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 / 共有175篇文章

【CLECSS 675】国内大学在香港国际律所市场的影响力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近年来很多内地大学毕业的朋友们,都会继续去美国留学读LLM或JD,很多毕业后会去香港工作,所以香港有不同内地学校的香港校友会。这个月CLECSS就刚跟北大香港校友会举办Tram Party。那到底,在香港国际律所圈,哪个国内大学的毕业生影响力最大呢?统计方法这个问题我也很想知道答案。所以我阅览了美国Vault 50 香港分所的网站(再加上英国Magic Circle)把内地背景在香港国际律所做合伙人的数字统计出来。我做统计时,把国内大学(无论是法学院,或非法学院)都纳入统计。例如,如果他是北大数学系(非法学本科)毕业,后来去了美国读JD,也算是北大的。当然,这统计也有潜在不足的地方,例如有些网站没有写内地教育背景;有些把合伙人写成Registered Foreign Lawyer,在网站看不清他是否合伙人等)。所以如果统计数字跟大家的理解有出入,见谅。国内大学在香港国际法律圈的影响力 香港国际律所合伙人人数 北京大学9 中国政法大学5 人民大学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IBE)               2 北京外国语大学2 复旦大学2 华东政法大学2 中山大学2 清华大学1 厦门大学1 南开大学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 其他大学5 分析这个结果不太意外,北大高踞榜首,因为他们早年出国的比率还是较高。中国政法大学在国际律所的校友网络也很强。其余北京的名法学院,例如人民大学,UIBE,清华也榜上有名。清华势头很猛,估计在未来十年会追上来。其余上海的复旦,华东政法,广州的中山大学,也在向香港国际市场占有席位。不知道未来10年,会否有其他国内大学,能追上北大的冠军宝座呢?结语在香港的国际律所,我们喜见更多的内地朋友过来工作,希望香港会成为大家发展事业的好地方。除了北大和中国政法大学校友外,希望更多其他学校的校友能做到香港国际律所的合伙人。CLECSS未来一段日子也会寻找更多更各大学校友会合办活动的机会,一起Think Big,Do Big! 你认为哪个国内大学在法律圈影响力最大?(多选)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其他大学

【CLECSS 674】谈谈律所工作机会的内部推荐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现在顶级律所的工作机会竞争越来越大。除非你通过OCI或NY Job Fair找到工作,其余很多时候要跟众多跟你实力相当的同辈比拼。很多时候,如果有人帮你做律所内部的引荐Internal Referrals,获得面试的机会会高很多。今天我们看看关于内部引荐常见的问题。常见的问题1. 怎样通过师兄师姐内部推荐?首先,大家不要以为你贸然找他们,他们就一定会帮你做内部推荐。你平时要让他们对你有足够的印象,例如你们曾经在课外活动合作过,或至少吃过一顿饭互相了解。因为你从他们的角度想想,他们推荐一个人进来,责任也很大,他们不会贸然冒风险推荐一个陌生人进来。我很多年前求职时,当时通过一个教授找到一位师兄,师兄给某合伙人的电邮里,就写“我并不认识这位学生,但这位学生是我以前的教授极力推荐的”。由此看来,大家做推荐时都会很小心。所以你之前应该做充分“准备工作”,让师兄师姐都认识你,对你有印象,到时候找他/她推荐比较合适。2.什么是推荐的好时机?大家切记不要盲目找师兄/师姐推荐。一般你略略打听到他们那里有招人的机会,或有可能招人时,才提出Referral的请求。有时候经济不好,师兄师姐自己本身也不忙,你要他向老板再推荐个人进去,他们很为难,而且不会有任何结果。所以你应该经常跟他们联系,旁敲侧击,直到他们有机会招人时才提出。否则只会让他们难做,而且不会达到效果。3.从推荐人的角度看,怎样决定推荐不推荐?推荐人在律所工作那么长时间,深知律所的文化,也知道律所要什么人。他们决定推荐与否时,第一会考虑你是否有可能成功进去(其中包括你是否Match这个律所)。如果你根本没机会进去,例如你成绩根本不够,或性格不合,他们不会浪费时间推荐。又或者,明知道你聪明,能通过面试,但不会做得长,也不会推荐。因为要是把你成功推荐进去,你只做三个月,对推荐人自己在律所的声誉也不好。所以当你要求别人推荐你时,你先问一下自己是否Match这个律所,一旦进去后,会不会信守承诺做一段合理长度的时间。结语我做CLECSS讲座/论坛这么多年,很多人找我做内部推荐进律所。一般我都会很谨慎,只推荐自己比较熟悉,有切实交流过的年轻法律人。如果我没有做推荐,并不代表该年轻法律人不够好,而只不过时机不对,或对该年轻法律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在此祝每位年轻法律人,无论找到师兄师姐内部推荐否,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喜欢的工作! 律师们,平时你会做内部推荐吗?(多选) 帮助师弟师妹,义不容辞!视乎个别情况,酌量帮忙一般都很谨慎,不轻易推荐自己的位置都不稳,哪敢推荐?

【CLECSS 673】LLM/JD法律事业起点的跳板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昨天的【CLECSS #672】《US LLM/JD找回国工作机会Q&A》的投票里,有46%人表示“今年机会不多,迷惘中!”。所以看来能直接拿到理想机会(例如外所的Associate)的人不多。在现实人生(尤其是现在竞争激烈),没多少人能一步到位,那我们在众多“过渡性”的跳板里,怎样选择呢?LLM/JD毕业生可能碰到的过渡性选择:每个人的最终理想不同,今天以比较多LLM/JD的理想(顶级外所的Associate)为例,看看大家会碰到的过渡性选择: 跳板指数 UpperTier外所的LegalConsultant            4 LowerTier外所的LegalConsultant3 顶级内所的Associate3 在美国做个小所实习2.5 中小型内所2 守株待兔0 (注:满分5分,越高越好,越容易抵达最终目标。)常见问题1.我拿了一个外所的Legal Consultant,和一个内所的Associate Offer,去哪一个?这要看你的事业目标。如果打算一直在内所做到合伙人,其实后者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目标是走外所那条路,前者较好。因为其实两三年后就会能升到Associate。见过一些选了后者的,将来转回去外所,也是从外所Legal Consultant做起。(注:如果是一个排名较低的外所,业务一般般,那跳板指数也会相应调低)。2.在国内大所和留在美国小所之间,怎样取舍?除非本来打算移民美国,一般我都建议宁愿回国做大所,因为业务跟将来你想做的BigLaw业务较衔接。很多美国小所的业务很本地化,不一定是你将来想做的。当然如果你进了一个Corporate Boutique Firm,业务刚好是做Corporate的,跟大所的业务类型差不多,也可以考虑。3.手上的过渡性Offers都不满意,再等等,对吗?如果手上的Offers都不满意,再等等也无可厚非,但最好不要等超过半年,否则会给别人长期失业的印象。如果已闲了半年,任何机会都比完全不做事好。结语各位CLECSS朋友们,人生很多时候都比较难一步到位,有时候在事业初段必须要作出妥协。但这妥协是短暂的,只要我们不放弃,最终也会熬出头来。在此祝各位CLECSS律师朋友们都有实现最大的法律事业梦想,一起Think Big; Do Big! LLM/JD们,你们喜欢哪个法律事业跳板?(假设最终目标是做外所律师)(多选) 回国做外所的Legal Consultant!回国做内所的Associate!在美国小所先做一段时间!不甘心,再等等外所Associate的机会!

【CLECSS 672】美国LLM/JD找回国的工作机会Q&A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最近很多美国LLM/JD朋友问我去香港找工作的问题。很多都是在NY Job Fair(LLM)或OCI(JD)没有找到工作,打算回国发展。为了避免重重复复回答大家的问题,我今天就写了这篇文章(注:这篇文章是写给没有通过NY Job Fair和OCI找到工作的朋友,对于已经通过这些途经找到工作的朋友们,Congratulations!)Q1:如果没有通过NY Job Fair和OCI找到工作,什么时候申请?A1:现在就应该申请。很多朋友问:“我还未毕业,考完Bar也七月底八月初。律所会现在面试吗?”不同律所有不同政策,但大原则是不要错过机会。现在寄一批信/发一些电邮。过两三个月可以再发一次。你总猜不到律所什么时候要人。事实上,很多大型的律所的香港分所三四月都会面试一些在美国就读的LLM和JD。所以不要仔细研究什么时候合适,每两个月投一次,不错过任何机会。Q2:投什么律所机会大?A2:原则上在中国区规模越大的律所提供的机会越多,但对此问题其实也不必深究。竞争很大的情况下,你什么所都要投,就看碰巧哪个律所给你面试机会。做法是,你去美国头100的律所和英国头50名的律所,看看其网站的中国分所,找出它们的地址/电子邮箱,然后寄信/发电邮过去。Q3:如果同时有北京,上海,香港办公室,可以三个都投吗?还是投其中国区总部?A3:多投是没关系的(no harm)。为了增加机会,建议大家三个办公室都投。Q4:那我发给合伙人还是HR?A4:如果有正式招人的HR途经,可以先投HR。但并不代表不能同时跟合伙人联系。有时候HR收信太多,可能把你忽略。如果能直接取得跟合伙人的联系,得到其支持,拿到面试的机会较大。Q5:这样直接申请给的是美国薪酬吗?A5:不同律所有不同政策。有些在中国区较本地化,Size大的美国律所,不会给US Rate。有些在中国区Size比较小,但在美国Prestigious的律所,反而会给US Rate,甚至有些会在US Rate上再给COLA(当然,COLA一般是给JD,而非LLM)。另外,如果你直接这样申请回来,很多时候都不是直接给Associate,可能要先做Legal Consultant,Legal Manager,International Associate等,薪金可能只有正常Associate的一半。结语各位在美国读LLM/JD的CLECSS朋友们,无论留美还是回国,都祝各位都能找到好工作!回来后,可以多参加我们CLECSS活动。这些年来,我们都跟大家一起成长,大家每一个法律事业发展的节点,我们都关注。祝各位好好完成学业,有个好的法律事业开始!

【CLECSS 659】法律事业发展头10年之第9-10年:上岸期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各位CLECSS友,周一愉快!继【CLECSS #647】《法律事业头10年》,【CLECSS #648】《不愿做小土豆的律师们》,【CLECSS #649】《法律事业第3-4年:反思期》,【CLECSS #652】《法律事业头10年之第5-6年:稳定期》及【CLECSS #655】《法律事业头10年之第7-8年:市场推广期》后,今天到第9-10年的上岸期。这段时间很多人就会有机会成为昨天【CLECSS #658】《疯狂律师城》里的10%合伙人,或做了法务总监/高级法务。有些人问我:“这阶段真的上岸了吗?”我觉得好比鱼类进化为陆地上的生物,这两年是适应陆地上的生活。所以是上岸,但还要有个过渡的适应期。初做合伙人很多刚做合伙人的朋友们,都很喜欢跟我聊。一般都听到的:“以前就管事,最多就管人,现在还要管钱!”“现在压力很大,每个月要出粮给Associates!”所以,听到大部分的呻吟,都跟钱有关。其实,这个阶段,像过河的卒,没有办法回头,只能向前冲。首先,过河前,要先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钱财和客户的积累。到有一天决定过河了,就义务反顾,再也不回头。你过了河,不切法生存,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见到很多朋友,做了合伙人后,都比以前Aggressive很多,但这个可以体谅。初做法务总监/高级法务如果你之前8年都在律所,转法务需要一个适应期。突然间你会发现自己不用加班得太晚,心里会有一份幸福感。但同时,多了很多人事关系的东西要处理,很多事情其实跟法律没有关系。以前你在律所的可能都在很好的商业大楼,做的Deal都高大上。但有时候去了做法务,安排盖章也是你工作的一部分。这在心理上和技能上都会适应。听过有些法务朋友这两年不太适应,不太喜欢,想回头。他们会说:“法务工作无聊”。但我反问他:“你觉得自己做好了这份工作吗?”他们会说:“还未,还有很多改善空间”。其实如果你还有很多东西要适应,证明你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即使是处理大公司的人事关系,也是一种技能。既然还有东西要学,要改进,又怎会无聊呢?结语无论选了合伙人还是法务总监/高级法务的路,这两年都是很具挑战性的。很多人很有天赋,自然做得很好。至于其他人,这些挑战也让生活更富色彩,只要我们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向上,这两年很快就过去。到时候就是真正的“上岸”,祝各位CLECSS律师朋友们好运!

【CLECSS 655】法律事业头10年之第7-8年:市场推广期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各位CLECSS友,周一愉快!继【CLECSS #647】《法律事业头10年》,【CLECSS #648】《不愿做小土豆的律师们》,【CLECSS #648】《法律事业第3-4年:反思期》及【CLECSS #652】《法律事业头10年之第5-6年:稳定期》后,今天到第7-8年高级律师的市场推广期。有目标性地推广当你到了法律事业的第7-8年时,你已经是高级律师,那时候手下有一些中级/初级律师跟你做活。那时候,就到了另一个事业阶段–市场推广了。对现有的客户,我还需要推广吗?其实有需要的。第一,你可以不时主动了解他们有什么需要。第二,在你中级/初级律师时,客户一般都是觉得跟律所合作,而不是(甚至不知道/不记得)跟你XXX律师合作。所以在这段加强Client Dealing的阶段,第一件事要做的是加强自己在客户心目中的印象,让可以知道/记得,甚至信赖XXX律师。对于新认识的潜在客户,也要有针对性地尽快了解对方的背景,找出他们的需要,然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销售服务。印象塑造上面说的是有针对性的,但平时也可以做一些General Image Building。你要找到一个与别人不同的点,让别人想到某一领域就会想到你。例如很多法律朋友想起需要香港法律法务,就会立刻想到我,然后我可以帮他们找到合适的人。其他的领域一样,你要找到一个平时朋友会聊到你的点,而集中打造那个印象。结语很多CLECSS律师朋友们,都到了这个第7-8年的点,在此祝他们的市场推广一切顺利。假设这两年做好,就会顺利踏进下一个阶段的上岸期。大家好运!

【CLECSS 652】法律事业头10年之第5-6年:稳定期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各位CLECSS友,周一愉快!继【CLECSS #647】《法律事业头10年》,【CLECSS #648】《不愿做小土豆的律师们》及》【CLECSS #649】《法律事业第3-4年:反思期》后,今天到第5-6年中高级律师的稳定期。定下心来做事,为下阶段铺路经过第3-4年的反思挣扎期,到了第5-6年稳定期。在这个阶段应该技术上颇纯熟,而Deal List也有相当长度。但以前做Deal,都是中级/初级的角色。这段时候就要多做一些Managing Associate的角色。这两年也不用多想,专心做事情,把自己的Deal List有多长弄多长。记住下个阶段是Marketing/BD,所以这两年做过什么Deals至为重要!寻找工作上的快乐和满足感虽然说工作稳定了,但有些人工作得并不开心。不一定是讨厌工作,只是觉得工作本身没有新鲜和刺激感,提不起劲。这时候,就要给自己快乐的理由!例如,其实你现在已上了轨道,多跟Junior分享经验,传授知识,往往有成功感。以前自己都是做Junior的角色,现在难得已攀上中高层,所里有一定地位,也就享受一下这个地位带来快感。正如你攀山,之前攀到中途想放弃,但最终坚持了下来,现在已经攀了三分之二,有一定高度,回头看下去,会有一定成功感。结语各位CLECSS朋友们,如果你现在是第5-6年的法律事业稳定期,只要努力和坚持,就很快就熬过这两年,到达更精彩的第7-8年市场推广期。这两年,记得过得快快乐乐,在平淡中找到快乐理由和成功感!大家有什么问题,也随时欢迎跟我聊。在大家的法律事业发展道路中,CLECSS一直会在大家身边,成为大家最忠实的朋友!

【CLECSS 649】法律事业头10年之第3-4年反思期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各位CLECSS朋友们,前天的【CLECSS #647】《法律事发展业头10年》讨论法律事业的五个阶段,昨天【CLECSS #648】《不愿做小土豆的律师们》讨论第1-2年的探索期,今天我们会进一步讨论第3-4年的反思期。反思期–动,还是不动?很多CLECSS朋友们在法律事业发展第三年找我,说以前做了某业务三年,觉得有点“闷”或“腻”。问我是否应该动一动?这个尤其发生在资本市场身上。因为IPO基本上每个项目都差不多,所以有些律师,就会想是否需要学习一些新的知识。而且,他们担心做IPO的人太多,将来这个领域竞争太大。根据我的经验,其实,不用太担心。很多资本市场的律师第三四年开始想,但最终没有动,后来越来越资深,就更加不想动了。就现在的情况看来,虽然你不一定能在你现在的律所做到合伙人,但大部分人总是能往下一个Tier做到合伙人。例如以前做大型的IPO,日后做合伙人时做中小型的IPO就可以,不用太担心自己的事业。很多其他领域的律师(例如FCPA)也找过我,其实也同样道理。想动,容易吗?假设基于某些原因,真得想动了,但容易吗?见过很多情况,其实不太容易的。很多做了三年资本市场的律师,想转做收购合并或基金设立。但这些业务对技能要求较高,一般他们也会想招个有两年相关经验的。那如果我愿意放弃年资,从一年级开始做起呢?对于大部分律所而言,这可能会考虑,但并不Preferred。如果他们要找个三年级的M&A律师,就希望找到有相关经验的,你过来做一年级的M&A律师,并不是他们真的想要的。所以很多情况下,其实转领域不太容易。一般如果经济突然热起来(或某一领域突然热起来),导致该领域严重缺人,那就可能会招一些没有该领域经验的律师。结语各位CLECSS律师朋友们,不知道大家是否在法律事业头10年的第3-4年的反思期呢?这3-4年反思期至为重要,因为很多律师之后就会“定型”。根据我观察所得,最后大部人在不断反思后,一般最后不动为多。少部分成功转型的,一般最后也发展得不错。在此祝各位CLECSS朋友事业头10年一切顺利!

【CLECSS 647】法律人的头10年事业发展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我从10年前开始工余时间辅导年轻法律人,不知不觉踏入第10年。正因为此,完整地见证了他们10年周期的成长。本周六去香港大学法学院的讲座,正好讲“Legal Career Planning in 10 Years”。在香港读书的朋友们我们周末见!10年的分段一般是这样的:头1-2年探索期对很多刚出来工作的法律人而言,头两年都是探索期。其实也不太清楚将来想做什么。但反正自己刚出来是张白纸,无论学什么都有所收获。以资本市场为例,即使做基本的尽职调查,做一些简单的文件,也能学到东西。第3-4年反思期到第3-4年,开始会很有想法,例如你一直做资本市场,你开始会想有没有前途,会不会做基金好点呢?你会不断找身边的人聊。见过有些人利用好的经济环境换领域,也见过一些人聊了很长时间最后不动。第5-6年稳定期到第5-6年,无论你做那个领域,理论上也稳定下来。之前第3-4年,你可能甚至有想过离开法律界,但如果你当时没有离开,理论上就不会再动。这段时间,理论上对某些领域的法律技能也颇熟练。作为高级律师的你,深得律所器重,也会有一定的工作成功感。不过这段时间,工作会很忙,可能是事业道路最辛苦的时候。第7-8年冲刺期到第7-8年,很多律师在争取升合伙人阶段,所以也是蜕变的阶段。需要出来交际,做法律生意推广。这时候,下面会有些初级/中级律师帮你忙。你多花一些时间跟客户打交道,多开拓新客源。第9-10年上岸期很多法律人这个阶段收割。有些人做了合伙人,有些转了法务做法务总监/高级法务。辛苦了10年,终于上岸,恭喜大家!结语10年就这样过去。我见到我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成长。这10年的周期,基本上大致上都是这样。所以如果大家处于初出道的探索期/迷惘期,基本上不用惊慌,这是所有法律人必经的阶段。期待周六早上在香港大学跟同学们分享过去10年我见到的各种法律事业发展故事,同学们我们周六见!(时间3月5日(周六)10时正;地点是CPD 2-14 Centennial Campus)

【CLECSS 646】律师: 性格,能力,岗位的错配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各位CLECSS朋友们,周二好,又到三月了!引言各位年轻律师,大家有没有在事业的某一个阶段,曾经想过自己可能不合适做律师呢?事实上,你不一定不合适,而只是你的强项,在你当时的岗位未必派上用场,只要耐心等待,种子落在合适的土壤,就会茁壮成长!年轻律师刚进律所时的错配情况很多年轻律师都很强,在校时是学生会主席,走出来就是很自信的样子。偏偏你刚进那些大所,无论你以前在学校多牛,都是律所最底部的Small Potato(小土豆)。刚出道头两年,你都做最基本的尽职调查,审阅最简单的文件。慢慢,你就会觉得无聊,觉得没意思。Senior发现你没兴趣,或做事不上心,对你的评价也不高。这样你头两年可能会质问自己,自己真的合适做律师吗?其实,我见过大部分的情况,这些年轻律师才能其实都很高,只要耐心等待,熬过这“沉闷”的两年,到做了中级律师,做更有意义的工作时,一般都能做的很好。所以年轻律师千万不要过早放弃!做到高级律师时有另一种情况,就是那个律师Technical很好,但是偏偏就不是太Sociable,交际能力不太强。他们反而初级时做到很好。到了高级时,开始要做市场推广时,反而没有做好。这种情况,一般你上到这个岗位,就会逼你有性格的改变。因为工作需要,你慢慢也会Sociable起来。也见过一些过了几年还是那么古板,慢慢有些转了法务或其他工作。结语各位CLECSS朋友们,在法律界里,其实我们每一位都是人才。如果我们没有做得最好,有时候可能是性格,能力和岗位的错配。很多年轻律师,当过了头两年沉闷的初级律师阶段,到了中级律师时就会做得很好。所以各位律师朋友们,大家工作时要耐心,不要轻言放弃法律事业。人生的路还很长呢,CLECSS会一直陪伴大家走下去!

【CLECSS 640】看看法律事业规划的一些反面例子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各位CLECSS朋友们,周三好!不经不觉,CLECSS从2007年第一场讲座开始,已踏入第9个年头,我们将于3月5日(周六)在香港游艇会聚餐。届时James会亲临香港,跟大家分享一下对法律事业规划的观察,大家切勿错过!详情请参阅今天CLECSS公众号的另一贴子《CLECSS香港游艇会午餐会》,请于2月26日(周五)前报名。引言过去,我写了很多我辅导过的法律学生/年轻律师的正面例子。今天我分享一下一些反面的例子。先说明,“反面”和“正面”都是很主观的。比如说,如果你事业一直停留在Junior Level,对某些人来说其实主观上生活很开心,因为不用承担做Senior的压力。所以今天我所谓“反面”,只是从我个人主观的角度看。想得太多这个类型我看过很多。这些年轻律师有其好处,有上进心和事业野心。很多时候明明律所和工作都已经不错,100分里有80分。但他们常常会看到律所不好的地方,例如觉得自己升职不够快,个人客户累积不够多。其实每一份工作都不会完美,他们一两年跳一份工作,到下一份工作后也发现下一份工作的“瑕疵”,又再跳下一份工作。最后回望,整个法律事业规划给人的感觉都很零散。很多雇主都不喜欢这种员工。想得太少另一种情况是,这个律所和工作前景真的不好,但他们懒得动。例如100分里只得40分,你明明看不到未来,但你事业规划太随意,随遇而安。有时候,在一个看不见前途的工作环境,一做就做了七八年。做到最后还是升不上去。另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在某个律所A做几年Junior,然后去某个公司做几年Junior,再换个领域去律所B做几年Junior。其他朋友都已经做到Senior,但自己却不断在不同的平台做Junior。这是因为自己的法律事业规划太随意,没有长远的10年计划。结语这么多年,我辅导过这么多年轻律师,有见过成功的,也见过发展一般的。不过其实我觉得这个都很主观,在我心中觉得“发展一般”的,说不定他个人主观上生活得很快乐。所以法律事业规划也要根据自己的主观因素考虑。各位CLECSS朋友们,对法律事业规划有兴趣的朋友们,我们3月5日在香港游艇会见!详情请参阅CLECSS公众号今天另一个贴子。

【CLECSS 635】年轻法律才俊有哪些特点?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今年2016年了。不经不觉,我辅导年轻法律人,已大约有10个年头。在这期间,见过不少年轻法律才俊(昨晚就跟其中一个吃饭)。归纳了10年的经验,这些年轻法律才俊有什么特点呢?(一)精力无穷法律是很需要精力的工作。有些人,到了晚饭时间,就像很疲累的样子。但我见到一般的年轻法律才俊,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很好像“劲量金霸王电池”。到晚上跟你见面时,还是精力无穷,好像再做8小时都不会类的样子。这样的年轻人,在事业初段做得多,学得多。将来升职成功机会高。(二)不断反思这些年轻才俊约我出来吃饭,一般会不断发问问题,说说现在的情况,并问我还有什么可以做得更好。其实他们本身就很优秀,不过他们有追求“更卓越”的心。他们不满现状,努力做得更好。单是这个追求卓越的心,就能让他们事业更上一层楼。(三)要我介绍认识优秀同行他们一般会要我介绍一些高他们几届的高级律师认识。因为他们很清楚,这些高级律师刚走过他们现在在走的道路,什么东西要注意他们最清楚。(四)开始注意客户累积他们会很重视跟行外的朋友(商界,投行,基金)打交道。事实上,他们很清楚知道这些人才是他们将来的客户,所以他们花在行外的交际比行内更多。(五)长相谈吐其实不一定要长得很帅/漂亮,但一般长相要有些特点,让人见面后能记住。又或者说话谈吐幽默,有个人风格等。如果没有任何特点,做律师很吃亏。结语感谢各位过去10年找过我的年轻法律人,因为你们,让我过去的人生也不凡。在此祝愿这些年轻法律才俊将来在法律界都很成功,未来10年更上一层楼!

【CLECSS 631】美国牛所合伙人的男女比例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昨天【CLECSS #630】《爱上一个不回家的律师》,不回家的律师是男的,读者问我,如果是不回家的女律师又怎样呢?其实对我来说没有分别。只不过像侯律师这种年轻合伙人,男性较多,所以写了个男性角色。事实上,如果我们看美国在中国区的合伙人(以Fab Five为例),都是男比女多很多。那女性在顶级所得发展,是否一般都会有瓶颈呢?美国牛所中国区的女合伙人比例今天,我们继续以Fab Five为例子(即Sullivan & Cromwell, Skadden, Davis Polk和Simpson Thacher;Cravath在中国区没有分所)。跟据这几个律所的网站,中国区的合伙人男女比例如下: 性别     合伙人人数     百分比 男3686% 女614% 总数42100% 从这个数据看来,美国牛所要做到合伙人,数字上还是男性占优。其实我觉得对律所而言,男或女不重要,最重要能替律所赚到钱。很多女性,因为照顾家庭关系,不一定会选择这么忙的工作。我们看看这些女合伙人在这些女合伙人当中,其中有三个很出名,都是大家平时大家会谈起的。我们看看她们的背景,是怎样做到合伙人的。其中一位,是早年北大本科毕业,后来读了Columbia的LLM。在80年代时,这个背景很少,也可以说是时势做英雄吧。另外一位,也是北大本科毕业,后来去了UCLA读JD。这位女合伙人,抓到早年少美国律师在中国区做美国IPO的时机。所以也顺势而上。最后一位是一位香港人,港大本科,Harvard LLM,在香港联交所做过,所以在做香港资本市场很有优势。所以她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成功之处。当然,她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才熬到今天的成功。结语我觉得对大部分律所而言,男或女合伙人,都没所谓。最重要是有能力做到好项目,替律所赚到钱。律所女性合伙人比较少,跟多是个人的选择。如果想做到合伙人,可以参看上述女合伙人的成功案例,她们都是找到自己的特点,在大时代里跑出。在此祝各位CLECSS律师朋友们好运!

【CLECSS 613】律师在律所/公司里的地位

作者:CLECSS
06月1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各位CLECSS朋友们,周四工作愉快!提提大家如果想参加周日早上《律师正念微讲座》,请尽快报名!(讲座以微信线上讲座形式进行,详情请看昨天CLECSS公众号的帖子)。引言以前跟某个律所的合伙人聊天,他说他们那个所没有“老大”,谁赚最多的前就是所里“最大”,有最大话语权。所以归根究底,你在律所/公司的地位来自己你的实际行为,你是否能为律所/公司提供经济价值,你是否能提供新的知识/技能?地位来自你的行为,而不是你的Title很多人,在律所/公司做的很久,都有一个不错的Title。但很多就是一个“虚衔”。有时候你即使有个合伙人Title,但生意不够,有时候也会在律所遭冷待,处境比一般律师更惨。所以,要提升在律所的地位,必须要自己做点成绩出来。把生意业绩做上来,到时候自己的钱赚到了,不需要靠人,律所地位就自然高。慢慢地,就是你把法律生意分给别人做,而不是等别人把生意分给你。你是否能提供价值很多时候,现实是残酷的,不是人品好,人Nice就可以。大家更喜欢跟一个能从他身上学习的人。比如说,某某合伙人很凶,但他什么都懂,你往往能从他身上学到东西。比起一个很友善,但什么不懂的人,长远来前者说更受欢迎。因为前者更能够提供价值,在律所/公司地位就会更高。结语当然,地位高低还有其他因素。例如一些背后的人脉关系。对于一般没有特别家底的律师们,我们但求努力最好自己,把业务做得最好,充实自己的知识,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帮助律所/公司的其他同事,打好同事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的地位就能稳步上去。在此祝各位CLECSS律师朋友们好运!

【CLECSS 610】合伙人Title重要吗?

作者:CLECSS
06月1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最近不少朋友都在Senior Associate(高级律师)阶段,正在思索自己未来的路向。例如是先去一个排名低一点的律所做合伙人,还是继续在一些排名靠前的律所做高级律师/顾问律师?因此很多人问我从我商界朋友的角度看,到底这合伙人的Title有多重要?合伙人Title有多重要?我商学院的朋友们一般会这样问我:“我要做这个领域的项目/交易,你有这个领域的律师朋友吗?”,我会介绍“XXX律所的YYY律师,XXX律所在这方面很有名,而YYY律师本身在这方面很有经验。”然后他们下一条问题会是:“YYY律师是合伙人吗?”所以由此可见,合伙人头衔还是很重要的。不同的观点有朋友以前跟我说,他们律所制度比较松散,拿合伙人Title要多交很多钱/租金给律所,既然他用律师Title(非合伙人Title)也照样可以执业,为什么他一定要合伙人Title呢?这个是很有趣的说法。我觉得如果律师做一般的个人服务(例如离婚,写遗嘱等),的确是没有分别。但是如果是一个有相当规模的正式交易,客户会谨慎很多,你是否合伙人客户眼里绝对有分别。如果你不是合伙人,客户可能根本就没兴趣跟你谈。一开始去一个排名中等的律所做合伙人值得吗如果你现在在的牛所升合伙人无望,我认为去一个排名中等的律所做合伙人,积累一些客户,将来再转回去一些排名高的律所是值得的。如果你在牛所一直升不上去,客户终归不是你的,倒不如出去闯闯,做一番自己的事业。你也不需要一辈子呆在那个中型所。将来你稳定后可以一步一步跳回去那些牛所。结语如果你一直想留在律所做乙方律师,做合伙人是无可避免的目标。到你积累相当经验,是时候闯闯。人生有不同的阶段,合伙人也是一个阶段。在此祝各位CLECSS朋友法律事业顺利,早日做合伙人!

【CLECSS 586】说说律师换行这事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今天2016年1月1日,各位CLECSS朋友们新年快乐!祝各位在2016年有个好开始!今天CLECSS很高兴收到Chancellor兄的投稿《说说律师换行这事》。Chancellor兄是一个典型的法界巨牛,在美国Top 10 JD毕业后,先后在两所顶级美国律所工作。这次很难得他分享自己换行的经验,包括怎样换行,和什么人合适换行。相信对于2016年考虑新方向的朋友们会很有帮助!(作者:Chancellor)认识梅兄多年,一直汲取良多而无多少奉献。今天就借梅兄的宝地说说律师换行这事吧。本人背景比较简单,一直是法学院科班–本科、硕士到JD毕业,中间没有工作经验。JD毕业后在纽约大所工作数年后搬到香港,在另一家大所里又混了两年多。今年快到拿年终奖之前,脑袋一热离开了律所,进入了一家大型民企做海外并购,算是到了business side。我理解还有不少律师同行有着同样的想法,尤其是通宵加班的时候。尽管我换行还不久,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几点感受吧。首先,换行是真心不易,你要找到一个机会说服新东家你可以胜任business side的工作。我在过去的2年里一直在寻找机会,但能够拿到的面试机会非常少。所以,如果你有同样的想法,任何的面试机会都不要放过,多面几次你就知道他们在关注什么,你的哪些欠缺导致你拿不到理想的offer。其次,换行要趁早。对法学院毕业生来说,如果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换,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当然到了business side也是从头做起。做了3、4年之后再换就比较困难了,因为很难定位。潜在雇主愿意面试你更多还是看重你的法律背景,希望你过去做法务。如果你坚持做业务,他们很难判断你是否可以胜任。当然,如果你已经像我一样在律所混了多年了,也不要紧,只要有耐心,机会总还是有的。第三,要做好准备。如果你像我一样,读了9年法学院,简历上看不出任何别的背景,我想你转business side会跟我一样困难。为了换行,我参加了CFA考试,到今年换工作的时候刚考过二级。而且,在我面试的时候还真是用到了。面试官问我如何收购一家美国的上市公司(有几种方式),这个对做并购出身的律师来说不难,但他接着问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合并财务报表。我很庆幸考了CFA,不然我觉得面试是过不了的。其实我觉得如果我没有考CFA,可能根本就拿不到面试。最后,我们来谈谈为啥要换行及什么样的人适合换行吧。很多同行觉得,做律师太苦逼了,经常熬夜写文件,想换个轻松点的工作。这其实是个很正当的理由,business side的工作节奏整体而言确实比律师好点,熬通宵的日子肯定是比律师少的(尤其是做甲方的business side)。有同行说做律师压力大,尤其是高级律师,在做好业务的同时还要想着开拓业务。这也是事实,但business side也是有压力的,尤其是有年度业绩考核的压力。如果你换到的是做卖方的business side,估计压力不会比在律所小。还有同行讲做律师的upside比较有限,即使做到大所的合伙人也没多少钱。这样讲不能说没有道理,尤其是你对比跨国投行及基金的MD们,但为钱转行十之八九你会失望的。除非你是转到国际顶尖的投行或基金,你会发现其实律师拿的钱还是比business side的小伙伴们高不少的,尤其是那些国际大所的global pay + COLA的同行们。而且,你换行后会发现在国际顶尖的投行或基金做到MD会比在律所做到合伙人要难,压力可能会更大。啰嗦了这么多,那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转行呢,我个人觉得是那种对商业更感兴趣,self-drive比较强,喜欢挑战自己并与人打交道,又喜欢学习新知识并愿意为转行付出努力和做好牺牲短期利益准备的人。马云说“转行穷三年”,如果你做好了穷三年的准备,就进来搏一把吧[呲牙]【注: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写上个人简介和申请原因】

【CLECSS 549】基金律师的职业规划

作者:CLECSS
06月11日 | CLECSS
继【CLECSS #540】《年底是看公司机会的好时机吗?》后,CLECSS今天很高兴再次收到李霁的投稿,讨论“基金律师的职业规划”。基金是近年律师一个热门的职业领域,希望对各位正在从事基金业务或考虑做基金业务的朋友会有帮助!(作者:李霁(洛清,Wechat: 12201479)于2003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并于2010年在Columbia法学院获得法律硕士学位,是中国律师和美国纽约州律师。李霁于2003年在君合律师事务所开始执业,并于2007年加入Linklaters从事法律服务工作。近几年她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中担任资深顾问,负责其中一个事业部在亚太区的法律事务。在从事了近10年法律服务后,李霁于2014年加入Shilton Sharpe Quarry,主要协助跨国公司和国际律师事务所招聘高级律师。)基金律师的职业规划今年陆续帮几个外资基金(PE/VC)招募in-house counsel。虽然以前做律师的时候,也接触过不少PE/VC,但今年从招聘内部律师的角度和他们打交道,视角不同,对基金内部律师(in-house counsel)这个职位也有了不同的理解。在招聘的过程中,和不少已经在这个行业的法务、以及对此行业有兴趣的律师做了不少沟通,对基金律师的工作状态和职业规划也有了不少新的认识,在这里将基金律师作为一个职业转型的方向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各位律师朋友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基金需要怎么样的律师?首先,作为PE/VC的法务,肯定需要基金的项目投融资经验。在这里,不同的基金衡量的标准不一样。一般外资基金所在的项目中,都是差不多档次的基金,这些基金都会聘请高段位的外部律师为其在项目中争取利益。为了与其抗衡,这些基金往往希望聘请在一流的中资或外资所中经过相当多的PE/VC项目磨练的律师。其次,有相当一部分基金,旗下基金数量比较多,所以在招聘中,会希望律师除了有项目投资经验,同时有fund formation/operation的经验。据我所知,在中资和外资所里,有一些专注在基金设立的团队。不过不少基金表示,在拥有过硬的项目投融资经验的情况下,同时具备基金设立及项目投后管理经验是加分的,但只有单纯基金设立经验的律师在基金圈内并非是最受欢迎的候选人。当然,不同于外部律师,基金在招聘内部法务时,也希望候选人有做in-house的潜质,比如沟通能力、业务理解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工作稳定性。对于内部律师来说,document drafting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是在项目中做好内部业务人员和外部律师之间的桥梁,确保基金的商业需求和利益充分体现在交易文件中,代表基金进行项目谈判,并根据基金内部政策把控风险。对于大部分外资基金而言,一般基金的内部律师数量不会太多,一般是一个sole counsel或者是一个legal head带领一个middle level的律师。为了在项目中保证自己的利益,legal head/sole counsel的候选人往往需要6-7年以上高强度的投融资项目的磨练。而对于不少内资的基金,其所在的项目相对而言对法律谈判要求不那么高,所以也会看到有在内资所做了3、4年左右的律师,耐不住寂寞,早早地去内资基金做in-house。当然也有少数规模非常大的基金,本身法务团队就很大,愿意培养初级或中级律师,那就另当别论了。基金法务的职业发展方向如前所述,基金一般是只有一个sole counsel或者是一个legal head带领一个很小的团队。由于基金对专业背景要求比较强,在招聘相似资历的律师时,相比公司,能给的预算会宽松很多。但是介于基金内部律师的职位比MNC少很多,每次出现一个基金的职位时,往往竞争会很激烈。对于律师进到基金后的执业道路,还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的。在我的朋友中,有些律师成功转型做了前台,当然这在内资的基金中会更常见,而且男性居多。客观的说,在内资的基金中,法务的地位并不如外资基金来的重要,但所幸比较容易转前台,对于喜欢做投资业务的人来说,通过转前台让自己在事业有更大发展空间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外资基金做法务的朋友中,有选择回到律所做基金方面的合伙人的,也有去相对规模小一些的基金做了legal/operation方面的合伙人的。需要指出的是,在外资大基金中转前台相对是比较困难的,但这不也妨碍你将来去相对小型的基金中找到自己更大的空间。至于从一个基金转换到另一个基金继续做法务的,倒是真的不多。究其原因,对于基金法务而言,同一档次不同基金的法务,从待遇到处理的业务大同小异,实在没有必要换地方;对于基金而言,不同档次的基金之间,自认为高档次的基金基本不会考虑看低档次基金的内部律师,此外,基金更倾向于选择走在更前沿的律所的律师,因为在基金看来,在这个市场上,已经在基金的法务,从性价比上而言,不如从律所出来的PE/VC律师候选人更有竞争力。此外,值得提一句的是,虽然都叫法务,基金的法务是不太可能再转到MNC去做法务的,鉴于两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区别,处理的法律事务也非常不同。所以,综上所述,基金法务的职业规划和公司法务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在律所做PE/VC业务的律师和M&A的律师,都有转型去MNC做法务的可能性,但在转基金法务方面,尤其是对一流的基金而言,有充分的PE/VC经验的律师占有很大的优势。不过,一旦成为基金律师后,其在基金圈内的流通性并不大,以法务的身份跳槽机会不多,意义也不大。但好处是可以有机会转型成前台,也有可能帮你积累将来做合伙人的业务。不过话说回来,不是所有律师都想做基金前台业务,毕竟看项目搞投资往往不是律师的强项;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在做了n年法务后,放弃高薪而稳定的生活,从甲方转换成乙方,去律所单干的。所以,各位在转行基金之前,应该想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注: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写上个人简介和申请原因】

【CLECSS 542】中产律师能否跻身上流社会?

作者:CLECSS
06月1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很多人都把医生和律师界定为中产阶级(middle class)。例如,一个中国大城市的律师,做了5年至15年后,理论上月薪应该有人民币几万至十几万元不等。当然有些较成功的合伙人,年收入达几百万至几千万元,这样可以算是中上阶级(upper-middle class),但你仍然不会视之为上流社会(upper class)。以前我在斯坦福商学院读硕士时,其他来自香港的同学们很多都是顶级富豪和政界人士的第二代第三代。那时我就想,律师能否也靠自己努力跻身上流社会?律师中产的局限性之前我在很多文章提到律师的局限性,主要有三点:(一)律师是乙方(服务提供者),处于食物链比较下游的地位(当然如果做了公司GC法务总监会较为近甲方)。(二)律师按小时收费,即使不休不眠,赚钱终归有限。(三)正是因为律师平时忙碌,终归不能像上流社会一样终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大家如果有看Jane Austen等英国文学,会知道那些贵族地主终日开Party)。所以即使繁忙的律师们获邀请参加这些活动,你也不一定有时间去。律师跻身上流社会如果律师要跻身上流社会,以下是必备条件:(一)本身至少要有“中上层社会”的财富,因为跟上流社会交际,在平时生活上不能差距太远。要有比较好的房子,车子,例如大家聊起车,即使你不一定能买最贵的,聊起来也知道别人在说什么型号。另外,混上流圈活动本身开支也不少。(二)要有一些能混进去的“途径”,所谓“途径”,有很多种,例如有个名校学位(牛津,剑桥,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可以参加各种校友聚会,以后可以一起活动。又例如,你特别擅长某种运动(例如高尔夫球),也可以例如这些技能混进去。(三)人到无求品自高,大家尽量在食物链上往上游位置靠。有一天你作为律师倒过来介绍生意给Bankers,社会地位自然会提高。结语各位努力在社会阶梯攀爬的律师朋友们,有上进心固然是好,但也不要太刻意勉强,一切顺其自然。我们律师可贵之处,在于我们所在的工作有意义,维持社会公义,帮助别人。是否能攀上社会阶梯的最顶层,这些都是虚名浮云。能攀上去,固然是好,没攀上去的,我们继续坚守我们做律师的本分,越脚踏实地,生活越踏实。祝各位CLECSS朋友们好运!【注: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写上个人简介和申请原因】

【CLECSS 540】年底是看公司机会的好时机吗?

作者:CLECSS
06月12日 | CLECSS
继【CLECSS #488】《律师去海外留学的最佳时机》后,CLECSS今天很高兴再次收到李霁的投稿,讨论“年底是看公司机会的好时机吗?” 。相信这是很多法律人关心的题目,希望对各位正在考虑转法务的朋友会有帮助! (作者介绍:李霁(洛清,Wechat: 12201479)于2003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并于2010年在Columbia法学院获得法律硕士学位,是中国律师和美国纽约州律师。李霁于2003年在君合律师事务所开始执业,并于2007年加入Linklaters从事法律服务工作。近几年她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中担任资深顾问,负责其中一个事业部在亚太区的法律事务。在从事了近10年法律服务后,李霁于2014年加入Shilton Sharpe Quarry,主要协助跨国公司和国际律师事务所招聘高级律师。)转眼间,已经来到2015年年底。不少律师朋友会纠结,年底该不该看看公司法务的机会,或是等到明年开年再说呢?但是又生怕错过了年底的好机会。鉴于不少朋友见面就问这个问题,我借此机会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年底是看公司机会的好时机吗?和公司其他职位一样,法务职位空缺的出现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新设的职位(new role),顾名思义,以前没有这个职位,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新设了这个职位。第二种是替代的职位(replacement),这个也很好理解,就是这个职位上原来雇佣的员工因为各种原因离职了,所以公司要招这个职位的替代者。首先,到了年底,new role 肯定不如开年多。公司新设职位是和预算挂钩的,所以基本都是在新的财年(通常是1月或3月)开始就做好的,到年底,一般公司不会开设新的法务职位。当然,不排除有些公司刚进入中国或决定组建法务部门,或因为内部重组或外部兼并收购,要求在这个时点放出新的招聘需求。其次,关于replacement,任何一个时候,某个岗位走了员工,都会立刻启动新的招人程序。当然,也有个别公司因为业绩不好,在某段时期采取只走人不招人的政策(headcountfreezing policy)。不过到了年底,员工主动离职的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公司的年终奖都是在当年年底或次年的2、3月份发放,而这笔奖金往往占到工资收入的10%-20%,甚至更高。此外,大部分员工调薪也在第二年开年,为此对新工作的薪资涨幅也会有所提高。因此,不少律师即使在这一年愿意看机会,到了年底也相对谨慎,除非特别好的机会,否则不会轻易离职。但这并不代表年底就没有机会了。首先,必然有人因为各种原因离职,所以从绝对值上讲,仍有不少replacement会在年底出现,虽然相对年头和年中少一些。其次,仍有一些new role 因各种原因没有招聘到合适的人,依然在市场上。所以总体来说,职位还是不少的,只是可能没有前几个月多。年底是否适合看公司法务的机会?既然机会不是那么多,是不是年底就不适合看机会呢?换句话说,是不是等到明年3、4月份机会更多,才是看机会的好时候呢?其实不然。首先,机会不多不代表其质量不高,关键还是要看这个职位是否适合你。其次,年底机会是少了,但在这个市场上跟你竞争的候选人也减少了。前面提到过,第二年的年终奖和调薪机制,无形中筛减了众多主动放弃在年底看机会的候选人。再次,对于公司来说,每个职位都是有招聘周期的,尤其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找到合适候选人的职位,到年底如果依然空缺,在公司做第二年预算的时候,就会存在被裁减的风险,所以往往要求候选人在年底前到岗。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所以愿意在年底看机会并立即上岗的候选人的数量减少了,这也无形中增大了这些候选人的成功率。综上所述,找工作是要看缘分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很重要,所以不用太纠结现在是不是看机会的好时机,而是应该问自己,现在是不是需要看机会,是否需要通过一个变动,给自己带来新的发展和规划,这才是最重要的。【注: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有兴趣加入CLECSS 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写上个人简介和申请原因】

【CLECSS 521】其他职业出身的律师们

作者:CLECSS
06月1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对于很多律师来说,律师是自己的第一份职业,但也有很多其实第一学位不是法律,先做了几年其他职业,才转行的。这些其他职业出身的律师们,让法律界更多元化,往往他们的专业成就不差于第一份职业就做律师的,甚至有些情况做得更好。以下是三种常见的情况:老师记者出身很多律师,以前都是做老师或记者的,一般而言,他们的文字功底和表达力都很好。就像香港联合交易所总裁李小加,以前也是记者出身,后来去了美国读JD,成为国际律师,再转进去香港联交所的。如果大家又看过他写的文章,例如对“同股同权”辩论的分析,都可以看出他文字功底很好,表达能力很强。所以一般来说,老师或记者转律师的,一般都做得不错。金融类出身的很多律师以前是会计师或Bankers。他们无论从知识或人脉上,都有着很大的优势。如果你做金融律师,你以前的会计或金融知识就很有用,可以看懂财务报表和数据分析。另外,如果你做了很多年会计师或银行家,你以前的商界同行也会有不少生意转介。所以,很多律所也很喜欢招这种背景的律师。其他专业人士(例如医生,工程师)出身的一般医生和工程师做事都很仔细,很谨慎。因为工作关系,他们已习惯做事一丝不苟,不能有丝毫错误。医生和工程师不一定口才了得,但他们一般做文件比较小心,而且逻辑性强,所以也很合适做非讼律师(例如医生可以做生物科技),处理繁复的文件。此外,也很合适做知识产权等需要理科知识的工作。结语–第一职业做律师好?还是先做别的好?很多朋友会问我,律所在招人时,到底喜欢那些直接本科/硕士读法律的年轻人,还是喜欢那些先做其他职业再做律师的。这个视乎不同雇主而定,有见过前者,也见过后者。前者年纪一般较小,较容易培训。后者做过其他职业的,做事更成熟,而且他们做过其他职业,眼界更广,视野更阔。但有些合伙人不喜欢招聘年纪大的,觉得培训一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甚至比自己大的)不方便。个人喜见法律界多一些不同背景的律师。无论你是直接第一份工作做律师,还是后来做律师的,都是法律界宝贵的多元化元素。有了你们这些不同背景的CLECSS朋友们,让中国法律界更精彩!【注: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写上个人简介和申请原因】

职业规划 / 共有175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