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
引言
很高兴昨天晚上完成了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律事业规划10年》讲座。继香港大学,北大国际法学院,清华大学后,这已是我今年第4场在法学院的讲座。成功报名“美国LLM/JD聚餐”的朋友们今晚香港见!
昨天回到酒店本来打算看一两集《瑯玡榜》才睡觉,哪知道回到酒店太累,今天要6点钟起来赶8点钟的飞机,倒头便睡。虽然累,但内心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弥补了8年前的一小遗憾(请参阅【CLECSS #718】《8年前的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座》)。
法律人的流动– Think Big
8年前的武汉讲座,是我第一场在内陆做的讲座。这场讲座没有完全得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听了讲座后没有特别的感觉。到了第二天,学校安排了一位武大的研究生,带我到武大当地观光。那天那位学生告诉我,他来自新疆某个城市,以前本科在天津的南开大学。每年春节回家,没有钱坐飞机,都是坐火车从天津到新疆(估计是乌鲁木齐火车站),然后再转其他公车,辗转回家。如果春节前后10天,其实回家的路上就3天,返天津又3天,其实真的在家的时间没有多少。那时候,我就想到其实中国人的流动不容易,从地域上的西到东,东到西,北到南,南到北,及至社会阶级上的移动,都不容易。所以,虽然8年前的讲座不算太成功,但却更激起我的斗心,在往后的讲座要更努力,在非沿海城市要做更多功课才去做讲座。武大的同学们,感谢昨天你们陪伴我两个小时的讲座,并有部分同学在讲座后多留了一个小时发问问题,直到10点钟才离开教室。我感到大家真心对这个题目有兴趣,也相信大家有此Think Big 之心,日后必定能Do Big。
差异和融合– Do Big
内陆,沿海,国际的差异,并不是单向的。昨天我到了武汉机场时,在正式的出租车站排队,竟然连续几辆出租车不愿意跟“咪表”,说要商议一个“车费”。那时候我就很惊讶,当你一个人处身于一个陌生城市,随时孤立无门。所以我当年在京沪工作时,每每碰到内陆的学生和年轻律师,我必定会尽力帮助他们融进当地圈子。我会介绍一些北京/上海当地的律师朋友给他们,介绍他们参加一些活动。而这些当年内陆过来的年轻律师,现在在北京和上海,已经发展得很好,为后来者建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也相信他们在京沪稳定立足后,会帮助更多的后来来自内陆的年轻律师。让那些年轻律师一样能实现他们的梦想。
结语
武大的同学们,感谢你们昨天过来,让我人生多了一场难忘的讲座,也感谢你们让我感到我做的一切有意义。年轻法律人的地域和社会阶级流动,一直都是我关心的事情。有一天当你们在大城市稳定立足,到时候可以再帮助其他后来的年轻法律人,让大家在同一条船同舟共济。无论大家来自何方,在哪里发展,中国法律人团结加油!
成功报名“美国LLM/JD聚餐”的朋友们今晚香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