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
引言
我在内地工作过,也在工作上接触不少内所和公司。其实工作起来,文化差异不少。这篇文章,既是写给内地的朋友们,也是写给香港及海外的朋友们。大家一起去了解这些差异,并在互相体谅的原则下一起共赢。
律师工作文化的各种差异
内地 | 香港及海外 |
基本上所有律师,客户都有微信 | 首先,真的不是每个律师都用微信。香港及海外有其它信息工具,例如 Whats App等。其次,即使用Wechat,也不鼓励用Wechat 交流法律意见,因为有时候客户/律师在Wechat简单问了一个法律问题,在没有考虑详细背景的情况下随意回答,日后发现错误,给别人截图传阅,那就不好。 |
竞争激烈,大家很多时候都周末仍打电话或发微信 | 如果做资本市场,的确周末都在工作。但如果做其它领域,一般都希望周末能真正休息。所以周末他们不一定回电话或短信。 |
习惯投标;邀请不同的律所投标 | 当然,如果客户是非常大的公司,很多大的律所都愿意去投标。但如果只是一般的公司,不是每个律所都愿意这样去投标拿生意,有时候你要他们去投标他们会觉得你不尊重他们。 |
很多时候需要速度,客户要求明天要文件,就明天提供。 | 一般都要确保文件满意才传阅。所以如果你逼他明天“交货”,如果他需要更多时间看文件和准备,他会直接拒绝。有时候等他好几天,但收到文件后,质量的确是好。 |
穿着。一般比西方社会律师的穿着随便。例如有时夏天穿短袖Shirt。 | 一般都会穿得比较专业。例如打领带和戴Cufflinks 的比率较高。鞋子刷得亮丽。一般都会穿长袖Shirt,多炎热都尽量不穿短袖Shirt。 |
解决上述文化差异
律师工作起来,这些文化差异慢慢会浮现。不过很多时候当你了解过对方的文化后,有时候可以折中或早作准备的。例如,如果知道对方不用Wechat 或周末不回电邮。提前在周五前处理这些涉外事项。在“邀请投标”方面,可以跟双方多作沟通。例如投标是否真的必须?如果必须,也充分跟海外律师解释原由。就“速度期望”,中国律师也可能需要跟国内客户解释“海外律师慢工出细活”的道理。
结语
各位CLECSS律师朋友们,每每我们工作上面对这些文化差异,与其我们说是一种挑战,不如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每一个律师的工作模式都一模一样,生活就会枯闷古板。有时候看看别人怎样工作,找到大家折中办法,一起共赢,才让我们的法律生命更富色彩。各位律师朋友们加油,期待在未来的日子工作上见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