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共有1494篇文章

【CLECSS 34】顶级英美律所在中国的春秋战国(Wars of UK/US Law Firms) (上)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自古久分必合,合久必分。律所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些顶级英美律所进入中国的时间不同,就发生了以下的故事:法律界的“春秋初期”(2005年以前):当年早进入中国的英美律师事务所,在英国律所方面,主要有Magic Circles (神奇圈)律所(包括 (Freshfields和Linklaters等)和其他CityFirms (注:City Firms 一般指以伦敦为总部的律所)。美国律所方面,有Baker & McKenzie 等律所,但这些美国律所早年在香港也不执业美国法。它们一般在香港先开始分所,然后慢慢发展至北京/上海。在“春秋初期”,局面很清楚,英国律所(及本地化的美国律所,例如Baker)执业香港本地法, 在香港业务占优,那时候美国顶级律所(例如Vault 10)在香港基本没什么名气。以2003的中国人寿IPO为例,Allen & Overy, Debevoise,Baker& McKenzie, Skadden 分别做他们各自擅长的角色,那时美国律所做美国法,河水不犯井水,井水不犯河水。"战国"的挖角潮 (2006后)美国律所在2006年后非常积极打进中国市场。在香港,有规例外国律所头三年要有个香港本地所为联盟才可以执业香港本地法,而且即使三年后该香港律所合并进该国际律所,也要维持香港律师和外国律师的比例。就这样,发生了著名的"Latham-AO” 战役。在金融风暴前,美国牛锁LathamWatkins 挖了差不多整个Allen & Overy 的Corporate团队. 这一役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当时Latham在香港没什么名气,而Allen& Overy的名气很大。在此之前,Fried Frank也挖了Simmons& Simmons的Corporate团队.不过讽刺的是,由于2008年碰着金融风暴,战役的赢方最后都没有赢,团队在金融风暴期间反而变为负累。金融风暴过后,发生第二次挖角潮。在金融风暴过后,市场恢复,美国律所又有行动。因为很多美国顶级律所例如Sullivan Cromwell 和DavisPolk 当年都不执业香港法,不能自己独力做香港 IPO所以他们都急着从Magic Circles 挖人,Freshfields,Linklaters 等一度成为重灾区。这些律所自从执业香港法后,跟英国律所成为竞争对手。例如以前Davis Polk 和Freshfields合作做农业银行 IPO,分别做美国法和香港法。现在Davis Polk执业香港法后,就直接跟Freshfields抢生意。当然“Kirkland”战役也很出名,把Skadden和Latham的牛趴在几年前挖了过来。今天说到这里,明天继续。这个英美律所在逐鹿中原的故事很精彩,最后不知鹿死谁手?无论做人或做律所,都靠7分努力,三分幸运。那祝大家努力之余又好运吧!

【CLECSS 33】律师如何把自己/资源杠杆化?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各位律师朋友,在大家人生不同的事业发展业阶段(包括升学),有没有发现某些时候因为缺乏资源而影响了人生的决定?例如年轻时候想过去美国读JD,但当时候家里没有足够的金钱而放弃留美计划。大家如果想把自己的资源杠杆化,首先要寻找身边杠杆事物做参考。首先,想象自己为一个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杠杆化的方法不外乎借贷/发债,上市/增发,供股权/期权等。背后又是什么原理?今天讨论两个概念供大家思考一下。未来值的概念首先,上市公司之所以价值比自己的现有资产大,有P/E Ratio (Price/EarningRatio),是因为投资者看好他的未来。所以例如当你做出读JD的决定时,看到自己的未来的收入,计算出来自己今天的价值。你今天虽然只有10万元在你自己的银行户口,但假设你未来通过你的努力可以赚到30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5000万,你这个未来值扣除通胀等因素,你今天的实际价值可能也有100万。所以你要以自己值100万的心态去做事情,例如去想去美国读JD,就从不同方法把拿剩下来的90万筹集回来(例如学校贷款)。如果你不杠杆化自己,就是放弃了自己未来的5000万价值。开放性的心态上市公司的开放型和流通性,也是杠杆化的要素。首先,律师们自己要具一定的透明度,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良好品格。让朋友对你有信心,你的朋友才会跟你交流,投放资源(包括信息和人际网络资源)在你身上。第二,就是那个可买可卖的机制。你想像自己是一个上市公司,朋友投放资源在你身上,通过你也可以有其他增值,例如投放了50 在你身上,他看到你将来的事业发展的潜力,会为他带来100,例如将来的潜在互相介绍客户等。你让他们看到未来,就会有四方八面的朋友“买你的股票”(投资资源在你身上)。有了一个稳固的平台,将来自己可以继续“增发”,“供股”(继续扩大自己的资源库)等。总言之,金融市场是过去20和21世纪一个重要的杠杆工具。有了金融市场,把我们的经济资源最大化。我们每个人其实是一个上市公司,通过游戏规则把自己的资源最大化。首先必须要把自己做大做强,有了大家都认同的平台,就可以继续按照游戏规则杠杆化自己的资源。祝各位CLECSS 朋友都有Think Big 的心态,然后就通过杠杆Do Big!

【CLECSS 32】《北京CBD,上海陆家嘴,香港中环》后记- 律师们,愿意一起共同改变法律世界吗?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这篇文章我在土兔网2010年第一次发表,点击次数过万。看过文章的人,有两种不同的感觉,有些人觉得三城国际律所的人生经历很丰富,也有觉得人生如萍很悲凉。四年后,人生有新的感悟,加上后记,希望各位CLECSS朋友喜欢。不知这次大家又有什么感觉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CBD。上海陆家嘴。香港中环》(写于2010年夏夜)忙了一整天,已凌晨三时。香港置地广场的附近排了一整列红色的出租车。会德丰大厦楼上还有不少灯光,在夜色里显得额外明亮。这就是香港的金融心脏中环,也是我“成长的地方”。说是我“成长的地方”,因为我以前中学就在这半山上,有时离开学校比较晚,山下的商业大厦灯已亮起来。当年香港还没有国际金融中心,地标是中国银行大厦。那时心里想,总有一天我也在这金融中心工作。璀璨的维港夜空,燃亮着少年的理想 ...... 十年过去,这个土生土长的香港年青人梦想果然实现了。唯一没有想过的,是我美国JD毕业后,在北京,上海及香港三城的漂泊。但正因为这几年三城的漂泊,让我有机会结识三城的法律界朋友,透过全国巡回讲座(CLECSS)把法律教育及就业的信息传播出去。我是少数在北京CBD,上海陆家嘴,香港中环三个地方工作过的人(其实美国JD期间也在纽约曼克顿工作过)。正因为此,我想把我的经历写下来,献给在同一星空下辛勤工作的律师们。北京CBD的回忆北京是我在内地工作的第一站,对于一个“北上工作”的香港律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我在北京时在国贸二期工作,在京广中心居住,每天步行上班。最享受的是忙了一整天,跟同事去后海,南锣鼓巷吃饭;如果是更晚的话,就去“鬼街”吃夜宵。周末时很享受一个人在团结湖公园跑步。那里很安静,很简单,但很舒适。当年离开北京时非常依依不舍,不知回望了多少遍国贸及京广中心。从国贸走到京广,从京广走到国贸,不知道来回了多少遍,留下了不少回忆及往事。在北京夜空下有时候的感觉是孤独的,但踏上律师这条道路,我们没有选择,唯有坚强起来。离开了北京后,现在已很少回去。即时回去,也是为了工作回去。每次回去,我都会重回旧地,一草一木都勾起了不少回忆。上海陆家嘴的日子我两年前怀着梦想及勇气来到上海 - 一个充满朝气和希望的都市。每天晚上回到家里,在仁恒滨江园的阳台看着滔滔黄埔江江水,对岸外滩金光闪耀,燃点着我的心灵。金茂附近的餐馆不多,所以很多时候会去正大广场吃饭。如果加班的话,有时候会坐出租车去八百伴的避风塘。周末加班时很喜欢在陆家嘴绿地散步,初夏的阳光和微风使人心旷神怡。来了上海两年,看着陆家嘴一栋一栋的商厦建立起来。我见证了它的成长,正如它见证了我成长一样。在陆家嘴的星空下,原来只要相信,一切就会实现。香港中环的感情自从去了上海发展后,现在平均两个月回香港工作一次,每次两至三星期。但因为离家越久,感情越深。每次回到香港中环,都回想起少年的梦想 – 当年那个在中环半山读书的中学生,已长大成人,成为了一位美国证券律师。在这个小岛上,我感受到海洋自由奔放的气息,给与我活力及能量。我看见维多利亚港上空的海鸥自由地飞翔,想飞多高就多高,想飞多远就多远。我希望我可以像海鸥一样,飞遍神州各地,把法律教育的理想及信息带遍全国的法律系学生及年轻律师。我们都在同一星空下无论在北京,在上海,在香港,我们这些年青律师都在同一星空下。在这些城市的岁月里,记载了无无数数年青律师艰辛奋斗的故事。在这些感人故事背后,埋藏了不少年青律师对国家的憧憬及个人的理想。能让每一个中国法律人实现理想,是我的毕生宏愿——这么多年来,正是这份理想,意志及执著让我在寂寞的法律旅途中坚持了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记(写于2014年6月20日)2014年的夏夜,我同样的在香港的摩天商厦走出来,看见同样斑斓璀璨的香港中环夜景,不过这次我是从九龙站ICC (环球贸易广场)走出来。在九龙远看中环夜景,同样的夜景,不一样的角度。两年前的夏天,我毅然抛开了一切去美国斯坦福商学院读管理硕士,到了加州硅谷,看到的是不同的人和事,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前我们(至少年轻时候)我们都追求自己的事业梦想,希望在大都会的国际律师事务所工作,赚取Global Pay。但世界天大地大,社会还是很多其它值得我们关心的事情,例如年轻法律人的教育和就业问题。以前每天我都想凭着一己之力改变世界,从2007年起巡回到中国各城市的法律学院做法律教育和就业讲座。但去了斯坦福商学院后,就明白这并非一人之力能达到的。斯坦福商学院提出的“改变世界”,是通过科技创新,切切实实达到的。现在有了发展迅速的CLECSS 公众平台,天涯若比邻,我们可以把对关注中国法律专业发展的朋友拉在一起,让大家一起贡献我们的资源,为中国法律界的未来发展最好的铺垫。大家愿意一起参与吗?看着天上的海鸥,这是我四年看见的海鸥吗?但它并不孤单,我看见在它身边有一大堆海鸥结伴,在维港上空翱翔。我感到它们积极乐观,自由快乐,我相信凭着我们的信念和意志,团结一致,加上现今的科技,我们可以把我们推广中国法律专业的信息播送至中国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我们有此信念,踏实去做,必能做到。

【CLECSS 31】点评新出炉的Vault 10 美国律所在中国的发展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最新的Vault 排名(美国最有名望的律所)榜刚出炉,10大位置变动不太大,Skadden和Sullivan换了3及4名的位置,Weil下跌两位至第8位,让路给Simpson和Cleary:1. Wachtell, Lipton, Rosen & Katz2. Cravath, Swaine & Moore 3. Skadden, Arps, Slate, Meagher &Flom; 4. Sullivan & Cromwell5. Davis Polk &Wardwell; 6. Simpson Thacher & Bartlett 7. Cleary Gottlieb Steen & Hamilton 8. Weil, Gotshal & Manges 9. Kirkland & Ellis 10. Latham& Watkins这10个美国最有名望的律所,在中国各自各精彩,首先从美国极具知名度的Wachtell 和Cravath说起。1&2 Wachtell 和CravathWachtell 和 Cravath在中国都没有设立分所。Wachtell在纽约一直保持小Size,但PPP (ProfitPer Partner)高得惊人,说是全球最有名望律所当之无愧。律所的策略就是走精英路线,只做最高端的诉讼和收购合并等业务。也因为此,只在纽约开了Office。至于Cravath,Size 比Wachtell大点,除纽约总部外,在伦敦开了分所。据悉早年Cravath尝试过打进香港市场,但最终因为不想律师费打折扣,最后也黯然退出亚洲市场。3&4 Skadden 和SullivanSkadden 和 Sullivan在美国是主要竞争对手。但到了中国后Skadden比Sullivan生意略好。这是因为Skadden在香港较早本土化,很多Mid-sized的项目都愿意接。香港分所的JulieGao 更是资本市场的王牌。当然前几年Skadden 的做资本市场的部分香港团队(HK Team)跳槽到Kirkland,对Skadden也做成一些冲击,现在给别人一种US Team强,HK Team弱的感觉。至于Sullivan,他们一直的策略是稳守几个大的客户,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近年也被迫执业香港法(做本地业务),否则很多香港的IPO 项目会流失。5&6 Davis Polk和Simpson说到资本市场,Davis Polk 在中国不但能把Skadden压住,甚至把老牌的英国律所例如Freshfields等也超越了,近年各大颁奖典礼也是最佳资本市场奖的得主。其实DavisPolk 收购合并也很强。至于Simpson,也是走精英律所的路线,例如正在做阿里巴巴上市等,值得一提的是, 近年基金业务也很强,有把基金龙头所Debevoise赶超之势。7&8 Cleary 和 Weil 这两个所早年在中国都没什么名气。以Cleary 为例,虽然在中国已开了分所好一段时间,一直都没有花太多心思在中国市场上,直到前几年从英国律所NortonRose挖人到香港分所后,律所在中国地区才活起来。至于Weil 也算比较低调。他们其实客户的资源很不错,做了不少好的收购合并和基金项目。不过他们因为不做那些大IPO,所以平时大家听得较少。9&10 Kirkland & LathamKirkland 是通过前几年一役,从Skadden和 Latham等牛所挖牛趴(其中包括JulieGao 的主要对手David Zhang),才在中国区名声大噪。Kirkland 近年要了不少年轻才俊,不过相信进所后内部竞争很大。因为他们Pay 给得很高,如果经济环境稍逊,在那里工作压力会很大。Latham 在中国发展的运气不好,在08年金融风暴前从英国律所Allen &Overy; 挖了不少合伙人,后来金融风暴时很难熬;其后又发生David Zhang 被挖角事件,所以只能叹息时不与我。这10个律所都是美国的顶级牛所。如果大家在美国没能进Vault 10,也可以考虑这些律所的香港分所。不一定每一个人的梦想都是要进这些顶级律所,不过趁年轻时候,进去见识一下,不失为一个好体验!祝各位CLECSS 朋友继续自己的Think Big;Do Big,寻找自己的人生梦想!!

【CLECSS 30】律师/法务怎样处理律所/公司的三种人事关系?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对于刚入律所的朋友们,你可能会准备好所有法律知识,所有合同草拟技能,但你有没有想过,人际关系,其实是你头几年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呢?律所的人际关系,基本上可分为:(一)与合伙人/上司的关系;(二)与客户的关系;(三)与同事的关系:与合伙人/上司的关系与合伙人/上司的关系至为重要。你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到年底时谁填你的工作评估报告?如果金融风暴发生,律所要裁人,这个人可能是决定你去留的关键。第二,你要了解自己的律所是公司制,还是团队之间比较独立的,因为处理手法有所不同。如果律所是公司制的,要处理好跟不同合伙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认清楚他们不同的个性和在律所地位,分析过后排个先后序次,无论如何,尽量不得罪其中一个,但必要时候也要靠边。如果团队相对独立,那就只要了解清楚自己直属上司对自己的期望,并尽量超越其期望(exceed expectation),那你就可以晋升得比别人快。与客户的关系其实跟客户的关系,也会影响你跟合伙人的关系。假设客户在合伙人面前说你的不好,合伙人/上司对你的印象也不好。所以必须小心处理好跟客户的关系。除了必须要做好基本的法律文件外,让客户喜欢你这个人也很重要的。建议每次打电话过去,头三句话可以聊些别的,“我是小陈,ABC律师事务所的,你们最近忙吗?听说最近南京常下雨。。。我刚才发给你的文件,是关于。。。"法律服务,与其说是一种服务/产品,更重要是一种体验(Experience)。客户不会记得你在某个文件打错1个还是3个字,但会记得跟你做项目的经历是否愉快。与同事关系这里所指的同事,不包括第一段提过的合伙人/上司,这里指差不多年资的同事。大多情况下,同事之间,是合作,也是竞争关系。如果你跟他们关系不好,很多时候做项目会不太畅顺,例如做某个合同时,你旁边房间的律师明明做过该类合同,但他不愿意借出文件样本,那就麻烦。所以无论你喜欢与否,必须多放一些时间跟同事吃饭。一边吃饭聊天,也可以多知道律所/公司发生的事情,例如合伙人甲跟合伙人乙昨天吵架,合伙人丙跳槽等,对分析公司的未来几个月的动向很有帮助。最后,祝各位年轻律师和法律学生,尽早学习好人际关系的技巧。这些都是要靠经验的,建议大家在校时可以多参与学生会活动,因为也是律所/公司的缩影。出来工作后,也可以在工余时间多参加其他社团活动。能处理好合伙人/客户/同事的人际关系,就成功了大半,余下的就靠自己的努力和运气了,祝各位好运!

【CLECSS 29】斯坦福商学院事业人生工作坊 - 律师朋友们,你想好自己的人生了吗?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上周收到美国室友Z 同学寄过来的邮包,里面有很多我在斯坦福商学院(GSB)留学时的笔记和材料,勾起很多回忆。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所有GSB 入学时必上的事业人生工作坊(Career and Life Vision Workshop), 简称为CLV。首先,工作坊以名句开始:“I don’t have to be what you wantto me to be. I’m free to be what I want.” (我的人生我作主)。基本上CLV 包括三个过程:(一)了解自己;(二)自己人生有什么信念和限制;(三)未来的愿景。了解自己首先导师会让你选择一些形容词描述自己,这是我人生的价值观(Values),有点像申请商学院那条Essay “What matters to you most?” (你人生在乎什么),例如我就挑了“Contribution, Happiness, Leadership, Service” 等。让后再从100 个职业挑五个自己想做的,例如我挑了“外交官,公益机构总监”等。分析这些 Values和 Career 的关系后,就可以看看自己想做的领域,有否认识人,是否能通过他们得到有关信息和机会,例如你的梦想是想去国际律所的,你在那里是否认识愿意提携后辈的合伙人?自己人生有什么信念和限制例如,想想自己的钱的看法,每个人都喜欢钱,但多少钱才足够了。根据Princeton 大学的2010年的研究,钱跟快乐一般是成正比的,但当超过某一个数时,例如年薪75000美金,在往上去钱提供的快乐就会减少。所以必须了解自己,钱多少才足够了。当然对于一个拿Global Pay 年薪16万的律师来说可能有不同的标杆。所以要看每个人自己的野心和想法。另外,你对事业风险的承受力,例如,如果你创业开律所,但最后不成功,你是否有心理准备回到别的律所做顾问律师等。最后自己的生活平衡(LifeBalance),你放在家庭和事业的比例,因人而异。结婚后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要考虑到家人的看法。未来的愿景我们现在闭上双眼,想想我们十年最想要的情况。例如你可能想像自己买了一套别墅,跟家人无忧无虑地生活。让后我把自己的梦想写出来。我的梦想,一如过往,“希望CLECSS 能发展下去,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教育和就业讲座,最好的文章和访谈,让每一位年轻律师和法律学生,在中国以至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实现自己最大的梦想。只要我们这一代法律人有美好的未来,中国将来的发展就会充满希望。”希望大家的理想都能实现,试想想,如果20 年后CLECSS 聚餐,你会否跟我告诉你人生的故事,无论成功如否,这些付出过的努力都是我们值得怀念的。最后,以Clay Christensen的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文章:“如果你研究一般人失败的原因,很多是因为你放在你曾经在意的事情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是的,人生就是要坚持梦想,谁能坚持到最后就是赢家。即使你最后没有成功,但这个坚持,回头看仍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CLECSS 28】律师如何使用商务社交上的 Hook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不知道各位律师朋友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去了一个Cocktail Party,拿了很多名片,但最后好像没有什么收获。你和那里的人谈得很浅,聊完后从此不再见面。这是因为你没有把接触的人“Hook”住。1.初认识留印象留印象可以从多方面着手。比较简单表面,你的穿戴可以有些特别,例如,穿一条橙色的领带。简单来说,你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别人形容你,他会怎样说,“那晚穿戴橙色领带那个律师。。。”。当你开始谈话时,首先要多发问,套取资料,因为“Hook”的第一步要找到共同点。例如,对方在高盛Goldman Sachs工作,你问对方最近做什么项目,他提起做发债,你没做过此类项目,然后他说要去美国出差(Bingo!你去过美国),你就可以跟他说一些在美国的经验。当你引起他跟你聊天的兴趣后,就可以一步一步越谈越深。根据理论,聊天一般是分三个层次:(一)最低层次:聊天气;(二)中间层次:分享看法;(三)最高层次:分享感受。第一次见面如果能做到第二及第三层之间,那就会很好。要达到这个层次,对话时就要主动加一些“感受”进去,例如不是平铺直叙地说自己在美国读JD 的经验,而是分享其中的苦与乐。2. 怎样后续在结束对话之前,律师们要想想让双方能继续联系下去。程序(Procedure)上,当场要名片,加微信。事后回家后,可以加Linkedin等。然后下周约他出来吃饭。在实际(Substance)上,你要找到一个大家持续联系的理由。例如发现大家都打Golf,可以约出来打Golf。你要让他感到自己对他有一种Added Value (增值)。不要误会,这种Added Value 不一定是功利的商业利益,这种Added Value 可能是他觉得跟你做朋友能得到正能量。例如,你很幽默,所以他跟你交朋友快乐;你很乐观,所以让他感到人生有冲劲等。如果自己真的找不到对对方有任何Added Value ,可以借助外力,找一个认为对他有Added Value 的朋友出来一起见面。就第一点而言,早前“How to Make Idea Stick” 一文的要诀仍然可以用上。Hook 很讲经验,而且很费时间的。每次当你发现没有把对方Hook 住,你都会学到东西,下次再接再厉。事实上,有些人与生俱来就有Hook的本事,不需要练习。对我而言,我自己做我自己(Real Me)就可以。因为自己对别人的坦诚,我在人与人的交谈之间很容易就上到最高的第三层次,而别人也很多时候会主动找我,跟我分享自己的事业规划和人生看法,因为我也会根据多年的教育讲座和论坛经验提出我的观点,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Added Value。这一点我觉得十分幸运,感谢各位多年来的信任。

【CLECSS 27】法律界的蓝海领域 - 生命科学法律业务介绍

作者:Richard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Richard是Covington&Burling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主要执业领域是生命科学监管与交易生命科学法律业务介绍谈及纠纷解决、资本市场、公司并购等法律执业领域,相信律师朋友们都非常熟悉,并且每家律所的业务范围基本都涵盖这些领域。然而,如果说起生命科学,恐怕律师朋友们唯一能立刻联想到的法律业务就是知识产权(且主要是专利业务)。 其实,生命科学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其法律服务需求是多方面的,从知识产权到行业监管,再到公司并购与资本市场,以及近几年兴起的反腐合规等。很多律所都在服务生命科学行业的企业,但往往仅限于这些企业的部分商业活动。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生命科学律师,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学习与积累:Know the concepts:首先应当学习生命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例如,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作为一个产业,究竟包括哪些细分领域。一般认为,life sciences包括pharma(制药),medical device(医疗器械)和healthcare(医疗服务)。仅理解单个概念还不够,还应当厘清它与近似概念的区别,比如life sciences与food and drug的区别。Know your client:为了更好地服务生命科学领域的客户,还需要对整体行业,主要企业,乃至企业中的主要岗位有所了解。就整体行业而言,需要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优劣势对比,以及我国行业中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优劣势对比。此外,还应当了解我国及全球范围内生命科学领域领先企业有哪些。只有在具备这些知识储备之后,才能在一个具体的交易中理解各方的商业目的和己方客户的需求。另外,在与客户的合作过程中应当清楚客户代表的身份与职责。由于生命科学企业(特别是药企)组织机构相对复杂,因此应当对客户代表的职位及相应的权责有充分的认识。根据法律事务的不同,与律师接触的企业代表可能来自研发部、注册部、法律部、合规部、政府关系部或者商业事务部。本人在与生命科学领域客户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客户代表中博士学位持有者(Phd)比例异常的高,甚至许多人是双料博士,中外博士,博士+MBA或博士+JD。他们学识渊博,做事严谨,着装朴素,但气场毫不亚于金融机构高管。律师们往往需要内心足够强大才能顶住”学历压力”。Know the practice: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生命科学律师,需要充分了解自己可以为客户提供哪些法律服务。生命科学企业主要的法律服务需求可能包括:日常公司业务、劳动人事、注册监管、合规、并购融资、上市、知识产权等等。尽管每家律所在这些细分领域中各有侧重,客户最为认同的律所往往都囊括了所有核心细分领域。对其中任何一项核心细分领域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客户流失,比如一家药企可能因为负责其合规业务的律所不具备监管团队而放弃这家律所而选择另一家同时具备两个团队的律所。此外,在一个复杂的跨境并购或合资交易中,缺少了任何一个核心领域法律团队的参与都可能直接导致交易双方的商业目的化为泡影。Know the firms:律师的个人发展依赖于律所提供的平台。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生命科学律师,需要寻找到一家领先的生命科学律所。大家可以通过各种律所商业排名(如Chambers)了解相关信息。根据本人掌握的信息,生命科学领域领先律所相对比较集中,且主要为外资律所。中资律所在行业专业性方面不及外资律所,且一直以来没有专注发展这一领域,因此一直处于劣势。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选择在当今中国成为一名生命科学律师将同时肩负起非同寻常的历史使命,因为你的工作将可能影响国家医疗制度改革与民族健康事业。 在此祝愿各位有志于从事生命科学法律业务的律师在职业道路上一帆风顺!

【CLECSS 26】斯坦福商学院书目 + 律师如何看商科书籍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 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周末美国斯坦福商学院(GSB)举行了毕业典礼,祝贺每位GSB毕业的同学们!近年来因为社会提倡创新,所以斯坦福商学院就顺理成章成为美国(甚至全球)最热门的商学院。 今天我把自己在斯坦福商学院念管理硕士的书目跟各位CLECSS 的朋友分享一下。将来法律界的朋友对某个领域有兴趣,可以自己看书。(一)斯坦福商学院书目:夏季学期:统计学: Complete Business Statistics (Amir D. Aczel)微观经济: Microeconomics (Jeffrey M. Perloff)政治经济: 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 (David P. Baron)组织设计: Strategic Management (Saloner, Shepard, Podolny)商业谈判:Negotiating Rationally (Bazerman, Neale)秋季学期:国际战略管理:The Modern Firm (John Roberts),Redefining Global Strategy (Ghemawat)财务会计: Financial Accounting (Dyckman, Magee,Pfeiffer)组织行为: Influence: Science and Practice (Robert B.Cialdini) 领导学: As We Speak (Peter Meyers and Shann Nix),Improv Wisdom (Patricia Ryan Madson)沟通技巧:The Exceptional Presenter (Koegel)[特别推荐:Made to Stick: Why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 (Heath)]冬季学期:市场学: The Dragonfly Effect (Aaker, Smith)金融学:Corporate Finance (Berk,Demarzo) 春季学期:营运学: Matching Supply with Demand: An 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s Management (Gerard Cachon, Christian Terwiesch)[注: 冬季和春季书目较少,因为很多选修课都没有课本](二)律师如何看商科书籍以前也说过,虽然商科知识有用,但如果你是一位执业律师,还是以法律为主,商科知识也只是辅助。所以商科书籍不能一句一句地看,只能抽取有用的部分来看。商科的书籍不外乎三类:数字型的 (例如,金融,统计,经济,会计)对于律师而言,不用花时间在那些数字程式上。反正你过一段时间就不会记得。只要做一两题练习题,明白基本概念即可。例如当时做了一些FinancialModelling 的作业,你现在要我做个Financial Modelling也不一定能做出来,但别人做出来的Financial Modelling 基本能看懂,这样对跟BusinessPeople 沟通有很大帮助。案例/理论/实践结合性的(例如,组织设计,环球策略,创业等)看商业案例跟看法律案例不同,商业案例基本上跟看历史故事差不多。我们可以从历史故事里分析出为什么该历史人物成功或失败。同样,我们看阿里巴巴,微软等发展“故事”,我们自己可以归纳出来很多商业经验和道理。看这类书籍时,只需很简单把基本理论看一遍。其他故事,只看自己有兴趣的。其实很多商业案例都是大同小异,看一两个就可。人生技巧性的 (例如,领导学,表达技巧,交际网络等)这里书籍属于“软性”书籍。基本上看自己需要看的。例如,觉得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就去看那章就行。比如说,你在看“Made to 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 (Heath)”,你发现自己Simple, Concrete,Credible,Stories 都做得很好,唯独是不知道怎样做到Unexpected。那你就看Unexpected 那章,看看里面Unexpected 的例子。各位法律界的朋友,希望大家在工余时间都能有空多看商科书籍。在斯坦福商学院看书的时光,每天都是最美好的。如果大家每天有三个小时能腾空出来,一个小时看书,一个小时思考书中的内容,最后一个小时把所学的应用及帮助别人,就是最好不过的。“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学不完的,能把自己学到的一点点,帮助别人及贡献社会,才是最重要的。

【CLECSS 25】父亲教导我做律师的世界观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各位CLECSS 朋友,祝各位父亲节快乐!世界观的建立从小到大,父亲教晓我不少做人道理,而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Global Vision“世界观”。香港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很小,也很大。很小,是因为它是弹丸之地;很大,是因为在这弹丸之地聚集了世界各国文化和精髓。我在很多之前的文章提过我在香港的普通家庭长大,其实我父亲是一位历史教师,在大学时主修中国和西方历史。所以小时候虽然没有钱到处旅游,但从父亲那里知道神州大地的历史和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回头看来,这一点对我甚为重要,因为让我的视野从香港本地社会扩大到整个中国,甚至全个世界。感谢父亲的支持我读大学的时候,父亲很辛苦地供我两位姐姐在美国读大学本科,所以虽然我本科时就考到美国Michigan本科,我决定留在香港大学念法律。毕业后香港实习两年后,留学美国的心不死(American Dream),我就放弃了香港律师的工作,毅然去了美国读JD,这一切都得到父亲的鼎力支持。第一年在美国得到父亲的部分财政支持,第二/三年拿了学校的奖学金/贷款。就这样,我就顺利完成了美国的学业。也因为这次美国之旅,认识了很多有很理想来自内地的法律学生,就成就了CLECSS (中国法律教育及就业讲座系列)以后的故事。世界观对我后来的影响小时候没有钱到处旅游,所以长大后更希望能在不同城市生活和体验。在06年美国JD 毕业后,先后在香港,北京和上海工作。我一有假期,就会去内地不同城市做讲座,推广中国法律教育和专业发展。小时候,父亲教导我要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但我长大后明白“了解”只是个铺垫,我们了解后要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在斯坦福商学院所学到的,就是“改变”世界的决心和勇气。这世界观我后来转化为CLECSS “Think Big;Do Big”的口号。其实可以理解为“想着世界,为世界做点事情”。世界很大,也很小。有了互联网和云端平台,天涯若比邻。很感谢7年来所有CLECSS的朋友支持,听我的讲座和访谈,看我的文章和贴子。这世界观和闯荡天涯的勇气,让我成为了一名国际律师,而这American Dream 后来也影响了身边不少法律界朋友出国留美。无论世界科技如何改变,父亲的爱和关怀,永远就在身边,不离不弃。他这么多年来,也没有去太多地方,也许他的心愿,就由我做儿子的完成了。

【CLECSS 24 】法律界的兄弟情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上周斯坦福商学院的M同学告诉我把我在美国的小宝马(三系宝马车)成功卖出。心里突然百感交集,因为这车曾接载了无无数数斯坦福商学院和法学院的学生,在每一个旅程中我们谈天说地,在小小车厢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当小宝马成功卖出后,心里有一种很舍不得的感觉,因为小小的车厢内有无无数数的人生回忆。一起成长的日子这些年来,无论你是听过我的CLECSS法律教育巡回讲座,或是在土兔论坛找过我,或是通过CBLA认识我,我也待每人位法律朋友朋友为真心朋友。在我看来,法律界的朋友都是兄弟,有能力的,尽量帮忙。所以过去7年里,在圈中跟各位法律界的朋友(因为工作关系外所为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2007年来,大家从当年的初级律师,大部分朋友都晋升为高级律师,甚至是合伙人。很高兴这些年来大家互相帮助,岁月飞逝,但友情常在。人生的祝福过去几年,回内地发展和美国留学,逐渐淡出香港法律圈。这次回到香港,很多朋友久别重逢,心里有千言万语,很多说不出的感觉。有点像在《鹿鼎记》韦小宝在通吃岛多年回到北京的感觉。回港后,很多当年听我讲座的学生现在都发展得很好,当年坐在台下的学生,现在已事业有成,成家立室。我真心替他们高兴,好像看见当年种下的种子,今天茁壮成长。更重要的,我知道这些兄弟会把这些年互相帮助的精神,继续发扬出去。我们在法律界成长不容易,能在法律界找到真心朋友,才是最重要的。CLECSS 除了”Think Big; Do Big” 外,更重要的精神是在法律界里互相支持。简单来说,只要有能力的,我必为兄弟义务反顾地做。

【CLECSS 23】律师的“硬币”交际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首先,非常感谢昨天各位的支持,“How to Make the Idea Stick” 一文热爆网络,破了CLECSS有史以来的文章点击阅读量。今天会写一篇相关,短而实用的文章。去年在斯坦法学院做讲座《纽约。硅谷。香港的法律事业发展》时,作为其中一名讲者的我被问及一条很好的问题,在现今法律界竞争异常激烈,未来怎样能在众多竞争者中突围? “硬币”理论相信大家都听过,“Everything coin has two sides”. 假设人是硬币,一面黑,一面白,当你在一群黑色的硬币里,你黑色的深度再黑都没有用。例如,如果最深的黑色是100度,80度,那就算你再努力做到90度的黑色深度,也不能突围,因为大家都是黑色,90度的黑色深度和80度不会太大分别。更简单的做法是把自己白色的一面翻过来,那白色在一群黑色的硬币里就很容易突出了。同一道理,一个法律功力90分和一个80分的不会有太大分别,需想想其它“特点”区分自己。“硬币”理论的法律界实践硬币的理论的前提,是人生必须有Wide Exposure (广泛的接触面)。以我自己为例,在法律界朋友面前,我会多强调自己的商学院背景。在商学院朋友面前,我会更强调自己的法律背景。因为无论你再牛,律师在法律界也是众多黑子当中的一个黑子;在商界再牛,也是众多白子中的白子。在香港朋友面前,我会强调自己在内地的工作的经验;在内地朋友面前,我会强调自己的海外留学背景。很多法律界的大趴其实也在应用这种技巧,他们法律功底不一定深厚,但在外国朋友面前说的头头是道。各位法律界的朋友,祝大家能找到自己的特点,在不同的场合情况能找到合适的硬币一面,在律师人海里突围而出!祝各位好运!

【CLECSS 22】How to Make the Idea Stick (法律人怎样让别人印象深刻)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斯坦福商学院我其中一个上过的课程,叫“How to Make the Idea Stick”. 书籍是曾经登上美国Bestseller 的Made to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教授是Professor Heath,书籍作者。上过这个课的人,都会觉得这个课简单实用。无论你在交际上,或在法律生意推广上,都能用上。课程的口诀是“SUCCES”(注意是比Success少了一个S 的)(Simple, Unexpected, Concrete,Credible, Emotional, Stories)Simple (简单)首先,一定不能复杂。律师要把最简单直接的信息沟通给别人,因为人的大脑记忆有限。第一节课时,老师要每人派了一篇关于美国罪案率的文章,要大家用一分钟时间,说美国罪案率是否严重,很多同学(包括我)就会引用文章很多数据。一分钟演说结束后,老师就问同学对于别的同学的演说记得多少,果然是那些数据不会记得,能记下来的是一个同学说关于去年他在机场被偷东西的故事。所以最简单直接的才会让别人记下来。Unexpected (意外)你要让别人把你的事情记下来,就要有些创新元素。例如,可口可乐就曾经放了一部汽水售卖机(Happy Machine),你放了一些钱, 源源不绝的可乐和礼物就会从售卖机里送出。这给人很多惊喜,后来这些短片就给人放上网,很多人在社交网站转发,替可口可乐做了不少宣传。律师做宣传时也可以多放一些与别不同的元素。Concrete (实在)和 Credible(可信)我把这两个放在一起,因为我觉得“实在”是“可信”的前提。所以无论你前面两点Simple 和 Unexpected 做得多好,你都要一些具体真实的事情支持。例如,做律师的,必须要有具体项目清单支持,不能很虚的说自己懂这个懂那个,而至少在该领域上能说两三个确实做过的项目。Emotional (牵动情绪)由于人的记忆有限,所以只说事实过了一阵子不一定记得,但人的情绪有时候反而能留下来。曾经开心,曾经难过,过了好一阵子还会记得。曾听说一个故事,有一个中国律师合伙人在争取上市生意时(对手是其他外国律师事务所),跟该中国客户说,大家都是唱东方红大的。客户很感动就把生意给他了。Stories (故事)从小到大,人都喜欢听故事。我们每天的经历,也是一种故事。所以故事很容易听进去,也很容易融进去我们的记忆里。例如,当你描述自己以前做过某IPO时,也可以说说该项目在Printer 里发生的趣事,某男Banker 追求某女律师等。这样听众印象会更深刻。我在早前的随笔“律师和市场学”也说过storytelling 的方法和效用,在此就不再详述。在现今竞争非常激烈的法律市场,有时候单是法律功底深厚已经不够。因为首先你要把你的法律服务营销出去,再其次的是当你进行法律服务时,要让人有一种愉快深刻的体验,让他们会再回头用你的服务,甚至介绍其他客户给你。我知道很多CLECSS朋友不一定有时间金钱读商学院,所以我想把斯坦福商学院读管理硕士的课程分享,让法律界的朋友多用上一些商业知识和技巧,在工作上增添各种色彩。 祝各位法律界的朋友们在法律事业上更上一层楼!

【CLECSS 21】 年轻法律人如何选择执业领域(专业)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做了7年CLECSS 全国巡回讲座,这个问题法律学生/年轻律师常会问,而且近年问得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社会竞争越来越大,所以执业领域/专业要提前想。多体验多想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尽早思考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个可以通过自己在法学院所学,外面实习体会。当然,实习时间不竟有限,自己不一定能在这么多时间决定。但心里面有些感觉总是好的。例如,英式暑期实习(例如在香港的英国Magic Circles 律所等)一般会把Summer Interns 放在不同部门两个星期,除了让律所有机会观察你外,也让你有机会观察不同执业领域的律师在做什么,看看自己是否喜欢这样的生活。专业的缘分但必须很负责任的告诉年轻法律人,现实世界没有那么理想。即使你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不一定你喜欢什么就能做什么。例如你喜欢做国际仲裁,但现实世界做仲裁的小。找了几个月后,你也必须面对现实,在手上的Offers 上挑最好的一个。例如,你手上最好的Offers 是Baker & McKenzie 的 Real Estate,这样你做一两年,Real Estate以后就成为自己的专业领域。这就是你跟Real Estate 的缘分。除非有特别原因,可能这就是以后一直走下去的路。潜力/Life Quality如果手上的Offers 机会均等,那就要考虑两点,哪个专业领域将来潜力较大,和那种领域过的生活是否想要。例如IPO 虽然给钱不少,但这个领域在市场上竞争大,饼却越来越小,而且工作小时超长。记得有个CLECSS 讲座做Anti-trust 的讲者说,10年前当他做反垄断时,只要他老婆支持他,但10年后这个领域突然热了起来,这样便熬了出来。总括来说,这个世界有些事情是自己能控制的,有些事情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对一个年轻法律人而言,能控制的,自己尽力去做;不能控制的,随遇而安。人生几十年时间,很难说哪一步做得对,哪一步做错,因为今天觉得对的事情,回头看不一定是对;反之也一样。做人努力过就好。当你努力辛苦过后登上山顶,山上风光无限,回头看看自己山下走过的路,怎样辛苦也是值得的。

【CLECSS 20】如何提升律师在中国社会的地位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相信各位CLECSS 的朋友都知道,我在香港出生,香港成长。很多内地法律界的朋友跟我说小时候是看了香港律师的电视剧因而产生对读法律的兴趣。对于我这种香港中产家庭长大的人来说,做医生和律师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律师的在香港有不错的收入,而且社会地位不低。今天本文的重点,是如何提升律师中国在社会的地位。1.收入的提升首先,如果大家看英美法律的毕业生,在众多学系中算高收入的;以美国为例,尤其是如果你能进大所,一出来就至少16万美金,比很多牛校的MBA还要高。虽然 Banker 是我客户,但我的工资着实不比他低。所以走出来还很有自信。在此,我们可以考虑适当地调低每年中国法律学生的产出,也同时呼吁各大律所提高给Associate的工资,这样其实对自己的生意很有帮助,让自己的律师在客户面前更有自信。2.社会对律师专业的认知第二,律师这个专业在中国社会停留在一般诉讼上。我在内地做国际律所的律师时,常被朋友问起我的工作性质,我一般都要需要一番解释才让他们明白我做什么。其实传媒可以多给公众不同的角度理解律师,例如在一些财经节目介绍一下收购合并律师的工作;又或者拍个电视剧,主角是一个商业律师,如何在并购战中取胜,并赢得美人归。3.社会对法律的尊重法治精神,是社会的普世价值。我们对法律尊重,就等同对法律工作者的尊重;对法律工作者的尊重,同样也是对法律的尊重。至于如何提升对法律工作者的尊重,需要我们从教育培训着手,这是CLECSS 这些年来提倡良好法律教育和专业培训的目的,因为这个对国家的法律社会的建设非常重要。大家可能觉得我是理想主义者,但我对中国法律社会未来充满信心。大家可能没有差觉到,我们每天所做的,哪怕是一个小砖头,都为中国法律社会出了一分力。如果大家都希望律师在中国社会的地位提升,如其等待社会如何改变,倒不如应该从自身做起,通过自我素质(包括法律知识,分析力,社会责任感)提升,让社会改善对律师的印象。法律人,应该同舟共济,互相支持,让我们共同在这历史巨河里共同前进!

【CLECSS 19】富律师,穷律师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相信很多法律界的朋友都曾经看过《富爸爸。穷爸爸》一书,这本书改变了很多人的理财观念。闯荡法律界多年,今天我把对富律师和穷律师的观察写出来。这篇文章是写个一般普通家庭出身的律师,当然如果你出身富贵,是富二代,官二代,就作别论。心有多大(Ambition)这个因素是我观察这几年见得最多的。首先要说说自己的故事。我当年在香港实习,拿香港律师牌,本来可以过一个香港本地律师很安稳的生活。但是留美读JD的心不死,因为我是(至少年轻的时候是)Best OR Nothing 那种人,一直在追求去美国律所做顶尖国际律师。后来JD 毕业回国后,拿到Global Pay, 比很多我当年本地律师朋友的工资高。通过这个JD 学位和Global Pay,让我在交际上接触到中上流社会的人,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另一件值得提的是我几年前跟一个地区著名法学院(浙江大学级别)的朋友的对话。他说觉得很可惜,他们当年在校很多最优秀的学生留在当地城市,虽然在当地城市做得不错,但如果他们放眼全国,跑到京沪大所,甚至留学美国,相信成就不止如此。所以要做富律师,就必须“Think Big; Do Big”, 想大做大。Mindset (思维)即使你在打工,也要有做老板的思维。我见过很多律师,甘心在一个中小型律所拿一份不错的薪金,这样就过了一二十年。这种思维会很影响做人的积极性,每个月拿了一份工资后,周末就吃饭看电影,周一就很被动地上班。过这种日子,很受“Paycheck”思维局限。更积极的做法,应该是心理上视之为自己的律所,自己的事业。如果你发现什么新的执业领域,潜在生意机会,大胆提出,力争成为该所合伙人。即使将来升不上去,这种思维和生意开拓的经验,转到另外一个律所也是很有用的。当然,这也关乎个人胆识和对未来远景的洞察力。前期的累积CLECSS 提出的“Think Big; Do Big” , 从来不是要自己发白日梦,而是想好远大的理想后一步一步去积累。大家看看现在的Magic Circle 和 Wall Street Firms的大合伙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一个很长的Deal List ,你今天见到他们赚数以千万一年,见不到的是他们初出道头十年的辛劳。他们的经验和客户,都是默默踏实地累积出来的。所以除了远大的目标外,努力踏实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在法律圈中,我作为一个年轻律师导师,可能比我作为一个专业律师的名气要大很多,所以大家也觉得我是法律圈的“理想主义者”。虽然我是“理想主义者”,但我一直都鼓励律师努力致富,因为只有自己财政独立,才有余力帮助别人,我很幸运自己JD毕业出来就拿GlobalPay,所以一直可以在一个比较安稳的环境做CLECSS全国巡回讲座,在土兔论坛帮助大家解答问题,在CBLA推动中美律师交流。也希望大家能早日财政独立,在达成自己的梦想后,用余力帮助年轻律师和法律学生,回馈国家和社会。

【CLECSS 18】律师为何喜欢去酒吧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今天是周六,所以写篇轻松的。相信各位都知道,我分别在北京CBD,上海陆家嘴,香港中环呆过,所以对三城的酒吧文化有些了解。还记得早前我去了香港IFC 楼上的酒吧,酒保问我是否知道“Tsingtao” Beer (青岛啤酒)的笑话时,我竟然不知道,我就发现自己去酒吧不够多。原来Tsingtao 是“This Shit Is Not Good; Try Another One” (这东西不好,试另外一款”的缩写。)以下是律师们为什么喜欢去酒吧的原因:开拓人脉首先,物以类聚。一个律师周五下班去酒吧,因为他知道其他律师/客户(尤其是Bankers)也会在。无论你做哪个领域,多Senior 或Junior ,都可以在酒杯底交成好朋友,这可算是一种“酒吧外交”。这一点有点像打高球一样,只要你球打得好,往往可以跟一些很Senior 的人一起打。当然,通过酒吧认识的人不能直接成为自己的客户,但对于信息和圈中人对你的熟知度有好处。收集信息酒吧是最能放松的地方,所谓酒后吐真言,所以是很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你可以了解每个律所,公司及其行业的经营情况,从而判断出法律和商业市场的趋势,了解市场上有什么项目和各种潜在合作机会。去酒吧周末过后,可以在下周把那些人约出来,再比较深入聊一次,强化跟这些刚认识的朋友的关系。放松减压律师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周末去酒吧,灯红酒绿,往往能减压。红酒,白酒,鸡尾酒和啤酒往往是律师最好的朋友,喝了它们可以暂时忘记一切烦恼。周一回到工作岗位再战江湖。当然,也有些律师是工作繁忙,找不到男女朋友(也有可能是不想找同行做男女朋友),到酒吧碰碰运气。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鼓励大家常去酒吧。我的重点是鼓励大家多见见世面,不要把自己埋在法律文件中。办公室外面的世界天大地大,在我们做好自己应尽的律师责任后,应该扩阔自己的眼界,多跟法律界和商界的朋友交流,你就会发现这世界有无尽无尽的资源等待你出发挖。这世界是属于我们的,我们律师应该追求自己的自由快乐,只有我们自己活得开心,才能把这种快乐传播到身边的各位朋友。四海之内皆兄弟,在香港的朋友有空随时找我,不醉无归!

【CLECSS 17】律师七年之痒– 如何能维持对法律专业的热情?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各位周五好,祝大家有个愉快的周末!我每年都会抽一些时间去内地跟当地的CLECSS/土兔法律界朋友交流。去年12月我去深圳时,被问及一条很好问题。“我们做律师的,当初都很有理想,但过了这么多年后,这种热情慢慢冷却,到底这种热情是怎样维持的呢?”对于我们坚持了那么多年的人来说,的确是个好问题。以下是我观察身边的朋友归纳出来的三点看法:1. 好胜之心(The desire to win)一般能坚持这么多年的人,例如做了三十年律师的大所合伙人,都有着胜利的决心。我听过有Baker 的合伙人,每天早上五六点起来跑步,每天很早就回到办公室。我觉得这类律师,无论多Senior ,在业界都有很强劲的竞争对手。例如他可能会想着明天要个跟Freshfields 抢一个项目,赢了Freshfields 是一种快感。这个月赚钱比上月的多。这一切赢的感觉,都会让人坚持及投入。正如一个一个运动员,取胜是其职业的目标,对很多成功律师一样,在自己的执业领域做得成功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推动力。2.真心喜欢自己的工作见过某些法律界的朋友,很喜欢法律逻辑思维。越复杂的条文越喜欢看。这种有点像某些数学家,喜欢挑战难度,越难的数学题越喜欢研究。这种人为数不多,如果你是其中一种,恭喜你。当然,也有一种是喜欢跟客户打交道,这种也是一种喜欢。3. 真心觉得有意义对于有多朋友来说,当初读法律可能是为了一种梦想,例如维持社会公义。这种热情很多人执业多年后可能冷却。但以我而言,我觉即使做一个商业律师,对维持社会经济建设也有着很多意义。所以只要我们心存追求,我们总会找到我们做律师的意义。当然,实习上,对很多律师而言,这也只是一份赚钱的活儿而已。如果你在赚钱之上能添上以上其中一项,将会让你的法律事业更丰富,让你的法律事业走得更远更持久。对我而言,我自己真心喜欢推广法律教育和专业,觉得有意义,所以无论每天多早起床写文章也觉得值得。希望各位法律界的朋友有这种拼劲,无论是哪种原因让大家把法律事业坚持下去,也希望大家能一起同心协力地共同建设我们中国的法律社会。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CLECSS 16】律所的国际战略管理(以Baker & McKenzie为例)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在斯坦福商学院的课程中,有一门必修科Global Strategic Management,研究每个公司的环球发展策略,我们的个案中也有一些中国个案,例如携程(Ctrip )等。今天我会用这个课程的框架分析一下国际律所来中国后的发展。为了简化分析,我们会用SWOT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ies,Threat)作基本分析。今天我会以第三者的角度,以广为人知的Baker & McKenzie (贝克麦坚时)为例分析他们在中国的发展策略。Strength (强处)Baker是最早进中国的国际律所之一;同期进中国的,如Coudert Brothers ,早就在美国倒下来,其中国区部分,已并进了Orrick。由于Baker在中国时间长,广为区内公司熟悉(包括不少国企民企),所以对推广客源很有帮助。另外,由于在中国这么多年,做的项目很多,所以Deal List 很长,而且很多Precedents(文件样本)都齐备。所以拿项目很有优势。另外,他们有不同的部门互补,例如他们有比较强的Tax Department ,做项目时可以支援Corporate Team .Weakness (弱处)Baker 在美国的名声排名不高,以Vault为例,常年处于30-50之间。所以随着顶级华尔街律所进来,面对强大竞争。另外,他们的工资相对Wall Street Firms 也较低,所以招到的人虽也不错,但还是难跟顶级华尔街所比较。事实上,今年来,有不少Baker 好的律师跳了去其他华尔街律所那里。久而久之,Bankers 会从律师/文件Quality那里分出高低。Opportunities (机遇)Baker 在资本市场等高端业务受到强大竞争,在这些领域已慢慢处于下风。但是,我们想想看,其实IPO市场不稳定,而且项目越做越小,倒不如用自己自身优势,开拓多一些其他业务,例如Antitrust,Anti-dumpling, IP, Tax 等;这些专注证券的华尔街律所都不一定做。Threats (威胁)正如先前所说,很多经济英美律所在竞争。但如果走中端路线(例如中小型的收购合并等),也会有不少中资所和排名较低的英美律所竞争。总括而言,我觉得每个律所只要愿意努力经营,总会找到他们的定位。其实做人也一样,天生我才必有用,在这广阔天空的世界,总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大家也可以用SWOT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你现在若是找不到定位,可能是自己未够用功,或机会未成熟。但只要肯努力,机会总有一天会来的,那时候就可以大展拳脚,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CLECSS 15】律师读金融(CFA)和会计(CPA)对事业有否帮助?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还记得当年在香港律所实习时,看见文件里有提到美国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出于好奇心便去美国读JD了。后来JD毕业后正式做律师,看见联交所有关规则里有提到期权的Black-Scholes Model ,就产生了读金融的兴趣,也是后来我去斯坦福商学院读硕士的其中一个原因。近年来,法律界竞争激烈,很多朋友问我读金融和会计对事业有否帮助?我在斯坦福商学院读了会计(Professor Ilan Guttman )和金融(Professor Ilya Strebulaev), 以下是我的一点看法:1)会计金融是否可以在法律执业时直接应用?很负责的告诉大家,会计金融直接应用在法律执业里机会有但不多。以我的亲身经验而言,例如我做上市项目时,写MD&A( 管理讨论及分析)章节,里面就有很多会计概念。你必须对会计知识有一定掌握才能写出某公司某年影响盈利的原因,你不能单靠公司告诉你盈利涨跌的原因,而要自己去看FinancialStatements 了解分析事实。另外,如果你做一个收购合并项目,金融学里面学到的估值方法(IRR,Discounted Rate 等概念)对你了解其中交易的Consideration 有帮助。2) 大多数时间时是帮助了解昨天跟一个做税法但考过会计试的人聊过,如我上段所说,法律毕竟是法律,会计金融直接应用得很少。但是它会帮助你了解税法条例里面的税法和概念。这种看法其实也适用于证券法和资本市场上市发债等业务。3)潜在的人脉开拓如果你考到CFA 或CPA ,可以多出席他们的专业活动,这样对你认识会计师和金融界的人有一定好处。总括而言,如果法律界的朋友有时间,我还是很鼓励他们去接触会计和金融。但不要从太功利的角度去读,因为不一定能直接对大家事业有太多直接帮助。多读金融会计,对于自己理财也很有帮助。多年前看了《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对自己的理财观念就有一些新的认识。祝各位的法律界朋友早日取得自己的财政自由,那时候世界便变得海阔天空,想读什么,想去哪里都可以。

全部 / 共有149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