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CSS 442】纽约的四天三夜 - 关于LL.M.在美帝找工作的一点感想

时间:06月11日
来源:CLECSS
作者:CLECSS

CLECSS今天很高兴收到今年毕业于美国哈佛LLM的Justin 兄投稿,写他在美国找工作的经验和感想。相信对于不少打算在在美国找工作的LLM学生会很有帮助,谢谢Justin 兄分享!

(作者:Justin Xu (Harvard Law School LL.M. 15’))

题记:似乎答应Simon写一篇文章已经很久了,这会儿正坐在纽约回波士顿的Mega Bus上,突然想写点什么。纽约是一座有魔性的城市,尽管走在China Town时也会佯装厌弃地捂住鼻子,你还是无法否认这座城市的魅力。SOHO、六大道、博物馆、百老汇、天际线和包罗万象的人们。这一年来过纽约许多次,穿梭在曼哈顿似乎也变得轻车熟路。之前曾经在Asian Lawyer一篇访问上谈过LL.M.找美国工作的那些事儿,那就以纽约做题,再聊一下我对中国老流氓在美国找工作的一些感想。我的经历不算成功,但算是新鲜,希望对今年开始读LL.M.并且希望在美国找律所工作的朋友有一些帮助。

纽约春天的四天三夜

我想在美国找工作的念头起的很晚,去年秋天还觉得读完书会马上回上海工作。今年年初才想在海外执业一段时间,二月起找工作就focus在香港和美国。前前后后大概面过6、7家美国律所的本地office,其中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春假的4天3夜:

2015.3.17 2:30pm 在图书馆码论文时接到A所和B所通知,周四和周五在纽约面试。

2015.3.17 3:00 pm-2015.3.18 12:30 pm 协调logistic,订火车票酒店,联系这两家的朋友。打印律所和interviewer资料,人模狗样地出发。

2015.3.18 9:00 pm-2015.3.19 2:30 am 饥肠辘辘地抵达纽约酒店(美国的火车是飞机的价钱加大巴的速度,不是报销是绝对不坐的),吃了个便当准备11点和香港的电话面试。电话结束后准备第二天的面试到深夜。

2015.3.1910:00am-12:00pm 开始面A所(某老牌华尔街律所)。A所办公室风格典雅,HR非常专业,当天面试的两个合伙人都是哈佛的alumni。第一个面试官是一个执业超过30年在行业里叱咤风云的Corporate Partner,他简单地问了下在哈佛的情况,做过的transaction,目前中国公司法方面的一些变化(对亚洲业务颇为了解),我主要和他聊了下该所在亚洲的发展策略。第二个面试官是一位亚裔女Par,温婉干练,我们聊了她在哈佛读书以及80年代在中国的经历,她也分享了她对中国人如何在美国主流法律市场survive的心得。这位合伙人特别提到了语言,她说不少中国人即使读完JD在语言上还是捉襟见肘。作为一个按小时收费的行业,律师不该让客户为你polish语言花钱,制作的文件应该和native speaker draft的一样。

2015.3.20 1:00 pm -4:00 pm 和A所一样,B所的办公室也在6大道。虽然已是3月底,纽约还是下起了大雪。B所作为一间加州firm,装修风格相比A所更时尚一些。见面的两个合伙人都非常健谈,一个合伙人聊起了他在90年代和中国律师一起和某地方政府机关斗智斗勇的故事,还分享了他对中国食物和旅游的热爱。两个半小时的面试匆匆过去了,下了大楼拖着行李箱飞奔去Penn Station坐大巴。大巴到波士顿已是凌晨一点。下车才发现没吃晚饭饿的胃疼,就在麦当劳买了份套餐,在大雪纷飞的夜里拖着行李啃着汉堡,那滋味也是别样酸爽。

关于LLM找工作的一点想法

1. 为什么要在美国找工作

在找工作之前,先问下自己为什么要在美国工作,这段经历有什么价值?和十多年前不同,单纯为了留美而留美已没有价值。如果长期想回亚洲当律师,更明智的选择应该是立刻回国加入一间律所开始/继续practice。然而在以下几种情形下,留美一段时间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a) 找到一家主流律所做主流业务;(b) 家庭原因;(c) 符合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

2. 中国LLM找工作的现状

不讳言地说,LLM(包括但不限于中国LLM)现在在美国想找Big Law的工作非常困难。以今年HLSLLM为例,真的通过自身努力(network等)找到长期职位的凤毛麟角。大多数law school的Career Office在帮LLM找本地工作上作用几乎为0,且经实践证明,通过自己network(如写邮件等)找工作的效果是非常差的。

与其他国家学生相比,中国LLM找工作格外艰难,我理解主要原因有几个(a) 所有对中国还感兴趣的国际律所都开了亚洲办公室,已没有理由再将LLM放在本土办公室了;(b) 大陆JD与日俱增,会说中文已不是优势,而且与其他国家同学相比,中国LLM的英文大多拖后腿;(c) 现在律所的兴趣似乎在南美洲,希望应聘者会说西班牙语或者葡萄牙语。综上,即使某些律所对LLM仍感兴趣,中国背景也难以为LLM提供任何优势。

话虽如此,我也看到一些特例,比如一些DC firm招聘中国LLM做FCPA业务,这可能是因为FCPA在中国实在太热门了。总的来说,一些niche area的机会会比例如公司并购、资本市场等主流业务更多一些。

3. 中国LLM找工作的途径

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找到靠谱给力的referrer!

(a) Visiting lawyer program

美国有一些律所提供大约一年的visiting lawyer program,其中最有名的当属Sullivan & Cromwell的visiting lawyer program。这类机会大多target已经在母国执业过的律师,目的是建立或维系与该律师原所在律所的关系。大家可以和各自的career office联系一下看有哪些律所曾向你所在的lawschool提供过visiting lawyer position。

(b) 原工作单位推荐

今年哈佛很多留在美国工作的律师(有长期但更多是短期机会)主要都是通过原雇主推荐,举例来说,有一个墨西哥同学本来在一个V 20 Firm的墨西哥城工作,读完就加入了他们的纽约办公室;还有一位日本同学就被原律所引荐到另一家V20 Firm的纽约总部工作;我也听闻有中国LLM被原雇主推荐在美国工作。相比其他需要靠自己杀出一条血路的途径,原雇主推荐可以说是最靠谱有效省时省力的途径。

(c) 教授推荐

如果学校有教授是目前或曾经担任律所的合伙人,且该教授是你感兴趣的方向且愿意推荐学生工作的,那一定要抓住机会在课上好好表现,力争好成绩。如果成绩出色,还有德高望重的老师推荐的话,则找到机会或至少拿到面试的几率会大增。这点哥大、纽大和宾大等学校机会更好,哈佛的老师偏学术,在律所推荐这方面不占优势。

(d) 参加宣讲会

虽然在宣讲会上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至少能认识不少人且拿一堆的律所纪念品,那还是厚着脸皮上吧(人家target JD,有些所听到是LLM就会明确表示没兴趣)。以哈佛为例,全年有好几个学生组织和杂志组织的律所推介会,其中以Black Law Student (似乎叫这个)在秋季学期期末的招聘会最盛大,几乎全部V30的所都会参加,当时在这个会上还是认识了不少在NYC 工作的Harvard alumni,获益匪浅。

4. 最后几点建议

除了上文提到的A所和B所,我还面过好几家美国办公室。但春季学期论文和学业负担太重,好几个机会不得不中途放弃。所以如果决心在美国工作,应尽快主动出击。此外,如上文提到的,英文还是大多数LLM找工作的硬伤。如果想在美国big law找工作,口语和书面应该要努力提高。最后的最后,找工作很辛苦,但还是很值得纪念的人生经验。学会苦中作乐很重要。

大巴又开到了south station,今天就说到这儿了。夏夜的波士顿真的很美,我还记得2014年8月12号的早晨,当我推开窗外看到查尔斯河那一刻的惊叹。我们都带着众多的希冀来到这里。回望这一年,似乎许多事情都偏离了最初的设想,但似乎一切又恰到好处。借此文感谢这一年遇到的无比优秀的小伙伴们,感谢这一年帮助过给过我机会的人们。祝所有即将开始美利坚生活的童鞋们好运!

Jus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