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技能 / 共有209篇文章

【CLECSS 155】法律人把握第一个机会

作者:CLECSS
07月0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最近很多文章,教大家如何进入顶尖律师事务所,如何开拓客源。但是进去后,更重要的是,是怎样把握好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现在社会(尤其是法律界)竞争那么大,律师的替代性很高,大家很多时候只会有一个机会,如果上司/客户仁慈,大家第一次做得不好,可能有第二个机会,但断不能期盼有第三个机会。有些年轻律师不幸地被律所淘汰出去。今天我们就谈谈如何把握好第一个机会。进律所后的第一个机会你会听到很多前辈说,当你拿到第一份差事时,你要“尽心尽意”努力去做,这个固然重要,但不足够,更确切的做法,是要尽快了解“游戏规则”。进去律所的头两个星期,可能是蜜月期,有些迎新活动,很多项目你还没有上去,那时候就要多了解律所的文化和人事关系。当你拿到第一个差事时,草拟一个法律备忘录,到底谁Review,他有什么要求,律所一般有什么格式,模板问谁借,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谁。这些都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正如你当年考试前除了读书外,你也会去了解拿A的“游戏规则”。一般如果你第一个差事OK,第二差事就会来,到第五个差事过后在律所就会稳定下来。拿到客户的第一个机会不同客户的要求其实差异很大的。同样地,你要在最短时间了解你客户的要求。因为是第一次合作,机不可失,所以在初步接触时要充分了解客户到底的侧重点在哪里。一般而言,一般客户最重要的是你替他解决法律上的问题,问题解决了,文件写得怎样不重要。但如果你的客户是一个大所出来,大公司的GeneralCounsel,他对你的专业期望可能不只如此,可能对你文件的内容和格式有更高的要求。曾经听过一个律所,因为文件钉装问题,客户就换了律师,所以头一个机会一点也不能马虎。结语– Show Me以前在美国读JD 时,所在的州在密苏里(Missouri),Missouri 又称“Show-Me State”。意思说,“你说你有能力,但我不相信,如果你真的有能力,请证明给我看”。同样地,你拿到第一个机会后,就是要“证明”给合伙人/客户你能力的时候了。祝各位CLECSS 朋友好好把握好自己得来不易的第一个机会,在法律事业上启航都有个好开始!【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Alumni 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111】律师和英文口语

作者:CLECSS
06月29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一个典型的中国考生(包括法律学生和年轻律师),考托福(TOEFL)和雅思(IELTS)时,会出现写作语法,阅读理解分数很高,聆听和口语分数很低的情况,例如托福IBT前者26-29分,后者23-25分,分数拉出来才刚过100分。口语其实是我们交际上(尤其如果法律业务涉外)的第一步,如果你在客户或法律专业圈面前英语表现出不自信,将会影响大家对你整体印象的评分。那么,我们就要掌握好说英文口语的机会:工作上的机会即时我们英语写作上多么熟练,也不代表我们英语口语能说得好,应为这关乎口音和即时反应。如果你在外所的话,可以争取多跟团队中的外国律师一起合作,平时多争取机会跟他们讨论项目,很快你就在英语能上一个层次。以美国律所为例,很多中国区的合伙人(例如Debevoise香港分所)都是老外。(这让我想起一个大陆律师朋友在香港学习粤语的故事。他告诉我,之所以学习粤语,因为想跟香港联交所的人沟通好一点,如果你说粤语,他们就会“没有那么官腔”地跟你沟通,沟通多了,粤语自然好)。除了自己团队外,客户也是一个很好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即使我们有时候可以用电邮沟通,但是有时候能听见对方的声音,能加强跟对方的关系。每次当电话挂线时,回想一下自己刚才的英语表达有没有问题,例如表达是否太“中国式”的英语,或是否能更简洁地表达同一个意思呢。例如You do not need to(5个字)…其实You need not(3个字)…就可以表达同个意思。学习和社交的机会如果大家在读LLM或JD,一定要争取这一年或三年的机会。我们跟中国学生平时一起玩固然好,但是求学期间是说英语很宝贵的机会。大家平时在课堂上要争取机会发言,脸皮厚一点,因为你是外国学生,要是真的说得不好,也没有人会说你什么,可以一笑置之。在社交上,无论喜欢与否,也要参加本地美国人的活动,例如去酒吧看球赛,去讨论美国政治,去参加Halloween Party,去美国人家里吃Thanksgiving Dinner。这些都可以加强跟Native Speakers的口语交流。如果你没有出国的机会,也可以多参加国际法律辩论比赛,增加自己说英文的机会和自信。文化和自信其实很多中国法律人都把英语写作和阅读练习得很好,那我们的口语上还缺乏什么呢?其实很大程度是两个元素,文化和自信。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实口音并不是很大的问题,美国人自己本身就有不同地域的口音,印度人口音也很重,但跟美国人沟通好像问题不大。所以更多是文化和自信的问题。平时多观察美国本地人的交流(如果没有机会在美国生活,也可以看看美剧)。你要多了解他们平时聊什么,其实基本上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基本上没有东西会被认为说错,所以什么东西都敢说,这也是这种文化表现出的自信。在【CLECSS 86】《律师的自信和正能量》,也谈及过律师建立自信的方法,有自信的律师说英语就更流畅,更有说服力。再加上【CLECSS 93】《律师学英语》和【CLECSS 98】《中国法律人如何阅读英文条例和个案》,就事半功倍了。在香港工作的CLECSS朋友,大家工余时间随时欢迎跟我们学习一起练习英语!当然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粤语也可以。【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Alumni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108】中国法律人怎样阅读英文招股书

作者:CLECSS
06月29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最近两天,阿里巴巴成为全球焦点。如果想多了解这个世纪IPO项目,除了听马云的Roadshow演讲外,最好能自己会看英文招股书。除非你本身是资本市场律师,一般都会被几百页的招股书吓怕。其实,招股书只要看重要部分就可以,今天我会跟大家谈谈怎样看英文招股书。第一步,看看项目谁做的当我拿起一本招股书,我最有兴趣是这个项目是哪个律师事务所做的。以阿里巴巴的F-1为例,你会在首页看到公司律师是Simpson Thacher & Bartlett,承销商的律师是Sullivan & Cromwell,都是美国Vault 10的律师事务所。然后翻到Legal Matters章节,你会发现方达是公司的中国律师,金杜是承销商的中国律师。Maple & Calder是开曼群岛律师。然后,直接去看MD&A一本英文招股书,其实很多部分都是比较标准的。最核心的章节,不外乎是“Management Discussion & Analysis” (管理层生意和分析,简称MD&A), Business (公司业务)和Risk Factors风险因素。如果时间有限,可以先看MD&A。首先,你可以了解到公司盈利的模式和元素。例如,以阿里巴巴为例,它把收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中国电商(零售,批发),国际电商(零售,批发)等几个元素。然后会分析开支和税务等怎样影响盈利。通过每个时段的收入/盈利对比,你就会清楚了解到公司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做得不好,为什么做得好,为什么做得不好。再看业务和风险因素看完MD&A后,你基本上了解到这个公司怎样赚钱,看公司的Business业务部分,就会很轻松。在这个章节里,你可以看到公司的目标,理念,价值观,竞争力,和未来远景。也会看到公司的供应商和客户。以阿里巴巴为例,业务非常广泛,由于电商的营销概念可能比较难理解,这个F-1的特点是它放了很多生活实例,让大家能清楚明白这个生意具体怎样运作。你一边看这个业务章节,一边会回想刚才的财务章节,你就发现跟财务部分很吻合。当然,你看到的都是公司比较正面的一面,你要全面了解公司,就必须把风险因素也翻一下。以阿里巴巴为例,你会发现招股书列了四大风险因素类别(一)跟生意/行业相关风险(例如行业激烈竞争);(二)公司架构;(三)在中国做生意的风险;(四)买卖ADS的风险。而第二点为例,这是美国资本市场富弹性的表现,只要公司披露风险就可以,不会像香港联交所因为“同股同权”原则而拒绝了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大家可以参考【CLECSS 101】《法律和金融的变革》。总括而言,大家无论是想多了解资本市场,练习英文阅读,或是出于其他原因,有空多阅读英文招股书也是好事。招股书是对公司业务最全面的分析,能看懂招股书,就会大大增加对该类型公司和行业的了解,等于读了个Mini-MBA。今天说到这里,各位CLECSS资本市场的律师以后多交流!【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Big; Do Big”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Alumni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99】律师的逆境智商 (Aversity Quotient)

作者:CLECSS
07月0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各位年轻的律师朋友,除非大家出身家境特别好,有人关照,否则出道头三年必然很辛苦,可以说是身处“逆境”。要熬过这段日子,首先要知道自己面对什么问题,才针对该问题解决。对一般年轻律师而言,“逆境”来自几个原因,今天就以以下两个情况为例子:(一)工作量太大,工作时间太长;(二)身处低位,要处理跟老板,客户,和其他同事的关系。关于怎样处理律所人事关系,可以参考:【CLECSS 30】《律师怎样处理律所的三种人事关系》。(一)以攻为守,反客为主面对这个工作量大的问题,大部分人会把自己的要做的事情列出来,预计今天有12小时工作,把6件事情分布在这12小时工作,每2 小时做一件事情。但更积极的做法,是把试试更积极地用9小时完成这6件事情,然后交了作业后反问Senior有没有其他事情。简单来说,就是“Kill the assignment; before the assignment kills you”。这样一来自己会有成功感,二来Senior会很Impressed,三来自己本来凌晨12 点下班,现在可能就9点下班,回家看看电视,心情会好很多。你拖到12点下班,睡眠不足,明天只会恶性循环,工作效率更低。(二)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你在大学毕业时,可能在校都很优秀,是学生会主席,学生干部。你习惯作为一个领袖。但是当你从学校走进律所时,你有一个StudentStar 便为全公司最低位的一个人。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吩咐你工作,你做到不好时别人要会骂你。这样的话,就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首先,你要明白这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你再不是那个人人敬仰的学生会主席,你只是一个律所的小律师,那就按你的身份努力工作。当然,只是表面的行为,这不妨碍自己内心有更大的理想,你一边工作,可以一边想想未来,五年后,我的成就肯定就不只那位比我年长五年的Senior现在的成就,所谓莫欺少年穷。人只要有志气,万事可成。由于篇幅有限,今天就只能谈两种最常见的“逆境”处理手法。人,尤其是年轻人,最重要是积极进取,现在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未来,越多人看不起自己,就要越喜欢自己,努力工作。只要相信,明天一定会更好。

【CLECSS 98】中国法律人如何阅读英文条例和个案

作者:CLECSS
07月0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各位CLECSS 朋友,今天的文章《中国法律人如何阅读英文条例和个案》是写给涉外的中国律师,及正在海外读LLM/JD的法律学生的。大家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明明你明白句子/段落的大部分词组,但加起来就不明白其中意思呢?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大家一些思考。阅读英文条例第一步,你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没有看明白。有几个可能性:首先,你虽然认识每一个英文字,例如”without”,“prejudice”, “to”, 但加起来“withoutprejudice to” (没有不利于)是一个法律片语,有法律的常用习惯,你就不一定能理解了。如果是这个原因,倒也简单,你把条例的句子你看不懂的地方圈起来,看看法律字典,慢慢你就会理解。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因为英语的句子结构与中文句子的结构不一样。英文的句子比中文句子长很多,很多复合句(complex sentences), 常常有很多逗号(comma), 一个句子就半页纸。这情况下,就很考自己的英国文学修为了。以前我因为中学时代已经习惯看英国文学原著,所以已经习惯这种半页纸的复合句。对于少接触英文复合句的朋友,可以把句子分拆,画个图出来,主语,宾语,行动,条件什么等。也要注意英美的条例很多Cross References (例如在不抵触第X 条的情况下),常常要你翻到其他条例看。这些其实也帮助你去理解这个条例。所以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大家必须把这些Cross References也全看了。阅读英文个案普通法是以个案为基础的,因此一般英美的个案会比中国的“指导性案例”复杂很多。对于一个LLM/JD 学生而言,首先是要弄个Case Brief 的Template。每看一个重要个案,都要把重点写在这个Template里。例如Parties, Facts, Issues, Arguments, Rulings, Dissenting views 等。你把这些都填进去这个Template里,第一确定自己看过这个个案并某程度上消化过。二来将来考试前复习起来也方便。至于Study Aids,坊间有很多选择,比较多学生使用,美国那边比较多使用Emmanuel和 E&E; (Examples & Explanation), 英国那边比较多使用 Nutshells,Nutcases等。我自己喜欢自己的笔记自己写,因为我确保自己明白其中内容,但考试前会用一下E&E; (Examples & Explanation),通过做练习题,可以思考一下其中的Issues,然后对比一下E&E;里面的答案,看看自己有没有想错或遗漏的地方。对于一个涉外律师而言,以上的技巧也可以使用。英语法条个案阅读建议对于读JD 的朋友而言,其实在进法学院前,LSAT的考题,已经是很好的练习。例如,Logic Game 和Analytical Reasoning 对看法条的逻辑关系很有帮助;阅读理解对于快速看个案很有帮助。所以LLM和涉外律师,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读LLM或入职前,做一些LSAT 的练习题,对看英文条例和个案会很有帮助。另外其实现在网上就有很多英文的免费素材,例如各地的英文条例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大家可以去http://www.legislation.gov.hk/blis/eng/index.html看看香港的双语条例。先看英语的,如有不明白,再看看中文的翻译。把握好英语阅读,让我们中国法律人能扩大视野,接触很多世界不同的法律思维。希望各位CLECSS朋友能努力阅读,增加我们的接触面和世界观,让我们的中国法律界更多元化更精彩!

【CLECSS 93】律师学英语

作者:CLECSS
07月0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我以前在外所的北京和上海分所个工作时,都会碰见这个情况,手下的法律助理的素质非常好,名校毕业,很用功,很积极,工作态度非常好,但是就是英语差了一点,其在翻译时会体现出来,你会发现他们英文文件翻译为中文都翻得很好,但中文翻为英文都不行。这个其实不是什么“法律英文”问题,这个更多是“一般英语”的根底问题。一般英语虽然我是在香港出生长大,但也曾经出现过“英语危机”。我小学时是上“中文小学”的,所谓“中文小学”,就是除了英文以外,其他学科用中文上课。我中学时上的是“英文中学”,就是除了中文和中国历史外,其他学科用英文上课。所以当我升中学时,就面对很大的“英语危机”。英文成绩一直在中下游。后来在实行了三年计划,力求到高中时英文班里考到第一,果然高考时英文也考A了。首先,头三年要把英语打好,要从英国文学着手,那时把所有经典文学都看了一篇,无论是Charles Dickens, Jane Austen, Shakespeare 的经典文学,到Agatha Christie的侦探小说,都全看了,每到不懂的词语,都用笔记抄下来。好在当时后电子词典刚推出,省了不少时间。打好三年的英国文学基础后,就在高中时开始转读保障,看英文报章和杂志,例如Times等。每次遇到写的好的句式,都会抄下来,写文章时试试应用。经过中学时代几年的训练,去读法学院时英语已很稳固了。法律英语所谓"法律英语",其实就是一些特别的词组和句式。例如平时很少会有“without prejudice to” 等句式,但在法律上常用。如果你完成一个完整的普通法学位,例如英国的LLB或美国的JD,三年不断看英文法条,不断看英文个案,基本上这种句式已深深进入脑海。但如果你只是去读一年LLM,或在工作上偶然用上,就要下很大的苦功了。最好买本中英对照的法律字典,每次碰上法律句式都可以抄下来。这个要考记忆和多应用。尽量争取去外所或涉外内所工作,这样会让自己有多些应用法律英语的机会。CLECSS 在2011年9月曾经做过英文写作的讲座(里面提到很多大陆律师最常见的英语写作错误)。大家有时间可以去我们网站重温一下:http://www.clecss.com/?page_id=7.人生要做成一件事情,最终也是要靠自己努力。我也是在过去七年的时间不断在论坛上写文章,回答各位的问题,中文才贴近大陆朋友的写作风格。祝各位CLECSS朋友未来一年英文大跃进,以后CLECSS聚会时多练习英语!

【CLECSS 86】律师的自信和正能量

作者:CLECSS
07月0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律师是个很高度竞争的行业,因此,你必须要在客户或同行面前表现出高度自信。一般律师过了头三年后会慢慢建立自信,但在高度竞争的社会下,最好是刚出道时就显露自信。我们先分析一下律师自信的源头。(一)经验建立的自信作为一个律师,最重要的是,客户问道你的问题,或项目对家律师挑战你的问题,你能轻松应对。这是要靠自己的经验累积的。如果客户问你一个上市问题,你说“根据《香港上市规则》第X条,应该会是这样的…”,这个并不足够。如果说,我上次中国银行上市的项目,当时是这样处理的…”。这样的话,说话会有底气有自信很多。所以由此可见,出来头几年,要尽量争取多做些项目。所以总结来说,就是要“接得上”客户的问题,和对家律师的挑战。如果你担心自己“接不上”,在开会时就会窃场。所以一定要尽量把法律读熟一点,多做一些项目。只要你能多“接上”几次,你就会建立起自己的自信。(二)借助其他标签和外界物当然如果你是出道头三年时,很难积累足够的经验。有时候要借助一下律所和学校的名称,例如你说自己是Sullivan& Cromwell 律师,哈佛/耶鲁/斯坦福毕业,那“江湖”上也会给你一些“薄面”。这样一开始就可以建立自信。但当然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从VaultTop 5 或美国T3 法学院毕业,这样的话,就要再靠其他外物。例如得体的穿着和打扮。另外,人总有自己特别的一面。例如,开会时,大家在休息时段喝咖啡,你上过一些冲咖啡的班,你可以在分享一下自己对咖啡的知识,任何让大家留下印象的东西都可以让自己有成功感,从而增加自信。(三)相信自己最后,必须相信自己做得来。这个世界竞争那么激烈,机会那么小,不能那么谦虚。如果自己也不相信自己,没有人会相信你。如果合伙人问你是否兴趣做个PE项目,但你以前完全没做过,不能因担心自己做不来而退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必须相信自己一定做得来,通过不断尝试,自己总有一天会“熟能生巧”。只要取得相当相关经验后,自信就会产生。自信是循环的,越多自信,做越多事情;做越多事情,就越有自信。我自己本身并不是一个很外向的人。但通过多年来的论坛和讲座经验,现在别人问我关于法律执业和事业规划问题,现在也很有底气和自信跟别人解答。因为听了多年来大家的故事,在脑海里有很多真实的材料,我深深知道我跟别人说的都是有根有据的,慢慢我在法律教育和职业规划方面就建立了自己的自信。我希望CLECSS朋友也能通过不断的接触,不断的尝试,积累经验,最大化自己的自信和正能量。

【CLECSS 84】律师怎样多交商界的朋友

作者:CLECSS
07月0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律师,很多时候很容易身边有一大批律师的朋友。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专业话题,共同的教育成长背景。但是律师之间,多多少少有潜在的竞争的关系,如果要开拓我们的生意领域,则要多认识商界的朋友。我分别在商学院和法学院读过,发现一个现象,法学院的人很有兴趣认识商学院的人,但商学院的朋友则不是太有兴趣认识法学院的朋友。关于这个现象,可以参考【CLECSS 69】《律师的上下游》。(一)工作上的关系这个是最有效认识商界朋友的方法。例如你做PE/VC 的律师,就会结识很多PE/VC界(例如Blackstone, Bain, Carlyle等)的朋友。起初他们跟你都是上游下游的关系,但当你在这个领域做得久了,认识的人多了,有时候PE/VC界的朋友会反过来问你最近有什么项目介绍。这样的话,你对你商界的朋友就能体现出价值(AddedValue)。当然,这个也很视乎你做什么类型的业务,比如说,你每年做几个中型的M&A;,其实你接触到的就是买家和卖家公司,和几个专业机构,接触面远远比不上PE/VC律师。所以在自己选择领域时要小心选择。(二)专业协会举办的讲座和社交活动以上“中型M&A;”律师的例子,可以多参加一些专业协会的活动,例如一些投资并购相关的协会。如果可以的话,最后能做到该等协会的法律顾问,进入那些专业协会的核心,那就可以认识了很多投资界的人士。即使不能做那些机构的核心,也可以利用讲座前后那30分钟跟参加讲座的朋友交流。至于怎样能在短短的交谈中维持以后的后续关系(Hook),也可以参考我之前那几篇文章。主要是一定要找到“共同话题”,再“深化关系”。由于参加会议的都是投资界人士,相信要找到话题并不是很难。但是否能“深化关系”,很是否每一个人在这方面的天分和技巧。当然,后续的打球,爬山,旅游等也是很好深化关系的机会。(三)校友关系法律界的人,想多跟商界的人交流,就不能让商界的人觉得你“很功利,很想拿生意” 的感觉。这样只会让商界的人(假设是商界大牛)看不起,最后也不会拿到生意。校友聚会是一个好的场合,让大家在没有压力,没有利益关系的情况下交流。你可以很容易通过通过校友活动认识其他学系的朋友。我自己美国斯坦福商学院(GSB) 毕业,当然本身认识很多商学院的朋友,也能通过这个再认识其他顶级商学院的朋友,因为M7 (Stanford GSB, HBS, Wharton, MIT Sloan, Chicago Booth, Northwestern Kellogg,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的朋友本身就很Sociable, 很喜欢聚会。但即使我没有再去读商学院,我也可以通过WUSTL 认识Olin MBA/EMBA 的朋友。在上海就有很多Olin 的 EMBA高管毕业生。真诚的友情才能持久这些年来,虽然我也是法律圈中其中一个人脉比较广的人,但是跟很多Social Butterflies 并不一样,我跟每一个法界商界的朋友的交情都有一定深度。七年前开始,我通过论坛和讲座,认识了大家,聆听了每一个人的故事,见证了大家的成长。你们的故事,也成为我成长故事的一部分。对我来说,朋友就是朋友,无论你多Senior, 多Junior, 也是我的朋友。以上认识商界朋友的方法,只是一种认识方法,但认识后,只有最真诚的友情,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无论大家是出于生意考虑,或想多认识其他法律界/商界的朋友,很欢迎大家参加我们9月5日晚上7时在香港律师会会所的聚会。我们几个发起人在法律圈多年,各自会邀请自己的商界朋友参加。期待在9月5日见到各位! 报名请写电邮去clecss.education@gmail.com,写上自己的姓名及机构名称。谢谢!

【CLECSS 81】律师写招股书的各种事儿 (Prospectus Drafting)

作者:CLECSS
07月0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对于资本市场律师来说,说起IPO,肯定会想起Printer, 会想起那些无日无天写招股书的日子。当中的苦跟乐,就好像吃片苦瓜一样,苦中带甜,甜中带苦。以香港IPO为例,一般涉及到Global Offering (144A/Reg S)的都会找美国律师写Business, Financial Information (MD&A;),RiskFactors 等部分,其余的部分例如Connected Transactions, Statutory & General Information 等会找香港律师写。Business Section写生意部分时,最基本的是要事实的描述正确。有三个东西要特别主意:(一)这个招股书既是一个法律文件,又是一个销售文件。在写作时,首先第一步要清楚了解到公司的RevenueModel 和Business Segments。并不是单单平铺直叙地说公司有多少个餐厅,有多少设施,而是要突出其盈利点,与后面的FinancialInformation (MD&A;)的结构和数据吻合。(二)语言方面,由于客户大多是中国公司,所以招了不少LLM毕业的中国学生,方便跟客户开会,但是很多时候头几年的英文也不一定写得很好,所以应该跟律所的nativespeakers 互相配合。(三)写招股书时,经常保持怀疑的态度,一边写,一边问公司拿supportingdocuments,不易轻易相信任何一方的口头说法。Financial Information (MD&A;)财务资料,又称MD&A;, 可算是全招股书重要的部分。有时候专业投资者就主要看这个部分。所有财务报告已在附件中,那为什么我们又要写个MD&A;章节呢?有时候数字本身你只能看出一个事实,例如盈亏,但为什么盈,为什么亏呢,那就是看管理层分析了。简单来说,就是让这些数据在投资者眼中“meaningful”(有意义)。要注意:(一)对于初写招股书的人来说,不用太恐惧那些财务数据,因为其实用到的财务知识不太多,都是一些基本的规则。在研究盈利上升的原因时(例如说因为本年开了新餐厅),除了看P/L外,也看资产负债表,看看是否吻合;(二)很多初做MD&A;会问到底盈亏的分析要写多少层(例如,收入增加因为去酒吧的人增多,去酒吧的人增多因为世界杯。。。)这个原因可以无限地分析下去,我觉得一般分析两层就可以。可以把第一层写出来,让后第二层自己做个内部Back-up。Risk Factors 风险因素往往会把你跟客户处于对立面。因为你在写一些客户不好的事情。(一)要耐心解释给客户知道,这个披露其实是保障公司本身的,将来客户就不能说你隐瞒而提出诉讼。(二)风险因素也必须跟Business,MD&A; 一致,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相同的句子会在不同的部分重复。(三)很有趣的是,香港的招股书还有一段是关于“中国的风险”的,这是中国经济开放早期的风险,但现在其实风险不是太大。由于篇幅有限,今天就只能写关于美国律师写招股书的部分。如果各位CLECSS的朋友在香港写招股书期间有时间忙里偷闲,不妨约我出来喝两杯,交流其中的苦与乐。资本市场的律师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们不失为我们金融市场的建设者,我们大家为他们的努力致敬!

【CLECSS 72】法学院校友对事业有多大的帮助?

作者:CLECSS
07月0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在我母校美国斯坦福商学院(GSB)常常有个笑话,就是一半的校友做PE/VC,一半的校友做创业,所以一半的校友送钱给另一半的校友。当然这是一个很理想化的Model,事实上没有那么简单。但是,这让我想起另一个问题,校友对我们事业有多大呢?我们之所以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投资在教育的钱不少,例如一个常春藤的LLM的几十万人民币,这个钱也包含学校的Goodwill和校友网络的价值。校友的广义说到校友,我们很多时候会想起学校,一般来说,名校的毕业生向心力较大,例如,Oxford 牛津,Cambridge 剑桥,Harvard哈佛,Yale 耶鲁,Stanford 斯坦福 可能在中国是最有名的五所外国大学,因此归国的学生会纷纷成立校友会,互相关照。其他学校,也各自有各得校友会。但是说起Alumni,其实不只学校,例如你参加过JESSUP 国际法庭辩论比赛,也就是JESSUP 的Alumni;你参加过CLECSS 讲座,也就是CLECSS 的Alumni。如果我参加过JESSUP,是我人生中一个很好的回忆和体验,我在招聘时,也会很乐意招一个JESSUP Alumni。校友的质量那到底校友对我们的事业帮助有多大呢?这视乎几个因素。第一,校友的能力。一般来说,越牛的学校,Alumni成功的较多,他们都在社会上占有一个有影响力的位置。第二,就要看Alumni的人数多少。一般而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例如,如果你在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毕业,留在香港工作,满街都是香港大学的学生,碰面见到校友,大家也不会有特别大的亲切感。反之,在香港工作的北大校友向心力就会大很多。但是校友也不能太少,例如Columbia法学院的学生在校友网络方面可能比Stanford法学院的学生优胜,因为在中国的Stanford法学院人数相对较少,Columbia法学院的校友网络会更广更强。在各大律所的合伙人名单里也会找到Columbia JD 或 LLM 的踪影。“帮助”的新概念说到帮助,以前你去找一个律所的校友合伙人。你会问他,你们律所有什么工作岗位,如果没有,你有没有听过其他的律所在招人?这是以前关于“工作岗位”的问法。现在时代不同,你问的问题已从“工作岗位”转化为“资源”。例如,我在做一个创业,你有什么地方能跟我合作;我有个朋友有个房产项目,你有没有基金客户想投;简单来说,以前在法律界,这些“资源”型的问题,在你法律界事业很晚的时候才会问,现在在信息新时代,你在事业初期就会问这类问题。结语 - 校友是现实生活的最好朋友结语,无论是斯坦福商学院或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的每一位朋友,也是我现实生活的最好朋友。因为我们在同一学习环境一起生活过,每当我们聊起某位老师,某个课,某个餐馆,某个住处,我们都会特别兴奋雀跃。正如我对每一位听过我讲座的CLECSSAlumni 也是真心朋友看待。在“友情第一”的前提下,如果我有能力的话,必定会尽力去帮助每一位校友。我相信其他校友也会这样做。

【CLECSS 62】律师怎样能把人记下来?

作者:CLECSS
07月0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常言道,律师Networking 很重要,人脉就是资源。在你工作上和社交上遇上这么多的人,怎样把他们全都记下来呢?其实人的信息(对于初认识来说),就是三个元素:"人名 + 学校+ 工作机构"。后两个元素随时可以跟另外其他人联起来。假设你玩过UNO 牌,颜色和数字相同的牌都可以连接起来,可以想像学校就是颜色,工作机构就是数字。这也是Linkedin (领英)操作的道理。记电话号码给我们的启示说到记忆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做。例如一个电话号码十一个数字 14916901773。你手上没有笔和其他工具,但你需要记下这个号码。第一个办法就是“思考”这个号码,第一部分1,4,9,16都是开方数(Square),第二部分90– 17 = 73。总之,每一串数字都总有办法串起来。人其实也一样。只要你了解到某个人哪一年从哪个学校一起毕业,哪段时间在哪个机构做,“思考”这个新朋友是某某人的同学和同事,思考过后一般能把那人记下来。发问和再发问因为我们要有思考的元素,所以认识新朋友时就要多发问了解对方的背景。拿了基本的资料,也就能更“定向性”发问,例如,甲:“原来你08年北大法学本科毕业的,你认识刘同学吗? ”乙:“你也是北大的吗?”甲:“不是,我是清华的。当年辩论比赛遇见。你认识我清华04级的吗?”乙:“我认识陈大文”。越多这种问题和回答,越能把别人记下来。等于你读书时反复从不同角度增加对某个知识点的认识。人际资料库(SharedConnections)当然,前面所说的思考和发问,前提是你要有很大的“人际资料库”,否则他告诉你08年北大毕业,你找不到跟他任何可聊的共同点。这也是Linkedin “SharedConnection”的道理,你跟他越多共同朋友,越能跟他连在一起。以法律界为例,一般情况下,即使你不直接认识他,通过其中一个朋友也能把他连上。这就是 Second Degree Connection。如果你发现自己要两层朋友才把他连上(Third Degree Connection ),这就是自己的Networking 做得不够。我喜欢跟大家连上,老实说不是为了个人事业,我更喜欢把自己个人的人生经历及法律教育信息跟大家分享。同样地,我也希望可以通过认识大家,听到不同的故事,我把那些信息和故事消化后再跟大家分享。我希望通过科技和信息平台,把法律人连接起来,把信息流通最大化,让大家在社会公平的平台上发展自己最大的潜力,为中国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大家在Linkedin (领英)上搜索SimonMui,就会找到我。

【CLECSS 61】斯坦福商学院课程分享 (怎样处理团队关系)

作者:CLECSS
07月01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昨天做梦回到斯坦福校园,正值盛夏,绿草如茵。醒来发现才四点多,翻箱把斯坦福商学院硕士课程的教材找出来。其中一节课,是第一学期结束后团队(学习小组Study Group)关系的总结。根据导师的指引: “ We are measured not by what we are, but by the perception of what we seem to be; not by what we actually say, but how we are heard; not by what we do, but how we appear to do it". 简单来说,有时候不真的是自己确实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更重要是你团队的人收到到什么信息,觉得你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目标为本,单是做好人,说好话,做好事,是不足够的,更重要的别人觉得你好。因为Perception (观感)这么重要,所以学校会鼓励大家不时向团队成员拿Feedback,这个一般涉及到 TPR360的分析:所谓TPR 360,是指Task,Process,Relationship的分析。你自己先分析一下自己,然后对比团队成员对你的意见,看看是否一致。Task (做事情)- 积极参与团队工作- 保持团队集中在工作上- 有明确的期望- 在相关议题上给意见- 有合理的目标- 准时完成工作- 找出要解决的问题- 定了成功指标Process (过程)- 高效聆听- 高效解决冲突- 定下团队高效标准-有礼貌地提出不同意见- 问开放式问题- 决策方式- 提出问题(当团队回避问题)- 不要离题- 高效时间管理Relationship (关系)- 当团队有些没有建设性的行为,勇于提出反对- 对自己有足够认识- 注意并了解自己对别人的影响- 了解别人的感受并给于支持- 让别人感觉被聆听及被理解- 调解不同的意见- 取得别人对自己的意见- 当自己/别人变得被动/抗拒性,要意识到问题- 赢得团队的尊重这个TPR 分析,自己先用1-5 (5最好)分析一下,然后让团队给你评分。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看到的和别人看到的不一样。在之前我和James 之前的文章也分析过,现今的法律服务已从“产品”本身变为一种“体验”。所以最重要是客户本身觉得你好不好,而非你本身提供的产品好不好。跟团队的关系一样,你不能只想着自己做事出于好意,做了多少事情,更重要的是团队成员人觉得你怎样。所以最后还是我们给别人什么Perception,而不是"what we are", "what we actually say" and "what we do"。

【CLECSS 51】律师的蓝海思维 – 你的人生其实可以跟别人不同?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回望过去10年,发现自己其实做了很多第一(或至少是“超前”)的事情,可能是第一位读完香港LLB再去美国读JD的,可能是第一位在美国WUSTL中国学生会出任副主席的香港人,可能是第一位香港人做内地主流法律网站的版主,可能是第一位香港人跑遍全国做法律教育就业讲座(CLECSS),也是近年第一位中国法律界的人抛下法律事业去去美国斯坦福商学院读全职硕士的。很多第一,虽然不一定每一个决定的都正确,但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的人生跟别人不一样,我不是模型作出来的。这种蓝海(或超前)的思维是怎样产生的?1 不能带有太功利的目的如果每件事情都要考虑它“有没有用”才做的话,其实你做的事情跟别人不会有分别。因为你想到的事情别人也会想到。我往往做了很多别人觉得不一定有直接价值的东西。在我当年去全国做CLECSS讲座和论坛版主时,完完全全是出于帮助中国法律学生的心,希望把信息和理想的种子散播全国。但回头看来即使对于自己事业没有直接帮助,但我也会很自豪地跟别人说做了一件“第一”的事情。现在现实生活也会见到很多当年讲座的学生,确实是大大扩大了我跟内地朋友的网络。2 追求不同的心这个很看每个人的性格,有些人很希望自己过一种很淡然的生活。平平淡淡就是好。但是我更喜欢生活Colorful。当年香港LLB毕业后,实习后已拿到香港律师牌,本来可以过不错的香港律师的中产生活。但是我一辈子难道就跟其他香港本土律师一样的过吗?我很想趁年轻的时候做一些跟香港本土朋友不一样的事情,所以就做出一件当时香港朋友匪夷所思的事情,去美国读JD。当时香港读法律的全都去英国,但我偏偏要去美国。事后也证明我“不跟主流”是正确的,后来大家都意识到美国律师比英国律师工资高。就因为当年追求的“不同”,让我在一般香港人意识到US Track 好时已经上了US Track。3 通过广泛Exposure和比较当你身边所有朋友都是律师时,你会很受律师思维所局限,跳不出那个思维框框。在2011 年时,当时资本市场很不景气,我就开始在工余时间多接触一些Business People,通过跟BusinessPeople 的接触,你会产生很多不同于传统律师的思维。到2012年时,我选择了去斯坦福商学院读硕士,因为斯坦福商学院代表了全球“创意思维” 的集中地。在那时候,其实很多人还是会去传统的哈佛或Wharton 走金融之路,但是两年后完全变天,据说近两年同时拿到哈佛商学院和斯坦福商学院的录取的学生,7成会选择斯坦福商学院。我很幸运通过当年的广泛接触,选择了一所合适自己的商学院,并很自豪地告诉大家这是全球最好的商学院。现在考进斯坦福商学院一年比一年难。当然,有些也是命运安排的。如果2011年资本市场不是不景气,可能也不会贸然去美国读商学院。但命运往往对我很仁慈,替我安排了不一样的人生。各位法律界的朋友,如果你天天埋头在斗室做文件,其实你也可以抬头看看天空,蓝天白云,其实这个世界天大地大,你也可以过一个不平凡的人生?CLECSS朋友们,你愿意走出这一步吗?欢迎大家发电邮给我clecss.education@gmail.com, 聊聊自己的梦想。

【CLECSS 48】浅谈法律意见写作(Legal Opinion Writing)

作者:JZ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JZ,外所律师,波士顿大学法学硕士,逾十年并购、公司、金融服务和房地产业务经验。CLECSS组织初始会员,多次为青年法律人和法学院学生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专业技术讲座。引言:律师业是一种以个人经验推动、形式上追求质量完善和服务体系化,而终极目的在于客户体验的服务业。这句话说得太好了!连这句话的原创作者JZ自己都忍不住要再次引用这句话来破题。近年来,和不少法务和律师朋友的交流中,JZ发现一个现象。律师们认为法务对于法律意见的质量越来越挑剔,法务们则认为律师的意见越来越没用。这是中国商业社会高速发展导致的社会现象。既然这是个客观现象,我们暂且不讨论其产生的原因。今天,我们纯粹聊聊如何写一份比较靠谱的法律意见。当然,今天先不谈官方格式的法律意见,仅着重探讨如何满足普通客户的要求。如果是中国证监会要求的文件,推荐大家还是要尽量采用常用的官方标准咯。 标题 - 必须短、平、快一份好的法律意见可能会在三到五年内不断被律师自己参考,同时被客户不断翻出来研究。标题的简明将大大加快律师自身和客户的检索速度。这属于初中自由命题作文的写作要求,不赘述。起草一份法律意见,既是一门科学(science),也是一门艺术(art)。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必须做到精确(accurate),关于艺术的特性,则必须做到简洁(concise ) 和到位( punchy)。我们就从这五个关键字来展开。1. 科学和精确(S&A;)1.1 法律意见必须反映最更新、最准确的法律基础。达到这个目标,是法律意见写作的最基本要求。在此,JZ无需强调法律研究基本功的重要性。就如何进行不断的法律研究和分析能力培养,也已有太多的文章和前人经验的介绍。同样不赘述。1.2 曾经有一篇网络上通行的文章,作者是一位台湾律师。他在文中批评大陆律师同事在法律写作中不注意引用“请求权基础”的弊病。个人认为,这种凡是分析、结论必须有法律基础的治学态度是绝对正确的。。1.3 但是,我们也须考虑大陆法律发展的方向和现实进程。法律是门不断发展的社会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存有不确定性和漏洞是无法避免的。即便被认为是地球上法律体系最发达的美国,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伴生出新的法律疑点。例如,究竟怎样的情况算并购交易中的 MAC 并可正当化“分手费”,美国若干个州法院的案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但总体而言,这至今仍是一个难以定论的难题。1.4 因此,作为一名律师,万不可认为列上某条法规全文即可完成一份靠谱的法律意见。法院、政府机关的操作,市场实践的习惯,和现实生活中的可执行性都是在列举具体法律规定同时需要考虑的内容。1.5 另外,从技术层面出发,在法律意见起草过程中,我们应尽量避免一些模糊措辞的运用。客户作为法律意见的用户,会期待言之有据的分析和结论。JZ的建议是尽量避免国人口头语中常用的十四个字,也即:大概、也许、可能是;我看、应该、没问题。假设作者能有意识地在每一句话中避免使用此类模棱两可的措辞,这已是一份精确性非常达标的作品了。2. 艺术和简洁(A&C;)2.1 冗长的法律意见曾经是主流。十来年前,JZ初入行时,每家内所外所出具的MEMO往往洋洋洒洒超过十页,大堆列举法规全文、机关全称甚至电话咨询里官员的姓氏。但是,简洁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作为一位每天需要往大脑里塞满无数信息的客户,简洁明快的律师行文将大大帮助客户的思考过程。2.2 “简洁”考验的是律师的思维和语言功力。律师需要逐步减少自己的用字量而传达同样的信息。这一点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是需要努力追求的目标。一个值得推荐的土办法:当第一稿完成后,我们要有意识地在第二稿过程开始尽量删,大力删,删到不能再删为止。2.3 相较于美国法学教科书和判决的用语习惯,JZ个人比较推崇德国律师和英国律师的行文习惯。华丽的辞藻也可以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达到相同但更有指向性的效果。这一点,需要律师朋友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所收获。3. 艺术和到位(A&P;)“到位”是个很难定义的词,有时纯粹是读者的感觉。JZ在此列举常见的两大类共四种“不到位”现象,供大家对号入座。3.1 第一类:内容上的不到位(a) 无倾向性结论这是个初级律师经常犯的错。有些法律意见中不知是作者担心承担风险还是时间过于紧张无法研究彻底,文尾往往不提供倾向性结论。此乃法律意见写作大忌也!倾向性结论是在法律基础列举、事实分析后必须的一步,是客户购买法律服务的核心理由。(b) 列举过多可能性,但不明确究竟客户应当最注意或避免哪一种可能性– 也即:无解决方案中级律师相当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客户们往往对市场和现实风险是有承受能力的。在法律意见中泛泛而谈地列举所有的可能性,而不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一位需要与时间赛跑、迅速决策的商业运营者而言是低效且无用的。3.2 第二类:形式上的不到位(a)不使用小标题和分段。具体例子不举了,这照样是中学应用文写作要求。(b) 行数太多。无论拉丁字母还是汉字,读者的阅读能力是以特定行数为限的。JZ的观察是:商业人士可以轻松看3-5行的段落,而8行经常是必须考虑读者感受的上限。黑压压一片,写得再好也不具有可读性。这,仍然是中学应用文写作要求。写一篇靠谱的法律意见绝非一件简单事。假设时间和资源无限制,任何文章都可以无限地改。越改越好,这是我们作为律师需要牢记的原则。上面絮絮叨叨的讨论套用了我个人常用的一份标题和分段格式,但对于某些挑剔的客户而言,这种行文仍然可能是过于复杂和冗长的。因此,律师朋友们有时不妨也可采用如下的表格形式来简化法律意见的表达。一份一页半的格式文章,有时也可以用半页不到的表格来简化,很有趣吧?行文仓促,这篇文章如果能对今天要写MEMO的朋友们有点小启发,JZ就心满意足了~~

【CLECSS 43】律师 To Be or Not to Be? (做还是不做?)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在斯坦福商学院上金融课时,教授问了一条人生选择题。有两个情况:情况(一):如果你买了A 股票,你认为如果卖掉A股票转买B股票, 可以避免损失10000元。你没有这样做,最后果然损失了10000元。情况(二):你买了A股票,你卖掉A股票转买B股票,但到头来你损失了10000元。这两种情况,哪个情况让人更难过呢?情况一是没做一件事情,情况二是做了一件事情,遭致损失。一般人而言是情况二,做了一件事情,会让自己更后悔,当初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个是有点道理的。但反观而言,我在法律界这么多年,遇到身边的故事更多是情况一,没有做一个事情(例如放弃了早年出国读LLM或JD),后来感到后悔;而非情况二,做了一件事情感到后悔。现在分析一下人生人在考虑做或不做时,较多情况选择不做的原因:1. 担心风险你每做一个事情,必定有风险,很多人会把风险高估,或要风险近乎零才做,这样的话会放弃很多机会。就我而言,当年本科放弃去Michigan 读金融会计,就一直让我很后悔。当时在想,很多读金融会计出来Big Four 工作的人才一万多一个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赚回80万港币的学费加生活费,所以决定在香港读法律。但后来发现在其实Michigan BBA + 美国JD ,要比我的香港LLB+ 美国JD的配搭更好。实习上,你读完JD一年就可以赚回那个钱,所以不必担心风险太多。2.怀疑自己的能力人不做一件事,很多时候其实是对自己没信心。在小学时,被学校选中代表学校参加香港小学奥林匹克数学比赛。父母担心我出去比赛会紧张,表现失准,一度劝我不要参加比赛。最后我还是坚持下来,这个参加数学比赛的经验,以后就成为我一辈子美好的回忆。3. 懒惰为自己找借口不做这个原因是很普遍的。例如你有5天假期,要不要出国去旅游呢。很多时候如果答不去,主要原因是你懒得动,如果你勤奋积极,就会争取出去。久而久之,两种人生态度的人的人生阅历差距会越来越远。所以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当人在考虑要不要做一件事情时,一般答案是,有能力就做,免得将来年纪大回头后悔。我7月4日过来上海,一直在想要不要过来北京跟大家见面,我明知道我会很累,但是为了跟北京朋友见面,还是决定要7月6日过来北京。出国前见见大家,是我每年必做的事情,如果不做的话,将来肯定后悔。

【CLECSS 40】律师的组织行为(Organization Behavior)和影响力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斯坦福商学院的《组织行为》(Organization Behavior)课程,教授是Professor Flynn。因为我自己一直都有搞学生会/协会等活动,所以对这个课程特别有兴趣,也成功取得H (Honor),  即是班里Top10%。更值得高兴的是,我这个课程写的论文是以CLECSS为题材,感谢美国教授对CLECSS的认同!《组织行为》有很多可谈的题目,今天选了”影响力”(influence)。这节课一开始是看著名电影《十二怒汉》(Twelve Angry Men),故事是说12个陪审员在谈论案情,起初11个陪审员认定被告有罪,唯独主角不认同,主角1敌11,最后最后一步一步把局面扭转过来,最后裁定被告无罪。以下讨论其中三个技巧:结盟,拉和推(Alliance, Pull and Push)所有组织,一开始自己发起(或几个人发起),一开始也势单力薄(minority),所以第一部就是寻找盟友(把他们拉Pull 过来)。找盟友的方法是要建立大家的共同价值,如果对方没有固定的价值,就用把自己的价值推销给他们。另一种人虽然不一定有跟自己相同的价值观,但他们跟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不一致, 也可以把他们拉过来。CLECSS很幸运在早年找到很多对法律事业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在早期发展得比较顺利。很难得在大家忙碌赚钱的同时,我们还是能拉上这么多有理想的年轻法律人聚在一起。当然组织发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例如主角成功取得半数陪审团的支持后),自己就变成Majority, 可以强势向剩下的minority推销自己的理念。那时候就由Pull变为Push了。立场的一致性 (Commitment & Consistency)以前有人在外国做过实验,如果问:"我可否在你家门前放个支持环保的牌?"只有20%的人会同意;但如果先问:“你是否支持环保”,对方答“是”。然后再问"我可否在你家门前放个支持环保的牌?"有80%会同意。就是说,人的立场有一致性,如果你答了支持环保,你就不好意思不支持环保活动。同样地,大家认同法律教育和律师培训的重要性,你也会继续支持CLECSS的活动,访谈和文章。情感(Emotion)一个成功的Influencer,其实自己很理性地分析问题,客观地说道理,但往往语言能牵动别人的情绪。情绪的作用,《少林足球》的一幕就是最好的例子,周星驰跳起舞来,酱爆等也跟着跳起舞来,让后引发全场为自己的理想而跳舞。很高兴CLECSS一直得到大家的支持,并把这种支持中国法律教育的情感一直传播出去。再次感谢大家对年来对CLECSS 的支持,这个由一场讲座发展出来的 Group,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回头看真的觉得很不可思议。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敢于开始,并能坚持下去。”感谢大家在这条路上一直陪伴着我,大家7月4号在上海见面,不见不散!

【CLECSS 33】律师如何把自己/资源杠杆化?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各位律师朋友,在大家人生不同的事业发展业阶段(包括升学),有没有发现某些时候因为缺乏资源而影响了人生的决定?例如年轻时候想过去美国读JD,但当时候家里没有足够的金钱而放弃留美计划。大家如果想把自己的资源杠杆化,首先要寻找身边杠杆事物做参考。首先,想象自己为一个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杠杆化的方法不外乎借贷/发债,上市/增发,供股权/期权等。背后又是什么原理?今天讨论两个概念供大家思考一下。未来值的概念首先,上市公司之所以价值比自己的现有资产大,有P/E Ratio (Price/EarningRatio),是因为投资者看好他的未来。所以例如当你做出读JD的决定时,看到自己的未来的收入,计算出来自己今天的价值。你今天虽然只有10万元在你自己的银行户口,但假设你未来通过你的努力可以赚到30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5000万,你这个未来值扣除通胀等因素,你今天的实际价值可能也有100万。所以你要以自己值100万的心态去做事情,例如去想去美国读JD,就从不同方法把拿剩下来的90万筹集回来(例如学校贷款)。如果你不杠杆化自己,就是放弃了自己未来的5000万价值。开放性的心态上市公司的开放型和流通性,也是杠杆化的要素。首先,律师们自己要具一定的透明度,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良好品格。让朋友对你有信心,你的朋友才会跟你交流,投放资源(包括信息和人际网络资源)在你身上。第二,就是那个可买可卖的机制。你想像自己是一个上市公司,朋友投放资源在你身上,通过你也可以有其他增值,例如投放了50 在你身上,他看到你将来的事业发展的潜力,会为他带来100,例如将来的潜在互相介绍客户等。你让他们看到未来,就会有四方八面的朋友“买你的股票”(投资资源在你身上)。有了一个稳固的平台,将来自己可以继续“增发”,“供股”(继续扩大自己的资源库)等。总言之,金融市场是过去20和21世纪一个重要的杠杆工具。有了金融市场,把我们的经济资源最大化。我们每个人其实是一个上市公司,通过游戏规则把自己的资源最大化。首先必须要把自己做大做强,有了大家都认同的平台,就可以继续按照游戏规则杠杆化自己的资源。祝各位CLECSS 朋友都有Think Big 的心态,然后就通过杠杆Do Big!

【CLECSS 30】律师/法务怎样处理律所/公司的三种人事关系?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对于刚入律所的朋友们,你可能会准备好所有法律知识,所有合同草拟技能,但你有没有想过,人际关系,其实是你头几年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呢?律所的人际关系,基本上可分为:(一)与合伙人/上司的关系;(二)与客户的关系;(三)与同事的关系:与合伙人/上司的关系与合伙人/上司的关系至为重要。你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到年底时谁填你的工作评估报告?如果金融风暴发生,律所要裁人,这个人可能是决定你去留的关键。第二,你要了解自己的律所是公司制,还是团队之间比较独立的,因为处理手法有所不同。如果律所是公司制的,要处理好跟不同合伙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认清楚他们不同的个性和在律所地位,分析过后排个先后序次,无论如何,尽量不得罪其中一个,但必要时候也要靠边。如果团队相对独立,那就只要了解清楚自己直属上司对自己的期望,并尽量超越其期望(exceed expectation),那你就可以晋升得比别人快。与客户的关系其实跟客户的关系,也会影响你跟合伙人的关系。假设客户在合伙人面前说你的不好,合伙人/上司对你的印象也不好。所以必须小心处理好跟客户的关系。除了必须要做好基本的法律文件外,让客户喜欢你这个人也很重要的。建议每次打电话过去,头三句话可以聊些别的,“我是小陈,ABC律师事务所的,你们最近忙吗?听说最近南京常下雨。。。我刚才发给你的文件,是关于。。。"法律服务,与其说是一种服务/产品,更重要是一种体验(Experience)。客户不会记得你在某个文件打错1个还是3个字,但会记得跟你做项目的经历是否愉快。与同事关系这里所指的同事,不包括第一段提过的合伙人/上司,这里指差不多年资的同事。大多情况下,同事之间,是合作,也是竞争关系。如果你跟他们关系不好,很多时候做项目会不太畅顺,例如做某个合同时,你旁边房间的律师明明做过该类合同,但他不愿意借出文件样本,那就麻烦。所以无论你喜欢与否,必须多放一些时间跟同事吃饭。一边吃饭聊天,也可以多知道律所/公司发生的事情,例如合伙人甲跟合伙人乙昨天吵架,合伙人丙跳槽等,对分析公司的未来几个月的动向很有帮助。最后,祝各位年轻律师和法律学生,尽早学习好人际关系的技巧。这些都是要靠经验的,建议大家在校时可以多参与学生会活动,因为也是律所/公司的缩影。出来工作后,也可以在工余时间多参加其他社团活动。能处理好合伙人/客户/同事的人际关系,就成功了大半,余下的就靠自己的努力和运气了,祝各位好运!

【CLECSS 29】斯坦福商学院事业人生工作坊 - 律师朋友们,你想好自己的人生了吗?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上周收到美国室友Z 同学寄过来的邮包,里面有很多我在斯坦福商学院(GSB)留学时的笔记和材料,勾起很多回忆。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所有GSB 入学时必上的事业人生工作坊(Career and Life Vision Workshop), 简称为CLV。首先,工作坊以名句开始:“I don’t have to be what you wantto me to be. I’m free to be what I want.” (我的人生我作主)。基本上CLV 包括三个过程:(一)了解自己;(二)自己人生有什么信念和限制;(三)未来的愿景。了解自己首先导师会让你选择一些形容词描述自己,这是我人生的价值观(Values),有点像申请商学院那条Essay “What matters to you most?” (你人生在乎什么),例如我就挑了“Contribution, Happiness, Leadership, Service” 等。让后再从100 个职业挑五个自己想做的,例如我挑了“外交官,公益机构总监”等。分析这些 Values和 Career 的关系后,就可以看看自己想做的领域,有否认识人,是否能通过他们得到有关信息和机会,例如你的梦想是想去国际律所的,你在那里是否认识愿意提携后辈的合伙人?自己人生有什么信念和限制例如,想想自己的钱的看法,每个人都喜欢钱,但多少钱才足够了。根据Princeton 大学的2010年的研究,钱跟快乐一般是成正比的,但当超过某一个数时,例如年薪75000美金,在往上去钱提供的快乐就会减少。所以必须了解自己,钱多少才足够了。当然对于一个拿Global Pay 年薪16万的律师来说可能有不同的标杆。所以要看每个人自己的野心和想法。另外,你对事业风险的承受力,例如,如果你创业开律所,但最后不成功,你是否有心理准备回到别的律所做顾问律师等。最后自己的生活平衡(LifeBalance),你放在家庭和事业的比例,因人而异。结婚后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要考虑到家人的看法。未来的愿景我们现在闭上双眼,想想我们十年最想要的情况。例如你可能想像自己买了一套别墅,跟家人无忧无虑地生活。让后我把自己的梦想写出来。我的梦想,一如过往,“希望CLECSS 能发展下去,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教育和就业讲座,最好的文章和访谈,让每一位年轻律师和法律学生,在中国以至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实现自己最大的梦想。只要我们这一代法律人有美好的未来,中国将来的发展就会充满希望。”希望大家的理想都能实现,试想想,如果20 年后CLECSS 聚餐,你会否跟我告诉你人生的故事,无论成功如否,这些付出过的努力都是我们值得怀念的。最后,以Clay Christensen的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文章:“如果你研究一般人失败的原因,很多是因为你放在你曾经在意的事情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是的,人生就是要坚持梦想,谁能坚持到最后就是赢家。即使你最后没有成功,但这个坚持,回头看仍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CLECSS 28】律师如何使用商务社交上的 Hook

作者:CLECSS
06月30日 | CLECSS
(作者为: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不知道各位律师朋友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去了一个Cocktail Party,拿了很多名片,但最后好像没有什么收获。你和那里的人谈得很浅,聊完后从此不再见面。这是因为你没有把接触的人“Hook”住。1.初认识留印象留印象可以从多方面着手。比较简单表面,你的穿戴可以有些特别,例如,穿一条橙色的领带。简单来说,你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别人形容你,他会怎样说,“那晚穿戴橙色领带那个律师。。。”。当你开始谈话时,首先要多发问,套取资料,因为“Hook”的第一步要找到共同点。例如,对方在高盛Goldman Sachs工作,你问对方最近做什么项目,他提起做发债,你没做过此类项目,然后他说要去美国出差(Bingo!你去过美国),你就可以跟他说一些在美国的经验。当你引起他跟你聊天的兴趣后,就可以一步一步越谈越深。根据理论,聊天一般是分三个层次:(一)最低层次:聊天气;(二)中间层次:分享看法;(三)最高层次:分享感受。第一次见面如果能做到第二及第三层之间,那就会很好。要达到这个层次,对话时就要主动加一些“感受”进去,例如不是平铺直叙地说自己在美国读JD 的经验,而是分享其中的苦与乐。2. 怎样后续在结束对话之前,律师们要想想让双方能继续联系下去。程序(Procedure)上,当场要名片,加微信。事后回家后,可以加Linkedin等。然后下周约他出来吃饭。在实际(Substance)上,你要找到一个大家持续联系的理由。例如发现大家都打Golf,可以约出来打Golf。你要让他感到自己对他有一种Added Value (增值)。不要误会,这种Added Value 不一定是功利的商业利益,这种Added Value 可能是他觉得跟你做朋友能得到正能量。例如,你很幽默,所以他跟你交朋友快乐;你很乐观,所以让他感到人生有冲劲等。如果自己真的找不到对对方有任何Added Value ,可以借助外力,找一个认为对他有Added Value 的朋友出来一起见面。就第一点而言,早前“How to Make Idea Stick” 一文的要诀仍然可以用上。Hook 很讲经验,而且很费时间的。每次当你发现没有把对方Hook 住,你都会学到东西,下次再接再厉。事实上,有些人与生俱来就有Hook的本事,不需要练习。对我而言,我自己做我自己(Real Me)就可以。因为自己对别人的坦诚,我在人与人的交谈之间很容易就上到最高的第三层次,而别人也很多时候会主动找我,跟我分享自己的事业规划和人生看法,因为我也会根据多年的教育讲座和论坛经验提出我的观点,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Added Value。这一点我觉得十分幸运,感谢各位多年来的信任。

职场技能 / 共有209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