吗?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昨天的【CLECSS 1474】《纽约律所Milbank 涨起薪至19万美金/年》提过Milbank 涨薪;过了一天,也只有两三个BigLaw跟随,其中包括Proskauer & Rose, Winston & Strawn等。其他律所暂时没有动静。其实我们再想一下,拿太高工资真的好吗?例如过去几年,有不少美国JD毕业生找过我,说很遗憾没有拿到Global Pay,其实拿Global Pay就一定这么重要吗?我们今天看看这个问题。(注:本文只讨论毕业后进国际律所的情况,不包含去内所的情况)重温一下“拿Global Pay”和“低于Global Pay”的两种情况首先很快跟CLECSS读者们重温一下这两种情况。拿Global Pay一般是美国JD在2L时拿到Summer Associate,然后毕业后做第一年Associate,那就一般就是跟BigLaw的 Pay Scale。除了在美国办公室做Summer Associate外,这也包括了某些Top US Firm去香港办公室2L实习的情况,例如Davis Polk,你毕业后同样是Global Pay。低于Global Pay的情况这大致又分两个情况。情况一:你2L没有找到Summer Associate,3L临毕业时才赶紧寄信回中国区的办公室申请,很多时候给你的Position不是Associate,而是低一级的Legal Consultant,Legal Manager或International Associate等。这些工资可能只有正常Associate的工资的一半。一般而言,过两年后,这些LC有机会晋升Associate后拿Global Pay。(注:这情况一也适用于某些LLM毕业生)。情况二:你找到的国际律所在中国区较本地化,不是给Global Pay的。很多时候,一些国际律所,除非做资本市场(例如IPO,发债),很多其他领域则不一定给Global Pay (BigLaw Pay Scale),而是给一个“Hong Kong Pay”例如低30% 左右。法律事业初段一定要拿Global Pay吗?当然,如果你有Global Pay的Offer,也没有理由不接受。但如果你手上,只有非Global Pay的 Offer(例如情况一的LC的Pay,情况二的Hong Kong Pay),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好。在你事业初段(第一/二年),其实处于学习期,对律所的贡献不一定很大,拿太高的工资其实心里上有一定压力。我觉得情况一如果找不到正式的Associate Offer,先做LC,拿一半工资,那两年积极学习,两年后升Associate拿Global Pay时技能更Solid。情况二,虽然拿的不是Global Pay,但很多那种给“Hong Kong Pay”的本地化律所在中国区扎根很深,往往生意不错,能通过做大量项目体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到学好了,等某年经济环境好,出去申请其他律所,大把给Global Pay的律所愿意要。结语我认为年轻律师(即使美国JD毕业),也不用太介意自己是否拿Global Pay。只要自己找个好律所把基本功底做好,日后不愁没有出路。同样道理也适用于LLM毕业生。在此祝各位CLECSS友好运!

【CLECSS 1474】纽约律所Milbank 涨起薪至19万美金/年 + 分析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 引言 今天周二,各位工作愉快!美国BigLaw 前年涨起薪至18万美金/年后,稳定的局面又泛起涟漪。纽约律所Milbank 宣布涨起薪至19万美金/年。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今天分析一下对市场的影响。Milbank 涨起薪至19万美金/年年级年薪(美金)涨薪(美金)2018190,00010,0002017190,00010,0002016200,00010,0002015220,00010,0002014250,00015,0002013275,00015,0002012295,00015,0002011315,00015,0002010330,00015,000Milbank 为什么要涨薪?其他律所会不会跟?Milbank的说法是让大家知道他们要“市场最好的人才”。对于中国内地的朋友而言,对Milbank不一定熟悉,但其实Milbank在香港还算做得不错,在某些领域(例如发债)其实也不错。Vault排名也排38,属于非常不错的华尔街精英律所。要“市场最好的人才”,素来是BigLaw的理念,但BigLaw素来是通过一个共同的Pay Scale, 防止恶性竞争。但这次Milbank涨薪,再次造成市场的disruption。我觉得大部分律所都会静观其变。毕竟Milbank不是一个Vault 10律所,不像Cravath, Sullivan, Skadden, Davis Polk, Simpson Thacher等有影响力。所以除非其中一个Vault 10律所跟随涨薪,否则我估计暂时对市场不会有太大影响。再看看中国顶级律所的情况中国顶级律所没有美国这么清晰的BigLaw Pay Scale, 所以在“激烈争夺人才”的情况下,应该会每一两年发生这个Cycle, 有一两个顶级律所会带头涨薪,然后其他顶级律所追落后。因为相对美国而言,中国初级律师的工资还有涨的空间,所以不像美国的BigLaw Pay Scale,每次涨薪后可以稳定很多年。结语这次Milbank涨起薪至19万美金/年,大家还在静观其变,看看其他顶级律所会不会跟随。个人认为其他律所跟随的机会不太大。我们看看每次BigLaw Pay Scale也稳定了很多年。说不定有天中国顶级法律市场更成熟后,我们也会有这种稳定一致的BigLaw Pay Scale呢?

【CLECSS 1459】律所工资透明/不透明的利与弊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今天周一,各位周一愉快!《2018 CLECSS-方达海外奖学金》下周五(6月1日)就截止,各位有兴趣申请的朋友这周赶紧准备申请材料。最近很多合伙人/律师朋友们向我了解工资行情,这很多原因是因为大部分中国律所不像美国顶级律所,不是Lock-step 的。如果在美国BigLaw,基本上工资都是透明的,哪个年级就拿哪个工资,不用问来问去。在中国及其它大部分“工资非Lock-step” 国家/地区,工资一般不透明,以防同事之间互相比较。其实工资透明和不透明,真的各有利弊,并没有说哪个制度一定比另一制度好。工资透明的利与弊从好的角度看,工资透明,同事之间就少了竞争压力。你不会常常想着,坐你旁边的Associate,是否工资比你拿得多?对方问你借文件模板,你还借不借?一般来说,在工资透明的Lock-step 环境,同事之间氛围较好。大家如果关系好,坦诚互助,对于这个律所/团队的发展也有好处。(在顶级律所之间,如果大家都给同一个Scale的工资,也不用没完没了地涨薪)。从弊的角度看,会否因为工资透明Lock-step安排而懒散?其实也不一定,因为很多时候这些顶级律所招的人,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另外,就是大家工资一样,你也不敢完全懒散,年底评核要是不好,随时要走,所以大家还是有一定压力要做得好。工资不透明的利与弊从好的角度看,虽然你不知道旁边的Associate比你多拿/还是少拿,但你为求争取“多拿”,你一定会拼命做事,你务求out-perform 你的同辈同事。这样会产生良性竞争。但有人多拿,有人少拿,总有人觉得心里不舒服,有很多猜想。关键是是否能转化这个猜想为上升动力,如果你怀疑自己少拿,与其妒忌别人,不如自己更加努力。事实上,如果自己真的少拿,证明自己在老板眼里工作表现不是太好,那你就要更加努力。结语除非是美国BigLaw或少数其他情况(例如某些顶级内所的起薪/首几年级的工资),大部分律所工资都不是透明的。很多时候,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好像是“商业秘密”。如文中所说,透明与不透明,各有利弊。大家进入了法律界,就跟着这个游戏规则走,无论哪个情况都好好生存下来。

【CLECSS 1427】顶级律所过去一年起薪涨了,今年还会再涨吗?

作者:CLECSS
06月26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去年【CLECSS 1159】《Breaking News-汉坤起薪涨至2.5万元/月》,【CLECSS 1160】《中国顶级律所涨薪潮后:几个可能发生的情况》等文章,谈及律所涨起薪的各种情况,今天我们再探讨一下再涨起薪的可能性。我认为除了部分律所“追落后”外,短期内是不会再调的。顶级律所过去一年涨起薪后,应该会能维持一段时间在主流的律所中,现在起薪最高大约是2.5万元/月(例如汉坤)。从美国的经验,我们知道美国BigLaw在2006年调起薪到每年16万美金后,这个起薪一直维持了十年,直到前年才调到18万美金(可以参考【CLECSS 744】《美国律所工资终于涨了!中国律所涨薪还会远吗》)。所以去年顶级律所涨到2万至2.5万/月之间后,应该会能维持一段时间。未来两三年,估计会有些律所继续往上调,直至靠近2.5万元,来维持吸引人才的竞争力。到律所的起薪都在2万至2.5万之间,而几年后中国经济依然强势,2.5 万的起薪可能会再涨。估计到时候发生的事情会跟去年类似。就是某一红圈所涨上去,然后其它红圈所及精品所跟上。毕竟你随着年资增长,工资会再涨美国的BigLaw,起薪现在是18万美金一年。估计这个起薪又会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例如十年。但Associates仍可通过每年的年资增长涨薪。所以不用每年都调起薪。有时候我们回想一下,其实顶级律所的律师工资已经比很多其他职业高很多。工资太高也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拿这么高的工资,就要证明自己有这个经济价值。但其实很多第一年的律师,都在学习期,其实不一定值这个工资;律所愿意出这么高的钱,纯是出于“人才长期投资”的考虑。结语现在顶级律所的起薪,相对社会上很多其他职业,已经很不错。根据美国的BigLaw经验,起薪涨后应该会维持一段长时间,其中会有部分律所轻微“追落后”的情况。当这个起薪整固后,如几年后中国经济依然强势,还是继续调上去的。年轻律师,我们一起加油吧,熬过事业初段,美好的前途在前方等着我们呢!

【CLECSS 1405】男女在律所的收入差距

作者:CLECSS
06月26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据不同的媒体报道,Clifford Chance(高伟绅)在英国公布了该所的男女收入差距。以平均数来说,男性比女性高66%; 以中位数来说,男性比女性高44%。产生这个差距,相信很大原因是因为合伙人的层面,男性比女性多很多;但倒过来,在supporting staff层面,女性比男性多。今天我们从两个角度看:法律界整体而言,晋升制度/整体观念上更有利男性升职?还是主观上女性在事业上没有男性ambitious?制度/观念上我相信大部分律所不可能白纸黑纸写明有利男性晋升的政策。但有时候,我们身边,的确看到有些招律师的广告,写明男性优先。尤其是一些高职位的,例如法总等。相信这很大原因是传统观念所致,认为男性出差更方便,较少家庭顾虑,性格能更强势一点。而社会领袖,也是男性较多,所以晋升时,也就潜意识地提更多男性合伙人/法总。如果是这个原因,我认为是时候改变。因为实际上,很多成功的女性合伙人或法总,事实上证明她们的工作能力跟男性一样强。做得好不好,要看个人的性格和能力,而非性别。有碰过一些法务团队,几乎都是女性,法总是女性,下面的也是女性,也运作得很好。所以关键是看个人能力。个人意愿上除了制度/观念上,有些人会说女性一般事业上没有男性野心那么大。这个可能受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影响。但如果是这样,也是时候改变。无论是男性或女性,我们都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男性不应该因为自己是男性,就一定要做合伙人或法总,可以追求自己心里真心所想,做其他有兴趣的事情。倒过来说,女性也不应该因为自己是女性,就觉得野心太大不好,反而应该问问自己内心真心所想,如果自己是想做合伙人或法总,就义无反顾地努力追求梦想。结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我们的人生是自己的,想走多远就多远,不必顾虑别人怎样想。只要自己努力,才华最终会有人赏识的。各位CLECSS友好运!

【CLECSS 1350】同级律所Bonus 的差别

作者:CLECSS
05月2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年底了,是时候谈谈律所Bonus(奖金)。在【CLECSS 1285】《Breaking - 2017律所Bonus 终于出来了!》,我们曾经谈及美国BigLaw的Bonus。事实上,美国BigLaw的Bonus是比较透明的,大家都跟随同一个Scale。但在中国,同级的一线律所Bonus 各异;甚至有时候,同一个律所,不同团队的Bonus就差距很大,今天我们讨论一下Bonus 的差异(低区,中区和高区) 。以顶级一线律所为例,有各自的Range,有些在“中区”至“高区”浮动,有些则在“低区”至“中区”浮动。大家在选择律所时,除了考虑基本工资外,也要打听一下其Bonus政策及习惯。Bonus 高区:6个月Bonus 的高低,有很多因素。律所(或团队)过去一年的创收,你自己的表现,你的年资,老板的态度等。除去个别特高的例子,一般我会视6个月为Bonus 高区。这种律所一般都赏罚分明,例如在中伦等律所,你表现优异的话,就能取得可观的Bonus。我认为这是好事,可以鼓励律师明年做得一样好,甚至更好。总言之,就是多劳多得。Bonus中区:3-4 个月对于出Bonus 比较多的律所/团队,一般出3-4个月Bonus给表现良好的律师(不是最优秀的,也不是表现差的)。(注:在美国BigLaw,低年级律师大约1个月Bonus,高年级律师大约3个月Bonus)。所以3-4个月Bonus其实不错。也有一些出Bonus 比较低的律所,这个中区Bonus是出给表现突出的律师。Bonus低区:半个月至1个月如果你在出Bonus比较多的律所/团队,拿到这样的Bonus,可能已亮起了警号,表示你的工作表现在律所排名靠后,将来经济不好时可能会被请走。但在一些出Bonus 比较低的律所/团队,这个可能是正常的。这种情况在某些一线红圈律所也有可能发生。他们认为自己是顶级律所,即使Bonus出得不高,你也不会走;你即使走了,他们也很容易找人替补。这个没有对错,只是律所的政策和市场供求关系。不过如果我作决定,我一定会要律所多跟年轻律师分享过去一年的经济成果。结语不知道各位CLECSS友今年的Bonus在低区,中区,还是高区?大家不妨参与今天贴子里的投票。可以的话,我认为律所应该多跟年轻律师分享过去一年的经济成果。大家个别对今年的律所Bonus有赞扬或吐槽的话,不妨私信我们。

【CLECSS 1343】律所工资的Pull & Push

作者:CLECSS
05月2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以前在斯坦福商学院读管理硕士时,有一门课叫Organization Behaviour(组织行为)。其中第一课就是看Twelve Angry Men(十二怒汉),电影是讲述一个谋杀案件中,一位陪审员怎样一开始只有自己持某一观点(被告无罪),后来一个一个说服其他陪审员接受其观点。由一开始很吃力的Pull,到过半人赞同你的观点后,转为Push。律所工资的Pull 我们回顾一下过去一年中国律所的涨薪情况,也是一样。汉坤早几年就已把起薪涨到两万元,但当年毕竟是个精品所,其他大所当年没有必要跟上去,保留一万多元起薪一样可以招到很好的人才。去年涨薪的消息首先来自君合。君合去年初宣布起薪涨到两万元。像美国一样,律所涨薪都是Cravath等几个律所牵头的。君合作为传统牛所,也有一定指标作用。这就产生了我们上段所说的Pulling作用。其后方达,海问等也很快反应过来。精品所如通力,达辉起薪也两万以上。而早年已涨到两万的汉坤,也在去年年中进一步涨到两万五千元。律所工资的Push当大约一半的顶级律所都涨薪后,就会为余下的律所产生一定的压力。作为顶级律所的中伦,也当然涨上去。其他还没有清晰表态的顶级红圈所,相信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毕竟法律界人才竞争激烈。虽然说不涨薪仍可以吸纳很好的Top 5%人才,但别的律所能吸纳Top 1-2%的人才,久而久之,人才流向就成为一个习惯,过几年后就会发现人才的素质还是有分别的。相信还未涨薪的其他顶级律所会面临更大的Pushing压力。结语在中国,法律界人才竞争激烈。既然现在生意普遍不错,就不要吝惜这个钱,应该乐于以较高的工资吸引人才。毕竟好的人才难求。若是因为工资差了一点,丢失了一些人才,这实在可惜。在此祝各律所都能吸引最好的人才,业务越做越好!

【CLECSS 1334】香港雇佣法下的"年终奖": Top 5 FAQ

作者:CLECSS
05月21日 | CLECSS
各位CLECSS友,今天我们很高兴收到香港的近律师行资深律师顾问Helen Liao的投稿《香港雇佣法下的“年终奖”:Top 5 FAQ》。廖律师具有中港两地律师资格,曾先后在广州深圳北京知名红圈所和国际所工作,专注雇佣和移民法领域达十余年。来港工作五年多,长期服务大中型跨国公司亚太总部,对处理跨境人才流动相关的案例颇有经验和心得。希望各位读者都会喜欢今天的文章。(作者:香港的近律师行资深律师顾问Helen Liao)引言岁末年初,最近经常有客户(包括律师和HR)及各路朋友(及朋友的朋友)通过微信电话电邮等各种方式咨询有关年终奖发放的问题。有幸借CLECSS的宝地,在这里将其中被问到最多的五大典型问题的简要回答跟大家分享一下,共同探讨,多提宝贵意见。Q1:我最近才加入公司,现在还在试用期内,是否有权主张年终奖?首先要澄清一个基础问题。年终奖并非香港雇佣法规定的法定酬金事项。雇员是否有权主张年终奖要看雇佣合同和公司Policies的具体约定。只有Contractual的年终奖才适用《雇佣条例》(Employment Ordinance)下的相关规则。试用期的雇员是否有权主张年终奖,要看其试用期有多长。与内地情况不同,香港雇佣法并未对试用期的具体长度作任何限制。理论上可以长达数个月甚至一年,雇主还可以单方决定延长(如果雇佣合约中有相关约定)。一般情况下,如果你在一个酬金期(奖金年度)内已按“连续性合约”(也即,连续受雇于同一雇主四周或以上且每周最少工作十八小时)受雇不少于三个月,就有权按实际受雇时间获发一定比例的年终奖。雇主在计算具体奖金数额时,雇员试用期的前三个月是可以不包括在受雇时间内的。这里有个例外,假设减去试用期的全部时间,雇员仍符合上述条件(即在一个奖金年度已连续受雇三个月或以上)的,则雇主在计算年终奖金金额时必须将包括试用期的整段受雇期计算在内。举个栗子,如果你在2017年7月1日入职,雇佣合约中约定的试用期是四个月,公司员工手册规定的奖金年度是1月1日至12月31日,年终奖的发放时间是每年二月初。你应有权就2017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的受雇期间按比例获发年终奖。Q2:我去年年中才入职现公司,今年的年终奖我可以拿么?除了试用期的因素外,要具体看一下公司Policies中规定的奖金年度。有些公司规定的是日历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也有些公司是参考财务年度和税务年度,可能是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或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等等。这些在香港雇佣法下都是合法的。如果公司policy中对具体奖金年度只字不提或不清不楚的,那就推定按农历年度(不是日历年度)计算。要特别注意,与内地情况不同,香港雇佣法对公司Policies的生效并无民主征询的程序性要求。很多公司的做法就是直接将各类大小Policies挂在内联网intranet上,让员工自行查阅。入职签约时,还是建议找来认真读一读为好,不懂就及时问HR,做到心中有数。Q3:我最近想跳槽另谋高就,公司按惯例上一年度的年终酬金要到次年的二月和七月分两次发放。我是否可以拿到一定比例的年底双粮、十三薪、奖金和花红?奖金和花红有什么区别吗?香港雇佣法下,仅有一个关于奖金的法律概念,即“年终酬金”(End of year payment)。可以包括年度双粮/双薪(double pay)、十三薪(13th month salary)、奖金(bonus)和花红(粤语称谓)。从法律角度看,无论冠以何种称谓,其实质无非两种情况,约定(contractual)或酌情(discretionary)。在这一点上与内地情况是类似的。雇员正常离职时是否可以拿到Pro rata 的End of yearpayment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其性质到底属于约定(Contractual)的还是酌情(Discretionary)的。有些公司规定年终酬金发放时雇员必须在职才有资格获得,也有些公司将年终酬金的发放时间分期延后,这种规定在香港雇佣法下通常是可行的(只要有雇佣文件明确说明此酬金的性质是discretionary的)。这一点与内地情况有所不同(例如,深圳和天津的地方性法规或法院审理口径明确持相反意见)。然而这也并非绝对,过往具体判例中,香港法院法官也会客观地考虑雇佣合约中有关年终奖条款的字句,并可能考虑的其他因素(包括雇主有无连续每年均向雇员发放年终奖的惯例、雇主有否为雇员设定绩效目标以决定其是否有资格获得年终奖等)。例如在WONG HUEY LAN v. COLGATE-PALMOLIVE (HK) LTD. [2002] HKCU 296一案中,法官认为,虽然雇主在雇佣合约中使用了“酌情”一词,但其同时也约定了按照公司业绩及及达成销售目标状况,因此相当于设定了雇员年终奖的客观标准,而不再属于 “酌情发放的奖金”的范畴。至于冠名为“年底双粮”或“十三薪”之类的年终酬金,香港公司大多是规定为Contractual性质的,以当年的实际服务时间为基础按比例计发,具体发放时间按雇佣合约的约定。提前离职的,在last employment day当天或七天内支付。Q4:我被公司炒了,年终奖还有戏么?如果你在一个奖金年度内已按连续性合约受雇不少于三个月后被公司单方解雇的(比如通知解除(Termination by notice)和裁员(Redundancy)等),则有权按比例获得部分年终酬金。唯一例外的情形是因过错或严重过失而被即时解雇(Summary dismissal),除非之后此解雇被劳资审裁处或法院认定为非法解雇(Unlawful termination)。Q5:我是从北京总部派遣到香港子公司工作的外派员工。对今年的奖金发放很不满意,应该如何寻求司法救济?首先要看你是否已与香港子公司签订雇佣合约而成立香港法下的雇佣关系。如是,你可向香港劳工处劳资关系科要求就此纠纷与雇主进行调解(Mediation)。这项政府服务不收任何費用。你也可以直接向劳资审裁处(属司法机构性质)提起诉讼。在劳资审裁处的聆讯中,任何一方都不可由律师出庭代表应诉。如不服判决,可在判决日起七天内向劳资审裁处提交复核申请,也可以在送达之日起七天内向高等法院原讼法庭申请上诉。这个阶段是必须由律师代表出庭的。如未签订香港雇佣合同,劳资审裁处未必会受理(即使受理,是否适用香港法也存在不确定性)。建议按照内地法下的劳动争议解决规则向北京总部所在地的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结语相对内地而言,香港雇佣法的总体原则是比较Employer-friendly的,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契约自由精神。但无论从雇主还是雇员的角度,这并不意味着Easy handling,具体实践也可能很复杂(水可以很深)。中港两地雇佣法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但也有很多的差异。对于经常游走于中港两地的朋友来说,建议对两边情况都要有所了解(尤其是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比如年终奖)。遇到具体问题,咨询专业人士还是必要的,以免一知半解误事。最后,无论是“打工”还是“当老板”,祝各位在香港工作愉快!

【CLECSS 1318】2017年法律界回顾

作者:CLECSS
05月19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今天是2017年的最后一天。祝各位都有丰收的一年,2018年我们继续努力!去年年底我写了【CLECSS 950】《2016年法律市场大事回顾 & Why Are They Important》,今年我再写一篇《2017年法律界回顾》。我认为相对除了律所纷纷涨薪外,2017法律界相对平淡,没有太多大消息。中国律所之涨薪2016年时,美国BigLaw涨薪。那时候我就猜中国律所会随之涨薪,大家可以翻看:【CLECSS 744】《美国律所工资终于涨了!中国律所涨薪还会远吗?》【CLECSS 790】《美国律所涨薪会否影响外所在中国的平衡》到2017年,中国顶级律所终于涨薪了。从上半年开始,君合等几个红圈律所陆续传出涨薪消息:【CLECSS 1005】《红圈律所涨薪引发的思考》【CLECSS 1018】《从另一角度看红圈律所涨薪》汉坤年中宣布涨到每月2.5万元,引发更多讨论。【CLECSS 1159】《Breaking News –汉坤起薪涨至2.5万/元》【CLECSS 1160】《中国顶级律所涨薪潮后:几个可能发生的情况》我认为这次涨薪潮应该能稳定下来,不会短期内引发新一波的涨薪。美国BigLaw每次涨薪,都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否则每年都涨的话,就会造成业界恶性竞争。走出京沪开分所随着律所发展,2017年,有不少律所选择多开分所。例如方达就开了广州办公室,可见律所本身比较看好南方法律市场。事实上,广东向来经济蓬勃,法律市场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其他律所也纷纷在南京,杭州等开业。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这些律所的新开分所,2018年发展如何。更多Boutique Firm2017年,我们看到更多植德等的Boutique Firm成立。这些Boutique Firm的特点,是成立时的合伙人都是大所出来的,所以做出来的质量一般不错,自然有一定客户支持。回顾过去几年,不同的Boutique Firm走不同的路。例如达辉,这些年来仍是走精品律所的路线,Size 依旧保持Boutique Firm的规模。也有其他Boutique Firm,慢慢往中型律所的规模进发。大规模的律所合并不是太多过往几年,我们有很多律所合并消息。例如大成跟Dentons等。但最近一年这些大规模的合并则少了。相信在未来一段日子,大家会采取更多联盟模式(像Baker及奋迅的操作模式)。正式合并估计2018年也不会多。结语对于法律界而言,2017年是不错的一年。有些好消息,没有什么坏消息。在我们回顾2017的同时,我们展望未来,想想我们2018年法律事业怎样能做得更好。在此祝各位CLECSS友们,2018年更上一层楼!

【CLECSS 1285】Breaking - 2017律所Bonus 终于出来了!

作者:CLECSS
05月23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各位CLECSS朋友们,如去年一样,今年Cravath在美国感恩节过后就带头发布Bonus消息了。不过没有任何惊喜,公布的Bonus基本上跟去年一样(请参阅【CLECSS 919】《2016 Bonus 终于出来了!》)今年实体经济不过不失,但金融市场畅旺,理论上应该涨Bonus才对。所以这次不涨Bonus,对某些Associates来说可能会失望。Cravath Bonus:#Class *       Bonus (US$)201715,000(按比例)201615,000201525,000201450,000201365,000201280,000201190,0002010100,0002009100,000#来源:Abovethelaw*从法学院毕业,开始工作年份工资对比Class *      Bonus (US$)                  Salary(年薪)     Bonus大约多少个月工资201715,000(按比例)180,0001.0201615,000180,0001.0201525,000190,0001.6201450,000210,0002.9201365,000235,0003.3201280,000260,0003.7201190,000280,0003.92010100,000300,0004.02009100,000315,0003.8如往年一样,Bonus维持在1个月至4个月工资,尚算合理。不过如果你工作表现非常好,有些中国律所的Bonus甚至能有半年至一年的工资。可以买什么美金对人民币汇率大约1兑6.6,以一二年级律师的Bonus为例,大约10万人民币。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可以考虑以下用途(建议跟去年基本一样):Bonus (US$)可以买什么15,000(按比例)旅游;买衣服,手表15,00025,000买车50,00065,000用作“小部分”买房首期(余额继续努力!)80,00090,000100,000100,000当然如果大家还有钱剩下来,也留些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帮助其他年轻律师。人生毕竟不是只是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结语不是每位朋友都能在美国BigLaw工作。在此祝在其他律所工作的朋友们今年都能取得最大的Bonus!在我们取得Bonus的同时,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帮助身边其他有需要帮助的人,让大家在冬季取得最大的温暖和喜乐!

【CLECSS 1223】The Lawyer – 中国律所创收排名评析

作者:CLECSS
05月2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各位CLECSS读者,我昨天的文章【CLECSS 1222】《评析最新出炉的Global 100 –全球律所收入排名(2017)》有个数字打错了,排第十位律所的总收入应该是1,950,000,000美金。今天我们再来《The Lawyer –中国律所创收排名评析》。The Lawyer做了中国律所的创收统计,最近发布了部分数据。今天我们看看律所的表现。The Lawyer –权益合伙人的人均盈利(PEP)排名排名律所1            汉坤2方达3环球4通力5君合其余第六至十名为中伦,通商,金杜,海问,竞天公诚。收入/盈利数据 (注:金额为人民币) 律师平均创收      权益合伙人平均盈利     权益合伙人平均创收红圈律所平均    233万   646万1150万首30位平均103万318万743万 评论1.如之前其他文章提过,我认为应该把汉坤放在红圈律所之列。红圈律所的说法是2014开始的。这几年,法律市场变化很大。汉坤这几年发展迅速,应该放进红圈所。同样道理,也应该考虑把通力放进去。2.方达如大家平时的印象一样,都是首三位之一。环球平时很低调,但其实有些创收能力很强的合伙人,所以它排第三,也不感意外。3.君合和中伦仍然保持很理想的创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伦这几年规模发展得很快,平均Quality仍保持得很好。4.金杜的人数可能比较多,今年平均创收并没有进首五位。但牛的合伙人还是很牛的。结语中国律所的创收越来越高,虽然还跟最牛的美国律所有差距,但跟一线英国律所,已逐渐拉近距离,有“超英赶美”之势。在此祝各中国律所越做越好!作为中国法律人,我们以我们中国律所的发展为荣!

【CLECSS 1216】香港政府律师薪酬有多少?

作者:CLECSS
05月22日 | CLECSS
引言各位CLECSS读者可能很少认识朋友做香港政府律师,所以对香港政府律师所知甚少。今天我从香港政府公务员事务局及香港政府律政司网站抽取了一些资料,希望增加大家的理解。事实上,做香港政府律师,跟一般公务员一样,虽然工资不是最顶尖的,但因为收入稳定,工作时间比律所短,进去竞争还是相当大。香港政府律师薪酬一览 职位薪级点月薪(人民币){注二}人数 律政专员首长级(律政人员第6点)200,550起5 首席政府律师首长级(律政人员第3点)157,710起15 副首席政府律师首长级(律政人员第2点)135,618起49+3*{注三} 助理首席政府律师首长级(律政人员第1点)114,198起14+1* 高级政府律师总薪级第45-49点88,939-102,467218 政府律师总薪级第32-44点52,269-83,332114 [注一]资料来自香港政府公务员事务局网站(网站列2016年4月1日起的工资);及香港政府律政司网站。[注二]已从港币转换为人民币,以1港元兑0.84人民币算[注三]编外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香港律师的起薪(月薪)为5万人民币左右。如果你进美国BigLaw的香港分所拿NY Pay,18万美金一年(暂不计算COLA及奖金),起薪(月薪)大约10万人民币左右。如果你是在国际律所做香港律师,起薪(月薪)大约7至8万港币,即大约6万多人民币,也比香港政府律师工资高。所以香港政府律师的工资,比起国际律所的工资,是没有很大的竞争力的。不过比起本地律所的本地律师,还算高。例如有些本地中小型律所,第一年律师就4万港币/月左右,即3万多人民币/月左右。至于一直做上去,同级的国际律所的工资一般仍是比香港政府律师高。像如果你在政府做到助理首席政府律师或以上,估计你同级的朋友们在律所已做到合伙人,收入也不只表上所列工资。当然,你也要考虑香港政府律师收入稳定,工作小时比律所短等。所以还是很多人想进香港政府做律师的。结语选择做律所,还是做公务员,是人生自己的个人选择。总括来说,做律所弹性较大,好可以很好,但也有人发展得一般。做公务员,生活比较安定,也是不错的事业选择。在此祝各位CLECSS友都找到合适的工作,事业一帆风顺!

【CLECSS 1167】律所“同所同级不同酬”的各种情况

作者:CLECSS
05月2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最近有CLECSS读者问我同一个律所,怎么不同分所工资就不一样,例如比京沪低。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也比较正常,有其合理之处。“同所同级不同酬”,至少有三个情况发生。今天我们看看各种情况。律所的不同分所我们看看美国的情况。虽然说美国大部分顶级的BigLaw都用Lockstep的Pay Scale。但有些BigLaw(例如排名不是最靠前的那些),给纽约的是New York Rate,但出了纽约后,其他城市就不一定给New York Rate。像早年美国第一年律师16万美金的年代,有些律所(例如DLA等),在某些城市可能给14.5万美金。当然从律师的角度看,工资拿低一点可能不开心。但从实际的层面,你在那些城市生活水平可能低一点,房租没有那么贵。你也可能没有纽约的同事那么忙,为律所带来的创收也低一点。从这些角度看,如果你不在京沪工作,工资稍为拿低一点,这样也不算太不合理。律所的不同领域很多年前碰到一个香港小所的合伙人朋友。我问他现在香港小律所的工资怎样。他说他们所给NQ(Newly Qualified Solicitor)4.5万港币/月(如果做资本市场,企业融资),4万港币/月(如果做一般业务,例如房子转让,继承,诉讼等)[注:这是一个几个人的小型律所]。他说因为做资本市场的比较辛苦,所以同级的给工资也较高。同样地,也可能发生在某些大的律所。虽然很多顶尖美国所的亚洲分所都Lockstep,但有些还是没有完成跟美国的Pay Scale。例如,做资本市场的因为创收高,所以可以给到美国工资,但某些业务不能有这么高的创收,因而给本地化的工资。即使做资本市场,也会考虑你做美国组还是香港组。美国组很多时候工作时间更长,在标准Global Pay上再加一些COLA,也无可厚非。同样道理,如果一个中国律所按不同领域不同创收,对律师的工资作出调整,也不是不合理的。律师的不同表现大多数顶尖的美国律所,统一给同一级别的律师同一个工资(无论该律师工作表现如何)。这个有其好处,防止Peers之间的恶性竞争。但我个人认为有个Range也是好事,可以推动律师更上进。假设某中国律所的第二年工资两万元/月,律所容许合伙人按律师表现调高或调低两千元。这样可以鼓励律师更加努力工作,不敢松懈。结语律所“同所同级不同酬”,我认为大多数情况有其合理性。年轻律师,也要多从律所的角度看事情,谋求双方共赢。在此我祝所有律所都找到合适自己的资薪制度,年轻律师都找到合适自己的律所,一起双赢共荣!

【CLECSS 1160】中国顶级律所涨薪潮后:几个可能发生的情况

作者:CLECSS
05月2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 引言 昨天的【CLECSS 1159】《Breaking News – 汉坤起薪涨至2.5万/元》被大家刷屏,谢谢各位支持。今天我们再看看加薪潮后可能发生的几个情况。以下仅属我个人观点: 年轻律师心目中的排名 这点我在昨天文章已轻轻提过,今天再深化一下。 我跟很多年轻律师聊过,我问他们如果你同时拿到所有顶级律所的Offers,你心目中的优先顺序排名是怎样的。大部分的答案都大同小异。所以年轻律师心目中大概有个对律所的“印象排名”。这个印象排名,主要几个元素组成: 起薪 + 名气 + 客户层次 + 律所文化 = 分数 分数越高,年轻律师对律所的“印象排名”位置就越高。 而其中,起薪占了这个方程式的一大比重。所以每次当有某一律所涨薪,其“印象排名”的位置也会提升。所以每一次涨薪,律所在吸引人才的能力都会重新洗牌。 调整“低月薪+高奖金”的模式 有些律所会认为工资给低一点,到年底看表现奖金多给一点,实际上跟一个“高月薪+低奖金”可能实际收入差不多。但是一般的年轻律师考虑接受哪个Offer 时不会太考虑年底奖金,因为年底奖金不确定性比较大。所以还是具体起薪数字较实际。对于年轻律师来说一般会宁可选择一个“高月薪+低奖金”的Offer。事实上,如果你们看美国BigLaw的工资,也是工资部分很高,但年底奖金比例较低。但大部分年轻律师也宁愿如此。 年轻法律人律师/法务/公务员的选择 当年轻律师考虑做律师,法务还是公务员时,一般会把所有因素整体考虑。例如法务和公务员即使工资没有那么高,但工作小时也没有那么长,而且收入相对稳定,也不容易被裁掉。假设某律所给起薪1.5万/月,而法务1.2万/月,那某些年轻法律人考虑到法务的其他好处,有可能选法务。但如果是2万/月,对比1.2万/月,你可能就不会犹豫,会选前者。这样,结果就是更多年轻人做律师,但同时法务就更难招到好的人才,导致之前的Equilibrium(生态平衡)要重新调整。 结语 内所的涨薪潮过后,除了对内所的平衡有所影响外,也可能会对外所及法务有所影响,后两者给中国法学院的毕业生起薪需要有所调整。调整过后,新的Equilibrium(生态平衡)将产生。在此祝涨薪潮后,中国法律界发展更成熟,律所和年轻律师共同分享努力的成果! 【注:大家看CLECSS往期文章,除了可以看“菜单”及“历史消息”外,也可以用微信搜狗搜索(weixin.sogou.com)。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想联系CLECSS的朋友们,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1159】Breaking News-汉坤起薪涨至2.5万元/月

作者:CLECSS
05月2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相信各位都知道,君合,方达,海问,加上通力,达辉,都已给起薪两万元以上。根据消息,汉坤也从原来的起薪两万元/月,提升到两万五千元/月。这个对于年轻律师来说是个值得鼓舞的消息。而汉坤也通过此涨薪再次确立其“起薪领跑者”的地位。 关于涨薪的问题,汉坤的几位资深合伙人表示,前一段媒体对各家律所涨薪的报道,偏重于相互之间的攀比。实际上,大家纷纷涨薪也是在表明一种态度,就是尊重人才,比肩世界。时至今日,中国律师已经开始和国际同行全面竞争,因此薪酬水平逐步提高并缩小与英美同行的差距是必然的事情。 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观察: 跟美国和英国的比较: 在美国,一般都是Fab Five (Cravath, Skadden, Sullivan, Davis Polk, Simpson Thacher) 那五个律所牵头涨薪的。其中一个律所涨薪后,其他美国顶尖律所也会跟上去。如果跟不上去,就会被同行视为不是顶尖律所。在英国大所的TC的工资差不多,但不一定完全一样。 现在很明显有至少六个中国律所的工资较为突出, 而其他大部分的一线律所还在两万元/月以下。而这六个所之间还是有一个Range的。这样就跟美国/英国的情况大有不同。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 1. 中国一线律所之间的运作模式差异较大。不像美国那边,每一个顶尖律所的经营模式都差不多。因此美国顶级律所较容易采纳统一Pay Scale。中国律所,还是会因应自己需要,给出最切合自己律所需要的工资。 2. 中国人才很多, 即使被某些律所吸纳了最优秀的Top 5% 申请者,其次的Top 10%申请者还是很优秀的。所以某些所会选择不以高起薪的方法去竞争人才。 对于其他律所造成的压力: 虽然说申请者不应该只考虑律所起薪,还要考虑律所具体的业务层次,律所文化等。但事实上,我跟很多年轻人沟通过,工资还是一个颇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如果律所的工资跟其他顶级律所有所偏离,的确会影响某些申请者的最后决定。久而久之,年轻法律人内心就会有一个对律所的印象排名。在综合了起薪,律所名气等因素后,他们一般有个选择先后次序。 结语 各位CLECSS友,这次汉坤的大幅涨起薪(至2.5万元/月),对法律市场是个触目的消息。对其他已涨薪超过2万元/月的律所来说,相信影响不大,但有可能会对那些还未超过2万元/月的律所造成一定压力,长远来说还是要作出一定起薪调整的。在此祝各律所和年轻律师都找到最合适的对方,一起在法律市场共荣! 【注:大家看CLECSS往期文章,除了可以看“菜单”及“历史消息”外,也可以用微信搜狗搜索(weixin.sogou.com)。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想联系CLECSS的朋友们,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1067】年轻律师: 不在乎现在那一点点钱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很多年前跟一位在英国律所的朋友聊天,他说工作量一样,但拿的工资比美国律所低不少,心里还是有点不开心(例如同一职位,英国律所八万一个月,美国律所十万一个月)。昨天我跟另一英国律所的朋友聊天时,他跟我说,“我倒不在意差距那一点钱,只要做好现在,钱将来还是会来的”。我很敬佩后者这么年轻就有这样成熟的思维。基于这两个很大的反差,我写了今年的文章。是的,年轻法律人,真的不要在乎现在那一点点钱。不要在乎一时的钱我想起很多年前,有位朋友告诉我,收到一个猎头的电话,说“某X律所说只要金杜和君合的,只要你金杜或君合出来的,价钱随便开。”这引申出两个思考点。第一,只要你能在金杜和君合等顶尖红圈所熬几年,你将来出来就前途无限。所以无论工资多高多低,能在生意好的律所做几年,积累经验,将来出来就不愁没人要。第二,X律所比金杜君合低一个Tier,它出那么多工资,你跳了过去,但你有没有想过你下一步怎样?当你赚了两三年高薪后,万一再换工作,你从X出来就没有那么值钱,反而你的同事能在金杜君合等再熬上几年,到时候出来才真正值钱,比你在X所两三年后的工资还要高。钱的未来值和现在值所以我们考虑钱的多少,不是看现在,而是看10年后的未来,你会赚多少。这样的话,你的选择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看看以下的例子:现在年薪预计未来九年赚到的钱总共R律所20万1000万1020万X 律所30万500万530万R律所有品牌价值,在“现在年薪”没有反映出来,但在未来收入则会被反映出来。所以这说明年轻法律人不要在乎现在那一点点钱。结语很多CLECSS友喜欢找我询问工作选择的问题。因为我已做了十年讲座和线上平台,所以所有问题都回答过,心里也有不少确切案例。这十年,见过最成功的,大部分都不浮躁,很有耐性一步一步达到目标的法律人。在此也祝所有法律人能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工作,现在的钱要考虑,但不是最重要的;要看钱,就要看长远的,那个才是真正的大钱。

工资薪酬 / 共有52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