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 / 共有175篇文章

【CLECSS 998】律师:去香港工作的利弊

作者:CLECSS
05月22日 | CLECSS
引言今天CLECSS来到第998篇,本来应该周六才到第1000篇的。但由于一般周末的阅读量比平时周一至周五低,因此我决定Accelerate(加速)一下。今天CLECSS公众号的另一贴子列为第999篇,明天会发第1000篇。对于跟随了CLECSS 1000天的朋友们,大家在明天都可以见证这个历史时刻!对于很多去外国读LLM和JD的朋友而言,如果不留在外国,去香港是很多人的选择。那在北京,上海和香港之间怎样选择呢?其实去香港有利有弊,今天我们看一下情况。另外,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的同学们,可以参加我下周六(2月25日) 香港大学的法律职业规划讲座。详情请参阅今天的另一贴子【CLECSS 999】《香港大学职业规划讲座(2月25日)》(讲座主要针对LLM/MCL学生,但也欢迎JD学生出席)。利:去香港工作的好处-如果你去外所,一般香港分所的生意比北京上海好,因此你能接触的项目更多,律所生活更充实。-论收入,即使在国际律所都拿Global Pay,但由于香港税率较低,所以税后收入比你在北京,上海高不少。美国税率也非常高,因此从税后收入的角度来看,香港在这方面是最好的选择。(有些朋友会说香港房租贵,但大部分在香港工作过的朋友会觉得税省下来的钱远比多付的房租多。而且现在北京和上海的租金也不便宜了。)-香港同时聚集了很多国际投行。所以你能认识了很多国际金融圈的朋友。相对北京及上海,你在香港做的业务更国际化,使用英语更多。弊:去香港的坏处-一般每天的工作量惊人,工作强度比北京上海高很多。如果做资本市场,每天工作到凌晨是常态,甚至不时需要通宵,对身体造成一定损害。-比起纽约,还是有不足的地方。项目一般比较单一,能学到的比纽约少。比如说,如果你做资本市场,在香港大量时间在写招股书,每天非常忙碌,但法律功力不一定有所长进。-如果你美国法学院毕业,应该还是首选头几年留在美国工作。以外所而言,“纽约 – 香港 – 北京/上海”好像有上游下游的关系。你可以先在美国做,然后去香港做,再回内地做。但反方向则比较困难,例如你一旦决定去香港,想回美国做就会比较困难。结语各位法律界朋友,如果考虑去香港工作,可以考虑今天【CLECSS 998】文章所列的利与弊。对于想留在香港工作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的同学们,可以参加我下周六(2月25日) 香港大学的法律职业规划讲座(2月25日)》讲座。详情请参阅今天的另一贴子【CLECSS 999】《香港大学职业规划讲座(2月25日)》。明天我们第1000 篇CLECSS文章见!【注:大家看CLECSS往期文章,除了可以看“菜单”及“历史消息”外,也可以用微信搜狗搜索(weixin.sogou.com)。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想联系 CLECSS的朋友们,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997】律师:有没有受过大所洗礼的分别

作者:CLECSS
05月22日 | CLECSS
引言今天CLECSS来到第997篇,还有3篇,就到第1000篇了,心里除了兴奋,还是兴奋!工作了超过10年,跟很多年轻律师和法律助理合作过。每一次我都会尽心教导,不过,有时候的确发现他们事业前期的培训(例如在哪个律所做过),会造成水平的差异。以下是我这么多年通过年轻律师和法律助理合作,亲身感受到的(当然,小所也有好的律师,这篇文章所写的,只是一般的观察):服务意识一般而言,大所出来的,对大客户的服务意识更强。很多时候大国企或大民企,要求很高,比如说,“几个小时内”就需要取得文件草稿。很多大所出身的,知道文件很赶,一般即使废寝忘餐,都会把文件做出来。(例如先把文件做出来,文件发出后下午两点半发出后才下楼吃饭)。这是他们以前在大所工作时候的工作习惯,这个是一种潜在的“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的潜在意识。有些没有在大所洗礼过的,有些明知文件很赶的情况下仍先吃吃饭。专业水平和语法格式一般大所出身的,写法律意见和备忘录的分析比较完整。估计他们当年都有一个较严苛的师傅。经过不多磨练才能写出来。有些没有在大所洗礼过的写作则显得较松散。另外,格式和语法也很有分别。一般受过大所洗礼的,都会非常注重语法和格式,尽量减少语法错误,格式一致。交出文件前会再三审阅。但有些年轻律师或助理则不在乎,即使格式不一致,他们也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自信心最后,受过大所洗礼的,都接触过很多大客户,大项目,因为以前Exposure 较大,一般走出来比较有自信。一般跟客户沟通较好。没有受过大所洗礼的,很多时候会担心说错话,比较安静内向。结语CLECSS的宗旨是“追求卓越”,同时也“有教无类”。所以无论大家什么律所或学校出身,我们都鼓励大家在法律界发挥自己最好的潜能,做到最好。我想起以前我有位朋友,他本来已在一线内所工作,但仍然追求去最顶尖的那两三个红圈所,我问他为什么还要换所,他说他还是想去最顶尖的律所学习,看看他们是怎样运作的。这让我想起,法律人的确是需要有追求的。在此祝大家都找到最合适的律所平台,好好发展自己的事业!【注:大家看CLECSS往期文章,除了可以看“菜单”及“历史消息”外,也可以用微信搜狗搜索(weixin.sogou.com)。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想联系 CLECSS的朋友们,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982】律师move around换律所,一般是move up还是 down?

作者:CLECSS
05月21日 | CLECSS
引言今天初四,继续祝各位CLECSS友鸡年快乐!在新春之际,各位律师除了自己考虑自己的执业领域外(见昨天的【CLECSS981】《小众法律市场的前景》),有没有想过换平台?回顾我过去十年,身边的朋友一般换平台的都是move for good (有一个好理由换)的,例如去一个排名更高的律所,或自己去另一个律所升职等。换所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Associate –〉Associate (职位一样,但律所排名更高)-这种差不多是最常见的换所情况。很多律师朋友事业一开始没有机会进最好的律所。这种机会过几年后就会产生,那些原来在顶级律所的朋友们会逐渐离开。二线所做了几年的朋友就有机会填补这些空缺。-当然,还有少部分的朋友是反方向的。他们一开始在最好的律所,后来做得太辛苦,从一线所往二线所走。第二种情况:Associate –〉Partner/Counsel (职位升了,但律所排名降了)-很多朋友在顶级所,竞争很大,优秀的人很多,他们都没有机会升职。到等待差不多的时候,可以往一个排名低一点的律所寻找升职机会。例如从一个排名10名内的美国所的Associate,去一个排名30名内的美国所做合伙人。 第三种情况:Partner –〉 Partner (平着走,上下情况都有)-以最近中国区Orrick 好几个合伙人,转Morgan Lewis 为例,其实两个所在美国实力差不多。所以表面上,他们是平着走。但当然他们也应该得到他们的好处,Morgan Lewis要加强中国区的实力,设立香港办公室,同级的律所的合伙人便是其招揽对象。当然估计他们跳槽也会有一定Financial 方面的得益。-其他换所的情况就不太规则,见过一些合伙人往排名较低的律所走,有不同原因,例如在顶级律所不能Survive,又或者去一个排名较低的律所,自己话事权较大。到过来,也有些合伙人往排名较高的律所走,这样一般看机会,例如一个律所刚好走一些人,他们想填补一些合伙人,就会产生一些机会。结语今天我分享一下过去10年我见到身边朋友换律所的各种情况。整体而言,换所总是有些理由,不是为了去排名更高的律所,就是为了更高的职位。有时候职位的move up,可以tradeoff 律所排名的move down。在此祝各位律师朋友都能在鸡年找到好工作,好平台,大展所长!大家看CLECSS往期文章,除了可以看“菜单”及“历史消息”外,也可以用微信搜狗搜索(weixin.sogou.com)。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想联系 CLECSS的朋友们,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965】法律人生:先面对那骨感的现实

作者:CLECSS
05月20日 | CLECSS
引言这周有件事情让我感触很深的。我有位朋友在某顶级国际投行升职了。回想10年前,那时我在美国读3L(最后一年的JD),我那位读金融的朋友跟我说有两个Offers,一个普通的商业银行Offer (正式职位),一个是顶级国际投行的Offer(但只有短期半年合同)。他很犹豫应该接受哪个Offers,前者会更安稳,但后者有可能去得更高更远(虽然风险也较大)。他是香港本地大学毕业的,我告诉他,对于一个本地毕业生而言,能去顶级国际投行实属难得,虽然那个只是半年的合同,但先进去再说。果然,他进去后半年合同结束,投行继续续约,然后他先后换到另外两个国际投行,一直都很顺利。先面对那“骨感”的现实我朋友告诉我,很幸运就在“当时那一刻”,选择了国际投行,否则现在在那商业银行估计也就只有几万元港币一个月。在我们作出决定时,先面对那“残酷”的事实。当时我一再向他强调,对于一个本地毕业生来说,进国际投行很难,人生没多少机会,要是这次放过,不知等到牛年马月再出现。我让他看清楚这个现实,所以他很清楚这是他不能错失的机会。我过去10年在中国做巡回CLECSS讲座,常常有件事情一直出现在我脑海里。我在学生面前天天说“Think Big; Do Big”, 有理想就要去追寻,会不会把这个世界描绘得太美好?让法律学生有一个错觉,以为这世界(法律界)就是那么简单?所以后来,我更相信我应该给他们一些真实的信息,让他们明白法律市场的真实情况。如果社会是残酷的,就告诉他们是残酷的(例如某些律所合伙人对本科出身的重视)。我不想把外面的世界描绘到很美丽,到时候他们发现不是这样,然后彻底绝望和失落。到我们了解和面对现实,就可以Think Big 和Do Big要成功,就要了解这个社会的真实一面。到底我条件有多好?我有多少资源?我在这客观的社会环境下最多能做几多?走哪条路对我最有利?所以在Think Big,Do Big 之前,要面对自己,面对社会。了解这些客观情况下,就可以踏实地发展和奋斗。利用我们自己拥有的资源,发挥得最好。这才是真的Think Big,Do Big。结语各位法律界朋友,在现实人生,我们往往面对很多艰难的决定。在我们作出决定前,必须充分了解自己,充分了解客观环境(哪怕社会多残酷,终归是需要面对的现实)。收集了所有信息后,我们就能踏实地工作,努力地追寻自己的梦想。祝各位法律界朋友好运!【注:大家看CLECSS往期文章,除了可以看“菜单”及“历史消息”外,也可以用微信搜狗搜索(weixin.sogou.com)。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想联系 CLECSS的朋友们,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962】法律事业之"向左走,向右走"

作者:CLECSS
05月20日 | CLECSS
CLECSS今天很高兴收到Frank Liu的投稿《向左走,向右走》。在法律事业道路,我们往往在人生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选择。到底我们在哪个时间点应该做怎样的决定呢?大家或许在今天的文章能找到答案。作者:Frank Liu,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兰州大学法学硕士,自1996年起从事法律职业;在法院工作5年后,自2002年起作为专职律师执业至今,在知识产权、争端解决及公司法律服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执业经验。刘建强律师被国际权威法律评级机构《亚洲法律评论》(Asia Law Profiles)评为2013、2014、2015及2016年度中国诉讼、争端解决及知识产权领域领先律师;2016年度被《商法》评为“100位中国业务优秀律师”(China’s Top 100 Lawyers); 在2014年被《中国法律与实践》(China Law & Practice)评为知识产权领域的领先律师并同时获明日之星提名;此外,在《亚太法律500强》(Asia Pacific Legal 500),《钱伯斯(亚太)》(Chambers Asia Pacific),《世界商标评论》(World Trademark Review)及《全球法律专家》(Global Law Experts)等媒体上均有相关推荐。法律事业之“向左走,向右走”最近几天碰到身边不同的朋友讨论自己面临的选择,有上高中的学生面临选择文科还是理科的,有公务员在考虑留在体制内还是下海的,也有法律行业的朋友面临做法务还是继续做律师的选择的。前述选择,虽然是不同行业,甚至不同人生阶段的选择,但感觉里面还是有不少共性的。1. 选择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大家感到为难的选择,其实往往是两个选项在优势和劣势方面势均力敌,否则也就不会成为令自己为难的选择。之所以为难,就是在经过自己来回反复权衡之后,无论从自己现在的状况、将来的前途、收益等方面看,两个选项都差别不大。甚至即便用列举法把优势、劣势列举完进行对比,仍然会发现没有明确的优劣选项。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说明我们面临的选择,就优劣势而言,真的已经很难做出判断了。再看看周围的例子,无论学文科还是学理科,在各行各业均有很成功的人;此外,无论是做公务员还是下海的,也都有数不清做出另人满意业绩的朋友;法律行业无论做法务还是做律师,都有在行业里另人尊敬的前辈。后来遇到工作多年的朋友,有文科生后来转去又学习理科并将理科类工作做为自己最后职业选择的,也有不少理科生转学文科的(律师中就有不少理科生)。周围认识的朋友,公务员下海的也不在少数(如果算上法院出来的,我自己也是一个),但也有从体制外通过公务员考试成功进入体制内的。律师群体里不少之前做过企业法务,甚至有一些律师去做法务之后隔断时间又回归做律师的,但也有不少律师转到法务后就稳定下来把法务作为长期职业规划的。当然,每个硬币都有两面;每种选择里也有一些不那么如意的例子。所以,在面临这类选择时,如果从选择本身的现状、前景、收益方面看,其实真的没有所谓对或错。就像我们爬山时面临两条都可以通向山顶的路的时候,其实选择任何一条都没有错;因为通过任何一条路前面都已经有很多人成功爬上了山顶。2. 面临难题时,其实内心已经有选择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我们面临很难的选择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内心其实已经有了选择。不过,很多时候我们会或多或少受到外界各种信息的影响,无法看清自己的选择。这些信息有来自不同媒体的,也有来自亲朋好友的经验;这些都会对我们自己的判断造成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我们无法看清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加大我们选择的难度。记得有个抛硬币的实验。是说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可以向上抛出一枚硬币,正面代表A选择,反面代表B选择。其实在硬币抛向空中还没落下的时候,你的内心就已经会担心某种你不希望的选择的出现。当硬币最终落下时,先不要看正反面,迅速用手扣住硬币;想想自己刚才到底是最不希望A出现,还是最不希望B出现。把不想要的选择排除掉,剩下的那个,就是你内心的选择了。其实抛硬币的实验,并不是让我们在选择来临的时候听天由命,而是看清我们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所以,你扣在硬币上的手是不是打开,要不要去看最终抛硬币的结果,其实已经不重要了。3. 做选择的方法要看清自己的选择,首先要擦去的是遮挡你视线的不可预测因素。如前文所说,面临艰难选择的时候,其实两个选择从现实和功利角度考量,差别一般不会太大。而且,在衡量和预测每个选择未来前景的过程中,其实必然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且这些不确定因素在不同的时代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我们在过去三十年,曾有过理科生毕业后大受欢迎的年代,也有过文科生辉煌灿烂的时期。有大家挤破头皮进公务员的年代,也有公务员大量辞职下海的时期。法律行业的各个专业,更是受经济波动规律的影响而常有潮起潮落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的任何一个选择,在将来都会有不确定性。今天看似很好的选择,放在5年前或5年后也许你不会去选;今天看似没那么好的选择,同样放在5年前或5年后,你可能会觉得是必选项。就像股市规律很多人在预测,但没有人能真正掌握。因此,面临选择难题,首先要抛弃的是不可预测因素对自己的影响。追寻自己内心的想法才能做出不会让你后悔的选择。正如前面所说的抛硬币做选择时,你内心其实已经有了答案。面临选择时,当我们抛开不可预测的因素,抛去很多将来不可预测的现实利弊得失,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喜好,选择也会变得清晰起来。虽然很多现实的因素很重要,但当它们变的不可测时,追随自己内心的喜好才能让你做出不会让自己后悔的选择。选择了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选择,将来无论成功失败(其实很多事本身就无所谓成功失败),至少不会让自己后悔。如果因为不可预测的现实因素做出了自己原本不喜欢或不感兴趣的选择,将来成功了倒也罢,没那么成功的时候则一定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当然,我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还是要面对现实。有时候你可能既不喜欢A,也不喜欢B,而是喜欢C。但现实情况是你无法抛掉A和B去选C(比如C是不接地气的、无法支撑自己生活的兴趣爱好)。这时候就需要在A和B之间做出比较,抛去无法预测的因素,到底在A和B之间自己喜欢哪个选项多一点。这个时候,往往你的选择就很清晰了。当然,如果考虑了上面因素,你还是无法选择时,那就真的抛硬币选吧,反正也不会差到哪里~【注:大家看CLECSS往期文章,除了可以看“菜单”及“历史消息”外,也可以用微信搜狗搜索(weixin.sogou.com)。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想联系 CLECSS的朋友们,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960】如果法学院毕业时没有找到最理想的工作,要注意什么?

作者:CLECSS
05月20日 | CLECSS
引言很多法律人都很有梦想,但现实是除非你特牛,你要找到你喜欢的领域,而律所的层次又让你满意,实在不容易。很多人一毕业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领域偏离了自己想做的领域,这样就被动地过了一辈子的法律人生。我这里说一个非法律界朋友的故事。他读了金融本科,但找当时金融类的工作不好找,他又读了一个资讯科技的学位,后来出来做了几年Tech的工作,发现心里还是想做金融,后来再去读了个金融硕士,之后终于找到国际投行,做到现在。大原则是,工作需要跟自己的理想一致(Aligned,不偏离)(一) 通过进修不是每个人都在北大清华等牛校本科毕业。如果自己的法学本科稍逊,不一定能找到自己想做的领域。例如你的人生理想是想去大的律所做证券,但你的法学本科仅够你进一些二三线所做一般业务,估计你也不会开心。这样是应该及早去个更好的学校读个硕士,让自己人生有“第二个机会”,例如去国内/海外名校读个硕士,甚至下定决心去读LSAT考JD。如果有一个很强的硕士学位,毕业后会有“第二个机会”,事业是晚了开始,但起点更好。(二) 有技巧地选择事业平台很多时候,你会面对这个问题,例如你想做创投相关法律业务的。有个一线所做诉讼给你Offer,有个二线所做创投的。当然“最理想的”是去个一线律所做创投,但你没有这个机会。面对这两个选择,如何是好? 对于年轻律师而言,我们不要老是用现在的情况区分一线,二线,三线律所。我们看的是律所的Potential, 发展空间。比如说,某个Offer来自一个一线律所,但该律所已发展了这么多年,达了饱和期,估计进去就是这样了。但另二线律所才成立两三年,做VC, TMT, 天天在进步中。所以我们看的主要是那个“趋势”,和所做的是否与自己的兴趣和人生理想吻合。如果是,那我倒不如选那个更有潜力,更吻合自己兴趣的二线律所,说不定过几年就变成一个有活力的一线律所。反而原先那个一线律所可能一直没有进步。结语不是每个人一毕业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今天的文章,是综合了身边一些朋友的事业发展的一些想法。整体而言,事业选择是需要跟人生理想吻合的。如果发现自己的事业有所偏离,必须及早矫正。否则就一直深陷下去,一辈子也不会快乐。【注:大家看CLECSS往期文章,除了可以看“菜单”及“历史消息”外,也可以用微信搜狗搜索(weixin.sogou.com)。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想联系 CLECSS的朋友们,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943】法律事业:再谈爬山理论

作者:CLECSS
05月20日 | CLECSS
引言今天12月23日。圣诞节临近,但由于今年农历新年(一月底)提早了,项目堆在一起,不知道大家会否觉得比去年忙?大家这阵子忙过后,想想自己的事业,现在是否满意,十年后又是否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今天我再谈爬山理论(这个理论,在我早年的其中一篇文章的某一段曾经轻轻提过),今天我们再深化看看。爬山理论有时候,我们对现在的工作不太满意,例如工作的内容不是自己想做的,晋升较慢,或觉得升到顶也不怎样。例如,如果法学院毕业的你做公务员,可能会有这个想法,看到同学们在律所虽然辛苦,但工资多赚几倍。其实你可以想象你在爬一座山(A),他在爬另一座山(B)。你们做的工作内容本来就不同。比如说,你现在的工作偏行政工作,觉得无聊,但你那位在牛所工作的同学要是换了做你的工作,也不一定做得好。那种人事关系的处理,软性技能,他也不一定能掌握。所以我们只能说两种技能不同,大家在爬不同的山。你要是要爬B山,得从A山下来,从B山山脚从新来过。倒过来,要是你同学要爬A山,他也得从B山下来,从A山山脚从新来过。山的高度和风景不同虽然我们不能说哪种技能较优胜,但山总有高低之分。比如说你的A山1000米高,你再努力爬到顶,就是1000米,不能再高。但你看到你同学在爬的B山(例如在某顶级的律所工作,山高2000米。就是说,大家同样努力,但他最后爬到的高度会比你高,这是客观的因素。所以现在你要看的,不只是你现在爬得有多辛苦,最重要是看看这山本来有多高。如果你一开始选了一座小山,你无论再努力,山顶就这么高。如果你的人生理想不只1000米,而是2000米。即使你爬到1000米,也不会快乐,应该尽早考虑下山,从B山腰再爬过,爬到B山的2000米。当然,高度不是人生唯一考虑,说一定1000米的山顶,座向有较好景观,如果你主观喜欢A山,那留在A山也没有问题。结语法律人生,往往是这样。我们都在爬不同的山,大家都在努力,但客观上,有些山比另一些山高。所以我们努力到头,最后爬到的高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爬山前,切记先看清楚山的高度,如果你的人生理想是要爬最高的山,就要选最高的山来爬。很多时候,如果换山来爬,往往要从头开始,这样一般尽早做,机会成本会低一点。祝各位CLECSS友好运!【注:大家看CLECSS往期文章,除了可以看“菜单”及“历史消息”外,也可以用微信搜狗搜索(weixin.sogou.com)。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想联系 CLECSS的朋友们,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934】律师: 你曾经Think Small吗?

作者:CLECSS
05月20日 | CLECSS
引言虽然我们每位律师潜在心里都有“Think Big” 的理想和野心,但人生总有那一刻半刻我们会Think Small。例如我家庭环境一般,放弃去外国读书,因为我这边有家庭要照顾;又例如,我都已经有中国律师牌了,在家乡生活安定,还要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吗?过去10年见过很多朋友,如果曾经Think Small了,Think Big 的理想会一直围绕在自己生活中,任何时刻都会Pop Up。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与其让这个梦想不断在生活Pop Up , 不如早点把它做了。“Think Small”和“Think Big Dream”的Pop UpThink Small,人生很多时候总会经历过一两次,但每次都会教训很深。我人生的Think Small,是升大学时选择留在香港升学(注:这里必须说明,香港大学是一所很好的大学,只不过我在香港出生长大,留在自己成长的环境读书,不能开扩眼界和视野)。当时也是考虑到家庭的财政负担问题,但很多年后跟父母聊天,他们说其实他们宁愿掏那笔钱出来,送我去美国读本科,也不愿意我在香港“屈屈不得志”。当然我也不能完全归咎家庭环境,自己去美国读本科的决心不够大(放弃Michigan 的Offer),也是一个因素。但在我放弃去美国读本科后,在香港大学读书期间,去美国读书的梦想却不断在我生命Pop Up,就好像在电脑不断弹出的小视窗。对大部分人来说,你可以把这个“小视窗”关掉,但过一阵子,又会继续Pop Up,直至你完成了这个理想。从“ThinkSmall”至“Do Big”当你人生某阶段选择了“Think Small”,实际上你可能已偏离了你内心真心想走的道路。那时候你要认清楚事实,就是你已走了这条路,那你怎样可以“重回正轨”呢,有时候需要一些过渡和铺排。例如你选择了在家乡做一个律师,但整体收入不高,看来跟你去牛所或牛校的梦想越走越远。这时候,你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地“Do Big”,例如先回去一个大城市做中型的律所,尽量增加收入,一步一步“过渡”,直到你靠近你的理想为止。有一天就狠狠的Do Big 一次。结语我的人生,经历过一两次Think Small, 后来我都发现自己不太开心。因为我真心想做的,是Think Big;Do Big。很多时候,只有鼓起勇气,做我们最大的梦想,人生才会真的快乐。否则我们就会像电脑的荧光幕一样,每天都浮现我们的“Think Big Dream”, 关了又继续Pop Up,直到有天我们把大事完成了,内心便心满意足,再没有遗憾。【注:大家看CLECSS往期文章,除了可以看“菜单”及“历史消息”外,也可以用微信搜狗搜索(weixin.sogou.com)。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想联系 CLECSS的朋友们,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933】资深律师带带我

作者:CLECSS
05月20日 | CLECSS
引言不知道大家做了中级或资深律师后,有没有面对这个问题,明明心里明白很应该花些时间培训年轻助理,但自己实在太忙。与其让助理做4小时,还要审阅他做出来的文件,不如自己2小时做掉。相信很多律师都会面对这个“矛盾”中。这个确实是要取得中间的平衡点,我们回忆一下自己初级律师的情况,就会更体谅和明白。前提是要“达到结果”和“不影响工作”在我们(资深律师)决定自己做,还是让助理做,前提是要“目标为本”和“不影响工作”。比如说,离Deadline还有8小时,那我让助理做4小时,我还有4小时“补救”,大不了自己从头做过。但如果我只有2小时,当然我自己做,因为我冒不起这个“助理做砸的风险”。在时间容许的情况,是应该多让助理做的。我们把他们培训好,对自己也有好处。将来有天自己分身乏术,也有一个“徒弟” 顶替自己一下。很多中高级律师又会想,万一我培训好他,他跑掉,那怎么办?首先,你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尽了“培训法律下一代”的社会责任。其次,他日他有所成就,你也光彩。初级律师/助理的角度首先,你(初级律师)要充分明白上一段资深律师的思维,你就会明白每次他让你做事的机会都很难得。那位资深律师其实也冒了“影响他的工作” 的风险让你做。正因为这些机会难得,切记珍惜,不要抱着“我受人金钱,替人干活”的被动心态;而是想:我怎样能做得尽量完美,同时虚心学习,让那位资深律师下次还会给我机会?事实上,在资深律师很忙的情况,对你第一第二次的印象最为重要。第一第二次做得好,陆续有来;反之,日后就没有。你如果“被放弃”,在律所没事干,最后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结语很多资深律师,其实都身不由己的。不是不想培训年轻律师,而是自己太忙,没有时间。年轻律师需要充分了解资深律师的所思所想,想想怎样带来价值,怎样能帮助资深律师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如果你能努力做得最好,帮得上忙的,工作必定陆续有来。为了中国法律的未来,资深律师和年轻律师必需共同努力,相互共赢!【注:大家看CLECSS往期文章,除了可以看“菜单”及“历史消息”外,也可以用微信搜狗搜索(weixin.sogou.com)。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想联系 CLECSS的朋友们,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926】谈谈律师中途换执业领域

作者:CLECSS
05月20日 | CLECSS
引言各位CLECSS友,今天周二,各位工作愉快!今天谈谈中途换执业领域。大部分朋友想换执业领域,都是发生在工作后三年左右的时间点。一般做了三年后,可能发现自己做的领域枯燥,工作时间太长,觉得没什么前途,看见别人的领域不错,就会想换过去。但事实上,要中途换领域也不太容易,要看时机,也有可能工作年资要打折。常见的情况例如如果你做IPO的,天天加班熬夜,觉得没什么意思,很多就会想转去做收购合并,基金投资。但问题是,你做了三年IPO后也不容易转,因为你之前的收购合并的经验不足。除非经济环境超好,市场严重缺人,否则做第四年的M&A, PE律师基本上不可能。即使你愿意从一年级或二年级开始,也不会很受欢迎,因为大部分合伙人宁愿多花一些钱找个中年级的M&A, PE律师。另一种情况是现在的领域其实你觉得还可以。但你更喜欢另一领域。这样就要看你多喜欢该领域,有些人会不惜一切从头开始。一般原则和分析1。没有太强的原因,最好不动。以前有个在国际律所做了很多年资本市场的朋友,觉得是时候换换领域。他问他老板的意见,老板说:你难道这个领域做几年,另一领域又做几年吗?最后什么也不专。(当然,一般老板也不会鼓励手下转领域)。最后那位朋友就一直做资本市场下去。2。留在原先的律所换领域:这种情况不常见,但发生在一些规模比较大,比较公司化的大所是有可能的。例如,如果你在Magic Circle 或Baker 等大所。你告诉合伙人们你做资本市场太累,你想做Banking,有时候律所从“挽留人才”的角度出发,会作出适当的调动。但如果律所本身比较松散,你跟某一合伙人,要到同一律所换领域是相当困难的。这样你倒不如去另一律所换领域。3。去别的律所换领域:这个可能会涉及到前面提到的“年资打折”的问题。在同一个律所换领域,可能不需要打折,但去了别的律所,很多时候从新来过。那就要问自己这样做值不值得。其中涉及两个问题:(一)你有多不喜欢自己现在的领域?(二)你有多喜欢新的领域?当两个问题考虑过后,发现不太强烈,其实“在减年资的情况下换领域”不太值得。但当然如果其中一个问题是强烈的Yes,则可以考虑这样做。也要想清楚未来几年的发展,免得到时候再换领域。结语各位CLECSS友,我们不一定一辈子都做那一两个法律领域,但法律事业规划一定要有连贯性。不能今天碰这个,明天碰那个,最后没有哪个领域专。在此祝各位考虑中途换领域的朋友们都深思熟虑,决定换领域后都顺顺利利,法律事业发展越来越好!【注:大家看CLECSS往期文章,除了可以看“菜单”及“历史消息”外,也可以用微信搜狗搜索(weixin.sogou.com)。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想联系 CLECSS的朋友们,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924】在内所工作了几年要去外所看看吗?

作者:CLECSS
05月20日 | CLECSS
引言很高兴昨天完成了CLECSS北京年会,虽然很累,但很开心。每年见到这个多优秀的年轻法律才俊,一个一个成长,心里特别高兴。今天这么晚发文章,也是因为实在太累,今早很晚才起来。今天,我们谈谈一个很多内所年轻律师问及的问题,如果我在内所已经做了两三年,有需要去外所看看吗?这个确是一个好问题。在10年前,这个很普遍,例如在一个不错的内所工作两三年,转去国际律所做Legal Consultant (其中原因是工资较高)。但因为内所生意越来越好,外所生意没有那么好,现在这个情况有所减少。我们看看各种情况:在内所发展得很顺的情况大原则是,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发展得很顺,其实是没有必要换工作的。在内所工作了三年,还想换到外所,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毕业当年时很想去外所,但进不去,心里有遗憾。一等到有机会就想试试。(二)觉得虽然现在工作一切顺利,但总觉得外所培训较好。(三)内所工作的强度太大,基于家庭原因,觉得去外所轻松一点。情况(一),这个是一个“主观”的意愿。要小心分析客观上是否对事业有好处。比如说,如果您在某个不错的内所,一直做上去,其实没有很大必要换去外所。真的好业务的外所在中国也没多少。在你没有外国Bar的情况下,你在外所也就是做Legal Consultant,连Associates 也不是。情况(二),如果您关心自己的内所的培训是否足够。那转去一个好的外所是可以考虑的,但前提也是要一个业务比较Solid的外所,例如Magic Circle 和Baker等。他们在这边规模较大,培训材料较多,工作上也较多Seniors 可以指导你。如果你去了一个小的外所,培训不一定比内所好。情况(三),在大部分情况下,好的内所,比起好的外所,还是更忙的。例如同一种类的业务,某内所晚上11点下班,可能在外所就晚上9点下班。所以如果是这个情况,换外所也是值得的。在内所发展得不顺的情况如果在内所发展得不顺,首先要想想为什么不顺。如果是人际关系,体力,领悟力等问题,其实外所和内所你会面对相同的问题。不要误以为“外所就是天堂”,律所本质就是营商机构,无论怎样你也会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竞争。话说回来,如果你在内所做得不顺,又刚好有外所机会也不妨去外所看看。中途读LLM/JD的情况如果你想通过读个LLM/JD去外所,一般越早越好,很多时候你读完LLM/JD在外所需要“从头开始”。如果你工作了很多年去读LLM/JD,找外所就会难找到合适的Entry Level,到时候会很尴尬。结语整体而言,如果在内所事业本来就很顺,过几年可以做到合伙人,没必要动。但如果该外所在中国是一个非常Solid 的外所,可以去那里看看,了解外所的运作,接受更好的培训。自己的因素(例如家庭原因,工作小时)也是需要考虑的范围。另外,去外所的时间点也要注意一下,如果想通过LLM/JD找外所工作,越早出去越好。祝各位CLECSS朋友一切顺利!无论在内所还是外所,都有最好的法律事业!【注:大家看CLECSS往期文章,除了可以看“菜单”及“历史消息”外,也可以用微信搜狗搜索(weixin.sogou.com)。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想联系 CLECSS的朋友们,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920】什么情况在中国拿到Global Pay?

作者:CLECSS
05月20日 | CLECSS
昨天的【CLECSS #919】《2016 Bonus 终于出来了》很受欢迎。每次发这种有关美国律所的工资或Bonus 的文章,都会有很多CLECSS友发信过来问我在中国真的能拿到Global Pay 和Bonus 吗?答案是有的,而且有好一定数量的BigLaw律师是这样的。今天我们看看各种在中国拿Global Pay 的情况。在中国拿Global Pay 的情况情况一:在美国OCI时拿到Offer(最好先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国)这是最稳妥的情况。在美国读JD,拿到美国总部(例如纽约)的Offer。最好在美国办公室工作一段时间。你既然一开始已经拿Global Pay,回国后也会继续用Global Pay的Pay Scale (还可能有COLA,即生活补贴)。至于是否跟年底的标准Bonus,不同律所有不同政策,但很多Vault 排名靠前的BigLaw 都会跟那个标准Bonus。情况二:做美国证券或相关金融类的律师如果你不是美国那边招聘的,例如直接去香港做资本市场。很多美国律所招你进去写招股书等,还是能给得起这个价钱(Global Pay)。因为本来做资本市场收入高,而律师工作量大,所以也必须出到这个价钱才能招到人。不过注意某些律所(例如Vault排名不是最顶尖的,或某些英国律所),他们在内地的美国证券律师也不一定跟这个标准的US BigLaw Pay Scale,一般会略低。情况三:其他一般原则其他要看个别律所的政策和情况。一般原则是:Vault 排名越高的,越有机会是标准Global Pay 和 Bonus。有时候在中国Size小反而更有利。因为他们成本更低,工资反而能出更高。例如Vault 20 里,Debevoise 等中国分所就是给标准Global Pay 和 Bonus的。另外也要看你的业务类似,业务越是真的做美国法律,越有机会拿Global Pay。例如如果你做美国FCPA 调查,本来就跟美国Billings,所以工资给美国工资,也不奇怪。但如果你做得是较本地的FDI 等,不是做美国法,那也Bill 不了那么多,不给Global Pay 也很合理。(注:本文所说的都是Associates的情况,不包括Legal Consultants等。)结语当然实际的情况,变化也有很多。此文只是大概把在中国拿BigLaw Pay 的大致原则写出来,供各位CLECSS友参考。对于Think Big, Do Big 的CLECSS友来说,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向着目标进发。成功就在前面,大家努力加油!【注:大家看CLECSS往期文章,除了可以看“菜单”及“历史消息”外,也可以用微信搜狗搜索(weixin.sogou.com)。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想联系 CLECSS的朋友们,可以发电邮至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897】谈谈律师Lateral Hiring 的资历打折问题

作者:CLECSS
06月16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很多法律人有个印象,如果我在一个Tier 2 (二线)律所做几年,再转一个Tier 1(一线)律所,资历将被打折扣。例如原先在该二线律所做第三年律师,为了进一个Tier 1律所,减年资到第一年律师。这个是有可能的,但不一定,今天我们看看各种因素。客观上,如果不打折,你是否能胜任?其中一个因素,是如果不打折,你是否能胜任?假设你是Tier 2律所的三年级律师,做的业务跟Tier 1律所差不多(只是项目规模略小),那可能你真的能做Tier 1律所同级能做的事情。招你的合伙人在圈里这么多年,你的Tier 2律所做了什么项目,他心里有数。如果你真的能胜任Tier 1律所三年级律师的职位,大可不必打折。但很多情况下,因为Tier 2律所的生意或培训没有那么好,实际上你的能力真的不到三年级,勉强给你三年级律师,你做不好,只会有反效果。有时候打个折扣,反而让你的事业发展更稳打稳扎。(注:当然,领域也是一个考虑因素。如果你以前做一般诉讼的,突然转做证券金融法,资历打折也是很应该的)。是否打折,也看当时的经济环境,新雇主有多想招你比如说,资本市场突然热起来,该Tier 1律所合伙人招不到人,他看你在Tier 2律所做过几个小的IPO,着急起来的情况下,为了招你过去,什么条件都能答应。相反,如果经济不是太好,合伙人只是想有些“人才储备”,那他对你的Bargaining Power就会强,为省成本他会提出打折,到时候看你接受不接受。结语这些年来,我看过不少朋友,为了进最好的律所,愿意打折进去。较多情况下,他们最后都发展得不错,因为资历打折后让他们在该Tier 1律所有更多时间铺排事业。最后一步一步爬上去,直到做到合伙人。反而有些一开始进了Tier 1律所的朋友,没有铺排好,过几年后做得不开心就离开。所以我们还是那句:我们不在乎那一两年的时间,人生法律事业长着呢,最后看得是,谁能坚持到最后。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CLECSS 892】法律人的事业轨迹:To change or not to change

作者:CLECSS
06月16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昨天的【CLECSS 891】《从南大、君合、哈佛到娱乐产业投资》的徐东林(Justin)就是一位优秀的法律人改变事业轨迹,追求梦想的很好例子。今天我们再利用Justin 和其他法律人的例子,看看法律人在考虑事业改变时,常见的问题和考虑点。首先,因为昨天不知道系统还是其他问题,把Justin 其中一张哈佛法学院的照片漏掉,现在补上:深思熟虑 v 随遇而安大部分考虑这个法律“Career Track” 的改变,都是工作了4至6年的人。大部分如果律师做某领域已经做了超过6年,一般会继续熬下去,不会愿意放弃或随意改变事业轨迹。对于想“改变”的法律认我常见到两种情况:一种是想得很清楚,才去做的,例如去读LLM或MBA前,想好自己大概的方向,用整整一年或两年时间,去接触相关方向的人员,为自己的事业作出铺垫。也见过另一种利用那一两年什么都了解一下的,但大部分这类型的转型最后都不太成功。观察了一两年后,这些法律人想法太多,最后很难有系统地整合。所以当自己法律事业停下来,读个LLM,MBA或换工作之前,应该想得很清楚才行动,毕竟自己已经有4-6年经验,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些想法,对自己的兴趣所在有些了解。主观v 客观对于是否值得换法律事业轨迹,每个人的衡量点不同。一般作出的比较是:如果你换,预计你未来5-10年会怎样,如果你不换,未来5-10年又怎样,在这两者之间,你较喜欢哪种情况。客观来说,可以用“量化”和“风险评估”作为一个标准。例如,如果你读MBA,你可能建立一个亿元公司,但你做到这个机会率又有多高呢。比如说,是5%,你客观计算时,要把这个百分比概率也算进去,例如1亿乘5% = 5 百万。这样可能没有你在某法律领域稳赚一千万那么多。当然,人生也有不能量化的主观元素。比如说,你很喜欢这个领域,但明知道它不能替你赚一千万,只能赚三百万,对你主观来说,他带给你的快乐超过一千万,这样也可以。结语整体来说,如果法律事业没有遇到瓶颈,或整体一帆风顺,是可以继续走下去的。但人生总是会有些追求的,有时候当我们刚出来工作时,我们没有选择,但过几年后,当我们有一些金钱积累,我们大可勇于追求自己梦想。像Justin 一样,就是我们很好的榜样。在此祝愿所有法律人都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有丰盛的法律人生!

【CLECSS 889】律师:平台 v 个人

作者:CLECSS
06月16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这几天在西安,同行的朋友都是工作了10年以上的律师。大家很多话题可以聊起来。 其中聊到事业发展问题,回顾过去10年,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其实平台是最重要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什么平台未来10年会发展得最好?平台 v 个人在你的法律事业成长中,肯定会听过这句话:“最重要看个人,你有实力,去哪里都一样!” 个人实力固然重要,但毕竟个人孤军力弱。就是你本身很有才学很出名,你作为一个Tier 1 律师去了一个Tier 2的律所做,同样会被拖了后腿。比如说,你以前是某一Tier 1律所的高级律师,去了某Tier 2的律所做合伙人,很多客户都带不过去(因为Tier 2的律所不在客户的Panel List 上)。现在常常有两极化的情况。Tier 1的律所忙得要死,Tier 2 及3生意一般。在好的平台,有时候也不需要自己找客户,本来平台就有稳定的客源。相反,即使你的人脉怎样厉害,社交技巧如何高超,有时候平台不行,就是不行。那怎样的平台未来10年会发展得最好除了看级数外,我觉得很重要看律所的长远策略和稳定性。“稳定性”是很重要的因素,大家看很多英国律所在中国发展得比美国律所好,原因是英国律所在中国更有长远的发展策略,自己培训人才出来,稳步发展。反而,美国所较急功近利,经济好时到处挖人,经济差时裁人,流动性很大。同样道理,内所也一样,你要找到一个稳定的平台,这个平台需要有长远的眼光,未来10年有明确的发展策略。结语各位CLECSS朋友,希望大家在事业上都能找到一个很好的平台,有时候靠个人孤军作战,效果还是有限。今天是我在西安的最后一天。期望不久的将来再见各位西北朋友!

【CLECSS 881】律师的三条事业线

作者:CLECSS
06月16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今天周六,各位周末愉快!我美国JD毕业10年,观察了身边朋友们的事业发展。大体可以分开三种情况:(1)一种是高开低走;(2)一种是低开高走;(3)一种是Flat的横向发展。我们可以称之为“法律界的三条事业线”,今天我们就看看这三种情况。(一)高开低走有些朋友一毕业就进很好的学校,例如一个Top 6 的美国LLM。第一份工作也找到很好,但基于某些原因,后来后继不力。例如:- 刚出来工作头几年遇上金融风暴,没有受到很好的项目培训,或甚至被律所裁掉。- 进了很好的律所,但工作太辛苦,后来一步一步往Tier 较低的律所走。- 想法太多,不安于现状。工作总是换来换去。- 到后期人生没有刚毕业时的冲劲,选择平淡的生活(这个没有对错,纯是个人选择)。评析:上述的原因有客观(例如经济)和主观(例如个人野心)因素。事实上,这种“高开低走”的朋友不少。如果是“主观的因素”,个人认为最重要是自己生活开心。看到他们开心(例如有快乐的家庭),比起看到他们在律所赚大把钱更高兴。如果是“客观的因素”,那就是一两年的机遇不好,只要自己不放弃,总会一天能反弹的,攀上人生的另一个高峰。(二)低开高走这种情况刚相反。很多不一定来自很好的学校,第一份工作也不是最好的律所。很多在二线律所做项目,取得经验后,一步一步转到一线所,越做越好,甚至在一线所做到合伙人。这种现状,很多是因为:- 很多这类型的朋友,知道自己出身不够好,比别人更加努力,更能熬苦。- 在二线所,反而有更多学习的机会,不像某些大所,年轻律师只做项目的一小部分。- 这样慢慢爬上去,越发有成功感,更多正能量让自己攀登顶峰。评析:不少律所合伙人,也是低开高走。很多时候我们看法律人,都是看“谁笑到最后”。今天你跑得别人慢没关系,只要不放弃,来日方长,乌龟也会跑赢兔子。(三)平着横走这种“平着横走”的情况,可以是“高开高走”,“低开低走”,但更多是“中开中走”。一般这类型,学校不错(但不是最顶级的),出来工作找到一个不错的律所(例如一线尾,二线头)或不错的公司,一直做下去。每个人生阶段,也符合一般的预期,不好不差。一般他们都有一个平淡幸福的家庭。这种现状,很多是因为:- 他们本来就做得不错,不是特别有野心,只想过一个普通法律人的生活。- “高开高走,低开低走”比“中开中走”少,是因为高开要持续高走,需要大量力量,不是没一个人都能长期保持这样的能量水平。至于“低开低走”,谁愿一辈子都处于平均线下?评析:如之前所说,“平着横走”很多时候是人生“主观”的选择。人是否快乐,只有自己才知道。如果是喜欢一种平淡没风浪的人生,这样也挺好的。结语大部分法律人都会是这三种事业线之一。CLECSS的精神,在于我们永不放弃,向着自己的理想进发。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理想不同,很难说谁好谁不好。我们CLECSS的宗旨,是鼓励自己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后,努力帮助别人。各位中国法律人,大家为自己的“法律事业线”加油吧!

【CLECSS 870】律师:北上广深法律工作经验的价值?

作者:CLECSS
06月16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以前CLECSS的用户都集中在北上广深,过来问我的问题都是是否应该出国留学读LLM/JD的问题。最近慢慢察觉到,CLECSS的用户开始伸展到二三线城市。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在二三线城市,我长远来说也是回老家发展,那北上广深的法律工作经验有价值吗?这其实是一个好的问题。如果我长远发展(例如在成都),那我法学院毕业后留在成都,在成都发展人脉,有什么不好?这个确实要看个人的人生理想和远景。但CLECSS的主题是“Think Big; Do Big”,我还是鼓励大家去大城市看看。去北上广深熬几年的好处法律技能的提升很多大所,即使同一个所,不同分所的业务水平还是有差距的。一般都是大城市的专业水平更高一点。在北上广深,一般能接触到更好的客户,合伙人的业务水平更高。即使你明知道将来带不走这个客户,但单是你学到那些业务怎样做,怎样提高专业水平,就已经很值得。将来把好的律师技能带回去自己的城市,一生受用。不同城市的关系网如果你一辈子待在一个城市,可能在某个城市的人脉特别强。但是其实人脉的多元化也很重要。很多时候生意的转介在于“不同”,跟你相同和相似背景的,其实更多是“竞争对手”。例如你在家在成都,在四川大学法学院毕业,你毕业后去上海做几年,日后在上海就会有些人脉。上海的朋友有四川业务,就会想到你。同样,你有上海业务,也知道介绍给谁。所以你的事业初段越多元化,将来产生的机会越多。勇气和眼界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勇气和眼界。以我自己为例,我在香港出生成长,在一般人的眼里,在香港大学读书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没有离开香港的读书和工作经验,我人生总是觉得缺了一些东西。后来,我发现,缺的就是到外面闯的勇气,和那种世界观和眼界。同样地,“月是故乡圆”,家是最好的,但我们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看看这个月亮。有一天当你在异地赶路,在异地看看这个月亮,会发现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感觉。有时候,离乡别井,月亮有另一种美。一种孤独但坚强的美感。在北上广深看月亮的你,不知道会否有这种感觉呢?结语在法律事业的道路上,尤其是最初几年,我觉得还是到外面闯闯好。当然我们最后可能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但那几年北上广深漂泊的人生体验,无尽的艰辛,却让我们一辈子回味。各位CLECSS 朋友们,不知道大家又是否喜欢漂泊闯荡呢?

【CLECSS 865】律师:当我年轻时, 我无畏无惧 (Young lawyers: afraid of nothing )

作者:CLECSS
06月16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年轻”对法律人是最美好的时光,那时候,初生之犊不畏虎。做什么事情都nothing to lose。现在长大了,在法律界认识的人多了,要顾虑的人际关系和名声维护也多了。所以年轻法律人,好好享受自己“年轻”时候的美好时光。年轻时候nothing to lose年轻时候,我做出决定很快,没有那么顾虑。有时间可耗很多年轻人会过来问我,应该读LLM/JD, 还是去律所工作,其实所说的都只是几年的时间。如果你只是二十几岁,根本不用太过纠结。随心而行。如果你很想出国留学,那你不出去会觉得“不舒服”,那两三年不算什么。我当年就决定很快,我在香港大学读了普通法本科LLB,再花了三年美国读JD。如果我当时三十多岁,一定会多想。当时二十多岁时,不妨给自己机会追寻梦想,这样也不枉青春。到现在,我还是极之少数读完一个香港普通法本科,再去美国读JD的法律人。Nobody不用顾忌那时候我在法律界是个无名小卒。我在美国读JD时,申请回香港工作。那时候就天天把电邮直接发到合伙人的电子邮箱。那时候心想,如果他们回电邮,那就最好,如果他们不回,也没关系,反正他不认识我,我脸皮厚一点也没所谓。当然后来现实生活,也碰到这些以前电邮联系的合伙人,但估计他们大都忘记我就是当年发电邮给他们的人。年纪大了,人生多顾虑现在如果要我作出每个决定,换一份工作,都得深思熟虑。这个决定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因为做了CLECSS, 让我在内地也有一点名气,现在说话也要非常谨慎,也充分明白随之而来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对内地的情况每天都掌握。已经不像年轻时候那样洒脱,有时候,很怀恋年轻时候的无畏无惧。结语  各位CLECSS法律年轻人,年轻是最美好的时光。我们刚出来工作那几年,凡事都可以尝试,不懂就问,错了可以纠正,大家也会体谅。但当工作十年以后,人生就会多了很多顾虑,没有当年那么洒脱。所以各位法律界朋友,应该珍惜年轻时候的无畏无惧,勇敢追求梦想。中国法律人加油!

【CLECSS 830】律师 v 医生的比较

作者:CLECSS
06月15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在西方社会,除非家里有钱另有打算,一般都首先医科和法律。而在医科和法律之间,似乎医科稍为占优,不少高中生(例如英国)首选医科,次选法律(不包括美国本科后读MD 和JD的情况)。今天我们就看看律师 v 医生的比较,我主要从西方社会的角度看,这个跟内地的情况可能略为不同。律师 v 医生的比较以下评分10最高,0最低评析在西方社会,律师和医生都算中产。但医生的收入比较平均,例如如果你进了公立医院,大家主要在5万至 20 万人民币月薪这个Range; 但反之,律师收入可以差距很大,有收入非常低的律师,也有年收入千万的律师。对于追求稳定的朋友们,医生是较好的选择。至于社会地位,很多年前香港做过一次调查,社会地位法官第一,律师第二,医生第三。所以律师的社会地位可能比医生略高,也可以参加更多社会事务,例如某某委员会。但医生也有他们占优的地方。例如医生整体给社会的形象更正面。律师有时候会给人替有钱人做事的形象,不觉得真正在维持社会公义。而如果你做医生,也必须要在正统的医学院读很多年,但律师的话,有不同的方式拿到律师牌,有些地方考试通过就可以。结语综合上述分析,医生是一个比较安稳保守的选择。但对于我们这些Think Big;Do Big 的CLECSS朋友来说,律师是不二之选。我们追求一个最卓越的人生,做一个最优秀的法律人!在此非常期待我们首届CLECSS十大杰出年轻律师的诞生!

【CLECSS 829】法律人生之再上高峰 Second Peak

作者:CLECSS
06月15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引言很多朋友到了三十岁,有家庭了,事业定型了,也就不想动了。有时候事业不一定发展得好,例如在公司法务做一个中级法务,在律所做不了合伙人,或在律所做合伙人,但生意一般。但人到了这个人生阶段,还可以再上高峰吗?不想动的两个情况(一)发展得一般,但因为年纪或家庭问题,不想动这个情况很多,在律所和公司法务一直做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但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当年毕业的壮志雄心,加上有了家庭负担,不想动了(我认识有些在香港做了十几年法律助理的,他/她现在有家庭了,再下不了这么大的决心和精力去拿个律师牌了)。(二)发展得不错,可以更好,但觉得没有必要再折腾有些你觉得他的潜能不只如此,但基于各种原因,他也甘于做现在不错的工作。本来可以做一个牛Par,但甘于做一个轻松一点的Counsel。这些也跟个人的野心有多大有关。法律人生怎样再上高峰首先,是否需要再上高峰,是个人很主观的选择。有些人本来就很喜欢做一些比较轻松的工作。所以问问自己:满意现在生活吗?如果内心有点动摇,例如自己做一个中级的法务,看见同学们都在做牛Par,内心感概;又或倒过来,自己在律所里发展一般,看见同学们做大公司的法务总监。如果你心里有这种“感概”,证明你还是想改变,还是能做得更好。即使你已经做得不错,你还是有力做得更好。其实时间总是能挤出来,如果你有心做一个事情,家庭和年纪其实都不是一个问题,人一天未死,总可以多做一点事情出来。平时一有空,跟身边的朋友聊聊,留意一下身边的机会,说不定就找得更合适的机会,让人生再上高峰。人只能活一次,要做就现在做,Now OR Never。结语各位CLECSS 朋友们,这些年来,我看到有些朋友一直过着平淡的生活,有些开心,有些其实不开心,但因为各种原因,也不想改变了。我们很多人,其实内心还是有一把火的(像周星驰的《少林足球》一样)。在合时的时机,我们的理想还是会爆发出来。年纪和家庭都不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真的想事业再上高峰,无论多困难,自然能协调好一切。在此祝各位法律界朋友们都找回内心的理想,事业再创高峰!

职业规划 / 共有175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