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CLECSS 639】《借贝嫂在香港开店说说女律师的时尚品味》后及【CLECSS 697】《律师和秘书姐姐》后,今天我们很高兴再次收到PFD (就职于某国际律所)的投稿《律师:当我们在谈论身体被掏空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各位CLECSS律师们,大家天天辛劳,身体有否被掏空的感觉呢?PFD文笔生动有趣,希望各位读者会喜欢今天的文章。
从前的记忆中只有上海男人不羞于谈惧内,近几年想必是我大中华民风愈发纯良,传闻惟老婆大人马首是瞻的暖男渐成主流。即便如此,一开始看到男生朋友坦然以某肾宝的广告词刷屏自嘲,依然颇为意外,想必自此之后已然无挂碍无有恐怖,御剑乘风来,除魔天地间啦。
书归正传-我们真的累了吗?律师这条路究竟可以走多久?支撑我们十年又十年的原动力如今何在?个人与行业的定位又是什么?
偶尔听到律师朋友说业务做到快吐、客户烦到要死、老板mean到欠揍,想party的心累觉不爱-辞职自然毫无悬念。依个人所见,真正因为工作强度大、健康堪忧而转行的比例其实不高。归其根本,如果个人对于行业特性无法认同,即便换了执业领域、律所、老板或是客户群,结果往往也是一样的。Carrie 姐姐会说 I couldn’t help but wonder - what’s wrong with the system?
身边上岸转做法务的朋友一开始对于摆脱billable hour压力的幸福感爆棚、直逼49年建国翻身农奴把歌唱。相比较之下,律所在固定薪酬范围内磨拳擦掌、见不得我们一丝清闲的风格难免不近人情。虽说公司法务的工作也不轻松,但总体说来智力、体力、心力消耗折旧率明显降低,对于需要平衡工作、家庭和生活的律师而言足叫人拍手称快。在所里做到资深律师后,上升空间所限引发巨大升par的压力,升par之后业务的压力和内耗的不堪都会影响个人取舍,及早上岸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以个人感受而言,我向来不认为工作时间长、压力大会构成deal breaker,即便是家里2、3个宝宝的女合伙人,业务精干、性格却温润如水的也是不乏先例。律所的整体工作氛围高效、同事工作能力和敬业程度较高、最大限度降低了行政事务与人事关系对业务的影响,加上业内大佬的专业水平和个人魅力,相较之下,律师收入水平的抗通胀能力反倒没有那么重要了。之前业内传言某位大佬要退休,他本人一笑置之,无限感慨自己还灰常灰常享受工作所以短期内都不会退休。Senior par如他,休假的时候照样要一边手捧BB工作、一边听老婆念;associate不给力再晚也要自己把文件搞定;难搞的客户也要分分钟摆平。每每遇到这样法律事业的真爱粉,或亲历业内高手过招的淋漓畅快,好像真心感觉可以再试十年。
说到个人保持工作热情和新鲜感的不成熟小建议,还是回归到“生命惟运动和读书不可辜负”吧。据小编多年观察,保有运动习惯的律师职业寿命普遍较长(我那英明神武的老板不锻炼同样超长待机算是例外)。读书也好,看电影也罢,精神层面的独立思维虽说空泛,但见律所里,除视法律事业为终生挚爱的少数派以外,多数常年执业仍能保有旺盛战斗力的总有插科打诨、针砭时弊、健康疏导(吐槽)、与碧池(男)恶势力斗智斗勇的风范。世界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但迟早是我们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律师仅仅是一份职业,其实没有必要被妖魔化。即便是律师界功利性过强的杂音不绝于耳,没有人可以否认整个行业对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最后以一位(磨合了多年的)客户的朋友圈收尾“对秩序和规则的恪守,是一种平静的修行” (此处有掌声-无比欣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