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共有1494篇文章

【CLECSS 1035】为什么我每年坚持办LLM/JD Admission Party?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不知不觉,我办美国LLM/JD Admission Party,已经第六年了(详情见【CLECSS 1032】《美国LLM/JD Admission Party》)。每年,我一定会see off 这些怀着留学梦想的年轻法律人,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法律界朋友,跟着这些年轻人分享海外LLM/JD 教育经验及法律事业规划。这已成为我的习惯,每年有人去美国,也有学成回来,就这样这些年轻人成为我一辈子的朋友,而这些年轻人,将来也会继续帮助比他们更年轻的年轻人。为什么我有这样的坚持呢?弥补当年的遗憾我人生有两次去美国留学。一次去WUSTL法学院读JD,一次去Stanford商学院读管理硕士,两次带给我不同人生体验。但其实我第一次申请美国学校时,是中学毕业升读本科的时候。那时候出国的决心还不是很坚定,拿到Michigan 的本科Offer,但当时觉得不是Ivy League,家里也不是有钱,后来就放弃了。但我在港大法学院读书那几年,每过一年,我发现我越想出去看看。(港大也是很好的学校,但因为我本来是香港人,在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呆得久了,自然想出去看看)。在我是否要出国圆我去美国读书的梦想之际,我决定抽了本科其中一个暑假,去哈佛读暑期班,看看自己是否喜欢真的喜欢留学。果然那个暑假没有让我失望,我看到了很多新事物,知道原来人可以过另一种生活。因此后来我来了出国读法学院和商学院的机会,就更加珍惜,弥补本科没有出去的遗憾。现在年轻法律人找我,我大多鼓励大家出去。当年本科我因为考虑经济环境没有出去,我一直感到遗憾。事实上,我告诉那些年轻人,只要你自己有好的法律事业规划,就没有什么可怕。人生这么长,那个投放教育的钱总会回来,但人生的青春却不会回来。像我这样,人一般是不会读两次本科的,所以当年本科最好的年华,没有出去就是没有出去。因为有当年的遗憾,我会很鼓励年轻法律人追寻自己的梦想,这就是Think Big, Do Big的背景。人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坚持梦想,你总有一天能do something great.法律人互相帮助的文化承传每年的LLM/JD Admission Party,我们都得到最好的律所支持。过去几年,跟我们合办的律所包括Clifford Chance,Freshfields,方达,汉坤等。今年我们上海的Party我们会跟中伦合办。那些过来做Panelist 的嘉宾,没有收一分一毫,都是义务过来做分享的。他们都是法律界非常资深的律师,为什么都愿意抽出自己的宝贵时间过来?为的就是这个“法律人互相帮助的文化承传”。每年,无论我工作多辛苦,我都会抽时间出来办活动,每次参加我们LLM/JD Party 的朋友们可能就是几十人,但这几十人感受了这个“法律人互相帮助的文化承传”精神,将来会继续帮助其他比他们更年轻的法律人。50个法律人,每个再帮助50个法律人,就会有2500个法律人得到帮助。结语为了弥补当年的遗憾,和坚持法律人互相帮助的文化承传,我每年坚持办这个LLM/JD Party。每年,我都会见到那些Panelists无私地分享自己的留学经验,而我从那些将要出国的年轻法律人身上,我看到了他们眼里的梦想和上进心。只要你们不放弃自己的留学梦想,我就不会放弃,我会为了我们的共同法律梦想坚持到底。人生只能活一次,我们珍惜每一年的好时光,年年做得最好。

【CLECSS 1034】律师:金融风暴会来吗?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相信大家都知道,历史告诉我们,每大约十年,金融风暴/股灾会发生一次,过去几十年,一般发生在8字尾的年份,例如98年,08年等。我们快到18年,那律所/律师们是否要做好准备呢?我认为金融风暴发生的机会是有的,不是迷信8的魔咒,而是历史总告诉我们,经济总是会“调整”的。我06年美国JD毕业,07年做二年级律师时,有位律所的实习生跟我提起“次按”问题,我当时跟他说“还好吧”,哪知道到08年就发生金融风暴。因此我们每刻都要保持警醒。但我觉得即使18年或往后几年发生金融风暴,这次跟08年的情况有点不同:07年跟17年不同07年时,当时经济非常好,律所大量招人。可以说,过去10年,从来没有一年像07年那个情况,当时很多律师也利用这个机会换工作。律所也是把门槛降低,只要能做事的都招。但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很快就成为Redundant的人员。08年下半年发生金融风暴后,第一批裁出来的人就是07年高薪招回来的人。所谓“last in; first out”, 你越晚进去,越容易第一个被裁出来。但17年的情况有点不同,经济没有特别好,招人也不特别多,所以到18年即使发生金融风暴,裁人也不会有08年那么多。当然,律所现在有危机感,空缺就没有多,今年毕业的同学们要多加努力。律所有危机感,现在已经开始调整有时候你在市场,会听到律所“let go 律师”的传闻,包括一些国际律所和一线内所。一般情况,“裁人”和“汰弱留强”只是一线之差,说得好听是律所人事调整。无论我们怎样Label 这些行为,我们看到一点很重要的,是律所都很有前瞻性,他们知道无论现在是否风光好景,往后几年不一定好,所以每年都会因应市场作出调整,不会等金融风暴发生那天才大刀阔斧地裁人。对律所而言,这危机意识是好事,能保持律所的健康;对律师而言,自身也要有此危机意识,什么时候都要做到最好,不要让自己成为团队表现最差的一两名。结语各位CLECSS友,无论金融风暴会否在明年或往后几年发生,我们每天做好自己律师的工作。无论你是律所负责人,或律师本身,时刻保留危机意识,努力做得最好,避免被淘汰出去。在此祝各位CLECSS友好运,在法律界好好生存下来!

【CLECSS 1033】顶级律所新晋合伙人的背景:学校,城市及执业领域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昨天发了【CLECSS 1032】《美国LLM/JD Admission Party》贴子,一天内就收到很多人报名。看来留学出国读LLM/JD的朋友越来越多。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出国读LLM/JD对将来做合伙人有多大帮助?上月金杜晋升了二十多位律师为合伙人,我今天就以金杜为例子,统计一下新晋合伙的背景,看看他们的学校,城市及执业领域等(资料来自金杜网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学校:是否需要出国留学?上月金杜晋升的二十多位合伙人中,大约6位有海外学位:有海外学位6没有海外学位216位有海外学位的,分别在以下国家读书:英国3美国2德国1从中,可以看到要做顶级内所合伙人,不一定要出国读书。而出国的人当中,也不一定要去美国最顶尖的牛校(例如耶鲁,斯坦福,哈佛)。当然这个数据也有不足之处。很多出国读LLM/JD的朋友,他们后来去了外所或MNC工作,这数据没有反映了他们在外所或MNC的成就。至于国内的学校,不意外地最多人来自以下学校(注:仅写上最多人来自的学校):中国政法大学6西南政法大学4北京大学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所在城市以下是我了解到所在城市的大约情况:北京17深圳5上海2成都2青岛1从中可以看到北京升合伙人的机会较大。不过要注意金杜是以北京为总部的律所,在北京工作自然接近权力核心。如果换了其他不是以北京为总部的一线律所,结果可能有所不同。执业领域:以下是我了解到执业领域的大约情况:争议解决8公司证券7知识产权6金融资本5因此,如果大家选执业领域,这四个领域是很应该考虑的。这四个领域都是生意较好,容易有较高创收的领域。结语今天写这篇文章,仅供各位年轻律师和学生参考。时代转变得很快,今年的情况,不代表明年的情况,更不代表10年后的情况。各位CLECSS友们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理想选择自己的Career Track,这样人生回望才能做到无悔。在此祝各位CLECSS友工作愉快,事业越做越好!

【CLECSS 1032】美国LLM/JD 上海Admission Party (4月8日)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各位CLECSS 朋友:CLECSS 今年很高兴再度跟CBLA (旅美中国律师协会)在上海合办美国LLM/JD Admission Party 。从2012年开始,美国LLM/JD Admission Party已经是第6年举办。我们每年都会在中国举办此活动, 让准备去美国读LLM/JD 的学生有机会提前聚首。更重要的是,每年也会有留学回来的校友参加聚会,分享留学美国 LLM/JD 的经验。推广法律教育和分享经验也是CLECSS的重要宗旨,所以今年很高兴继续与CBLA举办这个年度盛会。今年我们特别鸣谢中伦律师事务所提供场地举办此活动。详情如下:合办方: 特别鸣谢:活动CLECSS/CBLA 美国LLM/JD Admission Party 嘉宾讲者按名字拼音顺序:方建伟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Columbia JD)李筱茜 (Kirkland & Ellis 合伙人) (Harvard JD)马剑鸣(C-Bridge Capital General Counsel ) (NYU LLM)杨挽涛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Duke JD)余哲(Arnold & Porter Kaye Scholer合伙人) (Harvard LLM)主持Simon Mui 梅品和 (CLECSS创办人) (WUSTL JD)日期2017年4月8日(周六)时间时间 14:30 至17:00 (14:00 开始入场)城市上海地点中伦律师事务所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号国金中心二期10层名额大约50人报名有兴趣的CLECSS朋友请于3月28日(周二)前报名(clecss.education@gmail.com)。请写上自己的名称,微信ID,将要去/在读/已毕业的美国法律学院,及在职律所/公司(如适用)。由于名额有限,建议各位尽快报名。备注(1) 会场提供免费饮料。(2) 由于会场空间有限,参加者必须提前报名,严格谢绝空降。(3) 由于国金中心需要访客登记,参加者请带备身份证明文件。CLECSS期望在4月8日在上海见到各位!

【CLECSS 1031】谈谈法务的Reporting Line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如果您是初级至高级法务,一般汇报给公司法务部门的Head。法务部门的Head,可以有很多Title,比较多的情况叫General Counsel 或Chief Legal Officer(首席法务官)。有时又可能称为Legal Director (法务总监),不过有些公司Legal Director其实有好几个,汇报给General Counsel,所以Legal Director 在这类型公司并非真的Legal Head。另一方面,有些公司法务部很小,可能只有一个Legal Counsel,这个Legal Counsel 本身就是Legal Head,能决定用哪个律所。这些Title 和架构,都因各公司而异,因此要去了解公司的内部架构,才可能了解个别法务在公司的地位和权力有多大。今天的文章,是讨论如果你是Legal Head , 你又汇报给谁呢?以下的是常见的几种情况。汇报给CEO (首席执行官)这一般是最理想的情况。如果你发现有什么法律问题,可以直接跟CEO说。CEO在公司管治架构里地位最高。假设你在公司里就某一法律问题,跟某个业务团队(例如融资团队)有冲突,可以直接通过CEO摆平。你把法律风险告知CEO,一般情况CEO都不敢贸然违规的,都会考虑你的意见。如果他决定承受法律风险,给业务团队开绿灯,你也已尽了法务部的责任。汇报给CFO (首席财务官)这是没有那么理想的情况。CFO其实就是Finance的Head,Legal 和Finance在公司的地位应该相若。如果Legal Head 汇报给Finance Head,那就暗示Legal在该公司的地位不高,工作起来很困难。法务部提出法律观点,往往跟业务部门会有所冲突,如果Legal被Finance压住,往往那些法律意见得不到重视,法务部很难履行自己应有的功能和角色。汇报给VP(管理层中的一位副总裁)有些中国公司法务部的头甚至不到VP Level,需要向公司管理层的其中一位VP汇报,而该VP 也不一定有法律背景。由于架构上地位不高,这个情况比以上汇报给CFO的情况更不理想。MNC的情况:地区GC汇报给Global GC在MNC的情况,有时候你已经是中国区的Legal Head,但全球Level还有一个Global GC。这时候你可能也要汇报给此Global GC。在此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你身边有个中国区的CEO/CFO,远方有个Global GC,那到底你汇报给谁呢?这是你入职时要搞清楚的“实线v 虚线Reporting Line”的分别。假设你每年的年终评估报告是中国区的CEO/CFO写的,你跟他的关系是“实线汇报线”, 跟Global GC只是“虚线汇报线”,有事情时咨询/告知后者一下。结语各位打算做法务的朋友,在入职前别单看Title,应该要充分了解具体的内部架构。你汇报给谁,反映你在公司的权力和地位,也会影响你日后法务的工作。在此祝各位有志做法务的CLECSS友好运!

【CLECSS 1030】律师做到多少岁才退休?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很多年前我美国JD毕业初出道不久,当时所在的国际律所的合伙人说:在他年轻时,工作很辛苦,当时他曾想过赚够500万元就不做了(注:说的当然是当年的500万元)。结果是,该律所合伙人至今还在该国际律所。退休,很多律师做得累时都想过,但大部分也是短暂的想法。洗洗睡,明天继续上班。律师说到退休:涉及两个问题:(i)你做律师能做到多少岁?(ii)你赚多少钱才够能退休?律师能做到多少岁?很多人做律师初段很辛苦,最容易在那个时点Quit。但越做长时间,法律事业稳定下来,反而就没有那么想放弃了。到了40岁以后,那时靠的已不是体力,靠的是人脉,是资源。所以其实40岁以后,虽然仍需敬业爱业,但也不需要熬夜,熬夜的事情让年轻律师做就可以。这样的话,一直做到60岁都不会有问题。某些律所会有强制的退休年龄,例如60或65岁,有些会给Pension给退休合伙人。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强制要求律师退休,只要他们仍有兴趣,仍有精力,我觉得应该仍他们无限期做下去。如果基于某些原因,合伙人一定要有年限,其实可以让他们都转为荣誉顾问,让他们继续把生意带进来。例如他们带生意进来,可以占创收的10至30%,那他们继续有收入,而律所也有持续客源和生意,达至双赢局面。律师赚多少钱才够能退休?我认为律师需要在退休后仍能有退休前至少三分之一的收入,才好退休,这样可以确保你退休后仍可以在之前的社交圈子活跃。比如说,某律所合伙人或GC退休前,年收入人民币360 万元,即一个月30万元,那你手上的资产要确保能每月产生10万元的收入。例如你手上有五个出租房子,总共能提供每月10万元的租金,那就够条件退休。即是:退休前退休后月入: X元需要稳定月入(例如租金):1/3 X元律师,辛苦一辈子,退休时还是需要过体面的生活。去环游世界,也需要一些钱。结语各位律师朋友,无论你在事业哪个阶段,也需要为自己的未来作出铺垫。现在每天奋力工作,让自己事业能冲上高峰,在事业稳定下来后,可以想想怎样投资(例如物业等), 让将来的退休生活更美好。将来有天退休后,也可以做些公益事业,帮助年轻律师和其他社会上有需要的人。CLECSS在此祝每位年轻律师都工作愉快,生活积极,过好每一天!

【CLECSS 1029】谈谈律所的Spin-off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CLECSS公众号之前有很多律所合并的文章。大家在想律所如何增大之际,有没有想过,律所如何把部分部门剥离呢。听说最近Ropes & Gray美国那边就把某些基本的知识产权工作剥离。其实中国这边的律所,如果要保留较高的PPP (profit per partner), 可以仔细研究一下什么部分可以剥离出去。当然,我这篇文章只限于“公司化”的律所,对于“非公司化”的律所,团队之间的创收自然range很大,这类律所自然不会需要spin-off.怎样做剥离和重组当律所运作了一段时间后,自然会看到那些业务是不赚钱的。律所可以看看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如果本来定位较高,可以把不赚钱的部分找出来。以Baker & McKenzie为例,中国区一直都有类似顾问公司叫AIAL,处理一些例如公司注册,翻译等事宜。这些业务都不复杂,也不太赚钱,因此分开一个顾问公司就最好不过。同样地,“公司化”的律所也可以作出一些数据分析,用运筹学的角度看看怎样对公司和客户成本控制最有利。比如说,某顶尖一线律所,某level 的律师收费2000元一小时,有时候要他们做一些基本不复杂的法律工作,并不合理。倒不如律所新开一个vehicle,由其中一个有志出来的合伙人牵头。比如说某个商标注册:一线律所顾问公司律师每小时收费2000元,用了5小时,总共10000元成本。因为外面一般商标注册公司收费低,为了抢生意,最后大打折扣,只收客户6000元。5000 元一个以上如果强行把不赚钱的业务留在律所,长远会影响律所的盈利能力。倒不如让有志从律所剥离的合伙人,让他在外面开个vehicle,专门处理些“比较低端”的业务。从他自己的角度看,可能也喜欢有一个开所/开顾问公司的机会。剥离的业务的特点有以下三项:- 不需要太多技能;- 有模板可以大量重复制作;- 出错后风险较低,后果不太严重。很多不同类型的业务下,都有部分工作有这些元素,而这些部分可以剥离。结语这篇“谈谈律所的spin-off”, 主要针对“公司化”的律所而言。如果是非“公司化” 的律所,不同团队做不同档次的业务,也谈不上什么需要剥离。对于“公司化”的律所,不妨定期从数据上作出检讨,看看有什么需要剥离或重组的地方。像植物一样,我们要定期修剪,才能茁壮成长。CLECSS在此祝各律所都健康发展,越做越强!

【CLECSS 1028】法律小编,你今天好吗?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CLECSS公众号已运作了近三年,发布了过千篇 100%“原创+首发”的文章,很多读者会发信过来后台,“小编,你……” 。我可以跟各位CLECSS友说,跟你沟通那位“小编”就是我本人。很多人知道我亲身回复每一位读者和用户,大家都会很惊讶。有时候我加大家微信时,第一个问题是:“这是梅先生您本人吗?”是的,真的是我本人。这么多年来,我个人坚持尽量不用助手或秘书,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和看法。我要了解我每一位朋友每一位年轻律师和学生,我都会充分了解其背景,才会给出任何Career 的意见。因此每一位CLECSS友,我都跟他们亲身跟他们交谈,知道他们在什么学校毕业,在什么律所工作,谁和谁是校友或同学。我工作了十多年,当然要招个助手不成问题,但我不想CLECSS机械式地招收会员,我要确保每一位CLECSS会员/群友都充分了解CLECSS的理念和文化,因此我确实不轻易加人进CLECSS群(过去几年确实turn down 了很多入群申请)。现在CLECSS的用户,主要有两类:(一)第一类是已在顶级一线律所(包括内所及外所)的律师,大型公司的资深法务,在一线学校(包括海外及国内)的法律学生;(二)第二类是虽然还不在最顶级的律所,公司或学校,但却有进取心追求卓越(即是Think Big; Do Big)。我更看重的,是每一位CLECSS友的人品,个性和潜能。如果大家进CLECSS群是纯粹想找工作或业务的,可能不太合适CLECSS的文化。人越上高位,越要亲和好几位CLECSS友,跟我说当初真的不相信我会亲身回答每一个后台的留言。连处理活动报名和收取餐费,都是我亲身做。以前有个CLECSS友说:“我们一直都觉得梅律师很资深,至少会找个助理做联系工作,没想到他居然亲身来收餐费”。事实上,当人越上高位,越需要谦和。我现在做人,跟我十年前没有分别,每过一年,虽然让我更加自信,但并不会让我更高傲。我还是那位非常关注中国法律教育和专业发展的梅律师。我10年经验也好,20年也好,30年也好,我仍会跟年轻律师打成一片。只有跟他们在一起,才能真正了解他们需要。我才能写出最好的文章,做好每一场CLECSS讲座。结语各位今后再写信去CLECSS后台,就不用再称呼“小编”了。那个就是我本人。即使我再资深10年,我的本心不变,还是关注每位中国年轻律师和学生,了解大家事业和生活上的每一个细节。无论你比我资深或年轻,我从来不亢不卑,我忠于自己的人生原则和理想。我奋力写好每一篇CLECSS文章,做好每一场CLECSS讲座。在自己追求卓越的同时,也帮助其他年轻人追求卓越,就是我的法律人生理想。

【CLECSS 1027】丢失明星级律师对律所的影响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上周很多人讨论Dominic Tsun 离开Kirkland & Ellis的事情,至今还没有正式的媒体报道Dominic 到底去哪里。Dominic 当年离开Skadden时,也是一个大新闻,但Skadden 依然能保持良好的运作。所以一个律所只要有很好的品牌,有好的平台和制度,丢失一两个明星级律师更多是短暂的影响,这个世界没有人是indispensable的。丢失明星级律师的人数,比例和频率假设一个律所有5个明星级做资本市场的律师,丢失1个没有大不了,但如果丢失3个以上(即超过50%),对律所影响就会很大。例如说Latham & Waktins当年在香港挖走整个Allen Overy的Corporate 团队,就对Allen Overy影响很大。相反后来David Zhang 离开Latham & Watkins去Kirkland & Ellis时,虽然初期带来一些震荡,但Latham & Waktins也很快把美国团队合伙人补充过来。所以一般丢失明星级律师时,市场会看:- 他们为什么要走?- 他们对整个律所多重要?占多少比重?- 过去人才流失常发生吗?- 律所的品牌和平台机制能吸引人才补充吗?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判断“丢失明星级律师”对律所的影响。以红圈所为例,每个所都有非常多明星级合伙人,走掉一两个对律所整体运作影响不大。律所最重要是要有稳固的品牌和良好的制度只要丢失的明星级律师不过律所的三分之一,律所靠自己的品牌和平台制度还是能Survive的。当年Dominic 离开Skadden时,Skadden从Paul Hastings 招了香港律师团队过来。以资本市场来说,Paul Hastings 比不上Skadden,但以Skadden 的品牌,那些律师过去后慢慢能做上来。所以最重要是有一个吸纳人才的机制,某明星级律师走了,立即找到合适的人回来。虽然一开始肯定有震荡,招回来的人没有走掉那位那么有名,但人才是可以慢慢培育的。那些没有那么有名的合伙人过了几年后,积累了不少项目经验,还是会一样有名。结语律所总是有人进,有人出。最重要是律所自己本身的品牌做好了吗?平台制度做好了吗?如果能把自身平台做好,就不怕人才丢失,A走后B会进来。在此祝各位CLECSS友所在的律所都有最稳定的环境,最好的晋升机制,让大家一展所长,法律事业做得最好!

【CLECSS 1026】选择T20法学院Offers常问的问题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US News 的最新法学院排名刚出炉,不少朋友的LLM Offers也陆续有来。如果你有几个T20的Offers,那怎样选择呢?今天我把这些年来最常问的问题,总结一下,希望对各位同学有帮助。最新T20排名最新的T20排名如下:排名法学院1Yale2Stanford3Harvard4Chicago5Columbia6NYU7Penn8Michigan8Virginia10Duke10 Northwestern12Berkeley13 Cornell14UT Austin15 Georgetown15UCLA17Vanderbilt18WUSTL19USC20Iowa20Notre Dame一般选Offers原则:这些T20学校,一般分四个Levels:Level 1:T1-3Level 2:T4-6Level 3:T7-14Level 4:T15-20如果大家的Offers 跨越这几个Levels,当然是选Level 最高的。很多时候问的问题,是关于同个Level的选校问题。常问的问题:1. Harvard v Stanford一般拿到Yale 的,尤其是想做学术的,一般就不用考虑,就去Yale。但是如果Harvard v Stanford 之间,要考虑的则更多。我们看看两者分别的优点:Harvard Stanford中国区校友网络中国区网络更强校友都很出色,但人数不够多地点整体来说,东岸的律所工作机会更多硅谷有一些科技公司法务或其他Start-up/VC 的机会生活环境冬天下雪,非常寒冷。不过雪景也是一大美景。阳光充沛,四季都可以做户外活动。纵观过去几年,同时拿到两边Offers的,选择Harvard的较多。当然,其实两个学校实力相当,去哪个学校也不会是错误的选择。各位CLECSS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喜好选择。2. Chicago v Columbia/NYU一般中国学生在Columbia 和NYU之间,较多会选择Columbia, 可能是对常春藤的情意结。问题大多是在Chicago和这两个纽约学校之间的选择。如果潜心学术,可以选Chicago。但如果将来打算去律所做律师,一般还是去Columbia/NYU较好。这两个学校在纽约,找工作便利,而且中国区的校友更多,将来校友网络更广。3. T7-14 的选择今年情况特别,Georgetown 跌到第15名,而UT Austin升到第14名。一般而言,T7-14 又可以细分两个Sub-levels: Level 3a: Penn, Michigan, Virginia, BerkeleyLevel 3b: Duke, Northwestern, Cornell, Georgetown (注:虽然今年Georgetown排第15名,但一般情况下它会是T14之一).在Level 3a: 我较推荐Penn,因为它在东岸,又是常春藤,其次可选Michigan 或Berkeley。至于Virginia因为LLM班较小,校友影响力也较小。在Level 3b: 四个都旗鼓相当。不过硬要作出选择,我会偏向Duke 或Northwestern。有时候这两个学校会能挤进10大(像今年一样)。Cornell和Georgetown则较多时候分别排第13和14名。4。T 15-20的选择一般较多时候在UT Austin (注:今年虽然排第14名,但更多时候排在第15或16名),UCLA,Vanderbilt,WUSTL,USC等学校之间的选择。如果选地点的话,UCLA和USC在南加州,地理位置略为占优,其他UT Austin,Vanderbilt和WUSTL的地点略为吃亏。不过他们都有各自的优势,例如德州有很多能源律所;Vanderbilt学术声誉很好,很多东岸的律所都喜欢招其毕业生;WUSTL 有转JD的政策,合适有志读JD的同学们。所以各位可以因应自己的需要和求学目的作出选择。结语在美国法学院的Offers陆续收到的同时,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在众多Offers中作出最好的选择。毕竟这个选择是很主观的,像有些人喜欢Boston的雪,也有人喜欢加州的阳光。在此祝各位CLECSS友都选择到最合适自己的学校,一起努力奋进,早日达成法律梦想!

【CLECSS 1025】为什么越来越多法律界朋友开律所?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去年底,CLECSS北京年会邀请了几个开律所的法律人,组成一个讨论开律所的Panel,很受大家欢迎。早前我们也有【CLECSS 50】《在美国硅谷开律师事务所》及【CLECSS 853】《From Zero to One: 中国人在纽约开律所》,最近为什么这么多法律界的朋友开律所呢?我认为是这个时代产生了一个非常“利好”的环境,让现在开律所的机会越来越多。首先我们看看开律所的元素:(i)志同道合的合伙人;(ii)客户资源;(iii)干活的律师。有了首两个元素,第三个元素很容易找到,所以今天集中谈首两个元素。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所谓志同道合,就是要找到几个跟“自己同个Level” , 业务互补,性格又不相冲的律师。很多时候,找自己的法学院同学是很好的选择,因为你了解他们的个性。例如【CLECSS 50】《在美国硅谷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就是北大法学院本科同学。巧合地,最近开所的个案都发生在北京,一般都是差不多的学校出来(例如北大,中政法,人民大学,清华,UIBE等),毕业后去了差不多Level的律所(例如红圈所)。如果是以前,很多时候同学们毕业后就不怎么见面,慢慢失去联系。但现今社会,随着科技发展,现在通过微信等科技,很容易就联系上同学,大家经常见面和交流,就容易聊起一起开所的话题。客户资源客户资源也同一道理。以前客户资源都掌握在法律界老前辈手里。现在社会多了很多人创业,例如很多中小型的基金,很多年轻合伙人都有很多这种“跟他们一起成长的商界朋友”。这些客户比较容易跟你走(不像一些大客户可能需要某个大平台)。而随着科技发展,你通过科技更容易做BD。像过去几年,很多内所律所也向我打听,问我是否能替他们开个香港分所。虽然我没有答应,但从中看出当你通过科技建立人脉后,机会自然会来。结语很高兴过去几年,身边越来越朋友开了自己的律所。如果各位开律所的朋友想跟我交流法律市场,不妨联系我,有空我也可以拜访各位的律所。中国法律界很需要多一些新血进入这个市场,新的律所,带来正面竞争,会让法律界更多元化,更健康。在此祝各位CLECSS友法律生意越做越好!

【CLECSS 1024】国际律所怎样整理/使用文件模板?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律所工作,使用模板是重要一环。有很多买卖合同,担保函,包销协议等,都有模板。律师都不需要从头从新写文件。这方面,一般国际律所做得比大部分的内所好,它们一般把模板共享,放在一个大家都可以下载的系统里。反之,如果一个非公司化的内所,每个合伙人都珍藏自己的模板,很多时候要靠关系才能问别的团队取得模板。国际律所如何整理模板我在几个国际律所工作过,看过不同的情况。大家别以为国际律所的模板一定就很齐全,其实不同的国际律所差异也很大。这方面,中国区的英国律所一般做得比美国律所好。英国律所,很多时候会有专门PSL (Professional Support Lawyer) 负责整理模板等。一般最正式的做法,以买卖协议为例,把人和公司名称,金额等信息删除,留下一个 Blob [],一般我们称之为Form。我也见过一些律所直接把整份协议上载在律所资源共享区,作为例子。这样各有好处,前者使用是较快,直接填上名字和金额,而且不会改漏。后者连名字金额的好处是:它们是一些真实的例子,你跟你当前的情况比较,作出合适的调整。国际律所如何使用模板使用模板一定要很小心,以下是你一定要思考的问题(Checklist):- 这份模板哪一年的?中间有没有法规的改变(例如,模板里面提到一个上市规则,但实际上规则号码可能改了)- 这份模板有什么特有的情况吗?例如买卖协议提到一些特别陈述和保证,不适用你当前情况。- 这份模板是哪个客户的?例如以前你代表过A公司,跟投行X签订包销协议,日后你再代表B公司跟X谈判时,就有很好的依据。- 这份模板是从哪个角度出发?例如一个买卖协议,你是代表买方还是卖方,如果你这次代表买方,就找一个以前代表买方的为例子。最后,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模板是代表C公司的,用Search 功能搜索C公司,看看文件里有没有还留下C公司的名字。结语模板是为了方便律师工作。但往往模板也有很多陷阱,不一定跟自己当前的情况吻合。所以使用模板时一定要很小心,按本文的Checklist细想。另外,内所也应该多鼓励资源共享,虽然你把资源贡献出去,但同时你也取得其他团队的资源,这样对自己团队及整个律所的效率都有增加。这点值得鼓励。祝各位CLECSS友在律所都好好整理和使用模板,让律师工作更顺利!

【CLECSS 1023】LSAT成绩好,就会是好法律学生和好律师吗?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相信各位都知道,去美国读JD需要考LSAT。早十年前,这个考试对中国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那时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现在好,也没有像现在某些学生提前几年准备。最近传出一个消息,哈佛法学院的JD 申请接受GRE,那就表示申请者不一定要考LSAT,可以以GRE代替。另一方面我们看看LLM申请,也不需要LSAT, 学校纯粹看GPA, 推荐信,personal statement等。很多这些LLM毕业生,出来做律师成就不一定比JD低,有些甚至更好。那问题是LSAT成绩,跟法学院读书和律所工作有关系吗?我觉得是有关系的,但还有些成功元素是LSAT无法考核的。LSAT与法学院成绩LSAT考的主要有三部分,阅读理解,逻辑游戏及批判性分析。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来说,“如果你LSAT成绩分数高,一般你比较聪明,IQ较高,所以读出来的成绩较好”。我们再深入细看其中原因:在法学院第一年时,你有大量阅读,自然谁阅读速度快,谁较为占优。以宪法为例,其实逻辑并不复杂,好像读历史一样,但宪法的案例判词非常长。不仅要阅读得快,还要抓到重点。LSAT的阅读理解考得好,一般宪法类型的法律会读得好。但当然你考试要得到高分数,把法律内容理解,最多只能拿到B,还需要有较强的分析力和批判性思考,例如在考试时多分析案例和考试题目的不同点,才能取得A。在商业法律领域,就跟逻辑游戏比较相关,例如合同,房产,信托,抵押等,谁谁的关系,破产时的谁有优先权利。有些法学院同学宪法和刑法读得很好,但商业相关法律不一定读得好,反之亦然。所以LSAT的设计,是包括了不同种类的法律的。当然LSAT成绩,不能直接考核学生实际在法学院的勤力程度,也不能得知其Research 技巧。但想深一层,其实这个也间接考核了,你要在LSAT考得好成绩,背后必定付出很大努力,同时聪明的你对“游戏规则”很熟悉,做Research 等也会有聪明的方法。LSAT与日后做律师LSAT成绩好,去了排名好的学校,日后找工作自然有利,这是最直接的结果。但到日后真的出来工作时,LSAT所测的技能,跟现实关系越来越少。在现实工作上,一般没有在法学院里大量阅读。以商业律师为例,阅读的都是条例和合同类型。事实上你需要的阅读和逻辑技能甚至比法学院少。如果说LSAT成绩跟法学院的关系有70%, 跟法律工作的关系少于30%。占大部分的是你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例如你某个法律分析写得不是很完美,但你跟客户沟通得好,客户得到他需要的东西就足够。到事业后期,还有拿客户的能力和生意头脑等。结语读书是人生必经的阶段,而LSAT及法学院考试就是必玩的游戏。往往这几场游戏玩得好,在法律事业会上占了先机。但日后还是看自己很多其他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在人生不同阶段,发展出不同的技能。如果不调整,人生某个阶段成功,并不代表我们下个阶段也会成功。在此祝各位CLECSS友法学院读书和律所工作都顺顺利利,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做到最好!

【CLECSS 1022】奔驰法律男:奔驰的人生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上周末【CLECSS 1015】《穿普拉达的律界女王》很受欢迎,今天我不改编电影,写了一个100%原创故事《奔驰法律男:奔驰的人生》,希望各位喜欢。故事的主角马律师由当初由一无所有,徒步上班下班,到后来一辆一辆的奔驰C系,E系和S系,到一天习惯坐车的自己,忘记了自己小时候喜欢在原野上无拘无束地奔跑。人大了,富贵了,是否有些童年回忆望却了?今天,我带各位律师朋友们回到我们的过去,寻找我们失去了的初心。奔驰和欲望马律师小时候家里环境一般,小时候大家都叫他“小马”。他住的小区旁边,建了几个豪宅小区。他和几个邻居小孩,喜欢潜进那几个豪宅小区闲逛。在那小区住了很多投行高管和律所合伙人,区里停了很多奔驰宝马。小马那时心想,要奔驰宝马干嘛,我有双脚,更喜欢自由自在地在原野上奔跑。小马在华东政法毕业后,做了律师。由于成绩不错,进了某一线律所做律师。每天工作得很辛苦,老板每天大约六点就下班,有个司机开个S500 的奔驰接送。马律师每天在律所工作到接近凌晨,没有地铁,住的地方不远不近,有时候他就干脆走路回家。在回家的时候,有时候他会想,如果自己开车,或有司机接送就好了。往后几年,小马特别用功,律所的工资也涨得很快。马律师终于够钱,买了第一辆C系奔驰。开着自己用血汗钱买来的车,心情特别好,有一种莫名的成功感。越快乐,他就越有冲劲工作。很快马律师把C系奔驰换成E系奔驰。再过几年后,他做了合伙人,买了S系奔驰,这时候他连车也不开了,聘了个司机,每天司机接送。向往在原野上奔跑的你,忘记了小时候的初心了吗?法律事业攀上了顶峰。马律师在想,我还要继续换更好的车吗?有一天下班,马律师坐在车厢后排,想起自己很久没有去黄浦江旁,在回家路上,他要司机停下来,让他在黄浦江旁走走。马律师下车后,突然发现自己很久没有自己在街上走路(因为现在都是坐车,甚至自己也不再开车)。以前小时候,为了省钱,走几个地铁站的距离也不觉得累。那时候,所有东西都是靠自己。在华东政法读书时,自己会做饭,自己会照顾自己。出来工作初期,什么都是自己做,那时候最独立,最坚毅,虽然辛苦,但却开心。当时也希望自己做了律师后,努力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后来自己越来越资深,反而天天以豪车代步,以前的自己不知不觉变了。现在更多是个生意人,很多法律知识,技能和理想都已忘却,现在更多是依赖手下的年轻律师做事。但他们总有一天会成长,也会像今天的自己一样。找回自己“奔驰的人生”在“奔驰俱乐部”里,马律师找了几个律所合伙人,一起去内陆旅行。在高原上,一边开着奔驰SUV,一边哼着朴树的《平凡之路》:“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停下SUV,马律师和同行的律所合伙人在原野上奔跑。过去几年,他们几个人在事业上终日忙碌,天天奔驰代步,从来没有跟大自然这么近。看见天那么蓝,草那么绿,人生原来可以很简单。与其天天坐车,不如多用自己的手脚,踏实一步一步走上山。你亲身徒步奔跑到山顶,跟你走奔驰到山顶观光,心境是很不样的。前者会让你快乐很多。后语原野之旅回来后,马律师和几位合伙人决定在“奔驰俱乐部”做些事情。以前他们总会在奔驰俱乐部分享一些奔驰型号和维修的信息。现在他们决定联系各奔驰车主,把不用的二手奔驰慈善拍卖,把拍卖得来的钱,支持中国法律教育和其他有意义的项目上。人生,本来就这样,当你坐上S系奔驰时,有些小时候的理想可能已经忘却。但当我们下车,脚踏实地地奔跑,总会找到小时候的自己。那个自己,可能才是真实的自己。- 完 -

【CLECSS 1021】法律和艺术

作者:孙小青
05月24日 | CLECSS
继【CLECSS 976】《也谈中国律师的英文修养》,今天我们CLECSS很高兴再次收到孙小青律师的投稿《法律和艺术》。这是一篇我很喜欢的文章。律师随着工作经历和学识的增长,怎样提高自己的生活或艺术修养及追求,让自己表现“神采、风骨和自信”?这是很值得我们法律人探讨的。作者:孙小青,中国律师。从事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十多年。美国纽约理工大学MBA,美国EMORY大学比较法硕士。上海律师协会国际投资业务委员会业务委员。对于年轻的律师言,学习、工作当然是首位的,因为需要积累,无论是学识还是经验。大所、小所或法务都各有利弊。大所的好处是能学到规范,有机会接触大案和重要客户,可以孜孜“晋升职位”,并且有不错的简历记录,不足之处是多年以后可能仍难以独挡一面;小所的好处是你可以学到各种生存的本领,可以单独处理案件,不足之处是可能少了些接触更为优质的客户和案件的机会;作为公司法务,好处是能更深体会到法律与商务、管理、财务之间的关系,更容易学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可能不仅仅是法律,还有诸多方面的考虑和平衡——客户,有时并不是要你去单独解释法律,而是要给他一个combined solution。随着律师工作经历和学识的增长,我认为律师在一定程度上注重调整生活与工作的关系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一种良性的生活会对律师工作会产生积极影响;相反,不懂得生活也可能会对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我的确遇到过一些有点经历的律师朋友会在很多年后厌倦了日常工作的单调重复和无聊,甚至抱怨十多年来的青春或人生消耗了毫无生气的干巴巴的合同条文、法条,或者毫无意义的职位升迁上,他可能一度开始怀疑法律工作的前景,对自己的职业、生活乃至生命的意义产生迷茫。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生活才能更加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为调整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经验之一是,律师不妨花一点时间提高自己的生活或艺术修养及追求(不排除有其他途径)。法律,是规则和大小社会的治理,通向人类生活交往的基础规范样态;艺术,则寻求人类诗意的心灵与栖居,与人类的自由、浪漫想象相连接;表面看来,两者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法律和艺术是相通的,法律本身是一门艺术。通过业余学习艺术,一方面从繁忙的工作中加入润滑剂,使得大脑得以充分休息;另一方面,可以更容易受艺术的影响,体会法律工作的艺术性,从另一个角度去爱上法律工作。各种艺术,绘画、舞蹈等等都是如此。法律和艺术的相通性,从技术角度看,法律不只是一门单独的社会科学,法律本身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在处理法律事务时,有时就像在画画、像在舞蹈……比如,当律师分析案情,准备开庭的代理意见,抑或提出化解矛盾的方案,或者在阅读评判一位法官的判决时,法律变得有生命、有韵味、有意境……从框架的勾勒,到细部的描绘,再而到重点的突出和全局的平衡把握……那些工作和音乐的创作、编曲、指挥并演奏完成一首乐曲;或者一笔一画、层层叠叠去渲染一幅水墨画并无二致。法律事务讲究在矛盾化解中找寻平衡,法律工作在你进我退中体会虚实轻重、旁敲侧击和曲折迂回;艺术在创作时又体现严谨不失法度,循矩蹈规,有时竟然也严格地不讲情面。法律与艺术,听起来截然不同,但它们其实有着共同的渊源。法律和艺术都讲究孜孜的学习,细节的关注,有分寸的拿捏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从根本来说,无论法律还是艺术,都是对人的生活、文化和理想的一种无止境的哲学求索。艺术修养,只会使得你的法律工作变得美仑美奂而富有生气。为一名成功的律师,能在众多律师中脱颖,在你身上一定体现了一种综合素质,用时髦的话说,是多一个甚至几个维度,胜在法律外的功夫上,因为你具备别人所没有的神采、风骨和自信。

【CLECSS 1020】QS 世界法学院排名出来了!您的学校上榜了吗?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QS世界法学院排名出来了!QS的排名,考虑了四大因素,法学院的学术声誉,雇主的看法,研究的产量及被引用的次数。结果不太让人意外,排名靠前的还是以英美法学院为主。今天我们先看看排名,再分享一下我的观察。QS世界法学院排名评论:美国T6都进了世界法学院头10名,这很合理。但大家有可能有两个疑问。第一,哈佛为什么比Yale 高?(跟US News 的情况不一样)。第二,Oxford 和Cambridge是否值第二第三位,毕竟现在很多优秀的学生都首选美国。针对第一条问题,我认为跟这个排名计算方法很有关系。因为它考虑了研究的产量及被引用次数等因素。因为哈佛法学院Size 比耶鲁大,这些方面较为有优势。即使耶鲁在学术声誉可能略为占优,也弥补不过去。至于在雇主眼中,相信大部分雇主觉得两个学校的水平基本相若。针对第二条问题,我认为也算合理。虽然现在很多学生因为考Bar和就业问题,选了美国法学院,但毕竟牛津和剑桥的国际名声还是很响的。我感觉,对于很多人而言,如果问起世界最出名的大学,一般就是说这五个学校,很多依次是哈佛,牛津,剑桥,耶鲁,斯坦福。另外,英国在Common Law地区的影响力不容忽略,毕竟英国是Common Law 的发源地,对其他Commonwealth地区影响深远。甚至在美国法学院,你读合同法,也会读到Carbolic Smoke Ball。中国大陆法学院在世界排名的表现评论:在传统的五院四校,我们发现在榜单上四校只有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少了吉林大学),而五院只有中国政法大学(没有华东政法,西南政法,中南财经政法和西北政法)。我认为这些没有上榜的学校,学术都很好,但可能在国际上宣传不够,所以在国际排名上稍微吃亏。其中华东政法身处上海,对外交流很多,很应该上榜。而西南政法,在中国有崇高的地位,也很应该上榜。后起之秀,有清华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它们本来都是很牛的学校,取得社会上很多资源,毕业生也很受雇主欢迎。其他例如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及厦门大学都享有很好学术声誉。可惜不在北京和上海,在地理上略为吃亏。估计未来一段时间都会维持在第201至300位之间。结语未来几年,相信更多中国法学院会在QS世界法学院排名上榜。最重要是我们法学院的老师和学生都用心做学术,我们不需要过多包装,只要我们努力做出研究成果出来,排名自然会上升。CLECSS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法学教育和律师专业发展,在此希望我们中国法律人都越做越好!

【CLECSS 1019】专访CLECSS十大杰青贺雯 - 从清华、哈佛到大成合伙人(修订版)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引言今天三八妇女节, 我们趁着这节日刊发《专访CLECSS十大杰青贺雯 - 从清华、哈佛到大成合伙人》的修订版。贺雯是一位典型的哈佛才女,当年直接从清华本科考进哈佛。事业上,她从国际律所一步一步走过来,在MNC取得不同的体验,最后成为了大成Dentons 的顾问(合伙人级别)。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贺雯法律事业成长的故事。作为一个成功的职业女性,她怎样在事业和家庭中间取得平衡。《专访CLECSS十大杰青贺雯 - 从清华、哈佛到大成合伙人》访谈者:Simon Mui 梅品和 (CLECSS创办人)受访者:贺雯,大成合伙人,CLECSS 2016 十大杰青。美国哈佛大学法学硕士,清华大学本科。先后在三所著名的国际律师事务所及MNC工作。1。你当年从清华本科,怎样直接考进哈佛读LLM? 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这个哈佛LLM对你日后事业的帮助吗?我2004年从清华本科毕业后直接申请到了哈佛LLM,确实很幸运。一般认为有工作经验后申请LLM成功的几率更大,所以当时许多优秀的本科生没有直接申请哈佛LLM,我便得以在相对小的竞争中胜出。至于是哪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事迹使得哈佛青睐于我,我自己也无法得知,不过我想,应该是GPA成绩、托福成绩、大学几年参加的社会活动(例如,2004年我作为一员的清华法学院代表队在亚太区William Vis 国际商事仲裁比赛上获得了冠军)、推荐信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与其他学校相比,哈佛更看重“leadership” 和“diversity”, 如果申请材料能够展现这些方面的特质,会更容易获得哈佛青睐。在我认识的哈佛法学院校友中,也有不少没有特别的社会活动业绩,但是喜爱读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见哈佛所谓的“diversity”, 不一定是种族方面的,也指的是专长、特别之处。哈佛LLM的背景对未来的工作是荣誉,也是激励。找工作的时候,律所会眼前一亮;会见客户的时候,会赢得客户最初的好印象。但是任何标签如果不配以真实的实力,更容易让别人失望。如果在工作中不能体现一个哈佛毕业生比别的学校毕业生更优秀的素质,老板会有心理落差。如果不能以专业素质赢得客户信赖,客户会认为名不符实。所以,哈佛的背景更是一种激励,让我时时不敢懈怠,不敢有负哈佛法学院这块牌子和他人的预期。2。你先后在三所国际律所工作,然后去MNC做法务,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当时事业规划的思路吗?MNC法务跟国际律所的工作有什么不同?在一家律所能持久工作多年非常好,换不同的律所也会有很好的执业体验。我所工作过的三家律所(Allen & Overy, Baker & McKenzie, K&L Gates)都是国际一流律所,但每家所中国办公室的老板风格、业务领域、管理模式都有不同,实际上这些经历为我后来自己到了合伙人级别时的工作打开了思路、提供了多方面的经验。如果一直只在一个地方工作多年,可能会思维固化,认为所有事情只能是一个样子的。我热爱律师职业,但是因为工作实在太忙,熬夜加班没有节假日,出于个人生活的考虑,换到MNC做了两年in-house。 In-house的工作内容和节奏与律所很不相同,在律所的时候,律师是”fee earner”, 是在前线冲锋陷阵的,做in house, 更多是辅助业务部门防范法律风险,属于中后台。一方面工作节奏会慢很多,需要协调公司内部各部门,另一方面,法务提出的解决方案不一定被业务部门采纳,有时会感觉成就感不足。但是in-house工作时间比较稳定,假期有保障,对于需要平衡家庭特别是有孩子的法律人士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 3。你现在到大成(Dentons)做合伙人,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现在的业务和工作内容吗?我是2014年5月加入大成的,当时大成是中国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在全国40多个城市设有分所。2015年初,大成和Dentons律师事务所合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全球有7600名律师,服务57个国家,业务遍及加拿大、美国、欧洲、英国、中东、非洲、澳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及整个亚太地区。这对于以前一直从事涉外并购、证券业务的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许多中国客户对于外资律师事务所不了解,信任度未充分建立起来。大成原有的庞大的中国客户群体和多年积累的在国内业务方面的信誉,结合Dentons广泛的全球网络,为向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带来了极大便利。一些大型中国客户联系我们时说,之所以找大成(Dentons), 是因为你们是唯一在相关国家/地区都有办公室的律所,我们需要一家律所提供整体服务。外资律师事务所多年的工作积累使我得以把握好这一机遇,熟练的用中英双语起草法律文件、参与商业谈判、在繁复的英文法律合同中梳理风险、提示客户。加入大成(Dentons)后,我除了完成若干项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法律项目外,还为多家能源类上市公司及民营企业在南非、巴西、伊朗、澳洲等地的投资提供法律服务,代表北京市及平谷区政府就“2020北京平谷世界休闲大会”与国际组织谈判、起草及修改文件。我很幸运的在大成与Dentons合并的大好机遇下获得了业务机会,感谢大成的优秀平台,感谢在外资律师事务所工作多年给予过我参与项目的机会和指导的合伙人和同事。对于青年律师,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在年轻的时候珍惜每一个锻炼的机会,努力充实自己,积累到一定程度,当有好的机遇来临时,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4。你现在已经是有孩子的妈妈,同时是一个成功的事业女性。可以跟我们其他女律师CLECSS友分享一下怎样同时兼顾事业和家庭吗?在大多数领域里,走到高层的一般都是男性,这与女性需要生育和照顾家庭有关,也与女性的一些思维方式有关。但是在职场上,女性也会有优势。比如男性做事更专注,但是一般很难multitask。对于职场女性来说,multitask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必要特质。比如我怀孕和产假期间,虽然很多时间在家工作,有孩子在外屋哭闹,但是不影响我在屋内处理工作、参加电话会议。我也可以利用所有零碎时间快速在工作、孩子之间切换,甚至在工作劳累之余以陪孩子、做些家务作为休息。有了移动设备,我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邮件、给予反馈。有了孩子要说事业完全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是保持事业稳步上升,处理好现有客户的工作、培训团队等等还是可以兼顾。

【CLECSS 1018】从另一角度看红圈律所涨薪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我的【CLECSS 1005】《红圈律所涨薪引发的思考》很受欢迎。该篇文章是从受薪律师增加收入的角度写的。但每每一个改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涨薪后,会引发什么其他问题呢?今天我们从其他角度看看。成本增加– 羊毛出自羊身上Associates的薪金涨了,律师固然开心。但对律所和合伙人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成本。成本增加了,自然对收入的要求更大。比如说,以前收入(Revenue)1500万,成本500万,盈利1000万;涨薪后成本650万,收入要增加到1650 万才能维持1000万的盈利。往往“羊毛出在羊身上”。薪酬涨了,合伙人对Associates 的期望更多,每天需要的Billable Hours 更多。不是每个Associates 都喜欢这样,比如说,你以前习惯每天工作10小时,早上9点至晚上9点(包括吃饭两小时)。如果要增加30% Billable Hours,那就是要工作13小时,做到凌晨。那三小时的差别,可以大大影响你平时的生活。例如你平时习惯回家后健身,你再没有时间这样做,回家后倒头便睡。成本能转嫁给客户吗?这个想法也太天真了。虽然理论上,律所可以把Associate 的每小时收费,例如从1000元提升到1300 元,但大部分客户基本上是不理会的。你去年能10万元搞定的事情,今年客户的期望一样,甚至希望更低。所以你跟客户说你们律所内部Associate的Billing Rate提高了,他们基本上不管,他们只看一大数目,10万就10万。律师们:你Prefer工资涨,还是老板多招个人?假设你们团队有三个Associates,每人工资涨30%,你会宁愿你们每人多做30%,还是干脆要老板用了那些钱多招人一个人,减轻每个人的负担?我以前问过每个很多年轻律师,两种答案都有。这个有点像美国律所和英国律所的关系,很多美国律所出的工资比英国律所高,但同时工作小时更长一点。如果是你,你会Prefer 哪种情况?大部分刚出道头几年的,都Prefer 前者,辛苦一点,工资更高。但当你在事业中段,经济已稳定下来,你可能Prefer 后者。事实上,当辛苦到极点,一部分Associates 受不住离开,只会做成恶性循环,剩下来的Associates人均工作量更大,最后余下的都顶不住,一个一个相继离开。所以各律所不要以为工资高就一定能留得住人。结语整体而言,涨薪是好事情,但各律所不要因为涨薪,而大大增加Associates的工作量。毕竟再牛的律师也是人,人就要过人的生活。CLECSS在此呼吁各律所都能让年轻律师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如果累坏身体,再高的工资也变得没有价值。

【CLECSS 1017】法律界:AI(人工智能)来呀

作者:PFD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PFD继【CLECSS 945】《Some of us are borne to be lawyers》(天生合适做律师)后,今天我们很高兴再次收到PFD(就职于某国际律所)的投稿《法律界:AI(人工智能)来呀》。各位CLECSS律师们,AI(人工智能)时代来到法律界,大家准备好了吗?相信这几天大家都在朋友圈被摩根的新技术持续刷屏。绝大部分朋友只转不评,想必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或者单纯认为此乃大势所趋、索性静观其变。虽说本人痴迷星战系列,但对于AI缺乏系统研究,仅在此抛砖引玉,望业内高手不吝赐教。AI是什么各大律所每年投入巨资维护电脑系统。魔术圈先锋早年就实现了自动生成贷款文件初稿的系统。虽说文件仅仅可以作为非常基本的草稿,已然节省了律师修改模版,纠结语法跟框架设计之类的时间。但可是,一旦双方进入谈判阶段,这套软件即刻转为并无卵模式。我们姑且假设,智能机器人无法加载人性的尔虞我诈,否则人类要担忧、应对的就远远不是某个行业领域了。即便如此,AI完全可以在可预见的未来改变律所的经营和工作模式,看似junior,paralegal和秘书的需求量会大量减少,但另一方面,法律服务成本的降低,也会刺激社会需求,加之AI影响下社会结构和关系的变化,必然要求配套法律体系和保障,长远来看,法律行业的萎缩未必有如我们今日的想象。科技的进步必然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以我家智能遥控电器的平板为例,虽说看似fancy,发挥经常不稳定,偶尔wifi坏掉,约个维修的师傅上门动辄要排到几周之后,神马个性服务,神马幸福感爆棚,都要大打折扣的。为什么需要AI 消极应对的态度放在一边,AI难道不是我们与人性贪婪、懒惰、拖延症作战最好的战友吗?法律业是否发展到一个瓶颈阶段我无法评价,但近几年后备生力军严重不足却是事实。“如果不是家里困难,谁会让女儿出来当律师” 已然不是段子,而是切切实实的警钟。85甚至90后的小朋友,个性凸显、选择众多、成长过程中早已摆脱社会资源匮乏时期的余荫,内心的不安全感早已不能成为其职业选择的指标导向(举例请参看奇葩说)。对社会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可是对于相对枯燥、消耗个性与时间的法律界而言,不知道除了对赌处女座的执着敬业,还有什么比AI变革更好的方法。Tomorrow’s Lawyers中一早就提出,where in all conscience, legal service can responsibly and reliably be offered by non-lawyers, celebrate access to justice and draw upon your 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o find other ways that your legal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can bring unique value to your clients. It is not the purpose of law to keep lawyers in business. The purpose of lawyers is to help to support society’s need of the law. (The legal service) would move from being a one-to-one, consultative, print-based advisory service to a one-to-many, packaged, Internet-based information service. 怎么样应对AI前几天刚好与一个深感人艰不拆的大par聊天。他一直反对现在的年轻律师biu biu biu地发邮件,没有仔细思考的时间。回想文件还需要fax来fax去的年代,项目进行的远比现在顺利。信息通讯的便利,反倒是把大家逼的更紧;邮件电话不够,还要加上what’s app微信;信息碎片的短兵相接破坏了严谨思维的呼吸空间,增添了项目风险和律师职业风险。虽说我们可以尽量尝试选择时间合理、难度适当的业务,但终究还是要仰仗专业技能的融会贯通,甚至是多年实战的敏感度和经验值,这些恐怕都是AI短期之内无法匹及的。AI即便是将来可以阅读了,想必也无法与人类进行深度情感沟通-从BD角度而言,此乃律师命脉也。不知道在今日社会为什么还有人口口声声号称擅长搞客户关系的人业务都不过硬。各大机构管理趋向规范化的今天,起码以融资领域而言,业务不精的律师根本无法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何谈帮忙客户设计项目结构,解决棘手问题,这些远远不是打打高尔夫球、喝酒吃饭就能解决的好吗?不擅长跟不喜欢做BD有着本质区别,天赋秉异、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people person 在总人群中比例本就很低,何况是需要真正做到想客户之所想,摒弃自身条件反射,耐心与平常心一样不能少;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坐等客户上门的借口,换而言之,没有观念上的转变,即便是没有AI威胁的职业生涯也只是冷暖自知吧。片尾彩蛋:预祝所有女生朋友后天节日快乐。律所合伙人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并未偶然事件,不论Trump一族是否发声,亚洲社会性别歧视状况更甚于西方国家,总是不争的事实,有机会可以做专题讨论。

【CLECSS 1016】律所里怎样跟不喜欢的人相处?

作者:CLECSS
05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董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经验引言昨天【CLECSS 1015】《穿普拉达的律界女王》,里面也提到律所办公室的环境。同事之间既是朋友,又是竞争者。这些年来,你在律所里肯定有一些能跟你交朋友的同事,同时你也会碰到一些你不喜欢的人。今天我们讨论一下在律所怎样跟不喜欢的人相处。律所怎样跟不喜欢的人相处?(一)比你Senior 的人在我刚出道时,很多我碰过的合伙人和高级律师都很好的。假如你碰到的脾气很差,不怎样讲理,你自然会不喜欢那个人。这时候:- 记得不要让你知道你不喜欢他/她。毕竟他/她是你律所的上司。你内心就算怎样不喜欢,表面上也要“好来好去”。如果你们的关系不好“表面化”,吃亏的是你自己。- 在保持高度EQ的同时,这不妨碍你去跟Senior客观谈谈工作方式。比如说,你可以跟他客观提议其他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对于大部分Senior 来说,他们也是看结果的,如果你提出的工作方式真的客观上有利于工作,他们也会接受。- 过了一两年,如果问题没有解决,反正你工作了两年,有能力可以看别的工作机会。要是那位Senior不走,可以考虑自己走。(二)跟你平辈的大部分平辈之前都会客客气气的。但也有些特别Aggressive,抢着上位的。或特别不做事情的,要你把他的事情也做了。- 对方特别Aggressive 的情况:这种Aggressive的同事,很多时候都非常努力进取。其实我们应该欣赏他们这个优点。我们不要因为对方Aggressive 而不喜欢他们,反而我们应该想想自己有什么做到不够别人好的,全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对方特别不做事的情况:如果是一两次的,不妨自己多做,多做就能多学。但如果每次都这样,应该跟他沟通一下。如果对方没有改善,应该找机会跟上司反映一下。(三)你下属这个情况比较简单。如果他工作不积极,或态度有问题,直接跟他说。如果说了多次仍没有改善,直接跟人事部说。你律所工作本来就辛苦,没有必要再忍受一位不称职的下属。结语各位CLECSS友,我们每天在律所都会面对不同的情况。大原则是,当我们发现问题时,应尽快面对和处理。对于那些我们改变不了的(例如面对蛮横的上司),可以稍为忍耐,等待有天他离开或你离开。我们每天保持好心情,办公室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大家不必过分悲或喜。

全部 / 共有1494篇文章