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共有1494篇文章

【CLECSS 1480】年轻律师去香港工作之生活成本(衣食住行篇)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前天的CLECSS 美国LLM/JD Dinner,有很多参加者表示有兴趣毕业后在香港工作。给人的印象是,香港生活成本很高。但其实除了房子外,个人认为香港其他生活消费并不高。今年香港的资本市场兴旺,美国LLM/JD毕业的同学们不妨考虑一下?住房一般年轻律师会喜欢住奥运站等中产小区(例如维港湾,柏景湾,君汇港等),一个小两房的房子大约两万多港币。对于拿Global Pay的话,其实不算太贵。先不算COLA, 对于一个一年级拿Global Pay的Associate而言,房子租金占上大约20-25% 。如果你一开始是拿一半Global Pay(见【CLECSS 1479】,可以考虑跟朋友合租。 饮食在中环吃饭固然贵,例如正式的餐厅几百块港币一顿饭。但你也没有必要天天去这些贵餐厅吃饭,有时候可以吃茶餐厅,吃快餐,价钱跟内地相差无几。周末时,没有必要在中环吃饭,其他地方还是有很多其他选择,不一定要天天吃贵的(首两年周末去游山玩水的时间也不会很多)。一个月用一万多港币就可以。穿着“衣”就更不用担心。谈到中高档次的衣服,香港很多时候比内地还要便宜。例如大家在香港买Brook Brothers等,就要比内地便宜。平均一个月几千元港币。交通由于香港面积小,很多人都不会买车。地铁和出租车可能比内地略贵,但在不买车的情况下,这些公交交通工具也不会贵到哪里去。平均一个月一两千元港币。结语所以如果大家美国LLM/JD毕业,有机会去香港工作,不用太担心生活成本。对于律师而言,即使是房子租金略贵,也能负担起来。而且,香港税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家日后可以省下很多钱。LLM/JD毕业后过来香港工作的朋友们,大家有缘见面!

【CLECSS 1479】谈谈外所的“半价”Associate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继在北京及上海举办的LLM/JD Party 后,昨天很高兴完成了美国LLM/JD Dinner(香港)。大家在聚餐时交换了留学和职业规划心得,希望对于各年轻律师/同学们有帮助!我们席间谈起“半价”Associate。例如有些JD同学在OCI找不到工作,后来临毕业时申请中国内地及香港的办公室。有些律所有Special Associate的岗位,工资大约正常Associate的一半(过两年后,有机会晋升正式Associate)。今天我们就谈谈这种“半价”Associate。Q&A1. “半价”Associate (Special Associate) 设立的原因?现在读JD的越来越多。不是每位JD都能在OCI找到工作,这包括了不少T14的同学们。到毕业时,大家都急着回国找工作,这些Special Associate(或其他头衔)为这些JD毕业生提供了一些机会。拿半价工资两年,过两年后正式做Associate时,就可以拿Global Pay。对于律所而言,也是节省成本的方法。同样的钱,可以招两个人帮忙。2. 那两年发生的事情其实做的事情跟其他初级律师无异。那一样是JD,有些人拿Full Global Pay,有些人拿Half Pay,会否奇怪?我觉得是供求问题。一般这些做Special Associate的JD,可能是JD学校排名稍逊,或虽然JD学校很好,但在校成绩稍逊的人。所以这些都是市场你情我愿的供求关系。至于两年后,律所一般看当时的市场情况,和该Special Associate的表现,看是否提升他/她为正式Associate。但一般即使该律所不提升该Special Associate,他/她累积了两年工作经验后在外面也很好找工作。3. LLM的情况其实“Special Associate”也是一个头衔而已。在不同的律所会有不同的头衔,例如“International Legal Consultant”,”Legal Manager”等。这些岗位其实也开放给LLM 申请,不过因为竞争激烈,根据近年的经验,很多时候要T14 (甚至最好是T6)的LLM, 加上之前相关的工作经验,才能申请到。除非是一个排名极高的LLM,否则在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申请Special Associate也不太容易。结语现在六月了,祝各位LLM/JD 同学有个好的学年,毕业后找到最理想的工作!大家的法律事业生涯很长,也不必要太过介意起点。用心去做,总有出头天。

【CLECSS 1478】从律师捐家具说起,谈谈价值观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最近我有些家具要捐掉,在问了身边所有好友后,剩下了三件家具。本来可以给一笔钱(例如一千多港币)把家具搬走,我却一个一个慈善机构打电话去问,问对方有没有“受助人”需要这些家具。最后找到了一个经济困难的单亲家庭(一个单亲母亲 + 一个女儿),把家具捐掉。希望对这个单身家庭有帮助。律师的价值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其实不太合乎经济原则。一个律师一天可以赚不少钱,其实找一个搬运公司,给它一千多元搬走这三件家具最合乎经济效益。但有时候人生并不完全用钱计算。这个搬运公司,拿回去若是觉得不合适,就会运到“堆填区”。好好的家具就会浪费掉。虽然表面上好像用了律师用来赚钱的时间,但倒过来,对于那个单亲家庭而言,多了这些免费的家具,可能对他们帮助不少。即是说,例如对律师来说可能是损失了10%,但对于那个单亲家庭来说可能得益了30%。我个人觉得值得,因为这是我们当初决定做律师,帮助社会的初心。CLECSS的价值观也许CLECSS跟捐家具是一样道理的。我们律师捐一笔钱出来,是很容易的事情的。为什么我们还要身体力行去做讲座,做活动呢?这是因为背后的意义。我们自己做过年轻律师,知道年轻律师很需要我们去关心。例如,我们每年设立的海外奖学金(去年和今年都跟方达合办),其实背后也涉及大量的行政工作,例如阅读大家的申请材料,安排面试等。虽然金额不多,但代表一种心意,让年轻律师知道有人关心他们的事业发展。虽然金额不多,亦不可能每个人最后都拿到奖;但让我们CLECSS有机会向年轻律师表达关心,对中国法律界及社会作出回馈。这些时间的付出,我认为值得。人生有时候,就不只是用金钱衡量。结语在中国法律界,我们往往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赚钱上。赚钱糊口,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有时候,在工作以外,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例如捐个家具给有需要的社会人士,也让我们从中得到快乐。在此,祝愿所有CLECSS法律人都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感,过着丰盛而有意义的生活。

【CLECSS 1477】谈谈律所工资之“追加”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昨天【CLECSS 1476】《STB跟涨薪。其他律所:涨还是不涨?》里提过,这次Milbank把起薪追涨到19万美金,可能是因为前年BigLaw加薪至18万的力度不足。那中国律所这边又怎样呢?中国对比美国的情况Milbank起薪从18万涨至19万美金/年,涨幅大约5.6% 。前年BigLaw从16万涨起薪至18万,涨幅12.5% 。如果累计起来(16万涨至19万,大约是18.8%)。其实中国过去两年,中国顶级律所的涨幅,高于这个百分比(无论算12.5% 还是18.8%)。不过中国经济(GDP)增长率远比美国高,而且本来基数就偏低,所以其薪涨幅高于美国也很合理。是否会有像美国追加起薪的情况我个人认为(仅属个人推测)应该会发生以下情况:现在大多数顶级律所的起薪在2万至2.5万/月之间。我认为那些起薪还不到2.5万的会逐渐提升至2.5万。到大家都逼近2.5万时,那些现在已经给2.5万/月的律所会再次涨薪。估计这会在未来几年内发生,而且会是不断重复的Cycle,例如某个律所涨到3万,顶尖律所的Range变为2.5-3万,然后不断往3万靠近。对于一些生意很好的律所,不会在意起薪多涨一些,因为再涨10-20%也会给得起。对于那些涨薪后会产生压力的律所,我认为不必盲目跟随,应思考涨薪对自己律所有什么影响,平衡利弊,找出最合适自己的方案。毕竟起薪不是吸引人才的唯一因素。结语看到美国涨起薪的情况,今天写了这篇《律所工资之“追加”》。这仅属个人意见和推测。但大原则是希望各顶级律所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给年轻律师最好的福利。让他们在事业前期都能安心工作,对律所还是律师个人都是好事。

【CLECSS 1476】STB跟涨薪。其他律所:涨还是不涨?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前天的【CLECSS 1474】《纽约律所Milbank 涨起薪至19万美金/年》提过Milbank 涨薪;终于有个传统Fab Five 律所 Simpson Thacher & Bartlett(STB)跟涨。本来如果只是几个Vault 20-50 的律所涨薪,其他律所未必跟。但STB作为一个Vault 10律所,传统上有相当影响力,估计会对其他BigLaw造成很大压力。今天我们看看有关涨薪的三个问题。Q & A1. 为什么这次涨薪由一个非Vault 10律所带头?我相信因为律所生意好,其实大部分律所都有能力涨薪的,只是它们都不太愿意主动增加成本,所以没有Vault 10律所主动涨薪。但是反而Vault 排名靠后一点的,例如Vault 20-50的律所,他们涨薪能造成市场Disruption (吸引有些本来会去一些更高排名律所的Candidates),对律所本身也有宣传(Marketing)之效。由于Vault 10 的STB已跟涨薪,相信其他BigLaw跟涨薪的压力会很大。2. 为什么这次涨得这么快?BigLaw的起薪前年才涨到18万美金一年。我们看之前一次涨起薪至16万美金,已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估计是前年的涨薪其实“不够”,“不够”的意思是那些BigLaw明明有能力再涨多一点,但是都“留有一手”。所以Milbank 这次带头再涨一次。3. 中国法律界是否也能有非红圈所推动涨薪?我们看中国法律市场,汉坤早年还没有今天发展得这么厉害时,当时候就率先涨起薪到两万人民币/月。当时候是市场最高的。这可见涨薪确实不一定要最老牌的几个律所牵头。(当然现在汉坤已发展到跟其他红圈律所实力相当)。不过去年的升浪,是老牌红圈所君合牵头的。君合去年涨起新涨到2万人民币/月。其他顶级红圈所也相继涨超过2万。现在汉坤,方达等律所的工资在市场上也相对领先。结语也许年轻律师都碰上了法律界发展历史上较好的时代,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工资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是值得可喜的。既然我们碰上了好的机遇,就要更加努力上进,不枉上天赋予我们法律人的机会。各位CLECSS友一起加油!

【CLECSS 1475】JD毕业一定要拿Global Pay吗?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昨天的【CLECSS 1474】《纽约律所Milbank 涨起薪至19万美金/年》提过Milbank 涨薪;过了一天,也只有两三个BigLaw跟随,其中包括Proskauer & Rose, Winston & Strawn等。其他律所暂时没有动静。其实我们再想一下,拿太高工资真的好吗?例如过去几年,有不少美国JD毕业生找过我,说很遗憾没有拿到Global Pay,其实拿Global Pay就一定这么重要吗?我们今天看看这个问题。(注:本文只讨论毕业后进国际律所的情况,不包含去内所的情况)重温一下“拿Global Pay”和“低于Global Pay”的两种情况首先很快跟CLECSS读者们重温一下这两种情况。拿Global Pay一般是美国JD在2L时拿到Summer Associate,然后毕业后做第一年Associate,那就一般就是跟BigLaw的 Pay Scale。除了在美国办公室做Summer Associate外,这也包括了某些Top US Firm去香港办公室2L实习的情况,例如Davis Polk,你毕业后同样是Global Pay。低于Global Pay的情况这大致又分两个情况。情况一:你2L没有找到Summer Associate,3L临毕业时才赶紧寄信回中国区的办公室申请,很多时候给你的Position不是Associate,而是低一级的Legal Consultant,Legal Manager或International Associate等。这些工资可能只有正常Associate的工资的一半。一般而言,过两年后,这些LC有机会晋升Associate后拿Global Pay。(注:这情况一也适用于某些LLM毕业生)。情况二:你找到的国际律所在中国区较本地化,不是给Global Pay的。很多时候,一些国际律所,除非做资本市场(例如IPO,发债),很多其他领域则不一定给Global Pay (BigLaw Pay Scale),而是给一个“Hong Kong Pay”例如低30% 左右。法律事业初段一定要拿Global Pay吗?当然,如果你有Global Pay的Offer,也没有理由不接受。但如果你手上,只有非Global Pay的 Offer(例如情况一的LC的Pay,情况二的Hong Kong Pay),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好。在你事业初段(第一/二年),其实处于学习期,对律所的贡献不一定很大,拿太高的工资其实心里上有一定压力。我觉得情况一如果找不到正式的Associate Offer,先做LC,拿一半工资,那两年积极学习,两年后升Associate拿Global Pay时技能更Solid。情况二,虽然拿的不是Global Pay,但很多那种给“Hong Kong Pay”的本地化律所在中国区扎根很深,往往生意不错,能通过做大量项目体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到学好了,等某年经济环境好,出去申请其他律所,大把给Global Pay的律所愿意要。结语我认为年轻律师(即使美国JD毕业),也不用太介意自己是否拿Global Pay。只要自己找个好律所把基本功底做好,日后不愁没有出路。同样道理也适用于LLM毕业生。在此祝各位CLECSS友好运!

【CLECSS 1474】纽约律所Milbank 涨起薪至19万美金/年 + 分析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 引言 今天周二,各位工作愉快!美国BigLaw 前年涨起薪至18万美金/年后,稳定的局面又泛起涟漪。纽约律所Milbank 宣布涨起薪至19万美金/年。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今天分析一下对市场的影响。Milbank 涨起薪至19万美金/年年级年薪(美金)涨薪(美金)2018190,00010,0002017190,00010,0002016200,00010,0002015220,00010,0002014250,00015,0002013275,00015,0002012295,00015,0002011315,00015,0002010330,00015,000Milbank 为什么要涨薪?其他律所会不会跟?Milbank的说法是让大家知道他们要“市场最好的人才”。对于中国内地的朋友而言,对Milbank不一定熟悉,但其实Milbank在香港还算做得不错,在某些领域(例如发债)其实也不错。Vault排名也排38,属于非常不错的华尔街精英律所。要“市场最好的人才”,素来是BigLaw的理念,但BigLaw素来是通过一个共同的Pay Scale, 防止恶性竞争。但这次Milbank涨薪,再次造成市场的disruption。我觉得大部分律所都会静观其变。毕竟Milbank不是一个Vault 10律所,不像Cravath, Sullivan, Skadden, Davis Polk, Simpson Thacher等有影响力。所以除非其中一个Vault 10律所跟随涨薪,否则我估计暂时对市场不会有太大影响。再看看中国顶级律所的情况中国顶级律所没有美国这么清晰的BigLaw Pay Scale, 所以在“激烈争夺人才”的情况下,应该会每一两年发生这个Cycle, 有一两个顶级律所会带头涨薪,然后其他顶级律所追落后。因为相对美国而言,中国初级律师的工资还有涨的空间,所以不像美国的BigLaw Pay Scale,每次涨薪后可以稳定很多年。结语这次Milbank涨起薪至19万美金/年,大家还在静观其变,看看其他顶级律所会不会跟随。个人认为其他律所跟随的机会不太大。我们看看每次BigLaw Pay Scale也稳定了很多年。说不定有天中国顶级法律市场更成熟后,我们也会有这种稳定一致的BigLaw Pay Scale呢?

【CLECSS 1473】法律事业初期法务工资的Premium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今天周一,各位周一愉快!因为今天较多事情,就写一篇短的。对于年轻律师而言,除非进了一线律所,否则在大部分的二线律所一开始的起薪很低。在法律事业初段,他们找工作时,也会碰到一些去国企,民企,MNC的机会。这些法务职位,一般来说工资比顶级红圈所低,但比一般二线律所高。这样,值不值得为了这一点Premium,去做法务呢?一般而言,我建议如下:一线律所〉二线律所(相关业务)〉好的国企/民企/MNC法务〉二线律所(不相关业务)比如说,你是想做非讼的,想做公司法相关业务。你找不到一线律所,那在二线律所和公司法务之间,到底去哪个呢?我认为如果你在一个二线律所找到做公司法的,就在律所做,毕竟你在律所做前线工作,学到的东西更直接更多。虽然一开始在二线律所,但过一阵子会慢慢有机会转回去一线律所。好的国企/民企/MNC,一开始可能会给比二线律所高的工资,但你进去后事业一般晋升则会较慢,日后工资涨幅比不上律所。而且,你有可能做不少行政工作,到你要转出来做律所时,工作经验会打折,甚至从头来过。不过在一个好的公司有法务经验,也有不少律所喜欢这样的背景,所以也不需要太愁出路。如果你进了一个二线律所,但不是你想做的领域,那倒不如做法务。例如如果你做一个民企,有机会做到并购,比你在那二线律所做其它不相关领域的,对将来转回去一线律所做公司法业务更有帮助。结语各位年轻律师,大家毕业出来时不一定能找到最理想的工作,但只要耐心,日后一步一步转上去,总会能达到当初的目标的。大家在事业初期选择律所 v 法务时,不妨参考今天建议的原则。在此祝各位CLECSS友事业顺顺利利!

【CLECSS 1472】回国路上(CLECSS感人故事系列)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继【CLECSS 1465】《小明的奖学金申请》后,今天我再写一篇原创故事《回国路上》希望各位喜欢。故事主角夏律师去了美国多年,已在硅谷成家立室,做了合伙人。今年暑假,他回国一趟,正在考虑是否回国发展,他最后又作出了怎样的决定?(注:此故事主角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夏律师的美国生活夏律师早年在上海的法学院毕业。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远不及现在,怀着“美国梦”,夏律师去了美国中部学习法律,毕业后有幸在加州硅谷找到工作。从此美国的旅程就开始了。在美国读书和工作,他接触了很多新事物,觉得很有收获。跟美国本地的人竞争,他不觉得辛苦,反而很有挑战性,他工作时从来没有想着自己在美国是“外国人”,他要求自己的水平要跟美国本土的律师一样。慢慢他就一步一步做上去,直至做到合伙人。家庭方面,他在美国有个很幸福的家庭,孩子活泼可爱,在美国安顿得很好,也懒得动了。非常成功的夏律师,有一次翻看了自己的日记。他看到出国时,他写着要去美国学习,将来学成后带一些好的东西回国。他看着自己美国的房子大大的,加州阳光灿烂,好像没有回国的冲劲了。不过他的确有些业务在中国,所以这个夏天他决定回国一趟。回国路上夏律师已经好几年没有回上海了。上一次已经是几年前,上海很繁华,但他已经习惯了硅谷那种阳光璀璨,住House的生活。回到他工作的律所的上海办公室,看到很多有志的年轻人,想起了当年的自己。那些年轻人,大多是复旦,交大,华政毕业的。他们毕业后进了这个外所,希望过几年后省到一些钱,也去读LLM或JD。夏律师分享了自己在美国执业的经验,那些年轻人都听得津津乐道。夏律师觉得很有意义,让这些中国律师能多了解不同地方的执业情况,让这些年轻人能对各地的法制多了解一点。上海的办公室很缺合伙人,所以很欢迎夏律师回国。但他在美国有家庭,孩子在美国上学,老婆也喜欢美国的生活,他真的要回来吗?有天,他碰到他多年的好友律侠西西,知道律侠西西也在中国法律界做公益活动多年,在事业上也有点牺牲。他也明白了做一个有意义的事情,是需要有点牺牲的,但回国真是人生一个很大的转变,他需要细想。跟律侠西西聊天,没料到律侠西西并没有劝他回国。他反而说:“我们对社会作出贡献,不在乎我们身在哪个地域。要是有心,在美国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帮助在加州读书生活的中国人。你在加州做合伙人,也为其他中国人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让这些年轻人知道,只要他们努力,在国际社会舞台占一席位也并非不能做到的事情。”后语夏律师听了律侠西西的话,觉得还是有道理的。他这次回到美国后,还要好好再想想。他很想多为中国年轻法律人多做一些事情。但如律侠西西所说,关键并不在于地域,关键是否有心。回去美国后,夏律师每年会请那些去加州读书的中国学生吃饭,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他们一些职业规划的意见。至于是否回国发展,他还在想,但纵使他去了美国多年,月是故乡明,他还是心系祖国。在加州的朋友们,说不定有天你也会碰到夏律师?-完-

【CLECSS 1471】二十年前的法律人交流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今天周六,各位周末愉快!《2018 CLECSS-方达海外奖学金》昨天截止申请,我们稍候会发“收到申请”确认电邮给各位申请者。由于申请非常踊跃,我们需要一段时间审阅申请,才决定邀请哪位申请者面试,各位耐心等待。二十年前的夏天,我曾去清华大学读暑期班。那时候清华还没有正式法律学院,很多读法律的都是先读了另一学位(尤其较多是理工科学位)转过去读法律第二学位的。那个暑假,跟很多内地的学生交流了很多,通过交谈,对自己人生日后有一定的影响,后来也创立了CLECSS。二十年前的交流二十年前,就是1998年。那时候内地经济改革迅速,刚好是大家内心有很多思考的时候,同时国家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机会,所以开始更多年轻人读法律。那年,我们香港大学大约有30位学生,参加了清华暑期班,在北京过了一个夏天。北京的东西固然有趣。但我已经第二次去北京,不像我1991年过来北京旅游时有这么多惊喜。这次过来,更多是深入观察,了解内地学生的所思所想。比如说,在1991年时,我在北京街头看到麦当劳,我跟父母说:“你看,北京也有麦当劳!”。但1998年重临北京,就不会这样说,自己在成府路的麦当劳买了个咖啡,坐下观察大家,有些学生在看GRE,打算出国,我那时在想,国家正在发生很多的变化;而作为法律人,我们也身处这个历史巨轮当中。每一个法律人,也很愿意为我们中国做点事情。让我最深刻的交流,反而是我其中一位香港同学跟一位清华同学的对话。那时候说起传媒的分别,我的香港同学说,“比如说,如果在香港媒体报道一个消防员救人的事情,我们会这样写:“一位消防员从火场中救出一个小孩”,但有时候在内地的媒体报道时,会写“一位消防员[ 加上一些社会主义色彩的形容词/描述] 救出一个小孩。”清华的同学就回答道:“如果你生在内地,经历过很多天灾和历史事件,你就会明白”。我个人对于清华同学的回答,印象深刻,因为他让我明白到,要了解和判断一件事情,必须要充分了解历史和社会的各因素,才作出判断。而且,我们判断一件事情,不但要了解过去和现在,我们也思考一下未来。在我往后二十年,我不断争取跟内地的朋友们交流,甚至去看了很多内地的电影和电视剧。通过交谈,了解了很多不同人的观点。我发现很多内地比香港好的地方,同时香港也有比内地好的地方。我们需要做的是客观地取长补短,共同把国家建设起来。在我们判断前,必须把把历史,社会各因素先了解一遍,自己固然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但也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想法。结语我从不后悔把我人生大量时间放在内地和香港交流上。每次跟内地朋友交流,我人生都觉得有所收获。不一定每个内地朋友的观点我都认同(事实上,内地朋友之间各自也有不同的观点),但和而不同,以希望中国有美好未来的大原则下,我们一起继续努力。未来的日子,我也会继续努力,推动不同地域的法律人交流,把CLECSS做得越来越好。

【CLECSS 1470】用买房的钱去读LLM/JD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今天六月一日,祝各位儿童节快乐!顺道一提,《2018 CLECSS-方达海外奖学金》将于今天子夜截止报名。递交了申请的朋友们,我们未来几天会发“收到申请”的确认电邮。过去十年,偶然会听到一些朋友们说,早知道当年就不读LLM,用LLM的钱来付房子首期,现在不知道赚多少钱了。但在追问一下,大部分只是随便说一下,若让他们从头选择,可能还是会读LLM的。买房v 读书在绝大数的情况下,只要地点够好,买房“赚钱”的概率非常大,所以“买房”的风险非常低。例如你几年前选择买房(不出国读LLM/JD),房子可能已升值了几百万。但我们回头想,LLM/JD的投资真的比买房差吗?例如如果你去读一个较好的JD,出来做BigLaw,那首几年也能赚几百万。而且要看长远,你日后做了合伙人,更不只这个数。如果你一出来进不去BigLaw,也只是拖晚了你赚钱的进度,你过几年后经济好时也有机会换到更好的律所,工资也是急速上升。如果拉长几年,教育投资估计比买房回报率更高。至于LLM,那就难说一点,因为情况差别较大。如果你去外所,情况跟上段差不多,只是做Associate的时间可能稍晚(先从Legal Consultant开始)。但是如果进了内所,估计回报的时间稍慢,头几年可能真的不及买房投资好。不过,我们还是要看长远和一些“非金钱的收获”。拿了几十万去读LLM,错过买房的时机,回来在内所做,每月两三万(或甚至更少),需要很长时间才回本。但如果这个LLM学位,让你能进红圈所(本来你不留学进不去的话),让你思考能力提升,让你英语更好,让你更有自信,这些其实都很有价值。虽然首几年赚不回来,但日后打好基础,不愁没有赚钱机会。你有一个好的前途,比死守着一个房子好。结语纵使我们偶然会听到一些朋友说“早知道当年就不读LLM/JD,用LLM/JD的钱来付房子首期”的话,但大部分也就是随便说说,从头选择,他们还是会去读LLM/JD。因为大部分我认识的人,LLM/JD都是一个人生美好的经验,读了后大都不后悔。

【CLECSS 1469】从律师到合伙人:多少年合适?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2018 CLECSS-方达海外奖学金》明天就截止报名。我们已经收到大量申请,截止日期后我们会一并发“收到申请”的确认电邮。据一些媒体报道(例如American Lawyer),美国律所Weil Gotshal打算缩短“从律师到合伙人”的时间至七年半。现在比较多律所是大约八年或九年,也有些律所提供“特快升合伙人”的机会,例如六年。所以看来七年半这个建议不错,不是太快,也不是太慢,可以挽留人才。一般的九年进阶如果你在一个比较大规模的公司制律所,一般晋升都有既定的制度。例如,某个律所可能分开三个三年阶段,初级律师(三年),中级律师(三年),高级律师(三年)。每个三年阶段又再分三小级。例如初级律师,分1A,1B,1C等。这样,就可以有系统地管理律师的成长,在他们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要求,确保他们合格才可以“升级”。这样身经百战出来,到3C的时候应该大致有做合伙人的条件。(注:美国BigLaw的Pay Scale一般就写到第八年或第九年律师,过了第八年或第九年后,一般你不升合伙人,就会换律所或转法务)。可以缩短一点吗?我个人是认同制度具弹性,让有能力的人快一点做合伙人,例如六年或七年。其实不一定要改变以上“九年进阶” 制度,而是让一些有能力的人“跳班”,例如某人能力很强,可以直接从2A升做2C,他跳过B的阶段,那就六年走完这个过程。这样有助挽留这些人才。结语对于大部分有志在大所做合伙人的朋友而言,八年或九年升合伙人是比较合适的。但当然有部分超凡的朋友,还是应该让他们有机会用更快速度(例如六年或七年)做到合伙人,以挽留人才。不知道大家认为“从律师到合伙人”多少年最合适呢?

【CLECSS 1468】生命科学行业私募股权投资讲座PPT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引言【CLECSS 1440】《生命科学行业私募股权投资讲座》于5月19日成功举办。现附上此讲座的PPT,供各位CLECSS友阅览。手机阅读帖子的字体较小,建议大家用电脑阅览。另外,此PPT稍后也会在CLECSS网站(http://www.clecss.cn) 上传, 大家可以点击本帖子左下方“阅读原文”。生命科学行业私募股权投资讲座PPT

【CLECSS 1467】美国LLM/JD 聚餐(香港)(6月9日)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引言继汉坤及Clifford Chance(北京办公室)和君合(上海办公室)举办LLM/JD Party 后,CLECSS下周六也在香港举办小型的LLM/JD聚餐。我们邀请在香港工作/读书,但打算今年去美国读LLM/JD 的朋友们参加6月9日(周六)晚的聚餐活动。同时,我们也欢迎近年毕业的美国LLM/JD(或在香港暑期工作的美国JD)报名参加我们的活动。每年出席CLECSS LLM/JD活动的朋友,都是对中国法律界发展有憧憬的人。所以很想相约大家,出国前见见面,到大家学成回来后,我们再见见面,分享一下我们所见所想,怎样规划自己的法律事业,一起为中国法律界努力。美国LLM/JD聚餐(香港)请见美国LLM/JD 聚餐(香港)细节如下:活动美国LLM/JD 聚餐(香港)日期2018年6月9日(周六)时间晚上7时左右地点香港岛或九龙的餐馆(待定)人数不多于15人费用平分餐费报名(1)有兴趣的CLECSS朋友请于5月31日(周四)前报名 ( clecss.education@gmail.com)。请写上自己的名称,微信ID,将要去/在读/已毕业的美国法律学院,及在职律所/公司(如适用)。由于名额有限,建议各位尽快报名。如果是CLECSS 2018在册会员,请写上会员编号。(2)如超出报名人数上限,CLECSS 2018 在册会员优先。CLECSS期望在6月9日(周六)在香港见到各位!

【CLECSS 1466】法律界“回报的Scorecard”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今天周一,各位周一愉快!上周发了【CLECSS 1462】《法律人的理想和落差》,其中提到年轻法律人要鼓起勇气,接触一些比自己优秀的人,不能因为际遇不好就躲起来。我收到一些读者的留言,说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比自己优秀的人,又愿意花时间见他们吗?人总是喜欢跟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或至少跟自己同等的。很多人总有个期望,当帮助了别人后(例如给了别人50),对方日后还人情50,这就是一个“回报的Scorecard” 计算。我认为年轻法律人不要过分悲观消极,在现实人生,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至少我自己就不是这样想。别人今天比不上你,并不代表明日比不上你社会每天都在变。年轻法律人约我出来(尤其是在我以前更年轻的时候),一般我都愿意尽量抽时间出来见面。时间抽出来,一般不能从这些年轻法律人得到什么,但我不介意。首先,如果我能给他们什么(例如一些人生规划的思考),总是做了一件好事。第二,我从来也不觉得任何一位比我差,因为他们大都比我年轻,我总是想,他们即使今天比不上我,也不代表他们到了我现在的年纪时,比不上我。而事实上,根据我过去这么多年的经验,由于这些约我出来的年轻人都很有上进心,他们事实上过几年都会发展得很好。人总会有自己的特点就算我不说明天,人总会有自己的特点,每次我跟年轻法律人聊天总会有收获。例如我现在有很多朋友都已经是合伙人,很多时候他们要我推荐一些年轻人过来实习;事实上,通过认识一两个年轻人(例如在校研究生),你就能通过他们接触到其他在校研究生。又例如,某位年轻法律人告诉我他是陕西的,某次我需要找个陕西当地律师,我也可以通过他找到。总言之,人总有自己的特点,有一些你不具有的知识或人脉。所以大家跟别人结交时,不要太拘泥这个人是否比自己Senior 或同等,不要太在意“回报的Scorecard”。有时候没有功利目的,却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结语人生在世,我们有时候免不了随波逐流。但在跟朋友交流时,也不必要每件事情也计算回报或得失。年轻法律人,我们尽管跟认为自己谈得来的朋友交朋友,不必介意他们比自己Senior或Junior。人总会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多跟别人交流,即使别人比自己Junior,也随时给与自己有些新的观点和启发。在此祝各位法律人多多交流,事业越做越好!

【CLECSS 1465】小明的奖学金申请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今天周日,各位周日愉快!我上一篇故事已经是【CLECSS 1450】《律师联盟3- 宝石战争》。今天我再写一篇故事《小明的奖学金申请》。故事里,小明一直有出国的梦想,今年终于拿到一个美国LLM Offer。在是否申请《2018 CLECSS-方达海外奖学金》的时候,他有什么犹豫,最终又怎样突破这个心理关口呢?(注:本故事的主角“小明”纯属虚构)小明的奖学金申请小明北京的法学院还不错,但不是北大清华等几个传统最好的学校。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想出国读LLM。因此,他已经看了CLECSS公众号很多年,知道CLECSS的理念是“Think Big;Do Big”,鼓励年轻法律人追求最大的梦想。而CLECSS一直合作的律所都是行内其中最好的,内所例如君合,方达,中伦,海问,汉坤等;外所例如Clifford Chance,Davis Polk & Wardwell, Freshfields,Herbert Smith Freehills,Kirkland & Ellis 等。《2018 CLECSS-方达海外奖学金》很快就截止报名,但小明有点犹豫,是否去申请CLECSS的海外奖学金。CLECSS的理念是追求卓越,那什么是卓越呢?小明因此翻看了CLECSS很多以前的文章。发现CLECSS虽然“追求卓越”,但卓越并不是以名校定义,所谓“钓胜于鱼”,CLECSS更重视你“追求卓越”的过程,其中的上进心,助人之心,及整体的人生规划。小明在想,虽然自己现在是80分,可能有其他申请者85分,但人生很多时候看的是长远,只要有志气,说不定自己将来能走得更远,而他通过申请《2018 CLECSS-方达海外奖学金》,梳理了自己的人生规划的思路。后语小明最后没有拿到CLECSS的海外奖学金。但从中认识了很多其他追求卓越,志同道合的年轻法律人。日后,大家可以一起为国家和社会干一番大事。他在申请过程中,也认识了很多乐于助人的面试官,他们给了他一些人生指导,给他很多不同角度的思考,收获远比取得奖学金的金钱丰富。在此,我们祝福小明的未来法律人生越来越丰盛!(注:打算申请《2018 CLECSS-方达海外奖学金》的朋友们记得下周五前提交申请。)

【CLECSS 1464】律所人才争夺战- 抢人要快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我今天出发去首尔旅游。在首尔的CLECSS友们有缘见面!另外顺带一提,【CLECSS 1452】《2018 CLECSS-方达海外奖学金》下周五就截止申请,有兴趣申请的朋友们赶紧准备申请材料。我之前写过不少人才争夺战的文章,例如【CLECSS 1358】《内所外所之间的人才流向》,今天我再写我一些观察。抢人要快过去几年,有不少优秀的年轻律师/学生找过我,希望我能引荐他们给一些顶级律所及其合伙人。因为多年做CLECSS的关系,我跟很多顶级律所都有很不错的关系。而我自己也有个惯例,就是只会推荐一些我“真心认为”有潜质的年轻人。由于这些年轻人自身条件不错,一般最后也会找到很好的工作。一般发生的情况是,当这些年轻人申请发出去后,会同时拿到几个面试,最后去哪个律所,一般要看哪个律所流程较快。比如说,其实这位年轻人本来是想去A的,但A流程太慢,B所很快就给Offer,但只有三天时间考虑,他最后就去了B。从年轻才俊的角度这些年轻才俊,他们当然心里有自己“心仪律所”的排名。很多时候申请发出后。就有几个面试。在律所挑选候选人之际,其实这些年轻才俊也在挑选律所。在面试流程中,看哪个律所的文化他更喜欢。比如某个律所很重视候选人,流程有效率,他们感觉舒服,很多时候对这些年轻才俊更具吸引力。有时候,某些律所的申请流程较僵化,效率较慢,虽然律所本身排名不错,但内部流程繁琐,迟迟都不给Offers,那这些年轻自然挑了其他Offers。从律所的角度一般顶级律所,都是要“最优秀的年轻法律人”。但这些人既然这样优秀,也肯定有其他律所想要。所以律所必须平衡“流程 v 效率”。如上段所说,当一个年轻人这么优秀,就不只是律所单方面挑人,他也在挑律所。所以律所一边走流程,一边要“留住这个人”,例如HR不时跟这位申请者保持联系,了解他在其他律所的申请进度,了解他有什么需要。好的人才难求,有时候,当人才流到你的竞争对手时,有时候就不只由“+ 1”变做“0”那么简单。而是由“+1”变成“-1”,这些人才流到你竞争对手那里,说不定多年后把你的生意也抢过来。结语年轻法律人才千金难求,各律所应该提高招人效率,让申请者在申请过程中感觉舒服。事实上,在很多外所(尤其是美国所),给了某申请者Offer后,会让他们的律师联系你,跟你聊聊,希望你能接受他们律所的Offer,这些都让人感觉很好。在此,祝各律所和律师都找到合适的对方,一起双赢!另外顺带一提,【CLECSS 1452】《2018 CLECSS-方达海外奖学金》下周五就截止申请,有兴趣申请的朋友们赶紧准备申请材料。

【CLECSS 1463】申请律所工作时推荐信有多重要?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今天周五,各位周五愉快!以前我们写过有关简历的文章(例如【CLECSS 454】《我过去10年见到年轻律师Resume 常见的5个错误》)。今天我再写写申请工作时推荐信作用多大。推荐信有多重要?说实话,一般来说,除非下段情况,一般推荐信的作用比我们想象中小。一般来说,如果合伙人或人事部收到申请材料,例如包括简历,Cover Letter及推荐信。一般第一件事就看简历;再有时间的话,再看看Cover Letter有什么卖点。真的再有兴趣,就打开推荐信看看。所以其实简历的重要性本身占去80%。如果简历不行,大家就连推荐信也不会看。事实上,很多时候中国地区的推荐信,都写得比较“标准”,大家不会在那里取得太多信息。很多时候A的推荐信看起来跟B的推荐信内容都差不多。这方面内容其实要多下功夫,写出该申请者一些特点,而且要写得非常具体,才会有用。以下几个情况下推荐信会发挥作用1. 当申请人A跟申请人B其他条件真的相差无几,大家在雇主心里都是80分,一份好的推荐信会让B加几分,最后让B取得职位。2. 推荐人在某一领域是权威,或知名学者。比如说,某面试的合伙人,看到教授X的推荐信;该合伙人记得他自己曾经看过教授X的书或文章,自然会对教授X的推荐信较为看重。3. 该面试合伙人跟你是校友,曾经上过教授X的课,或知道教授X这位老师,考虑时自然会加分。4. 该位推荐人跟该律所有关系,例如是该律所某位合伙人,或该律所某位客户。结语除文中某几个情况外,大部分推荐信在申请过程中能发挥的作用有限。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大家还是不要掉以轻心,还是应该争取找到合适的人写一封有力的推荐信。说不定你跟其他竞争者的条件相若,到时候好的推荐信还是有用的。而且,找到合适的人写推荐信,也证明自己的人缘不错,能力不差。在此祝各位CLECSS朋友都找到好工作,法律事业越做越好!

【CLECSS 1462】法律人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不经不觉,我美国JD已毕业十多年。十年前找过我聊事业的年轻人,大都完成了一个事业Cycle,例如从毕业做到合伙人/法务总监。因为我个人的生活圈子,大部分接触的都是海归背景,在外所或一线内所工作的朋友。但因为我早年去学校做讲座较多,也有接触到一些早年事业没有那么顺利的同学们。过了十年,看了他们走了一个事业Cycle,有些感悟,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察。从“落差”到“强化心理”比如说,如果你本科一般,但靠自己的努力,去了个名校读法律硕士。给了不少学费,内心肯定有个期望,希望能去最好的律所工作。但事实是,一线律所提供的职位终归有限,你不是班里最顶尖的,没有人脉关系,往往就是进不去最好的律所。这些年来,很多找过我的年轻人,就是这种“理想 v 现实”的落差。觉得自己条件不错,偏偏就是进不去最好的律所。同学们毕业,大家总有比较,谁的工资较高,可以租个好一点的房子等。如果你的期望是进一线律所,但一开始进了个二三线律所,内心肯定不开心。我之前接触过的年轻人,能熬到今天成功的,没有什么秘诀,简单来说就是要心态要好。在这个情况下,一开始工资不高,社会地位也不高,但就在这个环境下更能虚心学习。要有上进心,每天想着我到底要积累什么知识/技能/人脉,让我走到下个目标呢?有些朋友,因为机遇不好,就不跟同学和朋友交际了。但其实当你渴望提升自己时,更应该鼓起勇气跟一些优秀的朋友交际。出来吃饭,某位朋友说起他在某个一线律所做了个好项目,你一边听着,一边学习。从大家的交流中,你可能得到一些消息,一些思维的启发。这比起你躲在家中好。虽然你跟这些优秀的人交际会有相当压力,但你只要你心里强大,自能把这些压力升华为提升自我的动力。结语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一毕业能进最好的律所。关键是我们不要放弃,在事业不顺时我们仍要坚持着。在三线律所时,我们每天想着自己这样提升到二线;在二线时,想着自己怎样提升到一线。通过不断跟别人交流,丰富自己的思维,激化自己的斗心。CLECSS平台的理念,是鼓励所有有上进心的年轻法律人追求自己最大的梦想。过去十年,我看见不少刚毕业事业不顺的,通过十年的坚持,最终熬了出头。各位年轻法律人,大家一起努力吧!

【CLECSS 1461】谈谈外所的联营所

作者:CLECSS
06月28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及法学专业证书;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最近越来越多外所在中国有自己的联营所。例如年利达跟昭盛,Baker跟奋迅等。这些将来会是持续的趋势。有这些大国际律所做靠山,这些内所一般也会做得不错,今天我们就谈谈这些联营所。业务一般不错较早期开始用这种类似的联营模式,有元达和MWE。大家可以看到其实元达是做得不错的(例如在合规和公司投资方面)。估计一般来说,这种联盟,一开始外所能提供一定的合作生意,但后期还是很靠自己在国内发掘自身的客户。但有了一个外所的合作伙伴,在某些情况也给人一个国际的Image。像Baker,早年如果遇到需要给中国法律的意见,需要在外面找一些其他中国律所出具个意见书。现在有了固定的联营所(奋迅),就方便很多。这些联营所,相信这些国际大所会有不少业务能介绍过来,加上自己再找一些生意,生意基本上应该很足够。国际律所需要的法律服务,联营所基本能满足。但也有Limitation但如果一个项目本身主要是中国法,而项目有一定的复杂性,估计大部分客户还是喜欢找传统的顶尖红圈律所,比如金杜,君合,方达,中伦,海问等。单以做中国法律而言,这些红圈律所做中国项目更专。(所以如果项目本身主要是中国法,外所的联营所比起这些红圈律所,则没有太多优势;在“项目本身主要是中国法”的情况下,较难抢到最好的项目)。结语在未来一段日子,会有更多外所在中国有自己的联营所。这其实不错,这些联营所为中国律师提供了一些事业机会,彼此双赢。而这些联营所,一般也做得不错。祝愿中国法律界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彼此之间有着良性竞争,大家事业越做越好!

全部 / 共有149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