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CSS 1013】中国法律市场围城之外所篇

时间:05月24日
来源:CLECSS
作者: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

引言

在【CLECSS 860】《美国牛所Cadwalader 撤出中国的观察和评析》提到Cadwalader撤出中国,因为很多非排名最靠前的外所在中国都生意难做。这周,我们得知美国所Seyfarth除了上海办公室外,今年也在香港开分所。(较早之前,Morgan Lewis也把Orrick的Corporate 团队挖过去其香港办公室)。为什么有些外所退出中国,有些却在中国Expand 呢?最主要原因是找不找到定位的问题。对于在中国比较新晋的外所来说,所谓找到自己的定位,包括两个概念(i)业务类别的定位;和(ii)项目/客户层次的定位。

业务类别定位

以Seyfarth为例,美国Vault Top 100 之一,在美国是很不错的律所。但在中国相对最顶级的其他美国律所,名气还是有所差距。但Seyfarth有个皇牌业务,就是Employment。Seyfarth 把Employment 做起来后,就可以延伸其他Corporate 业务。以上海为例,现在他们的Corporate业务也不错。这个Model,在香港也可以复制出来,以Employment 为皇牌业务,同时做其他Corporate相关的业务。在Corporate领域竞争很大的情况下,这些在中国区相对新晋的外所在Corporate 领域很难做到Tier 1,长远来说可能会形成“强Employment 加上中等Corporate ”这种经营模式,至少能生存下来。

项目/客户层次的定位

Morgan Lewis 是美国Vault Top 50之一,在美国相当不错。从其他排名在Vault 20以外的例子看,这种20 至 50 名的美国律所在中国区竞争很激烈。这次从Orrick 过去的律师,很多都是做中型至中大型项目的(例如IPO),这个定位其实不错。以IPO为例,现在大型的IPO越来越少,在仅余的大型IPO中,一般律所很难跟某些Vault 10或Magic Circles竞争。因此锁定自己的定位做中型至中大型项目,是很不错的选择。大家都很期待Morgan Lewis未来在香港的Performance。另一个特别值得提及的律所是Wilson Sonsini,这个也是我个人一直认为很能找到自己定位的律所,所里的合伙人非常了解本地市场。

结语围城

各位CLECSS友,中国法律市场,总是像一个围城– 有外所想退出,也有外所想进来或Expand。关键是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了,自然能生存下来。一般而言,这些外所的中国区的管理层,需要一定层度的本地化,才能知道怎样的定位对律所的发展最好。在此祝愿更多不同的律所在中国发展理想,中国法律界越来越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